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

学生工作广角

总第258期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5.069

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要求“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数量上和本科毕业生的差距已经很小,有些地区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已经超过了本科学生的就业率,但是在毕业半年后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中,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为50%,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率为44%,且高职毕业生在半年内的离职率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目前的主要任务不仅要追求就业数量的上升,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更好地完成服务学生和社会的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到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根本,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构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特点1.符合年龄特点

按照美国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舒伯的理论,高职学生的年龄段正好处于职业探索期,是建立个人职业认同的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没有形成清晰、稳定的自我概念,对职业和社会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是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建立、成熟的时期,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职业、社会,教授其科学的决策方法,帮助其建立理性的决策模式,以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决策。

2.符合心理特点

对高职大一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和就业心理调查显示:只有30.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的职业目标,有33.1%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的职业目标,还有36%的学生不清楚。同时,只有23.5%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自信,有46.9%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惘,有29.6%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自我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的意愿和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均低于本科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自律能力。而从就业心理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普遍带有悲观的情绪,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不足,个人成

就动机不强。

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理想,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学生交流,用他们成长成才的经历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强的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由他律走向自律,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合理分布教学内容,前后衔接,突出重点

要把“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对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促使其理性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为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做好充分的准备。

1.建立职业认同,提升认知能力

职业认同是指描述个体目标、兴趣和天赋的清晰度和稳定性。职业认同需要个体具备准确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格观、性格等有着较为准确的认知,接受自身的局限性,对职业和社会现实均有着较为详细、深入的了解,并在这两个前提下做出正确的生涯决策,设立初步的职业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校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自我语言来进行自我沟通,学会从个体和社会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自己,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他人反馈、社会比较等方法来确认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视所面对的机会和挑战。通过专业的人才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选派具有专业素养的施测教师、选择专业计算机测试软件,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使用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的量表,如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试、卡特尔的16PF、职业价值观测量、能力倾向测验等。施测教师要准确的解释测评报告,引导学生科学、理性的使用测评结果,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这种分析方法,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职业目标的确立还需要在充分了解职业、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大量与职业和社会相关的信息,对于学生做出正确的生涯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因此,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收集信息的途径与方法,更要训练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使用信息的能力,对收集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估与使用。并且不能局限于课堂讲授,要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

陆 旸 杨希全 蒋宝陵

摘要:高职院校要建立起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以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高职教育体系,设计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实施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方案,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达到企业的选才标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就业质量

作者简介:陆旸(1973-),女,河北昌黎人,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教授、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杨希全(1970-),男,辽宁凌源人,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辽宁 沈阳 110034)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编号:GHYB110143)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35-02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06 12:41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776.G4.20121206.1241.151.html

1362012年第35期

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了解职业和社会的有效途径。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门,从各种机会中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各种机会和资源拓宽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来加深对社会了解的广度和宽度。

2.锁定职业领域,提升职业能力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有效管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了提高学生个人规划的执行能力,要将目标逐级分解,制订完成的期限,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选择适当的职业生涯路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积极、持续、高效地行动,均衡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并且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定期评估,以检验职业规划实施的情况,并可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进行调整,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效率,构建自己的职业胜任力。

在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过程中,外显胜任力(知识与技能)容易被评估和培养,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内容。而内隐胜任力不易被感知并且难以培养,却是区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的关键,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基于人的特征来对学生的内驱力、动机、品质、性格、价值观等因素进行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己的性格,拥有积极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身心,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

3.职业角色转换,提升适应能力

大三阶段的重点是求职技能训练、创业教育和提高学生职业角色适应能力。要针对学生的求职技能进行专项训练,如简历制作、职业形象设计、面试技巧、政策法规宣讲、毕业权益保护等,通过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寻找工作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采用2+1或2.5+0.5培养模式,学生在大三期间要进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实际工作岗位,认识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差异,了解企业及岗位人才标准。学生在这个阶段要学会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的转换,要了解学生与工作者、老师与老板、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学校与工作环境的差别,要用积极主动的心态,从基层踏踏实实做起,管理好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获得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学校要与企业进行沟通与协作,促进企业给学生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成长的环境,顺利度过从学生向职业人转换的时期。

学校在此阶段还要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潜在的市场创业机会的能力,创业不仅是一种就业的形式,学生未来的一种选择,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广义的创业精神,立足岗位,开创事业,是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创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的保障手段,也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地机会来真实地体会创业过程,训练学生的创业技能,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1.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授课形式也是以讲座方式居多,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技能训练的效果和信息留存量均很低。理论教学是开展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有很多技能训练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视听资料的运用等,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更加深入和牢固。

2.开展第二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要善于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种学生团体,将学生具有共性的生涯问题作为各类团体活动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讨论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利用团体的氛围来影响学生,达成共识,以训练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及生涯成熟度。

3.加强个性化指导,交流形式多样化

针对性地个性化辅导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针对的是学生共性的问题,而不同学生的生涯成熟度不同,成长的经历不同,能力、性格也均有差距,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个性化辅导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除了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电话、短信、各种交流平台与学生交流,这样既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可以使学生自己选择乐于接受辅导的方式,特别是在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不与辅导者直接交流能够使学生处于更加放松的状态,能够真实地表达自我,从而使辅导更加有效。

四、结语

高职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能从容应对无边界职业和职业变迁,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旸,杨希全,蒋宝陵.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12-13.

[2]陆旸,王振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4-15,21.

[3]张伟东,沈莉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41-44.

[4]李文静.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77-78.

[5]谢一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职教论坛,2007,(8): 25-27.

[6]邢娣凤.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10):93-95.

[7]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90-91.

[8]Norman C.Gysbers,Mary J.Heppner,Joseph A.Johnston.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M].第2版.侯志瑾,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孙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