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2.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
控制变量,讨论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知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压强图像或不同压强下的转化率—温度图像,
推断反应的热效应或反应前后气体物质间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以反应
aA(g)+bB(g)
cC(g)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为例说明。
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七章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内
容
索
引
01
强基础 增分策略
02
增素能 精准突破
03
研专项 前沿命题
04
明考向 真题演练
【课程标准】
1.认识化学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物理量,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书写平衡常数达式,能进行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简单计算,能利用平
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3.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知道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有
关。
4.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的重要作用。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对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
要意义。
5.针对典型的案例,能从限度、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
行综合分析。
强基础 增分策略
图像中的极值点未必是平衡点,但极值点之后为平衡移动趋势图
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下图中M点前,表示化学反应
从反应物开始,则v(正)>v(逆);M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
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时A%增大(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ΔH
< 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 、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 或者生成物 来表示,单位是2、对于反应 N 2+3H 2=2NH 3 ,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一定相同吗? ,这些数值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能取负值吗? 它们的比值与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系数的关系是 注意: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反应速率时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3、使用范围:适用于有 和 参加的反应,对于 一般不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练习题1.】1. 已知反应A+3B2C+D 在某段时间内以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 -1,则此段时间内以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2 2 2SO33X (气)+Y(气) 0.01 mol/(L.min),4. 反应:A + 3B 2C + D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0.15mol L min A 11=--·· ②v 0.6mol L min B 11=--·· ③v 0.4mol L min C 11=--·· ④v 0.45mol L min D 11=--·· 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①B .④C .①④D .②③5. 反应4NH 3+5O 24NO+6H 2O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 V -(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 、)/(001.02s l mol V O ⋅=-B 、)/(008.0s l mol V NO ⋅=-C 、)/(03.02s l mol V O H ⋅=-D 、)/(002.03s l mol V NH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化学反应速率是由反应物的决定的,它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讲化学平衡及其移动教案

第2课时必备知识——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知识清单[重要概念]①可逆反应;②化学平衡状态;③化学平衡的移动[基本规律]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规律知识点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建立过程(3)平衡特点3.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种标志 (1)直接标志(2)间接标志①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变时,若是等体积反应时,不一定达到平衡;若是不等体积反应时,达到平衡。
②气体的密度(ρ=m (气体)V (气体)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m (气体)n (气体)]不变时,要具体分析各表达式中的分子或分母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平衡。
③如果平衡体系中的物质有颜色,则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变时,达到平衡。
④一定温度下,若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相等,即Q c =K 时,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⑤根据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判断,要考虑分子结构及所含共价键的数目。
[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1)在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v 正一定大于v 逆(×) (2)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当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H3(×)(4)对于反应H2(g)+Br2(g)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5)对于反应2NO2(g)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通关2] (人教选修4·P32,5题改编)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s)+3B(g)3C (g)。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7讲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故使用催化剂只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并不能改变反应的自发性,B错误;
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吸热,根据反应方程式:
2NH4Cl+Ba(OH)2·
8H2O═BaCl2+2NH3+10H2O,可知该反应ΔS>0,因此该反
无需外界帮助
2.熵和熵变的含义
(1)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____表示。同一条件
S
混乱度
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
>
是S(g) _____S(l)
_____S(s)。
>
(2)熵变的含义
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
A.O2转化为O3时,熵减小
B.使用催化剂能使非自发反应转化成自发反应
C.室温下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非自发反应
D.某反应2X(g)
Y(g)+3Z(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时能
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0、ΔS>0
解析 因为O2在转化为O3的过程中,气体的分子数变少了,熵减小,A正确;根
低压(1 × 107 Pa)
①压强 中压(2 × 107 ~3 × 107 Pa)
根据反应器具体情况来选择压强
高压(8.5 × 107 ~1 × 108 Pa)
②温度:700 K左右。
③催化剂:以 铁
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
④浓度:N2与H2的投料比(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 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9章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1.能从化学反应快慢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
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能初步解释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选择问题。
2.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能通过实验探究分析不同组分浓度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一定的理论模型说明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能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解释生产、生活、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4.针对典型案例,能从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1.本部分主要考查:(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图像分析。
2.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复习,需抓住以下几点:一是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二是全面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与化学平衡相结合的图像分析;三是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内容索引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实验探源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识筛查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该反应速率,当单位相同时,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即v(A)∶v(B)∶v(C)∶v(D)=m∶n∶p∶q。
如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加入2 mol A,1 s后剩余1.4 mol,则v(A)=0.3 mol·L-1·s-1,v(B)=0.1 mol·L-1·s-1,v(C)=0.2 mol·L-1·s-1。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操作。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概念引入(5分钟)
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
- 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化
学方程式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进行计算。
3. 影响因素(10分钟)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4. 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并测量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操作进
行总结。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方向。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实验物质、实验记录表、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来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影响因素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精选3篇)教案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观察结果。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3. 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举例(如铁钉腐蚀、果蔬变质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兴趣,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Step 2:概念解释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速率的意义。
Step 3:影响因素讲解简要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阐述其原理和影响机制。
Step 4:实验探究选择适当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分析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可以选择酸与金属反应、化学燃烧等实验。
Step 5: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
Step 6:巩固与拓展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如,催化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反应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等等。
教学辅助工具:实验草图、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实验报告。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概念理解的回答,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程度。
教案二:反应速率测定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2. 能够设计并完成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3. 掌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2. 实验设计:选择适当的反应体系和测定方法;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复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实验的设计和思考提供基础。
Step 2:实验设计介绍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反应体系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可以选择酸碱中和、金属与酸反应等实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复习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二. 复习重点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三. 复习过程(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的。
2. 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数学表达式为t /c v ∆∆=,式中的△c 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的变化, △t 表示单位时间,则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为mol/(L ·s )或mol/(L ·min )或mol/(L ·h )。
(1)表达式中的分母上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而不是“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对于某一反应终了时,反应物浓度=起始浓度-变化浓度,生成物浓度=起始浓度+变化浓度,而各物质变化量之比等于该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且均取正值。
(3)固体或液体(不是溶液)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因此一般不用固体或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但意义相同,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注明是用哪种物质作标准的。
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该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在比较反应速率时,应以同一物质为标准,不然没有可比性,在解题中应该把速率转化成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
3.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1)定义式法:(2)比例关系式法:同一条件下,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该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是反应速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导引:1. 设C +CO2 ≒2CO △H>0,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 △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2. 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速率最快的是 A.200mL 3mol •L-1 HCl B.500mL 2mol •L-1 H2SO4 ( ) C.100mL 3mol •L-1 HCl D.500mL 18.4mol •L-1 H2SO4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来表示。
2.计算式 v =ΔcΔt,表达式中Δc 表示浓度的改变量,单位为mol·L -1。
Δc (反应物)=c (初)-c (末),Δc (生成物)=c (末)-c (初)。
Δt 表示反应所需时间,单位为s 、min 、h 等。
3.单位一般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5.注意点(1)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注明是以哪种物质做标准的。
(2)同一化学反应中以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一定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对任一反应a A +b B===c C +d D ,v (A)∶v (B)∶v (C)∶v (D)=__________。
(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一般不用它们来不是一个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即改变固体和纯液体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想一想1:若将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反应速率是否有所改变?知识点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有效碰撞反应物分子间能__________的碰撞。
发生条件:①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②分子在__________发生碰撞。
(2)活化分子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________的分子。
(3)活化能活化分子的________与所有分子的__________之差。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________,如金属与水反应的速率:Na____Mg____Al。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3.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分析规律总结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改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小。
想一想2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是什么?改变体系压强,反应速率是否一定改变?知识点三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________测定的。
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有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包括能够直接观察的某些性质,如_____和_____,也包括必须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人们常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测量时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指用____________来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方法;物理方法指对体系中物质浓度进行某种物理性质的动态测量的方法。
重难点突破: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1.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方法(1)根据定义式v =ΔcΔt进行计算。
(2)对某一具体反应,知其中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余物质的反应速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求算。
(3)对于较为复杂的题目,采用以下步骤和模板计算: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 A + n B ≒ p C起始浓度(mol·L -1) a b c转化浓度(mol·L -1) x nx m px m某时刻浓度(mol·L -1) a -x b -nx m c +px m典例1 (2013·苏州月考)(1)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②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 -1·s -1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若①②中用A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L -1·s -1、0.6 mol·L -1·s -1,哪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3)若物质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变式演练1 NH 3和纯净的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NH 3(g)+3O 2(g) ≒2N 2(g)+6H 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 3和3 mol O 2,4 min 后,测得生成的H 2O 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 )A .v (N 2)=0.125 mol·L -1·min -1B .v (H 2O)=0.375 mol·L -1·min -1C .v (O 2)=0.225 mol·L -1·min -1D .v (NH 3)=0.500 mol·L -1·min -12.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怎样比较不同条件下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典例2 可逆反应2A(g)+3B(g) ≒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0.5 mol·L -1·min -1②v (B)=0.6 mol·L -1·min -1③v (C)=0.35 mol·L -1·min -1④v (D)=0.4 mol·L -1·min -1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及其应用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及其应用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象可进行如下计算:(1)某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率,如:v(X)=______________ mol·L-1·s-1,Y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该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3(2013·孝感质检)某温度时,在3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该反应是由________________开始反应的(填“正反应”、“逆反应”或“正、逆反应同时”)。
变式演练2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2.速率—时间(v-t)图象及其应用根据下表中第一行的格式,完成待填内容并绘出②~⑧情况中t1后v′正和v′逆的变化趋势。
平衡条件变化速率变化平衡变化速率变化曲线任一平衡体系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正向移动②减小反应物的浓度③增大生成物的浓度④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正反应方 向为气体 体积增大 的放热反 应⑤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⑥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任意平衡 或反应前 后气体化 学计量数 和相等的 平衡⑦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⑧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v 正、v 逆同等倍数减小特别提醒 (1)浓度改变时反应速率图象的变化中,v ′正或v ′逆是连续的,无跳跃性;温度、压强改变时其图象中v ′正或v ′逆是不连续的,有跳跃性。
(2)气体反应体系充入惰性气体(或无关气体)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引起总压强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引起体积增大――→引起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引起反应速率减慢。
典例4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 2(g)+O 2(g)2SO 3(g) Δ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Ⅰ表示的是t 1时刻增大O 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Ⅱ表示的是t 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 .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变式演练3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 Δ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________的压强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