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整理)

合集下载

德谟克利特名言名句大全

德谟克利特名言名句大全

德谟克利特名言名句大全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德谟克利特的一些经典名言名句:
1. 万物流变,不可一日而不变。

2. 生命短暂,时间宝贵。

3. 知识是最好的武器,智慧是最好的盔甲。

4. 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的无知。

5. 快乐并不在于拥有很多,而在于满足于所拥有的。

6. 适度是一切美德的根源。

7. 勇敢并不在于不害怕,而在于面对恐惧并克服它。

8. 信念和毅力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9.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10.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些名言名句展现了德谟克利特对于生活、智慧和幸福的深刻
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这些名言名句,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快乐和有意义。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当他学问越钻越深的时候,他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
人物思想
原子
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 原子构成。所谓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 的空无,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 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 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所以他声称:人是一个小 宇宙。百科x混知:图解德谟克利特
人物生平
德谟克利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 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泊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是有学 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德谟克利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 文化丰富。
感谢观看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 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 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利特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创始人之一
01 人物简介
03 人物思想 05 人物著述
目录
02 人物生平 04 人物轶事 06 贡献评价

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锦集

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锦集

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锦集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

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谟克利特经典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2、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3、不爱任何人的人,据我看是也不能为任何人所爱的。

4、逆境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

5、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6、一切亲人并不都是朋友,而只有那些有共同利益关系的才是朋友。

7、喜欢斥责别人的人,不是交朋友的材料。

8、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的。

9、身体的有力和美是青年的好处,至于智慧的美则是老年所特有的财产。

10、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11、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12、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13、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作文人网,胜过其他一切。

14、人类之所以感到幸福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财产富足;幸福的感受是由于心多诚直,智慧丰硕。

15、很多显得象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象朋友。

16、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17、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18、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

19、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

20、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21、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

22、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才是正当的。

23、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摘要】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原子的理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

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单位,它们以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存在,并通过运动和碰撞来构成物质。

德谟克利特还指出,原子之间存在空隙,这解释了物质的可压缩性。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科学发展,为现代原子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原子的研究,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关键词: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原子理论、不可分性、运动、碰撞、空隙、形状、大小、总结1. 引言1.1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简介德谟克利特(460-370 BC)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学家和医生,他被认为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

原子论是一种描述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不可分割的原子的学说,德谟克利特提出了许多关于原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

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原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粒子,它们是永恒不灭的,并且不可分割的。

他认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它们通过运动和碰撞来形成不同的物质。

德谟克利特还指出,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导致了物质的可压缩性和可变性。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在古代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批评,但它为后来原子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研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这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及其相关观点。

2. 正文2.1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对原子的理论观点。

他认为,一切物质皆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一种永恒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

德谟克利特将原子比作不可再分的、坚固的实体,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元素。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在空间中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不同的物质。

他主张,物质是由原子在一定空间中排列组合形成的,不同物质的性质由原子的组合方式决定。

第五讲智者学派和德谟克利特

第五讲智者学派和德谟克利特

第二个代表观点“ 第二个代表观点“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 法” • 这一命题可以看作普罗泰戈拉的方法论 原则 。 • 在普罗泰戈拉看来,既然人是万物的尺 度,事物就是你所感知的那个样子,那 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提 出与任何理论相对立的说法。
• 普罗泰戈拉悖论
• 普罗泰戈拉约定在学生毕业后承办第一桩胜诉的讼 案之后交钱。这位懒惰的学生毕业后不去开业,普罗 泰戈拉向只好法庭起诉。 老师辩词:学生如果胜诉,这是学生第一件胜诉的 老师辩词 案子,按照师生约定,学生应该付钱;如果学生败诉, 学生应该按照法庭的宣判付钱。 学生辩词:如果自己胜诉,就按法庭宣判,不用付 学生辩词 款;如果败诉,按照师生约定,同样不用付款。 大家想一想:普罗塔哥拉最后能否拿到学费? 大家想一想:普罗塔哥拉最后能否拿到学费? 结果,普罗泰戈拉最终没拿到一分钱。
第一个代表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一个代表观点 :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 命题的本意:对事物的认识与个人的感 命题的本意 觉有关,同一个东西因人的感觉不同而认 识不同。 对命题的其他理解:如果“人”在这里 对命题的其他理解 被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立的人类,那么 这句话表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如果 “人”在这里被理解为与其他人相对立的 个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 点。

• • •
社会生成论
• 与传统的神创世说或自然生成论不同, 在社会产生的问题上,普罗泰戈拉持约 定论的态度,体现了智者运动的基本精 神。
• 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描述了普 罗泰戈拉关于人类社会产生的神话。一 切生物都是众神用土、水以及这两种元 素的合成物在大地内部创造出来的。在 出世前,诸神委派伊庇米修斯给它们配 备适当的能力,普罗米修斯负责检查。 然而,伊庇米修斯在野兽身上用完了所 有的能力,忘了给人配备应有的能力。 出世的时刻就要到了,普罗米修斯只好 偷了赫淮斯托斯和雅典娜的机械技术和 火送给了人,人类便由此而获得了谋生 所必需的智慧和技能。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年前370年)出生于古希腊色斯雷的...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年前370年)出生于古希腊色斯雷的...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年~前370年)出生于古希腊色斯雷的海滨城市阿布德拉,是他继承和发展了生活于公元前500年前后的留基伯的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留基伯是古希腊爱奥尼亚学派中的著名学者。

他首先提出物质构成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

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

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

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

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位。

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1803年9月6日,道尔顿在他笔记中写下了原子论的要点:(一)原子是组成化学元素的、非常微小的、不可在分割的物质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保持其本来的性质。

(二)同一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完全相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

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最根本特征。

(三)有简单数值比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时,原子之间就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化合物。

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四)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他们之间成简单的数值比。

1808年,法国化学家吕萨克在原子论的影响下发现了气体反应的体积定律,实际上这一定律也是对道尔顿的原子论的一次论证,后来也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证实并应用于测量气体元素的原子量。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创始人之一,在很多领域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称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全才型人物,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德谟克利特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谟克利特简介德谟克利特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是一位对学习有着特殊兴趣的人,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早年曾经经商,在阿布德拉那样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的城市中德谟克利特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并且激发了其创造性思想的发生。

德谟克利特淡泊名利和学位,早年的时候德谟克利特曾经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的学生。

德谟克利特特别喜欢学习和研究,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够影响到他,正是这种对学问的狂热追求才使得德谟克利特在众多的领域内都有所建树,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德谟克利特决定外出游学。

德谟克利特分到了祖上的财产中最少的一部分,100塔仑特现金。

他用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并且去世界各地旅行,曾经到达了埃及,红海,巴比伦平原,埃塞俄比亚,印度,波斯等等地方。

外出游学花费了他的绝大部分财产。

等到他回到阿布德拉的时候被指控为“挥霍财产罪”。

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的学识和雄辩征服了整个阿布德拉,不仅仅被判无罪,而且得到了五百塔仑特的奖励,受到了阿布德拉城人民的疯狂追捧,甚至是在其活着的时候就为其建立了铜像,死后以国家的名义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德谟克利特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贡献中最著名的要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德谟克利特认为整个世界是又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由于原子的组成与结构不同导致了世间万物的不同。

另外德谟克利特在哲学上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古代希腊德谟克利特传记

古代希腊德谟克利特传记

古代希腊德谟克利特传记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被誉为原子论的创始人。

德谟克利特生于公元前460年左右,出生在希腊的阿那克瑟拉岛上的阿巴德米斯(Abdera)城。

他所提出的原子论对后世的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德谟克利特出生在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他热爱旅行,并且对不同地区的人和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到埃及、波斯和印度等地游历,与当地的学者和思想家交流,积累了广泛的知识。

二、原子论的创立德谟克利特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他的原子论。

他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个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被他称为原子。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不灭的,它们在运动中不断地碰撞和组合,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这一理论后来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对物质和宇宙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三、对伦理道德的关注德谟克利特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他也深入探讨了伦理道德的问题。

他认为,人们的快乐来自于理性的思考和内心的平静,而不是财富和地位。

他主张要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通过修身养性来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在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对教育的重视德谟克利特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他倡导全人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智慧和品德。

他主张通过自然观察和实践来开展教育,并且强调学习的乐趣和自主性。

德谟克利特的教育观对后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晚年生活德谟克利特在晚年回到了家乡阿巴德米斯,并且以宁静而深思的方式度过了余生。

他在自己的园地里研究哲学和科学,与学生和朋友进行交流。

在他的晚年,德谟克利特依然保持着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于世界的探索。

综上所述,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一位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原子论、伦理观和教育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贡献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谟克利特
他生于公元前460年,死于公元前370年,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他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约公元前500年—约公元前440年)是他的导师。

德谟克利特是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但比苏格拉底年轻一些。

它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公元前440年以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州社会最繁荣的伯利克里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奴隶逃亡事件。

他的伦理思想与赫拉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苏格拉底则是对立的。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富商之家,本人也经商。

为了追求知识,他借远出经商的机会游历过许多东方国家和希腊各地。

因为耗费了全部财产,在回到家乡时已经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依靠他的兄弟来供养。

他性情开朗,知识渊博,著述极为丰富,据说有五十多种。

他一生从事过多方面研究。

他对哲学、法律、伦理教育、修辞,以及天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问都有很深的研究,队音乐、绘画、诗歌以及兵法、农医等技艺,也无不通晓。

他与赫拉克利特不同,比较善于接触现实,熟悉当时的风俗民情、社会动态,了解国内外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文辞也不晦涩难懂。

①马克思曾经指出,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史家策勒尔也曾赞扬德谟克利特,说他“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要超过所有的古代的和当代的哲学家,在思维的尖锐性和逻辑正确性方面要超过绝大多数哲学家。


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学说,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它们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自古以来就在无限的虚空中永远运动着。

德谟克利特接受并发展了他的老师留基伯的原子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

原子一直存在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从无中创生,也不能消灭,任何变化都是他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原子是最微
小、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它没有性质上的差别,但有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上的差异。

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②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结构方式构成了世界万物的千差万别。

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他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万物的产生是原子以不同方式的组合,消灭则是它们的分离。

德谟克利特是这样用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的: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

这就是他的“影像说”。

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

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因为理性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幸福论
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实现真正的幸福”等问题做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幸福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的本质就是快乐。

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快乐有肉体的、物质的、精神的、灵魂的快乐。

德谟克利特不是禁欲主义者,他不排斥肉体和物质的快乐,③他说:“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绿点一样。

”但他认为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快乐。

因为精神完善可以弥补躯体的不足,没有智慧的精神,躯体再强壮也没用。

如果只享有感官快乐,那么人类跟动物就没什么两样了,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所以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高尚的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情欲,“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他的居所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也就是说幸福不在外在,而在于我们的内在深处,在这种充满幸福感的愉悦中,灵魂可以平静、安泰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恐惧。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与灵魂的快乐,这是一种朗悦的境界。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以实现灵魂的快乐呢?
第一,节制欲望。

这是一种物质的节制,人们只有通过享乐上的节制和生活上的宁静淡泊,才能得到愉快。

因为物质享乐是短暂的,而短暂过后则隐藏着巨大
危险。

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德谟克利特提出了“适度”的思想。

在拥有财富
和享乐的问题上,德谟克利特认为他们是好的,但必须要有节制。

这种节制
会使快乐增加并增强享受的感觉。

贪欲走向灭亡,欲求不多,就能感到满足。

一个人如果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同样能给人以快乐,
有节制的欲望会使贫穷和富足一样有力量。

第二,做到心灵的安适和宁静。

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活的目的在于灵魂的安宁。

然而若使灵魂得到安宁,首先要区分快乐和不快,划清有利和有害之间的界
限。

④快乐和不快总是同行的,而作为有理性的人,在追求幸福和快乐以前,
就应该考虑到快乐的后果正确划定和区分快乐,尽量追求快乐,避免不快。

其次,是灵魂安宁要在追求物质性的幸福和精神性的幸福中保持适度。

他说
“恰当的限度对一切事物都是好的”。

再次,他认为人还要学会自觉“按照
哲学所提供的好处来安排生活”,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
借以排除烦恼,适应生活上的匮乏,拥有一种平衡的性格,从而过上惬意而
有规律的生活。

第三,追求理性和知识。

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的快乐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只有那些具备高度理性、智慧和文化教养的人才能达到。

他认为理性
可以为情欲提出限度,约束情欲,辨别令人惬意的。

长久的快乐,并把他们
同暂时的、易逝的、随后会带来痛苦的快乐区分开来。

如果人们拥有足够的
理性和知识,就可以对事物做有益或有害的判断,使事物的发展和个人的满
足得到合理的结合,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反的,如果人们缺乏理性知识,
对事物充满无知,则会易于犯错误,甚至滑入罪恶的深渊。

德谟克利特说过:
“美好的东西只有通过学习和巨大的努力才能获得,而丑恶的东西却能使你
无师自通。

”因而唯有理性知识,才能把行为的道德方式同必须限制个人的
本能表现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快乐和灵魂上的幸福。

第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要正直、诚实。

对事物的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应该赞美好事,那些对坏事也加以赞美的不过是“是一个骗子的行为”。


次,要加强道德自觉性,做到“慎独”。

德谟克利特说:“即使当你独自一人
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他认为个人要做到“慎独”,就要经常的进行自我反省,特别是对于自己的
过错的反省。

再次,要加强人们的道德教育。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人性
并无先天的善、恶,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并非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
后天道德教育的结果。

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具有法律约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此外,他认为只有道德教育还不够,还要进行道德实践,“应该热心的致力
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因此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的真正幸福在与灵魂的快乐和安宁。

只有节制欲望,做到灵魂的安宁,追求理性和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达到灵魂的快乐。

参考文献
①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26页。

②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32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
118页。

④《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伊壁鸠鲁著作集》,第15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