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蝉-教案导学案

19  蝉-教案导学案
19  蝉-教案导学案

19* 蝉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也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āng)隧.道(suì)涂墁.(màn)抵御.(yù)

纤.弱(xiān)臃.肿(yōng)罅.隙(xià)沐.浴(mù)

轧.扁(zhá)黏.土(nián)喧嚣.(xiāo)孵.化(fū)

2.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交流点拨】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2.理清文章结构。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对蝉的地穴进行考察。

第三层(第8-11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4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第25-26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二)深层探究

1.品读蝉挖洞、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等细节,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

【交流点拨】

挖洞(第4段):分泌黏液,使泥土成为泥浆,固定隧道;

脱壳(第8-10段):找支撑点,外层皮由背的中线慢慢裂开,表演奇怪的体操;

产卵(12-13段):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树枝,在一根枯枝上刺出三四十个孔;

幼虫钻土(23-24):四处寻找软土,扒掘地面,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钻进去,隐藏自己,最后写尾部。

2. 细读课文8-10段,说说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脱壳的呢?

【交流点拨】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腿、后腿和翅膀的露出。

3.作者为什么没有按昆虫一般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蝉,而是选择从中间的一环“幼虫”入手呢?

【交流点拨】这样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其一,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其二,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蝉“4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三)语言品析

1.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尽量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交流点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脱壳比作“表演一种奇特的体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蝉脱壳的过程。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地写了出来。

2.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

【交流点拨】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此”指蚋毁掉蝉的卵,取代蝉的家族。写出了“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

四、板书设计洞口

地穴出口建穴幼虫

蝉的地穴伺机出穴

出穴

出穴成长成长成长

蝉飞离树枝

产卵

蝉的卵天地破坏

卵化

落地幼虫

挖穴隐藏

五、拓展延伸

1.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赞美生命的句子。

(1)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交流】示例: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2)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

【交流】示例: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2.了解成语“金蝉脱壳”。

【交流】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19法布尔《蝉》教案

《蝉》(法布尔)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20 蝉 教案

19蝉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导学案 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自主突破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支撑.(chēng) 金蜣.(qiāng) 隧.道(suì) 汁.液(zhī) B.暴.晒(pù) 估量.(liàng) 臃.肿(yōng) 罅.隙(xià) C.刹.那(chà) 翘.起(qiào) 纤.维(xiān) 狭窄.(zhǎi) D.牲畜.(chù) 轧.碎(yà) 鳍.状(qí) 黏.土(niá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答案:2.D 解析:A.干躁——干燥,B.开僻——开辟,C.恢泥——灰泥。 3.文学常识填空。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音乐”、“”。作者,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又名《》,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为“”。 答案:3.蝉的地穴、蝉的卵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的故事》昆虫的史诗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 ....,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 ..的歌声。(声音嘈杂) 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 (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了我门前的树。(2)我要()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部编版初中语文《蝉》优质课教案

19 蝉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

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

八年级语文《蝉》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19、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法布尔及《昆虫记》相关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过程与方法 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d ào) 地穴(dìxué)黏土(niántǔ)涂墁(tú)刹那(chànà) 纤弱(xiānruò)臃肿(yōngzhǒng)罅隙(xiàxì)

轧(yà) 蚋(ruì)鳍(qí)车辙(chēzhé)钹(bó)跳蚤(ti àozǎo) ②重要词语。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纤弱:纤细柔弱。 臃肿:肌肉肿胀或者物体粗大笨重。 抵御:全力抵抗入侵之敌。掠夺:抢劫,夺取。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开合自如: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欢愉:欢乐愉快。 寻觅:寻求;寻找,探索。 2.作者作品。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三、合作学习,圈点勾画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1.理清行文思路。

蝉【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doc

19* 蝉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抓住主题句或关键词,抓住精神;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来仔细品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中表达的情 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激趣导入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讨论法、资料搜集法、竞赛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法。 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 蝉,知了,等等) 。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 板书) 那么有没有同学可以来说一说和蝉有关的东西?( 学生发言) 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讲述神话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法布尔的《蝉》。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 —1915) ,法国昆虫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书中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 āng) 窠.(k ē) 隧.道( suì ) 涂墁.( màn) 抵.御( yù) .纤弱(xi ān) 蚋.( ru ì) .轧扁( yà) .鳍(qí ) 喧嚣.(xi āo) 罅.隙( xi à) .钹( bó ) 跳蚤.(z ǎo) 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罅隙】缝隙。 【张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19《蝉》第2课时【教案】-word

19《蝉》教案(二)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 2.作者介绍。 3.本文为什么先从“蝉的地穴”写起? 明确:这样的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①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②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③最重要的,是为了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二、品味文章语言 (一)生动的描写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段,体会生动描写的作用。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展示。教师引导、点拨,鼓励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 明确: (1)第8~10段,写蝉出洞有脱皮的过程,十分细致。尤其是第10 段写蝉最后从壳中脱出,先以拟人手法说“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然后

用一连串的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地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2)第18~20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做了具体的描写:“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接着又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了描写:“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这好像不是在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 (二)准确的语言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屏幕展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2)它身体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可以用来做灰泥。 (3)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4)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灭掉。 学生分组发言后,教师引导:准确性是贯穿于全文的,这五句只是从词语方面进行推敲,不能理解为仅仅这些句子里的词语才准确。文中还有其它一些表达也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比如第7段写幼虫在地穴里怎样建造坚固的墙壁,里面不仅“臃肿”“喷洒”“柔软”“肥重”“压”“挤”等词用得相当准确,而且整段话说明了建造过程,也十分清楚准确。 (三)总结: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以

蝉导学案

课题: ______《蝉》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__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用意。 2、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语言。 过程与方法:1、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2、学习通过细致观察,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兴趣。 二、学习重点:1、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用意。 2、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语言。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兴趣。 三、学时安排:2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法布尔,世界着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又名《》,全书 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他为 “”。他的渊博知识,得益于他的刻苦自学。由法布尔故事,我们应有所 启迪:自学也能成才。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 的音乐”、“”。作者通过对蝉认真观察15年之后才写出本文的。可见他的治学 态度是非常严谨。 2、体裁: 科学小品,又名,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说明文体。它 既有,又有。(文艺性说明文如《》) 3、生字词学习 金蜣()窠()墁()

罅隙()蚋()鳍() 4、课文剖析 根据文本的内容,提取相关信息。 说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及其所经历的时间。 明确:成虫产卵——孵化后幼虫出壳——即刻蜕皮——半小时至两天幼虫落地——立刻寻觅地下藏身处——几分钟后钻进地里——在地下生活四年——夏至前后从地面圆孔爬出——寻找蜕皮地点——爬上树枝等处——约半个小时蜕掉身上的皮——约三个小时后成虫离枝飞去——不到五个星期成虫交配、产卵后死亡。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2、蝉为什么要产大量卵? 3、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从文章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拓展延伸 深海呼吸 研究发现,具有深海潜水本领的动物们,首先具有一个神奇的肺。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的15%,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分析海豹的肺组织时发现,因为它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特殊化学物质构成的活性剂,所以海豹的肺才如此坚韧有力,在轻松对付高压的同时,还能自如地舒展恢复。 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与陆地动物的区别是。潜不动物在屏住呼吸时主要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而陆地动物却是依靠停留于肺部的氧气。实验数据显示,王企鹅在下潜至510米深时,可将体内全部氧气的47%储存在肌肉中,其中。我们人类却不具备潜水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15%的氧气。 在海豹和抹香鲸等深潜高手的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格处高。肌红蛋白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并储存起来的蛋白质,它为肌内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此外,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产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两组科研人员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法布尔《蝉》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法布尔《蝉》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2018年19课《蝉》优秀教案

19 蝉 教材分析: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蝉导学案新人教版

19*蝉 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自主突破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支撑.(chēng) 金蜣.(qiāng) 隧.道(suì) 汁.液(zhī) B.暴.晒(pù) 估量.(liàng) 臃.肿(yōng) 罅.隙(xià) C.刹.那(chà) 翘.起(qiào) 纤.维(xiān) 狭窄.(zhǎi) D.牲畜.(chù) 轧.碎(yà) 鳍.状(qí) 黏.土(niá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答案:2.D 解析:A.干躁——干燥,B.开僻——开辟,C.恢泥——灰泥。 3.文学常识填空。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音乐”、“”。作者,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又名《》,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为“”。 答案:3.蝉的地穴、蝉的卵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的故事》昆虫的史诗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 ....。(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 ....,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 D.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 ..的歌声。(声音嘈杂) 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 (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了我门前的树。(2)我要()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19、《蝉》教案

19《蝉》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孜孜以求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孜孜以求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动物谜语 肚子没学问,常常说知道,瞧这小家伙,实在是骄傲。——蝉,俗名“知了”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从文字中我们大概知道蝉的基本知识,那么,面对大自然中小小的蝉,我们会有怎样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蝉》。 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一是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善于穿插趣闻;三是善于运用修辞。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学巨著《昆虫记》。 三、读一读字音: 轧扁yà鳍qí孵化fū跳蚤zǎo 车辙zhé黏性nián 喧嚣xiāo 镐gǎo

苏版语文(河南)初二上册教案:19蝉

苏版语文(河南)初二上册教案:19蝉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体味拟人 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难点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 蝉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昆虫?(蝉)这是唐代虞世南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蝉的高洁品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蝉的有关知识的说明文——?蝉?。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1.认识生字 金蜣(qiāng)罅(xià)隙蚊蚋(ruì)喧嚣(xiāo)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蝉的地穴〞部分: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卵〞部分: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感觉到作者对蝉怎样的情感态度? 对蝉的喜爱,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精读〝蝉的地穴〞部分 (1)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地穴口的情形、地穴内部的情形、蝉的幼虫蜕皮的情形三个方面。 (2)文中称呼蝉为〝统治者〞〝矿工〞〝铁路工程师〞等,有什么作用? 这是拟人手法。称呼〝蝉〞是〝统治者〞说明了蝉多,声音响。称蝉是〝矿工〞〝铁路工程师〞说明了蝉挖掘隧道地穴时聪明,有智慧。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3)8—11段写蝉的幼虫蜕皮的情形。默读,回答以下问题。 ①请复述蝉的蜕皮过程。

蝉、孤雁、鹧鸪导学案

七年级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之《蝉》导学案主备:刘立平复备:朱英哲 【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蝉,我们一点也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咏蝉诗是哪一首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虞世南的《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2. 走进作者:虞世南(结合课下注释与复备) 本首诗是什么体裁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该诗---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老师点评) 2、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疏通诗意,不能解决的小组合作完成。(教师适当点拨) 3、预习检测:完成同步训练一二小题 三、合作探究: 1、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什么意思?首句仅仅是写了蝉的形状和食性么?(结合导学与检测过关检测第1题与同步训练感知探究题) 2、次句“流向出疏桐”是什么意思?(结合导学与检测过关检测第2题) 3、分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中“居高”的含义?这两句诗借蝉抒怀,显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结合导学与检测过关检测第3题) 四、达标训练:背诵并会默写。 五、课堂总结:结合诗句下面的小字部分。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写蝉饮露水,在树上高叫,所以声音传得远。诗人通过清高、尊贵的蝉的形象表明:品格高尚者,不需要借助外力,复备: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

19 蝉-教案导学案

19* 蝉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竞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似的自由遨游。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也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蝉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āng)隧.道(suì)涂墁.(màn)抵御.(yù) 纤.弱(xiān)臃.肿(yōng)罅.隙(xià)沐.浴(mù) 轧.扁(zhá)黏.土(nián)喧嚣.(xiāo)孵.化(fū) 2.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 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交流点拨】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八年级语文《蝉》名师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蝉》名师导学案 课题:19、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法布尔及《昆虫记》相关知识。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过程与方法 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段内容。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 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 (suìdào) 地穴(dì xué) 黏土(nián tǔ)涂墁(tú )刹那(chà nà) 纤弱(xiān ruò)臃肿(yōng zhǒng)罅隙(xià xì)轧(yà) 蚋(ruì)鳍(qí)车辙(chē zhé)钹(bó)跳蚤 (tiào zǎo) ②重要词语。 刹那: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纤弱:纤细柔弱。 臃肿:肌肉肿胀或者物体粗大笨重。 抵御:全力抵抗入侵之敌。掠夺:抢劫,夺取。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一点也不动心。 开合自如: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欢愉:欢乐愉快。 寻觅:寻求;寻找,探索。

2.作者作品。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三、合作学习,圈点勾画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1.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段)写“我”有研究蝉的好环境,引出下文,强调作者写作的真实准确。 第二部分(2—11段)写蝉的地穴及蝉出洞脱皮的过程。 第三部分(12—17段)写蝉产卵及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课《蝉》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

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这一层次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时按实物发展顺序进行的。第7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8-9自然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0自然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导学案设计

蝉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突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隧.道()罅.隙()孵.化()喧嚣.()跳蚤.() 墁.()寻mì()扒jué()车zhé()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接着,它(表演演绎)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跳跃腾跃),翻转,使头

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伸展),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抓)住它的空皮。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跳蚤.() (2)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跳蚤.() (3)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跳蚤.() (4)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跳蚤.() 二、合作探究 4.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5.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6.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61373780.html,] (1)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