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聚合物
各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各种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是描述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可溶性的物理化学参数。
它可以通过实验或模拟计算的方式确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1.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其溶解度参数通常由其分子量和结晶度决定。
高分子量的聚乙烯通常具有更低的溶解度,而低结晶度的聚乙烯通常更容易溶解。
2.聚丙烯(PP):聚丙烯是另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其溶解度参数也通过分子量和结晶度来确定。
与聚乙烯相比,聚丙烯的结晶度较高,因此其溶解度较低。
3.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其溶解度参数通常由分子量和溶剂极性决定。
在非极性溶剂中,聚苯乙烯溶解度较低。
然而,在极性溶剂中,如醇类、酮类、酯类等,聚苯乙烯的溶解度会增加。
4.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
其溶解度参数通常通过其醇基官能团的数量和亲水性来确定。
较高的醇基含量和更强的亲水性将导致聚乙烯醇的溶解度增加。
5.聚乙烯醚(PVE):聚乙烯醚是一类具有醚键的聚合物,其溶解度参数通常由其分子量和醚氧原子数量决定。
较高分子量的聚乙烯醚通常具有较低的溶解度,而具有较多醚氧原子的聚乙烯醚通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6.聚丙烯酸酯(PBA):聚丙烯酸酯是一类常见的聚合物,其溶解度参数主要由其酯官能团和聚合度决定。
酯官能团的数量越多,溶解度越高。
另外,分子量的增加也会导致溶解度的降低。
7.聚酯(PE):聚酯是一种由酸和醇基团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溶解度参数主要由酸和醇基团的数量以及链的分子量决定。
较高数量的酸基团和醇基团,以及较低的分子量将导致聚酯的溶解度增加。
总体而言,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子量、官能团、结晶度、亲水性/疏水性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预测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可溶性,对聚合物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聚丙烯酰胺用法与用量

聚丙烯酰胺用法与用量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
它是一种基于丙烯酰胺(AM)单体自由基聚合的水溶性线性聚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行业内,聚丙烯酰胺的使用剂量是不同的,下面介绍聚丙烯酰胺小编的使用方法和用量标准。
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方法:1、聚丙烯酰胺干粉或聚丙烯酰胺乳液通常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按一定的比例用水进行稀释溶解,待其彻底溶解之后再使用。
2、溶解聚丙烯酰胺的水用干净的自来水,不能是污水。
常温的水即可,一般不需要加温。
3、称量好需要溶解的聚丙烯酰胺干粉或乳液,溶解比例通常为0.1-0.3% ,也就是1吨水加1-3公斤聚丙烯酰胺干粉或乳液。
4、使用现场需要有溶解罐或溶解池,且需要有搅拌装置,搅拌速度为60- 200转/min, 溶解罐、搅拌装置不能为铁质,铁离子会造成产品降解。
5、搅拌时间为40-60分钟,溶解好的水溶液为透明无色的粘稠液体。
6、先将溶解罐或池加入一定量的水,待水淹没底端的搅拌叶时,开启搅拌,在继续注水的同时,将称量好的药剂缓慢均匀添加到水中。
注意:加药速度过快,会造成药剂结块结团。
聚丙烯酰胺的用量:聚丙烯酰胺用量和污水中杂质浓度、出产工艺、污水性质、PH值等情况决定用量的,没有固定的用量,不异行业也只是可以参考利用何种型号的产物。
下面我推荐聚丙烯酰胺用量的示例仅供供参考:一、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1、用于污泥脱水时,配比浓度建议为0.2%,溶解搅拌时间建议为50分钟。
2、上机前,需进行小试确定比例。
建议取100ml污水样,将其溶液用注射器每次打入0.5ml。
不断搅拌观察,查看污水絮凝效果、絮凝速度、上清液状况、沉淀效果等,确定投加量。
3、在造纸厂、化工污水、污水处理厂家、洗煤厂应用时,固体干粉用量为10-20g/每吨污水。
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1、用于污水处理絮凝沉淀时,建议浓度配比为0.1%。
2、建议搅拌时间为40分钟,转速控制在40-60转/分钟。
交联聚维酮生产工艺

交联聚维酮生产工艺
交联聚维酮(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常用于纺织、涂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下面是交联聚维酮的生产工艺。
首先,原料的准备是非常关键的。
交联聚维酮的主要原料就是聚乙烯醇(PVOH),它可以通过乙烯气体的聚合得到。
聚乙
烯醇的分子量越高,交联聚维酮的物理性质越好。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聚乙烯醇原料,并对其进行精细筛选和干燥,以确保质量。
接下来是溶解聚乙烯醇。
将筛选干燥后的聚乙烯醇加入溶剂中,一般常用的溶剂是水。
在搅拌的过程中,加热溶解,直到形成均匀的溶液。
此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聚乙烯醇完全溶解,避免出现团聚。
然后是交联剂的添加。
常用的交联剂有硼酸、硼酸钠、硼酸铝等,其中硼酸钠的应用最为广泛。
将交联剂与溶解后的聚乙烯醇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再次加热搅拌,直到交联剂完全溶解。
接下来是将混合溶液进行交联反应。
将溶液倒入模具中,通过热处理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使其交联发生。
热处理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而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则可以更精确地控制交联程度。
最后是交联聚维酮的后处理。
将交联后的聚乙烯醇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和其他剩余物质。
同时,还可以对交联聚乙烯醇进行切割、修整等工艺处理,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
总之,交联聚维酮的生产工艺涉及原料准备、溶解、交联剂添加、交联反应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cmc溶解方法

cmc溶解方法CMC溶解方法简介CMC(Carboxymethyl cellulose)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发挥其最佳效果,CMC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溶解。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CMC溶解方法。
直接溶解法直接溶解法是最常见的CMC溶解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所需的CMC粉末。
2. 取适量的冷水,将CMC粉末缓慢地撒入水中,并轻轻搅拌。
3. 等待数分钟,直至CMC完全溶解。
4. 如有必要,可以加热水或继续搅拌来促进溶解。
直接溶解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一般的CMC应用。
但对于高浓度的CMC或特殊要求的溶解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方法。
稀释溶解法稀释溶解法适用于高浓度的CMC或对CMC的溶解速度有较高要求的情况。
步骤如下: 1. 取一小部分CMC粉末,与少量热水混合,制成浓缩的CMC溶液。
2. 取适量冷水,并缓慢地加入浓缩的CMC溶液中。
3. 同时轻轻搅拌,直到CMC完全溶解。
4. 如有需要,可继续加热或搅拌来加快溶解速度。
稀释溶解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控制CMC的溶解速度和浓度。
但操作稍微复杂一些,需要注意浓缩溶液的制备和搅拌的方式。
pH调节法有些情况下,CMC的溶解与溶液的pH值有关。
pH调节法适用于这类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适量的水,并将其调至目标pH值。
2. 将CMC粉末慢慢加入到调好pH值的水中。
3. 微量搅拌,等待CMC溶解。
pH调节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更好地控制CMC的溶解效果。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CMC溶解方法,包括直接溶解法、稀释溶解法和pH调节法。
选择合适的溶解方法需要考虑CMC的浓度、溶解速度要求以及pH值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CMC的水溶性特性。
预溶液法预溶液法是一种适用于高浓度CMC的溶解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小部分CMC粉末,并加入适量的热水中制成浓缩溶液。
水溶性聚合物

第十三章水溶性聚合物本章主要内容:概述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重点:离子型、非离子型、两亲性水溶性聚合物难点:无13.1 概述概念:可溶于水的聚合物应用:絮凝剂、增稠剂、织物整理剂、纸张处理剂、油水别离剂、消泡剂、土壤改进剂、缓冲剂、石油钻探用剂聚合物具有水溶性的条件:① 主链含有亲水性优良的短链醚键或仲胺键,而形成的聚合物为无定形者,如聚氧乙烯、聚乙烯胺、还有 PPO、PEG②主链为 C-C 键,但沿 C-C 主链分别众多的亲水基团,如:-SO3H 、-COOH 、 -CONH2 、-OH 、 -OCH3 、-NH2聚合物的分类① 按聚合物来源——天然水溶性聚合物,包括来自天然物质淀粉、蛋白质、海藻等提取的水溶性聚合物;——半合成水溶性聚合物,由天然高分子经化学改性得到的水溶性聚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合成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② 按是否带离子及离子电荷种类分:——非离子型〔水溶性〕聚合物;——离子型〔水溶性〕聚合物,又称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s) 离子型又分为 :a. 阳离子聚合物或聚阳离子〔polycation);b. 阴离子聚合物或聚阴离子〔polyanion);c. 两性聚合物〔 amphoteric polymers)憎水缔合聚合物水溶性聚合物分子中如含有少量憎水长碳链 (C6-8)构成的单体链段,那么此聚合物具有憎水缔台现象。
与一般水溶性聚合物的溶液性质有所不同,可称之为憎水缔合聚合物。
吸水树脂交联结构的水溶性聚合物不溶于水而在水中溶胀,即可吸收适量水分,称为吸水性树脂。
水凝胶——吸水量为干树脂百分之数十份者称为水凝胶。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量达数 10 倍,数百倍以至 3000 倍者称之为高吸水性树脂。
13.1.1 水溶性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溶液性能分子结构——水溶性聚合物与一般聚合物相似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共聚物可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其大分子可为线型、具有长支链线型以及树枝状的多支链。
羧甲基纤维素 多糖

羧甲基纤维素多糖
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多糖,也被称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它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通常用作增稠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羧甲基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包含羧甲基基团,这些基团使得它在水中溶解并形成凝胶状物质。
这种多糖通常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羧甲基纤维素常被用作增稠剂和稳定剂,例如在冰淇淋、酱料和沙拉酱中。
它能够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口感,同时也能够防止食品中的沉淀物沉积。
在制药工业中,羧甲基纤维素常被用作药片的成型剂和包衣剂,以改善药物的口感和稳定性。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制造口服液和注射液等药物剂型。
在化妆品工业中,羧甲基纤维素通常被用作乳化剂和稳定剂,用于调配乳液、面霜和洗发水等产品。
从营养角度来看,羧甲基纤维素作为多糖类物质,通常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在食品中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不适。
此外,对羧甲基纤维素的过敏反应也需要引起重视,个体在摄入或使用时应当留意相关的过敏反应。
总的来说,羧甲基纤维素作为一种多糖,在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人体的影响,合理控制用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熔点

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熔点
CMC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其熔点并不明显,因为它在加热时并不会熔化,而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渐分解。
一般来说,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热分解温度在200摄氏度左右,但这并不是它的熔点,因为它并不是通过熔化来改变其物理状态的。
实际上,CMC羧甲基纤维素钠主要是在加热时发生热分解,而不是像普通的聚合物那样通过熔化来改变其形态。
另外,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性质还受到其分子量、取代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可能具有不同的热性质。
因此,要准确了解特定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热性质,需要查阅该化合物的具体技术资料或者进行实验测试。
总的来说,CMC羧甲基纤维素钠并不像普通的聚合物那样具有明显的熔点,而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热分解,因此其热性质相对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区别

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区别
【示例范文仅供参考】
---------------------------------------------------------------------- 脂溶性和水溶性的区别:
1、脂溶性是指物质能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的性能。
脂溶性物质的分子中通常带有较长的碳链。
2、水溶性狭义地讲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广义地讲指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质。
具有水溶性的物质分子中通常含有极性基团如-OH、-NHR、-COOH等或不太长的碳链。
水溶性聚合物的用途:
1、用于污泥脱水根据污泥性质可选用本产品的相应型号,可有效在污泥进入压滤之前进行污泥脱水,脱水时,产生絮团大,不粘滤布,压滤时不散,流泥饼较厚,脱水效率高,泥饼含水率在80%以下。
2、用于生活污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本产品在配性或碱性介质中
均呈现阳电性,这样对污水中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澄清很有效。
3、用于以江河水作水源的自来水的处理絮凝剂,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特别是和无机絮凝剂复合使用效果更好,它将成为治长江、黄河及其它流域的自来水厂的高效絮凝剂。
4、造纸用增强剂及其它助剂。
提高填料、颜料等存留率、纸张的强度。
5、用于油田经学助剂,如粘土防膨剂,油田酸化用稠化剂。
6、用于纺织上浆剂、浆液性能稳定、落浆少、织物断头率低、布面光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3)应用 在采矿、纺织、化妆品、造纸以及水处理
等领域得到应用。 主要用途:作为增稠剂用于二次采油工业,
可以明显提高采油率。作为分散剂用于涂料中 用作颜料的分散剂,水泥中改善分散性提高混 凝土强度。作为絮凝剂用于饮用水和污水的处 理领域。
20
13.2.6 吸水性树脂
定义:由亲水性或水溶性单体合成的具有交联 结构的高分子树脂,不溶于水,而在水中溶胀。 根据吸水量与用途可分为: 水凝胶(Hydrogel):吸水量为树脂量的百分之 数十者,吸水后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量为树脂的数十至上千倍。
OH
CH3COOCH3
根据水解度和聚合度定商品牌号。 水解度: 98~99% 87~89% 79~83% 聚合度: 500~600 1400~1800 2400~2500
中国商品1799、1788牌号聚乙烯醇,代表 聚合度为1700,水解度分别为99%和88%。
15
性能:
白色至淡黄色粉粒状物,水溶性与其水解 度和分子量有关。高水解度(98~99%)产品仅溶 于热水。中等水解度(87~89%)产品在室温下可 溶于水。
1、食品工业:饮料、果汁、糕点中起到增稠、改善口 感、保留水分等作用 。 2、加于合成洗涤剂中,防止污垢在织物上再沉积。 3、纺织、造纸工业:表面上浆,上色配料等。 4、建筑业:提高保水性和强度 。 5、涂料工业中加入后以控制其流变性和粘度。 6、化妆品工业:洗面乳、洗发精等产品中,控制粘度, 使固体物均匀分散或成膜。 8、医药业:片剂的黏合剂、混悬剂、助悬剂等。
聚氧乙烯 作为絮凝剂用于洗煤、湿法冶金、 造纸工业的净水剂等。作为分散剂用于医药、 化学工业等。作为增稠剂用于乳胶涂料、清洗 剂、石油工业、建筑工业。作为减阻剂用于灭 火、流体输送等。
14
13.2.4 聚乙烯醇
nCH2
CH 聚合
OCOCH3
CH2 CH
CHH23OOH
n 水醇解
OCOCH3
CH2 CH n
用氢氧化钠处理纤维素形成碱纤维素,再 与一氯醋酸钠反应制得。
Cl-CH2COONa
Cell(OCH2COONa)x(OH)3-x
6
NaOH ClCH2COONa
水溶性与纤
维素的羟基被置 换相关,当40% 以上羟基为羧甲 基置换,可形成 稳定的水溶液。
7
羧甲基纤维素用途:
11
聚合方法:
①聚乙二醇:用乙二醇为起始剂,烧碱水溶液 为催化剂,环氧乙烷于热压釜中加热反应。温 度150~180℃,压力0.3~0.6MPa。当分子量达 到要求时,停加热,降压,加酸中和,过滤、 冷却、包装为商品。
②聚氧乙烯:环氧乙烷与催化剂(碳酸锶), 在低沸点的脂肪烃(已烷、异辛烷)中催化开 环聚合而得。
• 减阻:使流体的流动阻力得以大幅度减 小(50%~80%)。
13.2 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 1、天然高分子纤维素改性的水溶性纤维 素衍生物; 2、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 氧乙烷、聚丙烯酰胺等; 3、高吸水性树脂。
5
13.2.1 羧甲基纤维素
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se)简称 CMC,分子量4×104~6, 白色粉末。
CH2
CH2
O n
聚氧乙烯是环氧乙烷在酸、碱及配位催化 剂的作用发生开环聚合生成的聚合物。
1、分子量在200~20000,称为聚乙二醇,用于 陶瓷,化妆品、聚氨酯原料(聚醚多元醇)及 润滑剂等。
2、分子量在105~106,称为聚氧乙烯(PEO),主 要用作絮凝剂、包装薄膜、清洗剂、润滑剂、 减阻剂等。
8
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
用于缓解 眼部干燥 所引起的 眼部不适 感,无刺 激的保湿 剂。
9
13.2.2 聚丙烯酰胺
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经(溶液、乳液) 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酰胺:
CH2 CH
引发剂
CONH2
CH2 CH n CONH2
性能: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 应用:絮凝剂、增稠剂
10
13.2.3聚氧乙烯
12
性能及应用:
①聚乙二醇
分子量200~600,常温为液体。易溶于水,水 溶液粘度随分子量提高而增加。
聚乙二醇可溶于醇、醚醇、乙二醇、酯、酮、 芳烃等极性有机溶剂中,不溶于脂肪烃、环脂烃 以及一些低极性溶剂中。
聚乙二醇具有吸湿和保湿性能,此性能随分子 量的升高而降低。
13
②聚氧乙烯
白色粉状物,熔点65℃,玻璃化温度-50 ℃ 易溶于水以及氯代烃,受热可溶于醇、酮、酯、 醚等溶剂中。
主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 丙烯酸或甲基丙 烯酸稀溶液(10%左右),采用过硫酸铵为引发 剂,用量0.1~0.2%,反应温度90℃。
引发剂和水先加于反应器,然后逐渐加入 单体丙烯酸,这种加料方式,反应易于控制。
18
(2) 性能 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以及其盐为坚硬、
透明、脆性固体材料。 可溶于水,还可溶于甲醇、乙醇、二氧六
13章 水溶性聚合物
13.1 概述 13.2 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
1、羧甲基纤维素 2、聚丙烯酰胺 3、聚氧乙烯 4、聚乙烯醇 5、聚丙烯酸及其盐 6、 吸水性树脂
1
13.1 概 述
水溶性聚合物:能溶解或溶胀于水中形成水溶 液或分散体系。
特征:
1、主链含有亲水性的短链醚键或仲胺键。 2、主链为C-C键,但沿主链分布众多的亲水 基团(-SO3H,-COOH,-CONH2等)。 功能:分散、絮凝、增粘、减阻、成膜等多种 物理功能。。
2
水溶性聚合物的功能
• 分散、悬浮:含有亲水和疏水基团,有 表面活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有助于 对固体的润湿,这对于粉体在水中的悬 浮分散特别有利。
• 絮凝作用:极性基团吸附于水中的固体 粒子,使粒子桥联絮凝成大的聚集体。 在水处理中应用,用量少、效率高。
水溶性聚合物的功能
• 增粘:使水溶液或水分散体的表观粘度 增大的作用。
与醛反应生成缩醛,工业最为重要是缩甲 醛,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其次为缩丁醛,主 要用作安全玻璃的夹层。
16
应用:
聚乙烯醇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生产维尼纶 纤维,其次用作纺织浆料、粘合剂、涂料、分 散剂。
在造纸工业上作为上光剂又可增加纸张强 度和耐油脂性能。
17
13.2.5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 (1)聚合物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