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开卷资料 人教版
人教版四川成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四川成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A: 北京人B: 黄帝部落C: 河姆渡居民D: 半坡居民【答案】D【解答】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D。
第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 孟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答案】D【解答】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B、C排除。
第3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初创于秦汉,那么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刺史C: 太尉D: 御史大夫【答案】D【解答】依据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后,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由此可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第4题.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
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为此,汉初统治者实行()A: 以礼治国B: 用牛车代替马车C: 休养生息政策D: 对匈奴和亲政策【答案】C【解答】西汉初年,由于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2.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开展D.全球化趋势的发展3.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有一篇《周末风俗》写道:“春秋时狱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春秋时期宗周王,而七国时则绝不言王矣。
”这表明( )A.春秋时已实行“仁政”B.各诸侯国实现了变法图强C.战国时已废除了君王D.春秋战国时发生社会剧变4. 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幽王③齐桓公④商纣D.①②④5. 周王朝崇尚礼治,对礼器的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等,而春秋时,楚庄王问周王的使者“鼎之小大轻重”;战国时,秦国直接“兴师临,而求九鼎”材料中的史实所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世袭制的加强B.分封制的瓦解C.统一趋势的加强D.铁农具的出现6.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充分展示了的( )青铜铸造技术A.黄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7. 下表是一位同学关于夏朝和商朝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朝代都城国家机构夏阳城等确定世袭制、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商亳、殷等设置各级官吏、制定(场刑)等刑法并设置监狱、设立常备军并建立军队编制、完善赋税制度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B.原始农耕的生活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D.分封制度的建立8. 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促进了土地私有化④促进了精耕细作D.①③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中考历史开卷资料

中考历史开卷资料主要包括与考试内容相关的各类参考书籍、笔记、知识点整理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考历史开卷资料:
1.教科书和教辅书籍:包括初中历史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的教辅
书籍,这些书籍通常包含了考试所需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2.历史笔记和课堂讲义:学生在课堂上记的笔记和老师的课堂讲
义也是重要的开卷资料,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课堂上的重
要内容和老师的讲解重点。
3.历史知识点整理:学生可以将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整理成笔记或
卡片,方便在考试时查阅。
这些知识点可以包括历史事件的时
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以及历史概念、
历史规律等内容。
4.历史地图和图表:对于一些涉及地理空间和历史数据的知识点,
学生可以准备相关的历史地图和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历史资料和文献: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也是开卷考试的
参考资料,比如重要的历史文件、古代文献、名人传记等。
但
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资料和文献可能比较繁杂,学生需要提
前进行筛选和整理。
在准备中考历史开卷资料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确定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2.提前进行整理和归纳,将资料分类并标注好关键词或重点内容。
3.精简资料,避免带过多无用的书籍或笔记,以免在考试时浪费
时间。
4.在考试时合理利用开卷资料,注意查阅速度和准确性,避免影
响答题进度和思路。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古代有人曾对三峡两岸的猿声作这表的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A.罗贯中B.郦道元C.吴承恩D.施耐庵2. 某班同学做的历史板报,他记录了如下内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如果要给这些战役添加一个主题,应该是()A.三分天下B.以少胜多C.东山再起D.民族交融3. 东晋建立后,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A.荆扬晏安,户口殷实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严刑苛法,横征暴政D.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4. 三国时,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联系的是()A.刘备B.孙权D.诸葛亮5. 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光辉的人生篇章。
下列人物与作品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张仲景﹣﹣《史记》B.祖冲之﹣﹣《大明历》C.顾恺之﹣﹣《伤寒杂病论》D.王羲之﹣﹣《女史箴图》6.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80年用公历纪年法应该是()A.2世纪80年代B.3世纪90年代C.3世纪80年代D.2世纪90年代7.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与之有关的成语典故包括( )①风声鹤唳②草木皆兵③投鞭断流④东山再起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8.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指()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杜甫、吴道子C.颜真卿、阎立本、李白D.颜真卿、阎立本、杜甫卷II(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9.材料二在纸未出现以前,古代各文明区的文字载体因材料不同而形式各异,且因时而变。
历史开卷中考知识点归纳

历史开卷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在准备中考历史知识点时,我们需要对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成就以及社会变迁有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一些中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1. 古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夏、商、周等朝代的更迭,以及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贡献。
重点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兴衰、三国鼎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2. 中世纪中国:唐朝的盛世、宋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元朝的疆域扩张以及明朝的海禁政策等,都是中考历史的重点内容。
3. 近现代中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同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立。
4. 世界古代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以及它们在政治、法律、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5. 世界中世纪史: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以及这些事件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
6. 世界近现代史: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科学技术发展:了解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8. 文化与艺术:从古代的雕塑、绘画到现代的电影、音乐,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与艺术成就。
9. 经济与社会: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0. 国际关系:了解冷战、全球化等国际关系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点的归纳与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而且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全球视野和历史思维能力。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历史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们了解中古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史实是()A.秦王扫六合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2. 三国时期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时期。
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A.魏、蜀、吴B.吴、蜀、魏C.蜀、魏、吴D.蜀、吴、魏3. 胸怀大志,能激发人的自觉行动。
东晋的祖逖“闻鸡起舞”,其志向在于()A.恢复中原B.社会改革C.富国强兵D.教化黎民4. 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陶潜的诗B.王羲之的书法C.顾恺之的画D.云冈石窟的浮雕5.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水经注》6.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观察如图所示,是下列哪一位政治家的贡献()A.西晋司马炎B.东晋司马睿C.前秦苻坚D.北魏孝文帝7. 下列政权中,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8.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蜀、东晋、隋B.蜀、东晋、元C.东汉、东晋、北宋D.蜀、西夏、元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他的主张是“无为而治”。
错误:________订正:________1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答案解析考点)03493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9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北京周口店有我国著名的古人类遗址。
在这个地区生活过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 “从猿到人”的科学论断揭开了人类起源的秘密,魅力无穷的科学之谜吸引着有志者去发现、去探索。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3. 下列传说中的发明与人物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发明文字——仓颉B.制作音律——伶伦C.发明算盘——隶首D.发明弓箭——嫘祖4. 禅让制是我国古代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时代开始于( )A.禹B.桀C.汤D.启5.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A.学会用火B.使用磨制石器C.原始农业的兴起D.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的出现6. 在我国一个远古人类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得出了当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结论,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遗址房屋建筑南北对称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品C.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堆D.出土工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7. 经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达万件,种类繁多。
主要可分为礼仪用玉、佩挂用玉和镶嵌穿缀用玉三大类。
这表明当时()A.出现早期国家形态B.进入了阶级社会C.已经出现社会分工D.生产力水平落后8. 专题片《七千年文明河姆渡》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立体大屏幕。
这部专题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种植水稻B.饲养家畜猪狗等C.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D.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9. 距今约万年,已经学会使用火的是山顶洞人。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含答案解析考点)024626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大唐乐舞”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
下列不属于当时“五代”的是()A.后梁B.后唐C.后金D.后周3. 某电视剧组在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其中道具搞错的是()A. 书桌上有毛笔和纸张B. 墙上挂有临摹的《女史箴图》C.书桌上放有《史记》D. 书桌上放一盘核桃4. 某班要制作一期“盛唐气象”的黑板报,以下材料不可选用的是()A.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B.尚武风气盛行一时C.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D.闻名中外的唐三彩5. 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央帝国,万邦来朝B.交通发达,通往各国C.开放政策,吸引外商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6.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史学家对其评价争议颇多,但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这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C.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她善于重用一些有用的人才7. 唐朝,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A.安史之乱爆发B.安史之乱结束C.藩镇割据局面形成D.朱温建立后梁8. 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
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开卷资料
1.
2.
3.
4.
5.秦始皇统一中央集权的措施
6.西汉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7.
8.
9.
10.贞观之治――-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我国四川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八一建军节由来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宣告北美13
41.
42.拿破仑说:
43.西方人“滑铁卢”,这与有关
44.英法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表现不同的是
45.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动力是
46.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出门旅游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4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48.
49.
50.19世纪中期以前的日本在对外开放关系上类似于同一时期的
51.明治维新的性质与相同
52.“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靠多数通过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句话出自
之口
53.
54.
55.
56.19世纪70
57.
58.
59.
60.
61.
62.
63.凡尔赛-
64.
65.
66.
67.
68.
69.开罗会议确定
70.
71.
72.
73.
74.导致80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