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

合集下载

河北省100个县域特色产业目录

河北省100个县域特色产业目录

河北省100个县域特⾊产业⽬录县域特⾊产业是河北经济的⼀个重要板块,是河北的⼀⼤特⾊和⼀⼤优势,现整理河北100个县域特⾊产业,恭各位参考,欢迎指点和完善。

⽬录邢台篇“中国第⼀⼤玻璃产业基地”——沙河玻璃产业集聚区 “中国⽺绒看清河”——河北清河⽺绒产业基地 “中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平乡县⾃⾏车特⾊产业园区 “⽅便⾯的中国符号”——隆尧⽅便⾷品⽣产基地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河北样本——隆尧精密铸造业基地 “国家级⽣态⽰范区”的三⼤杰作 ——巨⿅⾦银花、枸杞、串枝红杏种植基地 亚洲最⼤的⽺剪绒⽣产加⼯集散地——南宫⽺绒、⽺剪绒和⽑毡特⾊产业基地 主导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清河县“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河北三⼤⼈造板⽣产基地之⼀——邢台开发区板材产业基地 ⼩县域的⼤产业——⼴宗⾃⾏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中华苹果第⼀名牌——内丘县富岗苹果产业基地 全国著名农机交易中⼼——宁晋⼤陆村农机配件市场 “中国轴承之乡”——临西轴承产业基地 300亿规模的电缆产业集群——宁晋电线电缆⽣产基地 保定篇“中国⽑⼱·⽑毯名城”——⾼阳纺织基地 国家级⽂化产业园——曲阳⽯雕基地 “天下第⼀药市”——安国药材基地 北⽅最⼤服装集聚区 ——容城服装基地 驰名中外的箱包⼤世界——⽩沟箱包产业集群及专业市场 “北⽅苗⽊花卉第⼀镇”——定州市苗⽊花卉基地 河北最⼤汽车产业园——定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基地 国字号橡胶输送带⽣产基地——博野输送带产业基地 世界节能门窗总部基地——⾼碑店国际门窗城 “中国炉具之乡”——⾼碑店炉具产业基地 蔬菜⽣产集约化品牌化——定兴蔬菜产业基地 中国农机流通领域的“航空母舰”——⾼阳庞⼝农机配件城 “中国泵·⽯佛造”——中国北⽅最⼤的泵业基地 中国北⽅最⼤的制鞋⽣产基地——安新县鞋服产业园区 “华北纸都”——满城县纸制品产业集聚区 衡⽔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的优势产业——安平县丝⽹特⾊产业基地及专业市场 ⼀个县年出栏近100万头猪——安平县⽣猪特⾊产业基地 ⼩品种聚集成⼤产业——安平县⽩⼭药种植基地及专业市场 以⼤企业为依托的两⼤绝对强势产业——冀州市采暖铸造和玻璃钢特⾊产业基地 “中国玻璃钢⼯业基地县”——枣强玻璃钢产业基地 经济学家解释不清的经济现象——冀州市钟表国际集散地 “中国蔬菜之乡”——饶阳县蔬菜⽣产基地和专业市场 中国⼯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衡⽔桃城⼯程橡胶城 “中字号特⾊产业基地”——景县橡塑管业基地 偏僻⼩县⽣产出世界尖端产品——武强国际乐器⽂化产业基地 秦始皇赐封的“天下裘都”——枣强县⽪⽑产业基地 ⼤营⽪⽑姊妹基地——故城县裘⽪裘⾰集散地 40年磨⼀剑的微型产业基地——⾩城县特种钢产业⼩集群 沧州篇“中国弯头管件之都”——孟村回族⾃治县弯头管件产业基地 “国家级特⾊产业集群”——盐⼭县弯头管件产业基地 欧盟认证产品——泊头鲜梨产业基地 中国的三⼤铸造基地之⼀——泊头铸造产业基地 独具特⾊的汽车模具产业链——泊头汽车模具产业基地 长江以北最⼤的⼤⽓污染治理设备制造基地——泊头除尘设备产业基地 ⼩产品聚集成⼤产业——杜⽣药包材产业基地 ⽯家庄篇⾟集⽪⽑甲天下——⾟集市⽪⾰产业基地及⽪⾰市场 ⽯家庄“两梨”交相辉映——赵县雪梨和⾟集鸭梨两⼤⽣产基地 省会⾝边的建材家具产业⼤集群——正定建材家具产业基地+集散地模式 我国建筑陶瓷产业的后起之秀——⾼⾢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资源优势变产业优势的样本——井陉矿区煤化⼯产业基地 ⽪⾰和装饰板两个产业富⽆极——⽆极县特⾊产业基地及专业市场 邯郸篇“中国花⽣之乡”——⼤名县花⽣产业基地 “中国⾯粉之都”——⼤名县⾯粉产业基地 ⼤名⾹油占全国⾹油总产量的四分之⼀——⼤名县⼩磨⾹油产业基地 这⾥⽣产全国45%的紧固件——永年县紧固件产业基地 全国蔬菜产业10强县——永年县蔬菜产业基地 围绕农业的⼀、⼆、三产⼤格局——魏县形成覆盖全县的农业产业链条 ⼩县城崛起的⼤产业 ——⼴平县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中国童装加⼯名城——磁县童装产业基地 全国农业标准化⽰范区——鸡泽辣椒产业基地 河北有个馆陶县,全国⼈均两枚蛋——馆陶县蛋鸡产业基地 河北省⽂化产业⽰范基地——馆陶县⿊陶产业基地 廊坊篇“中国北⽅家具商贸之都”——⾹河家具产业集群 “中国名优⼈造板产销基地”——⽂安县胶合板产业集群 特⾊农业产业化基地——永清棉花和胡萝⼘专业市场 全国规模最⼤的⾦属玻璃家具产业聚集区——霸州⾦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 “中国绿⾊保温建材之都”——⼤城保温材料产业基地 “中国古典家具艺术之乡”——⼤城古典家具⽣产基地 唐⼭篇“中国板栗之乡”——迁西县板栗⽣产基地 世界最⼤钢锹⽣产基地——滦南宋道⼝钢锹产业集聚区 ⼀条完整的煤化⼯产业链——唐⼭海港煤化⼯产业基地 “国家级奶业标准化⽰范区”——丰润⽜奶⽣产基地 我国北⽅最⼤的⽯英晶体元器件⽣产基地——⽟⽥县电⼦信息产业园 “中国北⽅瓷都”——唐⼭陶瓷产品出⼝基地 “南有温州,北有⽟⽥”——⽟⽥印刷机械产业基地 秦皇岛篇名副其实的世界缝纫机零部件制造中⼼——昌黎县缝纫机零件产业集群 “中国养貂之乡”——昌黎县⽑⽪产业基地 中国的波尔多葡萄酒中⼼——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基地 商务部授予的⽔产品加⼯出⼝基地县——昌黎县⽔产品出⼝基地 中国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卢龙县粉条⽣产基地 中国⼤规模、产业化的船舶产业基地——⼭海关船舶配套产业园 承德篇全国⾷⽤菌⼗⼤主产基地县——平泉⾷⽤菌⽣产基地 我国最⼤的果壳活性炭⽣产基地——平泉县活性炭产业链条 “⼀县三基地”划定隆化经济新版图——隆化⼤⽶、⼤牲畜、阀门产业基地 国家级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围场县马铃薯产业基地 ⽇本市场的“A”字号产品——宽城板栗⽣产基地 全球杏仁交易中⼼——平泉北五⼗家⼦杏仁交易市场 中国最⼤的⽩酒产业集群——承德县县有⽩酒⼚ 张家⼝篇怀来种葡萄种出⼀个优势产业——“中国北⽅葡萄酒城” 最佳⽣态环境⽣长的绿⾊⾷品——沽源县⽆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全省最⼤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沽源县坝上马铃薯种植基地及专业市场 从破产国企裂变出的新产业——宣化区钻机产业集群 中国唯⼀园区化⽣产的马铃薯产业基地——张家⼝雪川马铃薯种植基地 国家级⾮物质⽂化遗产——蔚县剪纸艺术产业⽰范基地 华北牲畜交易中⼼——张北骡马交易⼤市场 。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发 展 现 状
K y wo d : b i d s n t e id sra l se ; o n ye o o e r s He e; it c i u til u tr c u t c n my i v n c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 协调 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重要
途 径 。培 育 和 壮 大 特 色 产 业集 群 有 助 于
个县 、3 个 市辖 区。2 0 年 ,全 省县 6 08
域 人 口为 5 5 万 人 , 占总 人 口 6 8 万 81 99 的 8 . % 。实 现 生 产 总 值 达 115 3 37 2 . 1 万 5
亩 346公 斤 ,创 历 史 新 高 ;总 产 量 1.
2 0. 万 吨 ,增 长 23 ,为 19 年 以 9 58 _ % 99
来 最高水平 。棉花生产平稳增长 ,播种
面积 6 9万 公 顷 , 增 长 1 % ; 总 产 量 . 5
形成经济增长极 ,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的关键 。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城 市经 济相 比发展 滞后 ,各 县域 经济 发 展极 不平 衡 。如何破解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 集群 发展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增强特
Pr m o eCo n yEc n my i b i o t u t o o He e n
Bo Xi a nin
( b i o a o a C l g r orcin l o c , a d n H b i 5 0 4 He e V c t n l ol e o r t a P l e H n a , e e 0 6 0 ) i e f C e o i
万吨 ,增 长 1. 05 %。蔬菜播种面积 101 1.
万 公 顷 , 增 长 25 ; 总 产 量 6 8 . . % 64 6万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及启示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及启示
2 0 1 4 年1 月
经 济 论 坛
Ec o n o mi c F o r u m
J a n .2 0 1 4
Ge n . 5 2 0 1 期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及启示
文/ 陈万 钦
【 摘 要】河北省县域特 色产业比较发达,主要发展途径是利用 “ 能人”培育特色产业,建设市场带动特
( )住房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创新
住 房无论 在城 镇 居 民还 是农村 居 民的消费 支 出 中都 占有相 当大 的 比重 ,并 且这 个 比重还 会不 断上
升 ,而住房消费 占比过重必将影响其他方面 的消
费 。对此 ,建议积 极实 行廉 租房政 策 以及 拓宽公 积
『 5 5梁 J 海鸥, 王健, 玄 永 生, 陶佩 君. 河北 省农 村居 民消 费需 求的
2 0 1 0 , ( 1 ) .
I 3 ] 刘猛, 王桂 荣, 王 慧军. 河北省农村居 民生活 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 J 】 l 安徽农业科学, 2 0 1 0 , 3 8 ( 3 ) . 【 4 1 于潆, 王 秀芳.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问题 与对策 经济
研 究导刊, 2 0 1 0 , ( 3 ) .

利用 “ 能人 ” ,培 育特 色产 业
营业 收入超过 5 亿元 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到 3 7 0
个 ,企业 l 7 - 3 万 个 ,从 业 人 员 4 7 2 . 6 万 人 。 全 省
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 中,有不少特色产业是
由一两个 农 民首创 ,赢 利后 发展 壮大 ,其 他农 民效
年销售 收入达到 1 8 7 亿 元 ,加 工经销量 占全 国的
6 0 % , 占世 界 的 4 0 %。 大 城 县 保 温 建 材 则 是 高 铁

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产业集群是指相同企业或不同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的集聚。

产业集群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经历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形成产业链、形成产业高地、形成地区品牌到形成虚拟市场等七个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集群只可逐步自发形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方式,完全可以通过政府有意识的规划引导形成。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一、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产业集群通常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集中性,即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发展一个优势产业,而这个优势产业在全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本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是竞合性,即通过市场竞争作用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这个群体不是若干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产业合作为纽带,由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构成,形成专业化、互相密切链接的企业群体。

三是地域性,即一个产业集群形成一般与一个地区的特有环境条件有关,离开了这个环境条件,就不能形成和发展这一产业集群。

按类型不同产业集群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是非链式集群,不同行业的企业或不同种类的产品在同一地域上集聚,表现为工业小区域集贸中心,或者发展间无紧密联系的相同与相近行业在同一区域集聚;二是链式集群,即严格意义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全链条,包括产业服务等外部架构在内。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

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因为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摘要】近年来,河北省以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县域产业集聚有了较快发展,但其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缺乏创新能力、品牌声誉等核心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集聚的后续发展和县域经济增长。

本文从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出发,针对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创新区位品牌产业集聚作为有效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与国际标准的自发型产业集聚不同,我国产业集聚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背景下进行的,主要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优势降低成本,较少与技术创新相联系。

因此我国产业集聚大多处于低端水平,各地区在获取集聚经济的同时,也产生了逐底竞争、集群转移、环境破坏等集聚不经济,由此影响产业集聚的后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经济增长,这种现象在规模小、层次低的县域产业集聚中尤为突出。

为更好的发挥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为考察对象,从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出发,针对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县域产业集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一、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一)产业集聚可以使集聚内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首先,由于大量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整体规模增大,进而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获得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要的额外投资,降低单个企业的交易费用和风险成本费用等外部规模经济。

其次,集聚内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以及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获得产品差异化、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差异化、区域范围经济差异化等外部范围经济,在激烈竞争中凭借产品质量、产品差别、组织生产、区域品牌获得利润增长。

最后,在一定限度内,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都具有正反馈机制,通过吸引更多新企业加入,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方案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企业上市为导向,以优化生态为支撑,大力培育创新卓越的“领跑者”企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以下简称“领跑者”企业),是指集群内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质量效益优、有上市意愿,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优质中小企业,到2023年,培育上市企业8至10家(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及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

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500家,“领跑者”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到2025年,上市企业达到30至50家。

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领跑者”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5%。

二、重点措施(一)企业上市行动1.锁定培育目标。

针对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不同板块上市条件,组织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调研摸底,分行业、分层次、分梯队,遴选500家有上市意愿的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以下统称入库企业),实施重点培育。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证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负责。

以下均需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2.精准培训辅导。

组织专业团队,采取入企服务、典型引路、“把脉开方”等方式,逐市、县对入库企业开展上市培育与资本运作专题培训。

加强与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战略合作,借智借力,加快推动我省企业上市步伐。

优选清河汽车及零部件、鹿泉电子信息、成安现代装备制造、盐山管道等10个企业上市基础较好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突破,形成示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证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3.规范股改提升。

引导企业加强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推动入库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推进财务、法务规范化,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健全法人治理体系。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6.27•【字号】冀政办字〔2024〕43号•【施行日期】2024.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6月27日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以“共享智造”赋能特色产业集群,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突破,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力把工业立起来,厚植县域经济财源,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工作目标到2025年,打造5个“共享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10家共享“领跑者”企业,建设15个“共享智造”工厂(车间),“共享智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模式应用逐步深化,集群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效率明显提高,“共享智造”集群营业收入年增长8%以上。

到2028年,培育25家共享“领跑者”企业,建设35个“共享智造”工厂(车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共享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共享生态基本完善,共享模式深入应用。

“共享智造”集群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15%,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0%左右,企业上云比例达到60%左右,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创新发展方向(一)“共享智造”1.0,制造能力共享。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等制造资源协作共享。

搭建集聚共性制造需求的共享工厂,发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的设备共享服务,实现制造能力共享。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风险分析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风险分析
升 , 聚 功 能 明显 增 强 。特 别 是 ~ 些 重 点 时 , 集 也面 临着 来 以下 几 个 方面 的风 险 :
产Hale Waihona Puke 集群 , 以其强大 的经济辐射力和较高
( ) 一 结构性风险。 结构性风险是指产 任一段时期 , 险一旦发生就会影 响集群 风
的 品牌 知 名 度 , 为 国 内外 颇 具 影 响 的专 业 集 群 由 于 其 资 源 高 度 集 中于 单 一 产 业 内企 业 的发 展 。一 般 , 界 各 地 经 济 增 长 成 世
年 增长 2 . 33 %; 上 交 税 金 2 38亿 元 , 2. 比 5 0个重点产业集群 中, 都是单一产业。这 2 0 增 长 2 . ; 口交 货值 458亿 些 产 业在 发 展 过 程 中, 0 7年 48 出 % 7. 同时 也 面 临 着 集 体
方面的风险。 这些产业集群 面临着结构性 f

引言
( ) 二 周期性风险。 产业集 群的周期性
产业集群 是产 业发展 的一种 内在规 个 ,比 2 0 07年增加 5个 ;O亿元 以上产 风险表现 为两方面: 5 一方面来源于产业集 律, 是市场配置 资源 , 理运用产业要素 业集群达到 6 个 , 2 0 合 O 比 07年增加 1 个 。 群 内部,根据佛农的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 0
提要
近年来,以中小企业为主的
河北省特 色产业集群有 了很 大发展 , 在各
地经济发展 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 地的 但各
特 色产业 集群 在成长 中也承 受着来 自各
风 险、 周期性风险 、 网络性风险 、 策性风 政
险 等 七个 方 面的 风 险 。 因此 , 地应 该通 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贾利娜摘要:产业集群依据自身特有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现状分布,类型及形成特点;同时介绍了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和浙江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一些建议:明确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突出特色优势;同时集群各企业之间要合理分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与协作,形成地方企业网络;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扩展营销网络,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字: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发展1 引言产业集群是地理位置上集中的,某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和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而形成的聚集体。

它能够给群内的企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至2004底,河北省初步形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各类产业集群139个,在提升经济总量,扩大就业渠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城市化[1]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历史悠久,如有始于明,盛于清的辛集皮革;在明代就已有发展的安平丝网产业。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产业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处于简单的集聚状态。

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已在当地扎根的特色产业中来,这使得河北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今形成了清河羊绒,安平丝网,辛集皮革,安国中药材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定义2.1 产业集群定义及特征产业集群一般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2]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合在一起的现象。

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3]:1 地域上的集聚性。

地理空间的接近,是产业群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产业集群首要的根本的特点,企业间地理位置上接近有利于知识获取和社会资本的形成。

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是并存的,特别是在特定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都在有限的狭窄的地理空间。

2 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是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的前提。

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迫使企业朝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企业集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也要求生产分工细化和专业化;此外,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只有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行为主体的高度相关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空间集中性和产业关联性的网络,包括从事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包括通过相关技能,技术和共同投入品而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政府,行会,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广告公司等机构。

这些机构集聚在一起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

4 网络化特征。

指产业集群中组织间合作具有持续交互作用的特征,包括通过各种合作确定正式关系的正式合作网络和基于社会关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交互作用形成的非正式合作网络。

5 根植性特征。

根植性指经济行为嵌入特定的制度文化环境中的特性,在全球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全球化与本地化并存。

集群内企业不仅在地理上接近,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2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定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指改革开放后,县域经济中在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批从事传统制造业生产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群。

它们在某一县(市,区)地理区域内集聚,通过某种生产技术,进行产品基本无差别的专业化与低成本大量生产,吸纳了大量[4]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目前,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主要有清河羊绒,安平丝网,辛集皮革,安国中药材,容城服装,高阳纺织,河间电线电缆等。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现状地级行政区县(市)镇乡级行政区产业集群衡水市安平县丝网产业保定市蠡县皮革专业市场邢台市清河羊绒产业衡水市枣强-大营镇天下裘都沧州市河间市电缆石家庄市灵寿县石材产业保定市容城县服装秦皇岛市卢龙县粉条唐山市乐亭县高效农业廊坊市香河县家具保定市高阳县纺织石家庄市正定县板材保定市安国市药材石家庄市辛集市皮革皮衣邯郸市永年县蔬菜保定市高碑店市箱包邢台市临西县轴承邯郸市馆陶县鲜蛋及饲料3.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类型及形成特点第一,由偶然因素自发形成的。

这类集群的产生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入了某种生产技术,并在当地扎根,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今天的规模。

如清河的羊绒产业。

第二,已有的传统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形成。

有些地区从事某一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以及产品种类不断进步,形成目前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如安平丝网产业。

第三,本地原有生产企业的技术外溢。

这类地区原本就存在从事某一产业的生产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原有企业的职工纷纷脱离出来,独立办厂,而且带动了周围的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形成现在的生产规模。

如永年的标准件产业。

第四,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引进某一生产技术而形成的。

这类产业集群是由当地政府通过合作项目,或组织当地企业集体外出学习的方式引进,在集群内进行扩散,形成本地一个新兴的产业。

如枣强县玻璃钢产业的发展完全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组织。

通过以上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过程的分析,河北省产业集群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河北省目前存在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且集群发展大多处在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

第二,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创业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亲缘为基础的非正式组织网络关系发达。

第三,多数产业集群分布在资源贫乏,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4. 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更需要理论的指导。

产业集群的理论来源于众多研究学者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实践进行研究,不断的抽象,归纳继而总结出来的。

这些理论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此部分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产业集群理论,一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一是浙江省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

4.1 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理论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产业集群在成本,效率和灵活性,市场以及学习和创新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

其中在成本和学习创新方面的优势是内部成长因素;市场以及外部经济优势是外生因素。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要挖掘集群的内生优势,并要捕捉外部环境的机遇,以实现不断的深化发展[5]。

(1)图集群成长的内生因素集群成长的外生因素成本优势学习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外部经济优势集群成长动力机制图1(1)成本优势。

集群内企业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企业获得低成本的效益。

第一,环境成本低。

集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

第二,信息成本低。

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一般都与健全的市场联结在一起,便于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捕捉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借助网络状的人际关系将信息高效传播,节约了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

第三,配套成本低,产业及群众众多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协作发展,由于激烈的竞争,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相应增加;集群内部各个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仅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这些企业共处在一个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第四,交易成本低。

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建立一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企业间交易顺畅,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2)学习和创新优势。

学习和竞争效应使得集群由原来的基于资源禀赋的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

其创新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效的市场竞争压力,集群中的企业同在一地,在较小的经济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迫使企业和员工不断的进行学习。

第二,强烈的技术创新与吸纳能力。

集群中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与研究机构,有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快科研成果的研发和推广,群内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市场优势。

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是吸引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成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共生型企业集群,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专业市场的形成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专业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其次,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克服单个企业无力承担巨额广告费用的弊端,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

再次,单个企业可以借助集群的产业规模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由于产业集中化程度高,集群内的企业往往在价格,质量等上有很大的优势。

(4)外部经济优势。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集聚体,追求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其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集群内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劳动力供给和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从而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在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协调运作,降低企业的配套成本,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

4.2 浙江发展产业集群的特点及经验[6](1)浙江产业集群多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中小特色企业网络。

浙江发展的每一个集群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如温州柳市的以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出名,义乌的小商品,大唐袜业等。

这些特色产业群内的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有很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大量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该地区形成的行业规模却很大,当然这些小企业并不是简单的扎堆在一起,他们有细分的市场,通过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形成一个相互之间有紧密联系的网络系统,增强了集群的竞争力。

(2)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好的结合本地的要素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

首先,浙江省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东南沿海。

目前,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带来了便利,有利于商品的集散;浙江又毗邻上海,上海为浙江的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其次在产业集群形成之初,浙江不但有廉价的劳动力,还有一大批富有[7]创新精神,敢于白手起家的农民,他们是浙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之一。

同时,浙江有着历代相传的商业文化和金融业传统,这使得浙江人具有善于经营工商业的独特优势,能够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

(3)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

浙江省先于全国推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抢先一步的制度创新是浙江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动力。

在改革的初期,浙江根本没有发展大型重工业的条件,在个体,私营还未解决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浙江农民就给“私营”企业带上“集体”的红帽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