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酒

合集下载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

描写酒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

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酒的诗词名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张九龄《答陆澧》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李商隐《风雨》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杜牧《遣怀》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王维《酌酒与裴迪》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酒的诗词100首

酒的诗词100首

酒的诗词100首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也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

诗歌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奇葩;酒是人类物质劳动生产的精华。

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的咏酒诗词,编者从中选取精华100首以年代为序编辑成篇,发于此。

希望大家能喜欢。

咏酒古诗词100首001.别诗(汉)苏武交朋友也有原因。

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谁是过客。

我是一棵树,我和我的儿子一样。

过去他们长短差不多,苗若虎和秦差不多。

然而,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善良一天比一天更新。

吕四野草可以比喻客人。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002.短歌行(三国)曹操一杯接一杯地呼唤宋,我们还有多少日子?如朝露,去日本就难多了。

慷慨时,忧难忘。

如何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只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过马路越多,浪费越多。

谈酒席,记旧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003.送应氏诗(三国)曹植很难时不时的说清楚,但是遇到好的也不稀奇。

没有终极天地,人生如霜。

我愿意给颜万看,我朋友的北边。

亲亲相送,在此河买酒。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004.百一诗(三国)应璩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005.咏怀诗(三国)阮籍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007.饮酒诗之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菊花篱下,悠然见南山。

天公作美,鸟语花香。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06.饮酒诗之十四(晋)陶渊明所以,人家欣赏我的情趣,我和酒相处。

写酒的诗大全

写酒的诗大全

写酒的诗⼤全写酒的诗⼤全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化圈的特⾊之⼀。

下⾯是⼩编整理的写酒的诗⼤全,欢迎阅览。

写酒的诗 1 1、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2、王维·少年⾏ 新丰美酒⽃⼗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为君饮,系马⾼楼垂柳边。

3、苏轼·新酿桂酒 捣⾹筛辣⼊瓶盆,盎盎春溪带⾬浑。

收拾⼩⼭藏社瓮,招呼明⽉到芳樽。

酒材已遣门⽣致,菜把仍叨地主恩。

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

4、范成⼤、南宋淳熙年间·东楼锁江两重客(公元1126——1193年)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客。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5、秋瑾·对酒 不惜千⾦买宝⼑,貂裘换酒也堪豪。

⼀腔热⾎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宗⾂过采⽯怀李⽩ 阊阖天门夜不关,酒星何事谪⼈间?为君五⽃⾦茎露,醉杀江南千万⼭。

7、醉酒歌 酒不醉⼈⼈⾃醉,千杯饮尽刘伶愧。

对⽉邀饮嫦娥伴,⼀江愁绪酒中会。

烹⽺宰⽜且为乐,会须⼀饮千百杯。

醉卧桌头君莫笑,⼏⼈能解酒深味? 8、李贺·诰歌 南风吹⼭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回死。

青⽑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劝我⾦屈疤,神⾎末凝⾝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

漏催⽔咽⽟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男⼉那刺除。

9、李贺·屏风曲 蝶栖⽯⽵银交关,⽔凝绿鸭琉璃钱。

⽔迥六曲抱膏半,将鬟镜上掷⾦蝉。

沉⾹⽕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

⽇风吹露屏外寒,城上鸟啼楚⼥眠。

10、李贺·致酒⾏ 零落栖迟⼀杯酒,主⼈奉觞客长寿。

主⽗西游困不归,家⼈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作新客,天荒地⽼天⼈识。

空将笺上两⾏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声天下⽩。

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酒”的相关古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酒”的相关古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酒”的相关古诗词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醉人诗意诗歌中的酒文化

醉人诗意诗歌中的酒文化

醉人诗意诗歌中的酒文化醉人诗意:诗歌中的酒文化酒,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饮品,自古以来就与诗歌紧密相连。

诗人们通过酒,表达了他们对人生、情感和自然的感悟,将酒文化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

本文将探讨诗歌中的酒文化,它的起源、象征意义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一、酒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了酿造酒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8000多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饮用酒了。

当时的酒多为用谷物发酵制成的,与现代的酒相比,口感和酒精度均有所不同。

酒文化的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最早的酒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和祭祀活动中,人们通过饮酒来与神明交流、祈福。

酒在社交场合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以酒会友,共同欢庆和分享喜悦。

随着时代的变迁,酒逐渐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酒与礼节、文学密不可分。

尤其是在唐宋时期,酒文化达到了巅峰。

诗人们以酒为媒介,借酒言欢、倾诉情感,从而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

二、诗歌中酒的象征意义酒在诗歌中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酒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意象,象征着快乐、热情、浪漫和宿醉的境地。

通过描绘酒的香醇、醉人的特性,诗人们将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到诗歌之中。

其次,酒也承载着诗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表达。

酒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丧失羁束,诗人们在饮酒时往往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们通过描绘饮酒场景、描述酒友相聚的情景,抒发对友谊和亲情的思念之情。

此外,酒也被用来暗示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在一些诗歌作品中,酒被视为人生的解脱,象征了诗人对真理和哲理的追求。

通过饮酒,诗人们试图超越尘世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三、酒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酒文化对诗歌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酒文化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诗人们常常以饮酒、醉酒为素材,通过描绘酒的味道、色彩和气息,以及酒后的情景来展现诗意和美感。

其次,酒文化也为诗歌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酒能够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诗人们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李白诗中酒寄托的情感

李白诗中酒寄托的情感

李白诗中酒寄托的情感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酒的意象。

这些酒诗不仅体现了李白的文学才华,还寄托了他对生活、历史、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在李白诗中的酒,往往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托的情感:
1.豪放与自由:李白的酒诗中常常体现出他的豪放不羁和追求自由的个性。

例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首诗表达了要及时行乐,享受自由和放纵的生活态度。

2.忧郁与孤独:李白的经历使他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这在他的酒诗中也得到了体现。

例如《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找陪伴的情感。

3.怀才不遇的愤懑:李白在政治上不得志,对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发挥感到不满和愤懑。

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对生活的热爱:李白也用酒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例如《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之,李白诗中的酒意象是表达他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这些酒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个性和思想,以及他对生活、历史、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跟酒有关的诗

跟酒有关的诗

跟酒有关的诗酒是多情的佳酿,也是诗人的灵感源泉。

以下是几首与酒有关的诗:《将进酒》作者: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夜泊牛渚怀古》作者: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悲切。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瀾。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南春》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上这些诗歌都和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赞美了酒的美妙和人们在饮酒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快乐,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诗歌与酒的关系

诗歌与酒的关系

诗歌与酒的关系引言:诗歌与酒的关系自古以来被广泛探讨,诗人借用酒来表现情感、体验人生的多样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诗歌与酒之间的关系,包括酒的象征意义、诗歌中的酒文化、酒的启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等。

一、酒的象征意义:⑴酒的欢乐与忧伤酒象征着欢乐与忧伤,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人生的喜怒哀乐。

例如,有些诗人将酒与欢笑、快乐联系在一起,用以描绘快乐时刻。

另一些诗人则将酒与伤感、孤独相联系,用以表达内心的痛苦。

⑵酒的社交与孤独酒也象征着社交与孤独。

在一些场合,酒能够促进人们的交流与互动,带来社交的温暖。

而在另一些时刻,酒则成为了独饮者的伴侣,陪伴他们度过孤独的夜晚。

二、诗歌中的酒文化:⑴酒的描写与品尝诗歌中经常出现关于酒的描写和品尝,描述酒的味道、酒的色泽、酒的香气等。

其中,一些诗人以酒为媒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生的哲理。

⑵酒的仪式与文化酒在各个文化中都有一定的仪式和文化,诗歌中也有体现。

一些诗人以酒的仪式来表达祝福、庆祝等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不同文化对酒的尊重与赞美。

三、酒的启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⑴酒的陶冶情操酒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发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品尝酒的过程中,诗人常常会受到启发,产生灵感,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⑵酒的刺激与放松酒能够刺激诗人的思维,解放想象力,帮助他们跳脱常规思维,创造出独特的诗歌作品。

此外,在某些时候,酒也能使诗人放松,减轻精神压力,激发创作热情。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酒的相关诗歌作品、酒的文化图谱、酒的历史发展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酒精度数:酒的酒精浓度,一般表示为百分比,反映酒的浓烈程度。

⒉酒驾:酒后驾驶车辆,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属于违法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的酒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

文人与酒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

酒及饮酒行为,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

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创作,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多篇涉及到酒: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大雅·旱麓》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小雅·鹿鸣》而之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几乎无一不与酒结缘。

他们的咏酒名作不胜枚举,醉酒佳话俯拾即是。

这些诗人和作品出现的高峰是魏晋、唐朝和宋朝。

一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魏晋文学,有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和大诗人陶渊明。

他们虽然文学主张不同,作品风格各异,但却都留下了与美酒有关的千古佳作。

建安诗人通过饮酒,倾吐出慷慨悲凉的生命之歌。

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

其中的代表作,是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格调慷慨悲凉,深沉雄壮。

它表达了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想。

虽然诗人感慨生命有限,但并不让人觉得消沉,究其原因,乃在于他的“对酒当歌”——正是酒力的烘托,使诗人的慨叹得以升华。

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名士群体。

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道具和象征之物,就是“酒”。

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得上“名士”的标准。

《世说新语.任诞篇》有这样的记载:“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这句话虽然颇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饮酒的重视程度。

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都是能饮善文者,而其中的刘伶、阮籍更是与酒有着莫大的关系。

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还作了《酒德颂》。

阮籍喝起酒来,能够一醉两个月。

之所以会这样,和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

对他们来说,酒是逃避现实的最好工具,醉乡是他们安全的港湾。

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阮籍以酒买醉,佯狂避世:“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阮籍传》)。

他其实是以酒来显示自己狂傲不羁、超脱世俗的名士之风晋末宋初的大诗人陶渊明,更是一个能饮善诗的大家。

诗与酒,共同注解着他的作品和人生。

他以酒作为媒介,将酒与人生密切联系起来,把饮酒提高到哲理和艺术的层次。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这样描述自己:“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其实他是在这“醉”的境界中,忘却荣辱得失和人生的悲喜。

陶渊明所追求的是一种反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

只有忘记世事、超脱现实,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

而世事又偏偏难以忘怀,现实更难以超脱,于是只好借助于酒,来使自己获得暂时的解脱。

这正是陶渊明痴迷于酒、“期在必醉”的根本原因。

历代文人文化精神的积淀,尤其是陶渊明诗酒结合的生存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

陶渊明之后,诗酒结缘的文化心态便在中国文人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酒”以不再只是一种普通的饮料,饮酒不仅是为了解渴过瘾,而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

酒成了文人骚客得以表现风流儒雅风度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二唐诗中的酒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诗与酒结合的最鼎盛时期,当是唐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

唐诗中有相当的名篇,都与酒有关。

且不说李白的《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王维的《渭城曲》,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翰的《凉州词》,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劝酒》等一系列咏酒诗,即使那些并非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

李白与酒,有着特别的不解之缘。

酒使得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得以尽情展现,也使得诗人笔下的诗歌更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李白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饮酒佳话,与之对应的,也留下了大量的饮酒诗。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力的刺激,是诗人的创作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

虽然感叹岁月蹉跎,功业未就,但语句却无比雄奇,充满豪气,看不到任何颓废之处。

在醉饮之中,诗人忘掉了现实世界所带来的孤独、痛苦、悲伤、忧愁与迷惘,重新回到物我两忘、自在逍遥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个性和才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表现。

还有一首诗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这首诗将各具神态的饮中八仙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生动传神。

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借助于酒,在醉中获得的最大的自由,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

三宋词中的酒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渐渐兴盛起来。

宋朝的词酒关系和唐朝的诗酒关系比较起来,也有了一些变化。

唐朝咏酒诗所表现的内容范围较广,表现忧国忧民、重大题材的站主导地位;送带饮酒词在内容上则主要集中表现词人的生活及围绕个人生活而产生的种种情感。

唐朝诗人主要是借酒来激发昂扬雄壮的胸怀,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宋代词人更多的是细细品位酒中雅趣,再用词来徐徐倾诉人生的种种际遇和情怀。

总的来说,唐代酒诗豪放雄浑,宋代酒词含蓄秀雅。

酒是宋词所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无论是宋词的大家,还是为数众多的一般词作者,在他们的词中都要写到酒,写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活动。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力发散的是思乡之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边关豪情因为酒的催化得以加强。

晏殊的词多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闲情逸致,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

他的几首《浣溪沙》词,写得高雅富丽,带有一种凄婉的情调,最为人所称道: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在这几首词中,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

正是因为酒的催生、烘托与陪衬,词人才能够把自己的闲愁暗恨和离情别绪表现得如此含蓄、隽永、深沉柳永的《雨霖铃》词,描绘了了一幅酒中作别、酒后痛苦相思的画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都门帐饮无绪,③留恋处,④兰舟摧发。

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⑦暮霭沈沈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⑩分别时已经不胜酒力,伤感不已,酒醒后更加难以忍受这种离别之苦。

在这里,对酒事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饮酒的那一刻,而是延伸到酒醒以后,这是一个创新。

大文豪苏轼也爱酒。

他把酒称作“钓诗钩”,并且还亲自酿酒,甚至专门著有《东坡酒经》传世。

几乎他所有的名篇都与酒有关,比如: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首风格豪迈的词中,苏轼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询问,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怀。

而这一问也因为酒的醇化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在贬低黄州时,苏轼写出了在被贬到黄州时,苏轼写出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还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不朽诗词,其中都离不开一个酒字。

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也是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词人面对如画的江山,追想千古风流人物,思考如梦的人生,产生出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感慨,最后只好“一撙还酹江月”,把一撙薄酒倾洒向东去的大江和空中的明月。

酒后的人生感慨,也因此具有了更广阔的时空意义。

宋代咏酒词在继承前代同类题材诗歌创作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词人们的创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词作中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加细腻,体现了宋人自我意识的增强。

在写景状物的手法上更加灵活,更有神韵,真切地烘托出词中人物在在饮酒活动中的特殊情感。

直到元明清,诗酒联姻的传统仍硕果累累。

无论从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到陈维崧的“残酒亿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从萨都刺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到杨升庵的“惯春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无不是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正是酒,使诗人逸兴遄飞,追风逐电;正是诗,使美酒频添风雅,更显芳泽。

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表现的艺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艺术,它所追求的往往是一种浪漫脱俗、和谐自由的精神境界。

而这种境界,正是醉乡里的境界。

醉乡中的自由天地,给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尽情挥洒、尽情驰骋的广阔空间,也为我们留下了酒香四溢的千古名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