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第1节《浮力》

合集下载

第十章第1节浮力

第十章第1节浮力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
想一想
1.下面几幅图中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什么运动 状态?是运动,还是静止? 2.在竖直方向,都受到哪些力?分别是什么力?FFFGGG
一、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力
1.测量铝块所受的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的变化
物体重力 深度 弹簧测力计 示数 浮 力 h1 h2 h3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体积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分三次逐渐增大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计算出浮力大小; (3)完成下列表格。
物体重力 浸入的体积 弹簧测力计 示数 浮 力 V1 V2 V3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并计算出对应的浮力; (3)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浓盐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并计算出对应的浮力; (4)完成下列表格。
物体重力 不同的液体 弹簧测力计 示数 浮 力 水 浓盐水
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 体积 有关、跟液体的______ 密度 有关。 液体中的______
大 、液体的密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___ 大 ,浮力就越大。 度越___
1.水平方向是否受力平衡?
F左1 = F右1 F左2 = F右2
F左1 F左2 F右1 F右2
2.竖直方向是否受力平衡? h1 < h2 p=ρgh p < p
1 2
F1 < F2
F1 < F2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 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浮力PPT免费课件

《浮力》浮力PPT免费课件

D
是( )
图10-1-6
图10-1-7
第1节 浮力
12.如图10-1-8所示,一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物块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0.5 N,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__0_.5__N。
图10-1-8
第1节 浮力
13.人在泳池内逐渐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 “轻”,这说明人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人__浸_在__液__体__中_的__体__积_有关;将相 同的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分别浸没在酒精和水中,观察到 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小了,但铁球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得 更多,可见浸没在____水中的铁球受到的浮力更大,说明铁球受到 的浮力大小还与____液_体__的__密_有度 关。
图10-1-2
第1节 浮力
(1)物块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_9_._8_N__,物块下表面受到水 向上的压力为19_._6_N___。 (2)物块左、右两侧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_相__同__,所受压强_相__等__, 压力__相__等__,压力差为__0_。
第1节 浮力
(3)物块前、后两表面在水中所处的深度_相__同__,所受压强_相__等__, 压力__相_等__,压力差为__0_。 (4)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9_.8__N_。由此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 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表达式为F浮=__F_向_上_-__F_向_下__。
第1节 浮力
5.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个乒乓球做 “探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10-1-3所示。将塑料 可乐瓶底部剪去,把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 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如图甲所示),但乒乓球 并不上浮,这是因为乒__乓_球__不__受__浮_力____。

《浮力》浮力PPT优秀教学课件

《浮力》浮力PPT优秀教学课件

知识点 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讨论: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可能跟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固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和固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圆柱体

酒精
盐水
【实验过程】
弹簧测力计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新知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 大,浮力就越大。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1(宿迁中考)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 验中,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 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1)在图B位置时,物块受 到的浮力是___0_.4____N。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 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逐渐 ____增__大_____;同时,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逐渐__增__大___。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探究1: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设计: ⑴把物体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
测力计的读数 F1 = 2 N ⑵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
测力计的读数 F2 = 2 N ⑶比较两次的读数 F1 和 F2 。 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导入新知
“人们在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 由畅游,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 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据游过死海的人说,人跳下死海,身 体会马上浮出水面;如果仰天一躺,就会 像一叶扁舟,顺流漂荡。两手头下一盘,就是一个枕头,人宛如睡 在“凉席”上。有些游客带了书报杂志来,躺在死海上看书,并摄 影留念,这已成为死海一景了。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境引入课题艇等图片。

提出问题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3、人在死海中游泳,为什么漂浮在海面上?4、孔明灯为什么能升空?5、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力吗?6、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吗?对问题进行思考连续提出几个与浮力相关问题,弓I起学生对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注。

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力的各种应用。

进而引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教师活动讲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演示实验乒乓球在水中受到浮力观察观察乒乓球在水中受到浮力,漂浮在水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浮力的作用下引出概念提出问题硬币在水中会沉底,硬币在水中受浮力吗?上。

思考问题通过实验得出:硬币在水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的托力。

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移能力。

组织学生实验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进行实验并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实验得出有关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二G-F4.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有效启发知识衔接演示实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情境分析已知:边长为L的立方体位于水面下h深处观察液体压力显示装置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压力而引起的形变比较物体各表面受到液体压力及压力和合力的情况。

利用压强压力的知识推导得出浮力与规范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板书物体所受液体压力四个侧面所受压力F合=0 N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p向上〉p向下F向上〉F向下F浮=F向上一F向下结论: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演示实验乒乓球实验实验现象: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 乒乓球不浮起;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指导学生做小实验并提问运用已有知识,推导讨论,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分析实验分析结论:在状态1中乒乓球只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在状态2中乒乓球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向上的浮力。

新人教版物理第10章 浮力 知识点公式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第10章 浮力   知识点公式归纳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测量:实验如右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示,则浮力的大小:F浮=G物- F示●4、产生原因:如图所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并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即:F浮=F向上- F向下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如右图)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0,物体所受的重力G 。

②把物体浸没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并且用小桶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1,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1-G0。

④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2、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3、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

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

未浸没时,V排<V物(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F浮与G物V排与V物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上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下沉F浮<G物ρ物>ρ液悬浮F浮=G物ρ物=ρ液漂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注:1)上浮到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先不变后变小(当物体开始露出水面时,浮力开始变小),最后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漂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视频学习,拓展延伸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感。

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浮力”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称重法求浮力的大小,视频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为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三、教法选择1、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

2、通过实验视频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四、学法指导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

让不同的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涉及相关的探究过程。

2、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

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五、课堂主线设计:情景线索:(明线)通过不同物体在液体气体中的浮沉情况,总结归纳对浮力的认识知识线索:(隐线)通过情景设置,体验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逻辑线索:(思维线索)通过分析物体的浮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教学过程6、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吗? 在,了解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力的各种应用。

进而引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讲授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学生参与)1.怎样才能取出量筒中的乒乓球学生活动观察观察对比前后两次实验,分析什么是浮力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引出概念2.怎样才能使乒乓球浮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漂浮在水面上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10.1浮力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浮力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弹簧测力计规范使用 2、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 3、明确步骤(先放入酒精中)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记录表格
结论: 当其它因素一定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的体积越大,所
受的浮力越大。
3、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记录表格
结论:
当其它因素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结论:
2、与液体密度有关; 3、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4、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弹簧测力计
圆柱体
盐水
酒精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记录表格
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深度无关。
任务: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积/液体密度关系:
讨论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第十章 第1节 浮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定义、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 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生活中的浮力
3
1.浮力定义:浮浸力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F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浮力的方向: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没的深度/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无关)
结论1: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结论2: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课堂小结
浮力产生的原 因及方向
竖直向上
压力差:F浮=F2-F1

《浮力》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

《浮力》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

3.绳子的下端系着一个铁块,当铁块浸没在
水中后剪断绳子,铁块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
力将( C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变为零
课堂教学展示 课 堂 小 结
浮力产生的 原因及方向
浮 力 称重法测浮力
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差
F浮=G-F
决定浮力大 小的因素
液体密度、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拓展延伸
知识点二 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的长方体浸没 在液体中
其左、右侧面和前、后侧面在液 体中所处的高度相同,所受液体的压 力互相平衡。
其上、下表下 表 面 受 到 的 压 力大于上表面(F2>F1)。
F浮=F2-F1 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 面压力的合力。
不同
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2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将同一物块第一次部分浸入水中,第二次全部浸入 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不同
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有关。
实验3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将相同体积的不同物块分别浸没到水中,观察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R·八年级下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 标 要 求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知道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
课前自学准备 预 习 检 测
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叫做浮力 。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其 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拓展实验
第十章 第一节 浮 力
做课教师:安思绪
2014 - 4 - 10
引入实验
①测量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②再浸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并记录F。
[分组实验1]
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的浸没 N 浸没深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浮力F浮/ N
较浅--较深--更深
[分组实验2]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有关?
所选液体:
重力G / N
浸在液体中 的 体积 弹簧测力计 示数F/ N 浮力F浮/ N
较小-----------------------较大--- -------------更大
[分组实验3]
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种类 重力G / N

浓盐水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浮力F浮/ N
实验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 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 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巩固练习:
3.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 物,在空气中称量时的示数 如图10.1-7甲所示,把重物 浸在水中时的示数如图 10.1-7乙所示。重物浸在水 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