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19.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19.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19.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19*蝉

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自主突破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支撑.(chēng) 金蜣.(qiāng) 隧.道(suì) 汁.液(zhī)

B.暴.晒(pù) 估量.(liàng) 臃.肿(yōng) 罅.隙(xià)

C.刹.那(chà) 翘.起(qiào) 纤.维(xiā

n) 狭窄.(zhǎi)

D.牲畜.(chù) 轧.碎(yà) 鳍.状(qí) 黏.土(niá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

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

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

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

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

易的刹那欢愉呢?

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了我门前的树。

(2)我要()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3)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4)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观察牢固往往 B.占领考察坚固常常

C.占领观察牢固往往 D.占据考察坚固常常

答案:5.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占领”的意思是: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占据”的意思是:用强力取得保持。结合第(1)句的句意此处应该填写“占据”;排除B、C两项。“观察”的意思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察”的意思是:实地观察调查。结合第(2)句句意此处应该填写“考察”。排除A项,故选D。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假使它估计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当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隧道底下。

B.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C.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你想,什么样的歌声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此时的快乐呢?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应的地点——一颗小荆棘、一丛百里香、一根野草杆、或者一条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

答案:6.C 解析:A项括号应改为破折号,B 项顿号应删去,D项顿号改为逗号。

合作探究

7.结合全文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8.一般地,我们都是按照昆虫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但我们发现本文是从“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为什么这么安排?

9.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10.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答案:7.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8.按照对事物的观察进程进行说明(外——内的观察顺序/事物发展变化顺序)。

(1)不落俗套,使文章新颖活泼;(2)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要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4)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9.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导学案 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自主突破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支撑.(chēng) 金蜣.(qiāng) 隧.道(suì) 汁.液(zhī) B.暴.晒(pù) 估量.(liàng) 臃.肿(yōng) 罅.隙(xià) C.刹.那(chà) 翘.起(qiào) 纤.维(xiān) 狭窄.(zhǎi) D.牲畜.(chù) 轧.碎(yà) 鳍.状(qí) 黏.土(niá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答案:2.D 解析:A.干躁——干燥,B.开僻——开辟,C.恢泥——灰泥。 3.文学常识填空。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音乐”、“”。作者,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又名《》,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为“”。 答案:3.蝉的地穴、蝉的卵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的故事》昆虫的史诗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 ....,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 ..的歌声。(声音嘈杂) 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 (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了我门前的树。(2)我要()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八年级语文《蝉》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19、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法布尔及《昆虫记》相关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过程与方法 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d ào) 地穴(dìxué)黏土(niántǔ)涂墁(tú)刹那(chànà) 纤弱(xiānruò)臃肿(yōngzhǒng)罅隙(xiàxì)

轧(yà) 蚋(ruì)鳍(qí)车辙(chēzhé)钹(bó)跳蚤(ti àozǎo) ②重要词语。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纤弱:纤细柔弱。 臃肿:肌肉肿胀或者物体粗大笨重。 抵御:全力抵抗入侵之敌。掠夺:抢劫,夺取。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开合自如: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欢愉:欢乐愉快。 寻觅:寻求;寻找,探索。 2.作者作品。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三、合作学习,圈点勾画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1.理清行文思路。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始丰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范进中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

第19课《范进中举》 1、品味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重点目标1,2 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学习过程: 教与学随笔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 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文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 事件(中举)。“中举”是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作品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 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 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 “儒林”的丑恶形象。 【知识链接】2——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 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仅四卷,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 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 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 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 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素材。 【知识链接】3——相关资料:科举制: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主要制度, 分初步考试和正式考试两种。初步考试在县里进行,考上后叫童生(秀才)。 正式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在省城考试,每三年考一次,考上叫举 人,是候补官员,可做县官。第二年二月会试,在京城,由举人参加,礼部主 持,考上叫进士。接下来是三次的殿试,在太和殿,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 中后,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后来成为封建统治的帮 凶,成为镇压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封建科举的弊端:(1)读书人迷醉功名, 没有其他的生活技能,不能维持生计;(2)科举并无客观标准,难以选拔真正 的人才;(3)科举制度下会形成炎凉世态; 4、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禹两县的童 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 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 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 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 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秀才第一名,紧接着 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二、字词落实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腆()着肚子啐()在脸上避讳 ()绾()头发 星宿()攥()紧带挈() 桑梓() 作揖()行()事醺 1

蝉导学案

课题: ______《蝉》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_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用意。 2、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语言。 过程与方法:1、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2、学习通过细致观察,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兴趣。 二、学习重点:1、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用意。 2、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语言。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兴趣。 三、学时安排:2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法布尔,世界着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又名《》,全书 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他为 “”。他的渊博知识,得益于他的刻苦自学。由法布尔故事,我们应有所 启迪:自学也能成才。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 的音乐”、“”。作者通过对蝉认真观察15年之后才写出本文的。可见他的治学 态度是非常严谨。 2、体裁: 科学小品,又名,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说明文体。它 既有,又有。(文艺性说明文如《》) 3、生字词学习 金蜣()窠()墁()

罅隙()蚋()鳍() 4、课文剖析 根据文本的内容,提取相关信息。 说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及其所经历的时间。 明确:成虫产卵——孵化后幼虫出壳——即刻蜕皮——半小时至两天幼虫落地——立刻寻觅地下藏身处——几分钟后钻进地里——在地下生活四年——夏至前后从地面圆孔爬出——寻找蜕皮地点——爬上树枝等处——约半个小时蜕掉身上的皮——约三个小时后成虫离枝飞去——不到五个星期成虫交配、产卵后死亡。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2、蝉为什么要产大量卵? 3、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从文章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延伸 深海呼吸 研究发现,具有深海潜水本领的动物们,首先具有一个神奇的肺。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的15%,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分析海豹的肺组织时发现,因为它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特殊化学物质构成的活性剂,所以海豹的肺才如此坚韧有力,在轻松对付高压的同时,还能自如地舒展恢复。 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与陆地动物的区别是。潜不动物在屏住呼吸时主要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而陆地动物却是依靠停留于肺部的氧气。实验数据显示,王企鹅在下潜至510米深时,可将体内全部氧气的47%储存在肌肉中,其中。我们人类却不具备潜水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15%的氧气。 在海豹和抹香鲸等深潜高手的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格处高。肌红蛋白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并储存起来的蛋白质,它为肌内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此外,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产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两组科研人员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美丽的西双版纳 精品导学案 苏教版

19.美丽的西双版纳 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品味赏析语言,学习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学习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和对照手法的运用。 本文的作者李舵是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重担》《光明在前》《带五线谱的花环》等,他所写的《愿你听到这支歌》曾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祈.求(qí) 傣.家(dǎi) 橘.园(jú) 蕨.菜(jué) 竹篾.(miè) 一缕.(lǚ ) 贿.赂(huì) 勐.(měng) 斑斓.(lán) 戏嬉.(xī) 妩媚.(mèi) 一簇.(cù) 拓展:与下列生字字形相近的字有哪些?请找出,并注音、组词。 缅湎(miǎn)沉湎腼(miǎn)腼腆 焚婪(lán)贪婪禁(jìn)禁止 3.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心驰神往:整个心神都奔到向往的地方,指一心向往。悠悠:长久,遥远。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多形容花木、女子等。斑斓:灿烂多彩。 一斑: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常比喻相类似的许多事物中很小的一部分。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拓展:辨析词义。 [遍及-普及] 都有“普遍到达”之义。“遍及”指普遍到各处,后面常带地点宾语;“普及”多指普遍推广,或使大众化,与“提高”相对。 [摈弃-抛弃]

都有“丢掉不要”之义。“摈弃”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抛弃”语义相对较轻。 4.通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问题一:细读文章,感知内容。 1.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说说西双版纳给作家李舵留下的总体印象,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美丽、神奇秀丽。“美丽的地方”这一短语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印象直接,点出了西双版纳的特点;“神奇秀丽”用在文章开头的一段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在全文中起到了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的作用。 2.本文标题为“美丽的西双版纳”,通读全文,请用“西双版纳美啊,美在”的句式说说西双版纳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示例:(1)西双版纳美啊,美在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 (2)西双版纳美啊,美在热带雨林风光中; (3)西双版纳美啊,美在浓郁的民俗风情里。 问题二:品味语句,体会美点。 具体品味语句,参考下面的形式,说说你喜欢(关键字词句)的理由。 形式:我很喜欢文中(词语,句子皆可),因为。(可从语言、修辞、句式、感情等方面加以品析) 示例一:我很喜欢第一段其中的“神奇秀丽”, 因为我觉得作者用此词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文中的“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 示例二:我很喜欢文中“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一句。因为我觉得十分新颖有趣,谁说只有人才有思想和情感的?文中的大象分明聪明得紧! 问题三:理解写法,揣摩效果。 1.你觉得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用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是为什么? 示例:“高高望天树”这个标题好在“高高”二字,不仅指出了望天树的特征,更隐含了作者的喜爱、仰慕等感情;不足之处是这部分内容似乎只有第一段写了望天树,第二、三、四段都与望天树无关,不足以概括这部分内容。 2.课文是怎样运用对照手法的?有何表达效果? 示例:(1)“悠悠野象谷”中野象的恐怖和大象表现的乐趣形成鲜明对照。(2)“妩媚傣寨水”中男人粗粗打谷子和女人细细打谷子的对照;(3)“打谷子”的风情画与“水中戏嬉”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导学案新人教版

19*蝉 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自主突破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支撑.(chēng) 金蜣.(qiāng) 隧.道(suì) 汁.液(zhī) B.暴.晒(pù) 估量.(liàng) 臃.肿(yōng) 罅.隙(xià) C.刹.那(chà) 翘.起(qiào) 纤.维(xiān) 狭窄.(zhǎi) D.牲畜.(chù) 轧.碎(yà) 鳍.状(qí) 黏.土(niá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答案:2.D 解析:A.干躁——干燥,B.开僻——开辟,C.恢泥——灰泥。 3.文学常识填空。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音乐”、“”。作者,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又名《》,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为“”。 答案:3.蝉的地穴、蝉的卵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的故事》昆虫的史诗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 ....,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 ..的歌声。(声音嘈杂) 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 (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了我门前的树。(2)我要()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蝉、孤雁、鹧鸪导学案

七年级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之《蝉》导学案主备:刘立平复备:朱英哲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蝉,我们一点也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咏蝉诗是哪一首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虞世南的《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2. 走进作者:虞世南(结合课下注释与复备) 本首诗是什么体裁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该诗---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老师点评) 2、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疏通诗意,不能解决的小组合作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3、预习检测:完成同步训练一二小题 三、合作探究: 1、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什么意思?首句仅仅是写了蝉的形状和食性么?(结合导学与检测过关检测第1题与同步训练感知探究题) 2、次句“流向出疏桐”是什么意思?(结合导学与检测过关检测第2题) 3、分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中“居高”的含义?这两句诗借蝉抒怀,显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结合导学与检测过关检测第3题) 四、达标训练:背诵并会默写。 五、课堂总结:结合诗句下面的小字部分。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写蝉饮露水,在树上高叫,所以声音传得远。诗人通过清高、尊贵的蝉的形象表明:品格高尚者,不需要借助外力,复备: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

19 蝉-教案导学案

19* 蝉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也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āng)隧.道(suì)涂墁.(màn)抵御.(yù) 纤.弱(xiān)臃.肿(yōng)罅.隙(xià)沐.浴(mù) 轧.扁(zhá)黏.土(nián)喧嚣.(xiāo)孵.化(fū) 2.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交流点拨】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 《蝉》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以说明文的题材为主,但是本篇课文又是科学小品,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吗,是说明文中的一种。《蝉》选自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这是一部科普著作,是八年级学生要求读的一本名著。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由于在本单元已经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接触,本篇课文又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而且是与大自然有关的昆虫方面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这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法布尔全面、细致的观察方法,学习蝉的科学知识。2.学习文章采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蝉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自己观察能力。难点:学会拟人的修辞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借用电脑网络收集蝉的图片,制作PPT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一篇与大自然的昆虫有关的一篇课文,现在请同学猜猜是什么。ppt 出示猜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一、基础. 展示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农村,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他靠的是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研究,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了《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 2.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中的一种。 3.掌握课后读读写写 二、表达. 展示 1.读课文,你收获了蝉的什么知识? 2.文章结构(看结构多质疑,大组用问答的方式对文章再次进行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导学案及答案--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 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 3.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__。 2.(1)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2)对、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4)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的发展起 到了推动的作用。 4.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____。 5.(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 (2)一些农村地区地区发展为。 (3)在北京、江宁、、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____,比如:晋商和徽商。 6.由于人口密度加大,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 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你知道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吗?

三、练习巩固 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 大力()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垦田 D.改进生产工具 2.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 李东阳等,这些机户生活在() A.北京 B.江宁 C.长安 D.洛阳 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 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4.“走西口”所描绘的商帮在清朝与徽商齐名,它是() A.浙商 B.闽商 C.冀商 D.晋商 5.清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是在() A.康熙时 B.雍正时 C.乾隆时 D.咸丰时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1)材料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2)这种现象首先在什么行业出现? (3)清朝时期著名的商业城市有哪些? 四、课后反思

第19课《登勃朗峰》导学案 (含答案)

19 《登勃朗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写作脉络,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意及表达作用。 3.体会并感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法指导 《登勃朗峰》记述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学习前要了解游记的特点,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特点,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本文笔法多变,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富有传奇色彩。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本文的写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米,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文体知识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具有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特点。 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登勃朗峰》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翌.日( yì)隧.道(suì)俯瞰.(kàn )穹.顶(qiónɡ)巍.峨(wēi )皑皑 ..(ái)巉.峻( chán)缭.绕(liáo)拾.阶(shè)颠簸.(bǒ)沟壑.( hè)旷.野( kuànɡ) (2)解释重点词语。 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 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和颜悦色:形容和善可亲。 赏析文章

1、感知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登勃朗峰》的主要内容。 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浏览勃朗峰的经历,旅途之中写了勃朗峰奇异美丽的风景,还写了奇人奇事。 2、主旨探究 1.《登勃朗峰》描绘了登勃朗峰山中奇景,叙述了旅途中的奇人奇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赏析语言。 赏析下面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又似主教头上的帽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勃朗峰周围山峰比作“美女的纤指”“塔糖”“教头上的帽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众多山峰的奇形怪状。 (2)、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 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座峰巅在白云缭绕、满天彩霞映衬下,妖媚迷人的景象,“轻歌曼舞”“宛如游丝蛛网一般”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表现了白云柔细的样子,传神的再现了白云在峰巅飘飞的情态。 课后练习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颠簸.(bǒ) 穹.顶(qiónɡ) 沟壑.旷野(hè) B.翌.日(yì) 巉.峻(chán) 霓裳.羽衣(chánɡ) C.妩.媚(wǔ) 隧.道(suì) 绚.丽色彩(xuàn) D.打嗝.(ɡé) 拾.级(shí) 白云缭.绕(liá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A.陡峭蔓延浮躁一如即往 B.打嗝巍峨颠簸和颜悦色 C.俯瞰敏捷敞篷名幅其实 D.干脆棕色焦炙纷至踏来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部编】辽宁灯塔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19蝉(第1课时)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蝉(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晓慧审核人:初二集备组授课人:备课时间:2017.8.30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目标达成: 1、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āng)隧.道(suì)涂墁.(màn)抵御.(yù) 纤.弱(xiān)臃.肿(yōng)罅.隙(xià)沐.浴(mù) 轧.扁(zhá)黏.土(nián)喧嚣.(xiāo)孵.化(fū) 2.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创境激趣】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 【自学导航】 整体感知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十九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 一. 课前预习作业 1.曹丕死后,大臣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最先被魏国灭亡。2. 266年,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3.西晋统一后,发生了,耗竭了西晋国力。 4.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匈奴武装灭亡西晋。 5. 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定在,史称东晋。 6.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在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7. 420年,东晋大将结束东晋统治,建立了“宋”。此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8.从开始,北方人为逃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9.从以来,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潮流。 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 11.江南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是的采用。 1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 13.简述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二. 小组活动任务 1.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成语故事。 2.思考教材中“动脑筋”的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导学案设计

蝉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罅.隙()孵.化()喧嚣.()跳蚤.() 墁.()寻mì()扒jué()车zhé()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表演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跳跃腾跃),翻转,使头

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抓)住它的空皮。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跳蚤.() (2)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跳蚤.() (3)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跳蚤.() (4)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跳蚤.() 二、合作探究 4.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6.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5510756913.html,] (1)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部编八年级上册20《蝉》导学案附答案

20《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 二、自主学习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隧.道(suì) 涂墁.(màn) 防御.(yù) 纤.维(xiān) 轧.扁(zhá) 黏.土(nián) 喧嚣.(xiāo) 孵.化(fū) 2.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合作探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张謇纱厂的兴衰与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荣氏家族的兴衰,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在课堂上出示大量信息,由学生总结提炼、培养利用课程资源表达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1、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清末状元提出了“”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从到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2、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3、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 4、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说来是。 5、从行业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部门。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三)知识梳理:

19.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19.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蝉》导学案

19*蝉 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自主突破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支撑.(chēng) 金蜣.(qiāng) 隧.道(suì) 汁.液(zhī) B.暴.晒(pù) 估量.(liàng) 臃.肿(yōng) 罅.隙(xià) C.刹.那(chà) 翘.起(qiào) 纤.维(xiā n) 狭窄.(zhǎi) D.牲畜.(chù) 轧.碎(yà) 鳍.状(qí) 黏.土(niá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 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 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 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 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 易的刹那欢愉呢?

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了我门前的树。 (2)我要()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3)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4)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观察牢固往往 B.占领考察坚固常常 C.占领观察牢固往往 D.占据考察坚固常常 答案:5.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占领”的意思是: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占据”的意思是:用强力取得保持。结合第(1)句的句意此处应该填写“占据”;排除B、C两项。“观察”的意思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察”的意思是:实地观察调查。结合第(2)句句意此处应该填写“考察”。排除A项,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