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1)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维生素A:。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a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3、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共25张PPT)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森林古猿的进化历程:
1、森林古猿是怎样进化成 人类的?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 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 说明了什么?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 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 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裂谷, 南起莫桑比克,北达西亚的约旦河谷,全长6000 多千米.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 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 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想一想,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 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课后习题答案
• 4、实验研究法,对比不同生物和人的氨基酸序列 ,从而确定不同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 • 5.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 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那 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 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 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应加大对现代类人 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 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 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 等食物生存;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观察四种 现代类人 猿与现代 人有什么 不同,来 回答如下 问题。
思考:
类人猿 运动 方式 制造工 具能力 现代人
臂行
使用自然工具 不会制造工具 脑容量小 没有语言能力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 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事实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事实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 人类化石。 事实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 化石 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观点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afbc55727a5e9846a61a4.png)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讲授新课
人类进化的标志: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3.火的使用 4.语言的产生 5.脑的发达
讲授新课
讨论1: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选择等不能重演。 我可能变成 人吗?
讲授新课
讨论2:让类人猿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人类应该 怎么做?
1.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2.保护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讲授新课
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 前肢粗长,后肢细短 髋骨较窄
讲授新课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 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 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讲授新课
二 从猿到人的进化
阅读课本P4,想一想,1千万至2千万年前,环境发生 了什么变化?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热带丛林
稀树草原
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讲授新课
森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这一支古猿是怎
林 环境变化
样进化成人的呢?
古 猿
森林减少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类人猿
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
讲授新课
一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达尔文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进化论
神创论
讲授新课
你 认 识 它 们 吗 ?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髋骨前后扁,左右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
直立行走 想象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
的?
“东非人”遗物分析
1、“当东作非工人具”,用图用中 示的砍石砸块和做什削么刮?物
2“么、能东手从力非的初使石?人解步用块”放具工的已使有具形经他制的状具们造能来有已和力推
3、类人猿的形态结构与人有许多相似,它们和人的 区别是什么?
根据图片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交流、讨论尝 试回答课本P3这三个问题。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西部 和东部的赤道地
区。
黑猩猩
生活在非洲中 部和西部的热 带森林中。
长臂猿
在南亚、东 地区以及我 南省
猩猩 生
在亚洲的加 丹和苏门答 热带森林中
1.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脑容量大 1200mL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 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 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古猿的一支朝着人的方向进化的?有什么证据吗?请同学们阅 本P4,交流、讨论,尝试回答讨论题。
2、人类起源于______森__境__变__化__ 4、证据____化__石_
人教版 七年级 生物 下学期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3、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 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选一种 动物进行药物实验,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动
物最合适( B )
A、猕猴 B、长臂猿 C、河猴 D、大叶猴
要选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的,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是4种类人猿
4.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
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
画“×”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
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 )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
证据。
(√ )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
促进了脑的发育。( √ )
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B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身体结构发生变
随着时间推移,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
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 的发育;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 种办法来解决困难;最后学会建造房屋,栽种养殖、制作陶器、铁器…建立起人 类文明。
练习
第四单元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圣经》 里说,上帝 用六天的时 间创造了万 物和人类, 第七天休息。 这是我们今 天星期制的 由来。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 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类古 猿。后来,又相继发现了很多古人类生活 的遗迹和遗骸,支持了进化学说。
但是,还有一些关键环节没被发现。 比如为何灵长类中只有人类体毛是退化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人类的进化过程:1、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地形气候的环境变化)2、人类的起源有力证据是化石3、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4、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是否直立行走。
5、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历程: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利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变得强大6、能够区分事实和观点。
(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受精过程中,众多的精子与卵细胞相遇,最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数是:1个女孩的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比男孩早,在8.5-9.5岁,男孩在10.5-11.5岁二、生殖过程1、在输卵管内,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
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
胚泡发育成胚胎。
胚胎经过5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经过38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复习七年级生物下册重要知识点梳理必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XXX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的功能是产生并分泌雄性激素;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1、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
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计划生育:1、为了控制生齿数目和进步生齿素质,我国曾经把计划生养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身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答案:B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长臂猿 B、猩猩 C、森林古猿 D、黑猩猩
答案:C
自我评估
二、搞的定
1、在距今约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开始向人类和类人猿 这两个不同方向进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类人猿仍生活在
——郭沫若《女神》
神创论观点 人是由神创造的
进化论观点 达尔文
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 并推测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 猩猩有亲缘关系。达尔文在比较 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 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 --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的环境热条带件丛下林。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
① 运动方式。不类同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主要是直立行走。
②
制造工。具类的人能猿力可不以使同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
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
脑发。育类人的猿程脑度的不重同量约为500克,没有语言文字
能力;人脑的重量约为1500克,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
相同
结构相似 表情相似
3、类人猿的形态结构与人有许多相似, 它们和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运动 方式
制造工 具能力
类人猿
现代人
臂行
直立行走
使用自然工具 制造、使用各种简 不会制造工具 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 的程度
脑容量小
400mL 没有语言能力
脑容量大
1200mL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 森林古猿
达
产 生 了 语 言
变 得 越 来 越 强 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 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生存方式: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小结
人类的起源:
1、进化论的建立者__达__尔__文____
2、人类起源于_森__林__古__猿___
3、原因___环__境__变__化______ 4、证据__化__石___
自我评估
一、没问题
1、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A、猕猴 B、长臂猿 C、恒河猴 D、大叶猴
答案:B
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文字能力。
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 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 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 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等。
3、类人猿的形态结构与人有许多相似
非 大
约旦河谷
裂
谷
莫桑比克
❖ 森林 消失,古猿不得不 下地 生
活,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身体形 态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前肢 解放 出来,逐渐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森林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现代 人类
现代 类人猿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1、就“上露肢西细”短少女的骨 骼来看下,肢她的粗上长肢和下 髋肢骨是否前有后区扁别,?左右阔
猩猩
生活在亚洲 的加里曼丹 和苏门答腊 的热带森林 中。
1.这四种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有 什么共同点?
• 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
虫等食物生存,适应树栖生活;
• 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 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交流
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而 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而类人猿 的数量日益减少?
3、类人猿的形态结构与人有许多相似,它 们和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根据图片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 交流、讨论尝试回答课本P3这三个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猩猩
生活在非洲 西部和东部 的赤道地区。
黑猩猩
生活在非 洲中部和 西部的热 带森林中。
长臂猿
生活在南亚、 东南亚地区 以及我国云 南省
• 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
上月球后,美国、欧洲接连向火星、木星、 土星发射了一系列探测器,我国也不甘落 后,发射了神州系列载人飞船,但至今仍 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 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
的家园。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 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样才能报答你的深恩?”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古猿的一支朝着人的方向进化的?有什么证 据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交流、讨论,尝试回答讨论题。
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引起 的森林变成冰川、草原。
东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直立行走 形态,想象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当1、作“东工非具人,”用用来 砍图 做中 什砸所 么和示?削的刮石块物体
手2来 人 么、初 使的”推 能从步 用解已测 力石具 工放经,?块有 具使具“的制的他有东形造能们什非状和力已经
人
使
类
用
直
工
立
具
行
制
走
造
工
具
能
大
够
脑
用
发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