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
工程经济学概论专题2成本与成本估算技术(同济大学)

专题2 成本与成本估算技术学习要点⏹⏹⏹1.成本(Cost )短期成本长期成本短期长期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与经济成本(Economic cost)⏹⏹机会成本⏹⏹外显成本与内含成本⏹⏹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邵颖红制作短期成本⏹⏹⏹VCFC TC +=TCVC⏹⏹⏹⏹Q TC MC ∆∆=()dQTC d MC =AVC AFC Q TC AC +==Q FC AFC =Q VC AVC =各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MCACAVC AFCEH短期成本曲线之间关系的证明时,有,即()dQTC d MC =Q TC AC =()()()Q Q TC dQTC d Q TC dQ TC d Q dQ AC d 12⋅⎪⎪⎭⎫ ⎝⎛-=-=()0=dQAC d ()Q TC dQ TC d =()0=dQAVC d长期成本⏹⏹LTCLAC LMC邵颖红制作长期成本⏹⏹LAC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邵颖红制作2.收益⏹⏹⏹⏹微分形式:Q TR MR ∆∆=Q TR AR =()dQTR d MR =PTP TR ⋅=3.利润⏹⏹⏹⏹⏹⏹⏹⏹⏹成本和费用估算技术⏹⏹综合估算框架⏹◆⏹◆⏹◆成本与收入分类⏹⏹邵颖红制作WBS3-WBS2-3公式会议、问卷调查、WBS1-2公式方法±5%详细设计与施工建设阶详细估算±15%概念设计或初步设计准详细估算(概算)±30%项目规划与初始评估初步估算允许误差项目周期估算阶段估算的数据来源⏹⏹⏹⏹估算方法⏹⏹⏹成本与费用的定量估算方法⏹⏹⏹⏹⏹(/)n k n k C C I I⏹⏹⏹⏹531(万元=⨯=⨯=9.1454.182425)(1993200219932002I I C C =⨯=⨯=9.1454.182425)(1993200219932002I I C C(二)单价法(三)要素法⏹⏹⏹⏹d m md mC C f U =+∑∑d m md mC C f U =+∑∑⏹⏹⏹⏹(四)参数成本估算⏹⏹⏹⏹生产规模法X BA B A S S C C )(()0.72315250010.07410010c I ⎛⎫=⨯⨯+= ⎪⎝⎭学习曲线模型lg /lg 2()x x Y K S⏹⏹40.21)120(100)120(100322.02log /8.0log 120=⋅=⋅=-Y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
《财务分析》综合练习一一、单选题(每题2分)1.企业投资者进行财务...

《财务分析》综合练习一一、单选题(每题2分)1. 企业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关心企业的()A.盈利能力B.营运能力C.偿债能力D.增长能力2. 公司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是指()A.财务报表B.财务报告C.财务状况说明书D.资产负债表3. 根据企业连续若干会计期间(至少三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动态比率的计算,比较与研究不同会计期间相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财务分析方法是()A. 水平分析法B.垂直分析法C.趋势分析法D.比率分析法4.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A.总资产周转率B.销售净利率C.权益乘数D.净资产收益率5.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出发点和基本导向是()A.战略分析B会计分析C.财务分析D.前景分析6. 行业所赖以形成的技术日渐成熟,产品基本定型并实现了标准化,行业己经拥有一批固定的客户,则此行业可能正在处于()A.投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7. 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可靠的流动比率应保持在()A.4∶1B.3∶1C.2∶1D.1∶18.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高,表明()A.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B.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弱C.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D.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9. 星河公司2008年存货周转期为30天,应收账款期为45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25天,则该公司现金转化周期为()A.10天B.50天C.40天D.100天10. 企业收益的主要来源是( )A.投资收益B.投资活动C.筹资活动D.经营活动二、多选题(每题3分)1.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包括()A.投资者B.债权人C.经营者D.政府管理部门E.企业员工2.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包括()A.揭示经济资源总量及其分布形态B.获取企业资产流动性水平信息C.提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D.反映企业盈利能力E.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3. 以上市公司为例,财务报告体系一般包括( )A.财务报表B.审计报告C.财务状况说明书D.财务比率E.财务报表附注4. 审计意见可划分的类型有()A.无保留意见B.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C.保留意见D.否定意见E.无法表示意见5. 应用垂直分析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A.总体基础的唯一性B.分析角度的多维性C.项目数据的可比性D.财务指标的关联性E.财务评价的综合性6. 根据哈佛分析框架,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程序的构成步骤有:( )A.战略分析B会计分析C.财务分析D.前景分析;E.全面分析7. 企业流动负债的主要来源有( )A.从企业外部借入的资金B.企业投资的股票期权等C.企业由于财务政策、会计制度等原因而占用的他人资金D.在货款结算时占有其它企业的资金E.企业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8. 下列是成本费用指标的是()A. 营业成本降低率B. 期间费用降低率C. 营业收入成本率D. 成本费用利润率E. 营业收入增长率9. 下列关于企业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周期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在企业的创业期,投资活动活跃,投资活动消耗的现金流量远大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B.在企业的成熟期,经营现金流稳定,净流量很大,现金流充足C.一般在企业的创业期存在大量筹资需求,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巨大D.在企业的成长期,经营、筹资和投资的现金流量都为正E.在企业的衰退期,经营现金流稳定,净流量很大,现金流量充足10. 某公司的经营利润很多,却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为查清原因,应检查的财务比率包括()A.资产负债率B.流动比率C.存货周转率D.应收账款周转率E.利息保障倍数三、简答题(每题5分)1. 简述财务分析的原则与依据。
会计理论专题

会计理论专题一会计的历史与发展一、早期的会计(一)“会计”名称的起源1. 起源于夏朝2. 起源于战国3. 起源于西周(二)会计行为产生的历史条件1. 生产活动是前提2. 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会计行为的产生(三)早期会计计量行为的历史演进1. 结绳记事——刻木记事2. 绘图记事3. 书契计量二、复式记账法(一)单式簿记(二)复式簿记1. 复式簿记产生的七个必要条件(1)私有财产;(2)资本;(3)商业;(4)信贷——资料要素(5)文字;(6)货币经济;(7)算术——表现手段2. 产生与发展现存最古老复式簿记是佛罗伦萨一家钱庄在1211年做成的账簿记录。
1494年卢卡•帕乔利的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三、近代会计的发展(一)近代影响会计发展的代表性因素1. 工业革命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生了产业革命,世界的贸易中心转到了英国,给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生产力带来了空前的发展。
由此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适应资本主义大企业的经营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了。
产生的具体影响: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本,就要求发起人或管理者向投资者提交有意义的会计资料,这种要求必然增加了会计师的责任。
同时也诞生了相关的审计业务。
工业化生产还导致了标准成本会计的发展,并使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
2.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由于拥有迅速地集中巨额资本的能力,为工业生产和工业会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史上最早的股份公司是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垄断着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
由于东印度公司在每次航海后都没有足够的现金向股东支付股利,于是便用下次航海的股份来代替,这就是股票股利的前身。
当最后清算股本时,需要极其复杂的会计核算,于是,1657年9月该公司发布新章程,允许签发永久性的股份,作为未来所有航海冒险活动的一种联合投资。
将每次清算转换为永久性股份,提出每年而不是每次冒险活动结束时结算利润,从而形成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概念,同时也产生了股份公司。
会计研究的格式

会计研究的格式
会计研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格式,具体取决于研究目的、内容和读者群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计研究格式:
1.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会计研究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它通常包括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方法学、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2. 实证研究报告:实证研究报告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它通常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样本选择、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和结论等部分。
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的形式。
它通常包括问题陈述、研究目标、文献搜索和筛选方法、研究分类和总结、研究发现的批判性评价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等部分。
4. 研究提案:研究提案是对即将进行的研究项目的概述和计划。
它通常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预期结果等部分。
5. 实证研究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是基于实证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成果。
它通常包括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和结论等部分。
无论采用哪种格式,都应该清晰、准确地传达研究问题、方法和结果,并遵循学术规范和要求。
此外,根据期刊或会议的要求,可能还需要适当调整格式和结构。
1。
会计研究方法期末总结

会计研究方法期末总结一、引言会计研究方法是指在会计学研究中应用的科学、系统和经验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会计研究方法对会计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总结了一些有关会计研究方法的经验和思考。
二、会计研究方法的分类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人员对会计问题进行整体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研究中的主观性和事务性,对于理解和解释复杂的会计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检验会计理论和问题的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以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为特点,对于检验会计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3.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会计理论和问题的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 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整理和分析,对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强调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推动会计学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会计研究方法的应用1. 实证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会计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促进会计学的进步和发展。
2. 理论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理论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整理和分析,对会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推动会计学的发展,提高会计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定性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会计问题的整体描述、分析和解释,对于理解和解释复杂的会计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定量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在会计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济学与生活形考答案

②所有补修(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经济学与生活个人理财、会计准则专题以上课程100%形考,作业在浙江形考测评系统内完成浙江形考测评系统网址:学生登陆:用户名:学号,密码:123456,登陆后点击“形成测验”—“选课”—“完成任务”《经济学与生活》形考1-0001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资源稀缺是指()。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C食盐3.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是:()D法定准备率4.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5.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收入增加6.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A该商品相对其他商品价格上升7.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A先减后增8.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BGDP或人均GDP的增加9.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预算约束线()。
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10.需求的变动引起()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11.市场失灵指的是()。
C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12.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13.财产效应是通过物价水平的变动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
A消费14.机会成本是指()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15.固定成本是指()A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16.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减少17.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货币政策18.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
C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19.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收入增加20.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21.消费和储蓄都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会计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会计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方法对于推动会计学科的发展和提高会计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会计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以及它们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是指基于文字、图片、视频等非数量化的数据进行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于会计背后的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和理解,比如对于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进行的深入访谈和观察。
在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总结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如灵活性强、深度解释能力强等,并举例说明其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其次,定量研究方法是指基于数量化的数据进行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于会计现象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
在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总结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如客观性强、结果可复制性高等,并举例说明其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此外,还有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
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会计研究课题。
在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总结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会计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除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会计研究还需要关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方面。
在读书笔记中,我们也可以总结这些内容,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会计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总之,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学科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会计研究工作,提高会计学科的发展水平。
会计方法包括哪些

会计方法包括哪些摘要:会计方法是指用于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的规则和原则。
在会计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准则被广泛使用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方法,包括货币计量、成本原则、收益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折旧摊销。
1. 货币计量方法货币计量方法是指将所有经济交易都以货币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这意味着只有能够用货币表示的交易才能被纳入财务报表中。
货币计量方法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记账和报告系统,使得财务信息更易于理解和比较。
2. 成本原则成本原则是会计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企业按照购买资产时的成本来进行会计记录。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将资产的购买成本记录在财务报表中,而不是根据市场价值或其他估值方法。
成本原则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反映出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实际经济活动。
3. 收益实现原则收益实现原则是另一个重要的会计原则,要求企业在实现收益时才能将其列入财务报表中。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交付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根据合同约定的收入金额来确认收入。
收益实现原则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务活动。
4.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必须根据一定的配比方法将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类。
根据会计师公众证券会计准则(GAAP),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按照一定的匹配方法进行配比,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折旧摊销折旧摊销是指将资产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期摊销。
折旧分摊的目的是将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到每一个会计期间,以反映资产的消耗和价值减少。
同样,摊销是指将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的成本分摊到它的使用期间。
结论:在会计领域,会计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财务报告框架,还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常见的会计方法包括货币计量、成本原则、收益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折旧摊销。
了解和正确应用这些会计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会计研究发端和推进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际
实证会计研究兴起原因
有效市场假说(EMH)、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企业理论、契约理论、管制理论及实证经济学的 进展 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的发展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际
实证会计研究主要领域
资本市场会计研究(Kothari, 2001, JAE)
三、实证会计学派 3、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而资本市场该项功能是否有效实现又取决于股票价格对 信息的反映程度的高低,这就是股票市场有效理论所研 究的内容。根据证券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以及信息种 类的不同,有效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weakform efficiency)半强式有效(semi-strong-form efficiency)。强式有效(strong-form efficiency)。
三、实证会计学派
2、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⑴价值中立。实证研究要求将研究者个人的价值 判断排除在研究过程之外,让经验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某 一假说。通过这一思路所形成的实证会计理论,其内容 是经验的(即是否存在某种经验规律),而非价值的或 评价的。 ⑵强调可证伪性。 实证会计研究人员在确定所 要研究的问题后,首先提出研究所需要依据的理论;然 后,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提出假说,并将假说模型化 再运用取得的经验数据对假说进行检验。 ⑶可重复性
二、演绎会计学派
演绎会计学派,就是以演绎法作为研究方法所形 成的理论流派,演绎法强调从一般到具体。演绎学派的 研究人员往往会认为,经由演绎法所形成的模式和方法, 比实务中应用的方法“更好”,而要求实务朝着理论所 预见的“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 “规范的演绎学派”(Normative deductive school),因为该学派总是要对实务提出一些规范性 的建议或方法。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逻辑性和内在 严密性都要强得多,可以形成较严密的理论框架或体系。 演绎学派的共同之处是:从少数几个会计学科最核 心的概念出发,通过对这些概念的讨论和界定,来逐步 构建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
专题二 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流派
授课教师:杨兴全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初期的研究障碍,乃在于缺 乏研究方法。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 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 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 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 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 会计研究方法是指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在资 料收集、论证分析、形成结论以及对结论的检验等步骤 所运用的方法的总和。
二、演绎会计学派
演绎会计学派的代表性文献有: 佩顿(Paton):《会计理论──兼论公司的特殊问题》 (Accounting Theor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rporate Enterprise)(1922); 爱德华兹(Edwards)与贝尔(Bell):《企业收益的理论 与计量》(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1961); 斯普罗斯(Sprouse)与:莫立茨(Moonitz):《试论企 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 Tentative Set of Broad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1962);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 No. 1-6) (1978-1985)
三、实证会计学派
⑶管理当局的选择问题 分红计划假说; 债务/权益比率假说; 政治成本假说。 4、实证会计研究的缺陷 人员在选题方面不能免于价值判断;模型建立和数 据收集的困难或不可能性。一些重大的会计问题实证研 究无法触及,如财务报表的目标,结构与内容,计量属 性、确认标准等。
三、实证会计学派 5、实证会计研究的起点:假设前提真实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内
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大事记
1994年,开始出现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俞乔,1994;吴世农, 1994) 1995年,上财等校发起的中国会计教授会成立(每年一届年会;2004 年后改为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年会,依然每年一届;历年会议综述可见上 财会计学院网站) 1997年左右,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大量出现(主要发表于《经济研究》、 《会计研究》) 1998年,上财蒋义宏教授等发现上市公司ROE ―10%‖现象,引起大量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1999年,上财李树华博士与Mark DeFond、TJ Wong合作的论文发表 于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9年,香港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合办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创刊,现已成为中国最 有影响力的会计学刊之一
一、归纳会计学派
归纳会计学派,就是以归纳法作为研究方法所形成 的理论流派,由于纯粹的归纳法也被称为描述性方法, 因而,归纳学派所形成的理论,也被称为描述性理论 (description theory)。 归纳学派的共同之处是:研究者的出发点是实务或 现存惯例,由于大量地接触实务现象,使他们自觉不自 觉地对实务产生了较高程度的认同,因而,归纳学派的 理论,最大限度地认可了现行实务或已有惯例,所提出 的改进意见,都是对实务的局部改良。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内
2002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发起的《中国会计评论》 创刊,首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举办,此后每年一届 2003年,首届“上财—清华会计学博士生论坛”举办,此后 每年一届;上财赵宇龙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 2004年,上财原红旗教授与Kevin Chen合作的论文发表于 Accounting Review 2007年,上财曾庆生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 2008年,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山大学合办的《中国会计学刊》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创刊 2008年,上财夏立军博士与TJ Wong等合作的论文发表于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其一是假定代理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能够真实地 反应所代理的客观事实的内在联系,即代理变量的变化 必须分别与其所代理的客观事实的变化保持一致性,只 有保持一致性,研究人员才能通过建立和检验代理变量 之间的关系来准确地把握客观事实所隐含的内在联系; 其二是假定能够收集到有关代理变量的客观真实数 据。
三、实证会计学派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方法、 过程及常见问题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际
实证会计研究定义
有诸多不同定义,通常指采用实证方法(实地调查、 实验、档案数据的计量分析等)考察会计及相关问题 实然而不是应然(例如检验会计盈余公告的市场反应, 借以检验投资者决策是否使用了会计信息) Ball & Brown (1968) Watts & Zimmerman (1986)
三、实证会计学派
⑴会计收益数字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 鲍尔(Ball)和布朗(Brown)的开拓性研究,将 人们引向这一领域。基本结论:在某一给定的期间内, 未来预期收益的变化方向与变动幅度,均与股票价格的 变化保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财务报表含有信息量。 ⑵检验会计程序与资本市场关系的不同假说 无效应假说,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不影响投资者 的理性行为。依据是资本资产订价模型理论(企业的市 场价值是其未来预期现金流与预期收益率的函数,不受 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交易成本零假设)。 机械性假说,认为公司财务报表是资本市场上关 于该公司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会计政策的变化会影 响股票价格。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内
一、归纳会计学派
以下一些是归纳学派的代表作: ⑴哈特菲尔德(Henry Hatfield):《会计学── 原理与问题》 (1927); ⑵桑德斯(Sanders)、哈特菲尔德(Hatfield)、 莫尔(Moor):《论会计原则》(1938); ⑶吉尔曼(Gilman):《会计中的利润概念》 (1939); ⑷佩顿(Paton)利特尔顿(Littletion):《公 司会计准则绪论》 (1940); (5)格雷迪(Grady)《企业公认会计原则汇编》 (1965)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内
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兴起的主要原因
股票市场的发展:需求和供给 海外学者的推动和国际接轨需求 早期上财、清华等校的积极推动,后北大、南大、中山、厦 大、复旦等的加入 官方性刊物《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的支持 民间性刊物《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 相继创办 研究潮流的转变和学术市场的初步形成(博士生的选择) 相关学术制度的改变(科研考核、国际合作、刊物审稿)
基础分析及定价(fundamental analysis and valuation) 市场有效性检验(tests of market efficiency) 会计数字在合约及政治过程中的角色(the role of accounting numbers in contracts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实证会计研究背景:国际
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新制度会计研究
Law and Finance 学派的兴起(La Porta等, 1998,1999…) Ball, Kothari and Robin (JAE, 2000):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Ball, Robin and Wu (JAE, 2003):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