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威尼斯 导学案 涛哥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
2. 培养学生对威尼斯艺术和建筑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意大利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威尼斯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
3. 威尼斯的重要艺术家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威尼斯的美丽。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威尼斯的认识和看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威尼斯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对威尼斯有什么了解?”2. 讲解:介绍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讲解威尼斯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威尼斯的认识和看法。
4.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威尼斯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威尼斯的基本情况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威尼斯艺术和建筑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对意大利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六、教学资源1. 图片:威尼斯的风景、建筑、艺术作品等。
2. 视频:威尼斯的相关纪录片、短片等。
3. 教材:关于威尼斯的旅游指南、艺术史书籍等。
4. 网络资源:关于威尼斯的官方网站、旅游网站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
2. 教学难点:威尼斯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威尼斯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教材,整理教学内容。
2. 学生准备:了解意大利的基本情况,预习威尼斯的相关内容。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威尼斯的主题活动,如手工制作威尼斯建筑模型、举办威尼斯艺术作品展览等。
2. 邀请威尼斯的艺术家或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威尼斯文化的了解。
3. 安排学生参观威尼斯的相关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威尼斯艺术和建筑的认识。
《蓝蓝的威尼斯》的教学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掌握威尼斯的主要景点和特色建筑。
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运河系统,并理解其对于城市交通和旅游业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和图像准确地表达威尼斯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威尼斯的问题和挑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威尼斯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威尼斯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介绍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人工岛。
讲述威尼斯的历史背景,包括它的建立、繁荣和衰落的过程。
2.2 威尼斯的主要景点和特色建筑介绍圣马可广场、里亚尔托桥和道奇宫等重要景点。
讲述威尼斯特色建筑,如运河两岸的宫殿和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威尼斯的图片或视频,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体验威尼斯的特色和魅力。
3.2 问题解决提出威尼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水位上升、旅游业过载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让他们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和描述的评估通过学生的口头描述和写作,评估他们对于威尼斯的观察和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估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
4.2 问题解决的评估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评估他们对于威尼斯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展示,评估他们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图片和视频收集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描述。
5.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威尼斯的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威尼斯的特色和魅力。
5.3 教材和参考书选择适合的教材和参考书,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蓝蓝的威尼斯》的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蓝蓝的威尼斯》的教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意大利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
2. 通过分析《蓝蓝的威尼斯》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威尼斯风土人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 《蓝蓝的威尼斯》课文内容分析3. 威尼斯风土人情介绍教学重点:1. 掌握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2. 理解《蓝蓝的威尼斯》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热爱之情3. 了解威尼斯风土人情,感受威尼斯的魅力教学难点:1. 威尼斯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2. 学生对课文中的细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学准备:1. 课文《蓝蓝的威尼斯》2. 威尼斯的相关图片和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威尼斯的了解和印象。
二、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威尼斯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2.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蓝蓝的威尼斯》,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三、课文内容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威尼斯的魅力所在,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威尼斯的认知和印象。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威尼斯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并展示研究成果。
三、威尼斯风土人情介绍(2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到的威尼斯风土人情。
2.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威尼斯的独特魅力。
《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

《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运用恰当的比喻来描画景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运用恰当的比喻来描画景物的能力。
【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的漂亮风光,全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
因此,这篇文章要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在深入明白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品味生动的语言。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鳞次栉比()瑰()宝器皿()荒凉()mèi力( ) 岛yǔ()城huī( ) dǐnɡ盛()2.查阅有关资料,把你了解的威尼斯写下来介绍给大伙儿。
3.读课文,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哪些漂亮风光?你最喜爱哪一处?说明理由。
4.语言优美是本文的一个特色,专门是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请你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做简要评析。
句子:品评:5.初读课文以后,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除了课本和教学案上的)。
教师评判家长签字二、课堂助学1. 导入。
2. 整体感知。
小声读课文,把能够显示作者行踪的词句画出来。
看看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哪些漂亮风光。
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处朗读给大伙儿听听,看看美在哪里,并在课本上做旁批。
(结合预习导学3)3. 课文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象我们也跟着作者到了威尼斯。
你能说说产生这一成效的缘故吗?A . B.4. 合作探究。
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述,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美。
找一找: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读一读: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
品一品: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5. 知识迁移。
深秋的威尼斯是“一幅漂亮的、和谐的、幸福的画卷”,作者只是简笔勾画,你能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描画吗?6. 质疑讨论。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
(2)培养学生欣赏和描述图片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威尼斯的特点。
(2)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威尼斯的历史和文化。
(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威尼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威尼斯简介: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
2. 威尼斯的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城市,独特的运河系统。
3. 威尼斯的建筑:风格多样的建筑,如圣马可大教堂、里亚尔托桥等。
4. 威尼斯的艺术:著名的绘画、雕塑和音乐作品。
5. 威尼斯的传统节日:狂欢节、电影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基本情况、文化和特色。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威尼斯的美丽景色和艺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威尼斯的风景、建筑、艺术作品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教材:相关威尼斯的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3. 深入学习: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了解威尼斯的文化和艺术。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威尼斯的特色和魅力。
5. 总结与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威尼斯的学习成果。
6. 拓展活动:欣赏威尼斯的音乐和电影作品,感受威尼斯的艺术氛围。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威尼斯的独特魅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绘制一幅威尼斯的风景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提高学生对世界地理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蓝蓝的威尼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蓝蓝的威尼斯》内容讲解。
2.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介绍。
3. 诗歌欣赏与朗读技巧训练。
4. 环境保护主题讨论。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蓝蓝的威尼斯》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2. 掌握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难点1. 诗歌的朗读技巧训练。
2. 威尼斯历史和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蓝蓝的威尼斯》和威尼斯的相关知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威尼斯的文化特点和环境保护问题。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蓝蓝的威尼斯》全文、威尼斯的图片、地图、相关视频等。
2. 教材:《蓝蓝的威尼斯》课文文本。
3. 参考资料:关于威尼斯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资料。
4.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读和背景音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的图片和地图,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的兴趣。
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蓝蓝的威尼斯》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 威尼斯知识介绍: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介绍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4. 诗歌欣赏与朗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分组进行诗歌朗读比赛。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所提供的资料,总结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威尼斯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保护威尼斯的建议。
九、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威尼斯的资料,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下周分享。
《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蓝蓝的威尼斯》教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对威尼斯风光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描述风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威尼斯的景色。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组讨论威尼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威尼斯的文化特点和著名景点。
3. 威尼斯的风光描述方法和英语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对威尼斯风光的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描述风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威尼斯地名和景点的英文表达。
(2)运用英语描述威尼斯的风光。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威尼斯的风景视频,增强学生对威尼斯的印象。
3. 任务型教学法:分组讨论威尼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图片:收集威尼斯的风景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 视频:准备威尼斯的风景视频,用于教学播放。
3. 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4.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威尼斯的了解和印象。
2. 新课内容:(1)介绍威尼斯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讲解威尼斯的文化特点和著名景点。
(3)教授描述威尼斯风光的方法和英语表达。
最新《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word文档

《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运用恰当的比喻来描绘景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2.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培养运用恰当的比喻来描绘景物的能力。
【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全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
所以,这篇文章要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品味生动的语言。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字音互填,并在横线上补充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鳞次栉比()瑰()宝器皿()荒芜()mèi力( ) 岛yǔ()城huī ( ) dǐnɡ盛()2.查阅有关资料,把你了解的威尼斯写下来介绍给大家。
3.读课文,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说明理由。
4.语言优美是本文的一个特色,特别是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请你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做简要评析。
句子:品评:5.初读课文以后,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除了课本和教学案上的)。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二、课堂助学1. 导入。
2. 整体感知。
小声读课文,把能够显示作者行踪的词句画出来。
看看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为我们展现了威尼斯的哪些绮丽风光。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处朗读给大家听听,看看美在哪里,并在课本上做旁批。
(结合预习导学3)3. 课文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象我们也跟着作者到了威尼斯。
你能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吗?A . B.4. 合作探究。
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述,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美。
找一找: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读一读:朗读这些优美的句子。
品一品: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5. 知识迁移。
深秋的威尼斯是“一幅美丽的、和谐的、幸福的画卷”,作者只是简笔勾画,你能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描绘吗?6. 质疑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琅中学(语文)导学案年级:初二设计:陈永涛审核:王云霞时间:2010-11
蓝蓝的威尼斯
一、目标引领
1. 了解威尼斯水城悠久的历史和绮丽的风光。
2. 学习作者在记游中穿插介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写作特点。
3.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风格。
二、教材引领
聚焦重点: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破解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三、学法引领
思想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程引领
学程之一
自主学习
1熟记下列重点字词,组长当堂默写
连缀(zhuì)瑰宝(guī)祈祷(dǎo)搁浅(gē)器皿(mǐn)
绚丽(xuàn)啄食(zhuó)荒芜(wú)鳞次栉比(zhì)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大意
学程之二
自主探究(熟读课文,先独立完成下列思考题)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在不同的地方作者又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作手法
叫什么?
2、作者在写景时,紧扣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3、四五六段有没有扣住景物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互动生成组内讨论交流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讨论的成果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展示
学程之三
1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读一读,并说明为什么?
2 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请找出两句,并能结合修辞手法予以赏析
句子:
赏析:
句子:
赏析:
巩固提高
巩固性作业:背诵并抄写书下重点字词
发展性作业:完成练习册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