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糖料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育、土壤改良、水肥管理和田间管理等方面。
通过选择高产优质的良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糖分含量。
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发育。
在水肥管理方面,要根据甘蔗的需水需肥特点,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
田间管理包括间套作、中耕除草和适时修剪等,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促进甘蔗的生长和分蘖,增加产量。
其次是甘蔗的病虫害防治。
甘蔗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红螟、白螟、甘蔗丝核菌和甘蔗黄单胞菌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昆虫、寄生菌和细菌等自然敌害,进行调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药剂,进行喷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在防治过程中,还要注意合理去除病虫害源,加强田间管理,增加甘蔗的抗病虫害能力。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还需要注意科学施肥和合理用药。
科学施肥是根据甘蔗的生长阶段和所需养分量,合理调配追肥和基肥,保证甘蔗的养分供应,促进甘蔗的生长发育。
合理用药是根据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洒,确保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优质良种,改良土壤,科学施肥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的产量。
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甘蔗的病虫害,保证甘蔗的健康生长。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可用于生产糖、酒精、饮料等产品。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甘蔗生产和产量的重要措施。
1.合理植株密度:甘蔗的植株密度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土壤和品种等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中亚热带地区的植株密度为18-20万株/公顷,南亚热带地区的植株密度为16-18万株/公顷,热带地区的植株密度为12-14万株/公顷。
2.良种选育:选用高产、抗病虫害、耐旱、耐浸泡等优良品种进行育种,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品质,以保证高产量和优良品质。
3.合理施肥:在甘蔗生长过程中,必须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类型和甘蔗品种的不同,施用不同类型和量的肥料。
一般来说,在生长期内,甘蔗需要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但施肥要适量,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甘蔗生长过快、抗病虫能力降低等现象。
4.及时浇水:甘蔗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生长期中需要经常浇水。
但在雨季来临时,就没有必要浇水了。
甘蔗不宜在生长期后期进行浇水,否则会影响蔗浆品质和产量。
5.及时除草:在甘蔗生长期内,必须及时除去杂草,以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量。
6.定期修剪:定期修剪甘蔗,促进其侧芽生长,增加产量。
二、甘蔗病虫害防治1.甘蔗黄单胞菌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和生长期初期,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可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同时进行病毒病检测,出现病情应立即进行清除。
2.甘蔗红蜘蛛:该虫危害严重,以干旱季节为盛发期。
可选用化学防治方法,但要注意不要过量。
3.甘蔗茎熟病:该病主要在割甘蔗时发现,果实受到病菌感染后会出现黑褐色病变,应注意及时防治和清除。
4.甘蔗蚜虫:该虫危害比较轻,可以通过保持甘蔗的健康生长状况和定期清洁田间的杂草等方法进行防治。
总之,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是甘蔗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
必须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选择,达到高产、高品质、高效益的目标。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甘蔗产量、改善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甘蔗的种植产生帮助和启发。
一、土壤要求甘蔗生长适宜的土壤类型为肥沃、疏松、湿润、通气良好的壤土。
甘蔗喜欢中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最为适宜。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对于甘蔗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磷、钾肥料,以提高土壤的磷、钾含量。
还可以添加适量的钙、镁等微量元素,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对于土壤酸碱度不平衡的地区,还可以适量添加石灰,以调整土壤的PH值。
二、甘蔗品种选择甘蔗的品种选择对于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甘蔗品种时,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栽培技术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在不同地区选择合适的甘蔗品种进行栽培,以提高产量和增加收益。
不同的甘蔗品种具有不同的抗病虫害能力、生长期、甘蔗质量等特点,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适时的甘蔗种植甘蔗的生长周期较长,因此在选择种植时间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甘蔗适宜在气温适宜的春季进行种植,如在秋季气温较高,也可以进行秋季种植。
在种植甘蔗时,应该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甘蔗种蔗,避免使用过老的种蔗或者带有病虫害的种蔗。
在选用种蔗的时候,还可以进行种蔗处理,以提高播种率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四、科学的密植栽培技术在甘蔗的栽培过程中,合理的密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甘蔗的产量。
一般来说,甘蔗的栽植密度在每亩3000-5000株左右为宜。
在栽植时,可以采用30厘米×30厘米、40厘米×40厘米等方式进行排植,以提高甘蔗的株密度。
在密植技术中,还应该注意甘蔗的合理密植和适当疏割,以保证甘蔗的营养供应和通风透光。
在甘蔗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疏割,保持甘蔗植株之间的距离,以保证甘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究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广大。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甘蔗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究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秧苗管理、施肥和灌溉等方面。
首先是土壤改良。
甘蔗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对土壤pH值的要求在6.0-7.5之间,土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使用石灰等中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提高土壤的pH值。
在土壤疏松性方面,可以通过耕翻、犁耙、轮耕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其次是品种选择。
甘蔗的品种选择对于甘蔗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选用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如亚洲优质甘蔗、广雅文甘蔗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耐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强,容易管理。
种植密度也是影响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地上秆数量少、茎粗,影响产量;种植密度过高则会造成茎粗细不均、资源竞争激烈,也会影响产量。
一般来说,甘蔗的种植密度在30-40万株/公顷之间为宜。
种植时应注意株距和行距的合理搭配,以确保甘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最大化。
秧苗管理也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甘蔗的秧苗应嫩、绿、壮,根系丰富。
在秧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定期清理秧苗上的杂草,加强甘蔗苗期管理,提高苗木质量。
施肥是提高甘蔗产量的重要手段。
甘蔗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甘蔗的生长发育需求,采用翻沟施肥、喷施肥料等方法进行施肥。
施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养分损失。
灌溉是甘蔗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
甘蔗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
在干旱季节,应注意加强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也要避免过量灌溉、水分积累等问题,以免影响甘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证明。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广泛种植。
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对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栽培措施。
土壤管理非常重要。
甘蔗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酸性土壤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土壤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深翻和翻耕的方法,同时加入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水分管理也是提高甘蔗产量的关键。
甘蔗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干旱时期要合理灌溉。
肥料管理是提高甘蔗产量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合理施肥和喷施叶面肥的方法,保证甘蔗的养分需求。
栽培措施也很重要,包括密植、整地、护坡等,能够提高甘蔗的生存环境,促进甘蔗的茁壮生长。
甘蔗病虫害防治是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一环。
甘蔗常见的病虫害有甘蔗白蚂蚁、红螨、甘蔗黄斑病和甘蔗冠变病等。
针对这些病虫害,对症下药是关键。
对于甘蔗白蚂蚁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除虫剂喷洒、防治甘蔗白蚂蚁的天敌等方法,减少白蚂蚁对甘蔗的危害。
对于红螨的防治,可以适时喷洒杀菌剂或者进行田间查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甘蔗黄斑病是由叶斑病毒引起的,通过培育抗病品种、加强测报预警和治理传播源等方式进行防治。
甘蔗冠变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甘蔗的病毒病,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理病株、培育抗病品种等。
除了病虫害防治,提高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还需要注意甘蔗的采收和储存。
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及时采收收获和避免机械损伤。
采摘后,应尽快进行加工或者储存。
在甘蔗储存过程中,可以采用涂覆蜡或者在储存环境中加入适当的湿气,延长甘蔗的保存时间。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栽培措施,可以促进甘蔗的生长和发育。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甘蔗的损失,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甘蔗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展开讲述。
1. 选优良品种:优质甘蔗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对于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耐病、抗逆性强的优势品种,要尽可能予以选用。
2. 良好的土地准备:甘蔗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并注意杀蓝杆菌等病害。
在整地的同时,要注意减少田间的结块,以保证甘蔗的生长不受影响。
3. 合理的密植和疏松:甘蔗的种植密度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但当密植太过密集时,甘蔗之间的竞争会过于激烈,从而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品种和土壤情况来合理调整甘蔗的密植度。
4. 合理的田间管理:甘蔗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及时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
同时还要注意适时的摘花、修剪、结实等措施,以提高甘蔗的生产能力和品质。
二、肥料施用1.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甘蔗生长的重要手段。
可以在深翻新田时将有机肥纳入土壤中,也可以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实施追肥,让甘蔗生长时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2. 化肥施用:化肥的种类和使用量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甘蔗的生长状态来合理选择。
要注意合理配置氮、磷、钾的含量比例,以便促进甘蔗的生长发育。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甘蔗病虫害较多,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于常见的病害如温度病、赤霉病等,要及时对受害甘蔗进行剪除,避免病情扩散。
采用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甘蔗的免疫能力。
此外,病害防治也要与田间管理相结合,加强除草、通风等措施。
2. 虫害防治:甘蔗的虫害主要有烟田螺、甘蔗象等。
对于烟田螺的防治,可以通过加强除草、清理农田等方式来防治;对于甘蔗象,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适时收割和循环农业等。
甘蔗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首先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肥料充足。
在土壤管理方面,应注意深翻、翻晒和耕种,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通气性。
水分管理是甘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根据甘蔗的生长阶段合理浇水,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施肥是甘蔗高产的关键措施,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尽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适时收割也是甘蔗高产的重要环节,要根据甘蔗的生长情况和甘蔗汁的含糖量进行决定。
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循环利用资源,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是甘蔗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甘蔗主要受到白叶枯病、落枯病、螟虫和甘蔗象等病虫害的危害。
对于病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田间管理、抗病品种选育、化学药剂控制等。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控制病原菌和虫害的传播源,定期清除病虫害的寄主植株,保持田间环境清洁,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抗病品种选育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增强甘蔗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化学药剂控制是一种紧急情况下采取的防治措施,应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管理土壤、调控水分、合理施肥、适时收割和循环农业等措施,可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田间管理、抗病品种选育和化学药剂控制,可以减少甘蔗受到的病虫害危害。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甘蔗的生产效益,保障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对于保障甘蔗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甘蔗适宜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上种植。
避免选择重盐碱土或积水过多的地块。
2. 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
目前,国内常见的甘蔗品种有两系杂交品种、以上种类有不同优势,具体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良种繁育: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授粉繁殖,保证良种的基础。
同时进行良种繁殖时要严格控制繁殖材料的来源,防止病害和虫害传播。
4. 高标准的排水、灌溉和施肥:甘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要保证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对甘蔗生长的不良影响。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进行灌溉;在甘蔗生长期,要根据甘蔗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保证甘蔗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5. 病虫害综合防治:进行病虫害的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
在田间进行无草带处理,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二、甘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主要包括甘蔗红蜘蛛、吸浆虫、脱粒病、炭疽病等。
针对不同病害,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在田间及时发现病害,进行剪除和焚烧处理,减少病害的扩散。
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增加病害抵抗力。
2. 虫害防治:主要包括甘蔗食心虫、叶蝉、蚜虫等。
通过科学施肥和农药处理,增加甘蔗的养分和抗虫能力。
可以种植抗虫品种或通过物理方法(如覆膜、棚网等)控制虫害的发生。
3.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田间的巡视和观察。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和建议,指导甘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甘蔗生产质量和数量的关键所在。
只有科学合理地采取措施,才能使甘蔗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陈晨昌1,陆业兴2,陆秀虎1
(1.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农业站,广西 钦州 535015;2.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农业局,广西 钦州 535000)
摘 要:甘蔗若能够实现高产栽培,那么必然能够大幅度提高蔗农的经济收入,还能够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文章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选用优质品种、等多个方面来深入探讨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蔗地深耕,重施基肥;精心选种,浸种消毒;深沟栽培;合理密植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7)12-0073-01
甘蔗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糖料作物,中国80%的总产糖量都是来自于甘蔗糖,甘蔗特别适合栽种于冬夏温差大、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是甘蔗种植大县(区),2016年甘蔗种植面积高达27.7万亩,主要的甘蔗产地分布在犀牛脚镇、久隆镇、那彭镇、那思镇等地。
甘蔗若能够实现高产栽培,那么必然能够大幅度提高蔗农的经济收入,还能够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文章就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1 选用优质品种
从目前来看,最为有效的提高甘蔗单产途径是推广应用甘蔗良种,各地务必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宿根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强的良种。
以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农业站为例,该农业站2016年2月选用粤糖60号、柳糖07/95、桂糖42、柳城07-58、粤糖93/159、柳城05/136、桂糖43、桂糖29、粤糖00/236、新台糖22号(脱毒)进行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1~2个适宜钦南区特别是那彭镇种植的高产、高糖、抗性好、宿根性好的甘蔗新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2、粤糖00/236属中大茎种,出苗率和成茎率高,抗逆性较强,亩蔗茎产量和含糖量与对照桂糖43有明显的差异,且比对照种早熟,如在榨季前、中期砍收,能明显提高糖厂的糖率,保障糖厂和蔗农双方的利益,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柳城07-58、粤糖93/159、桂糖43属中茎种,出苗率和成茎率也在中上,抗性也不错,分蘖率一般,亩蔗茎产量和含糖量也不错,与对照桂糖43,也有推广潜力,如粤糖93/159在几年产量和糖度都受糖厂的称赞和推广。
柳城05/136、桂糖29、粤糖00/236属中小茎种,出苗率、分蘖率、成茎率一般,亩蔗茎产量和含糖量一般,抗性表现也不是很好,有叶斑病较多,肥力也要多,不宜大量推广。
2 蔗地深耕,重施基肥
蔗地深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机械深松耕与牛犁翻耕,牛犁翻耕采用“两犁两耙”的方式来将土壤耙碎,犁的深度控制在30cm左右;机械深松耕采用硬土层破碎器(没有犁壁)来进行深度松土,犁的深度控制在35~45cm。
在整地的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施加基肥,基肥的成分包括“有机肥+钾化肥+磷肥”,主要充分是有机肥。
施肥量控制在硫酸钾10~15kg/亩、农家肥(已经充分腐熟)1000~1500kg/亩、过磷酸钙10~15kg/亩,要在蔗田可将基肥进行均匀撒施。
3 精心选种,浸种消毒
要多选择无病虫、蔗芽饱满、蔗茎粗壮的蔗茎做种,并且还要用利刀将蔗茎砍成多段(多芽段、双芽段、单芽段等),但切记要做到切口平整。
浸种既能够对种苗上的部分病虫害予以杀灭,又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种苗吸水能力,浸种方法主要包括药剂浸种、石灰水浸种(浓度为2%)、清水浸种等,若选用不同的浸种方法,那么会有不同长短的浸种时间,浸种时间通常控制在5~120min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催芽既可提高萌芽率,又可让种苗萌发时间大幅度缩短,催芽时间通常为7天,催芽方法可分为2种,分别是蔗种堆积催芽法、堆肥酿热催芽法。
4 深沟栽培
深沟栽培既可增强抗旱能力,又可积蓄水分,还能够有利于甘蔗生长。
深沟栽培主要包括深沟浅种法、深沟板土法、穴植聚土法、槽植法等,以深沟浅种法、深沟板土法为例:1)深沟浅种法。
沟深控制在5040cm,待将甘蔗下种之后再挖沟底7~10cm,并且施加一定剂量的底肥,然后再盖土。
2)深沟板土法。
下种与蔗沟边的开植要做到同时进行,在开挖第2沟的蔗沟时,用其沟底湿土盖第1沟的种苗,而后镇压。
5 合理密植
1)旱地甘蔗的种植密度要大于水田甘蔗的种植密度,大概高8%~16%,行距控制在1~1.2m,每公顷的下种量控制在12万~13.57万。
待种植新植蔗之后,要开展大规模地喷除草剂的工作,而后再封闭处理土壤。
2)要在种植沟两侧紧贴布置地膜,并且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出现通风漏气的问题,切实做到保湿、增温的效果;地膜宽度控制在45cm,厚度控制在0.005mm。
参考文献:
[1]韦明珠,黄吉森,朱秋珍,等.浅谈广西甘蔗科技发展的成就及
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1(9):111-114.
[2]谭显平.我国水果型甘蔗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上)[J].甘蔗糖业,2005(5):146-149.
[3]莫志往,卢荣显,韦春满,等.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蔗产量影响的
试验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0(9).
(收稿日期:2017-6-15)
——————————————
作者简介: 陈晨昌(1980-),男,广西钦州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