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掺假

合集下载

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及其鉴别

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及其鉴别

湖南饲料!""#年第!期常用饲料原料的掺假及其鉴别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陈福华随着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某些不法商人,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饲料原料中掺杂使假。

现阶段,在饲料原料中的制假、掺假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添加非原有成分,而呈现出知识化、科技化、专业化的趋势,扰乱了饲料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此,现提供几种饲料原料的鉴别方法,以飨读者。

一、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掺假及鉴别在植物性的饲料原料中(如次粉、豆粕、麦麸),添加滑石粉、碳酸盐,以次充好,或是用这些掺假物质,辅以统糠,经加工、着色制成相似的物质,以次充好。

对于这种掺假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显微镜检验:利用显微镜,可以直观地看到,有大量白色的物质,呈圆形。

用锐形物夹,容易碎。

变换不同的倍数和焦距,物体没有什么变化。

如果添加有用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添加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有统糠特征的物质。

!、手感:如添加有这类物质,手感细腻,较滑。

如果是用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添加物,手感比较粗糙。

%、灼烧:由于碳酸盐和滑石粉都是耐灼烧物质,对这些植物性原料进行灼烧,如含有大量的灼烧残渣,说明其中有许多无机物,可能含有上述物质。

&、化学反应:如果上述原料中含有碳酸盐,可滴加盐酸。

如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其中有碳酸盐。

’、水浸泡:如果其中含有由统糠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掺假物,可取样约$"克,加$""毫升水,充分浸泡,搅拌。

如有上述合成物,上层可见大量统糠,底层可见大量无机物。

如果是豆粕,也可能有由麦麸加碳酸盐或滑石粉制成的这类物质,可用这种方法加以鉴别。

#、在豆粕中,有时为了掺假,同时保证粗蛋白的含量,在掺入上述合成掺假物的同时,往往加入一些非蛋白氮,如尿素、碳酸氢铵、醛聚合物。

对于这类掺假物,除进行上述检验外,可以进行水溶性蛋白测定。

如果水溶性蛋白含量特别高,说明掺有这些非蛋白含氮物。

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一、豆粕的掺假识别豆粕主要掺假有:玉米粉、玉米胚芽粕、豆饼碎,识别方法如下:1、掺玉米粉的检查取碘0.3g、碘化钾1g溶于100ml水中,然后用吸管滴1滴水在截玻片上,用玻璃棒头沾取过20号筛的豆粕,放在截玻片上的水中展开,然后滴入1滴碘—碘化钾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

纯豆粕的标准样品,可清楚地看到大小不同的棕色颗粒,含玉米粉的载玻片上,含有似棉花状的蓝色颗粒,随玉米粉含量的增加,蓝色颗粒增加,棕色颗粒减少。

标准样品的制备:取通过20号筛的纯豆粕的0.95g、0.96g、0.97g、0。

98、0.99g,依次通过20号筛的玉米面0.05g、0.04g、0。

03g、0.02g、0。

01g各自混匀,五种标准样品分别含5%、4%、3%、2%、1%玉米粉的豆粕,按照上述步骤制成五个标准样片,以便半定量比较观察用.2、掺豆饼碎的检查豆粕中掺豆饼碎也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检查,因豆粕与豆饼碎加工工艺不同,镜下状态不一样,豆粕镜下形状不规则,一般硬而脆,子叶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奶油色或黄禢色,豆饼碎子叶因挤压成团,这种颗粒状团块质地粗糙,颜色外深内浅。

二者感观也可以大致区分,豆粕一般为碎片状,而豆饼成团块,颜色比豆粕深。

二、豆饼的掺假识别豆饼掺假,目前仅限于玉米粉,具体检查方法可见豆粕中掺玉米粉的检查。

三、菜籽粕的掺假识别菜籽粕掺假主要掺尽可能一些低廉的原料,而且较重,如泥土、砂石等,具体检查方法如下:1、感官检查正常的菜籽粕为黄色或浅褐色,具有浓厚的油香味,这种油香味较特殊,其它原料不具备。

同时菜籽粕有一定的油光性,用手抓时,有疏松感觉。

而掺假菜籽粕油香味淡,颜色也暗淡,无油光性,用手抓时,感觉较沉2、盐酸检查正常的菜籽粕加入适量的10%的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而掺假的菜籽粕加入10%的盐酸,则有大量气泡产生。

3、粗蛋白质的检查正常的菜籽粕其粗蛋白含量一般都在36%以上,而掺假的菜籽其粗蛋白含量较低4、四氯化碳检查四氯化碳的比重为1.59,菜籽比重四氯化碳小,所以菜籽可以顠浮在四氯化碳表面,其方法是:取一梨形分液漏斗或小烧杯,加入5—10g的菜籽粕,加入100ml四氯化碳的表面,用玻璃棒搅拌一下,静置10—20分钟,菜籽粕应飘浮在四氯化碳的表面,而矿砂、泥土等由于比重大,故下沉底部。

掺假饲料原料的简易鉴别方法

掺假饲料原料的简易鉴别方法

掺假饲料原料的简易鉴别方法一、豆饼(粕)外观为浅黄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常见有向豆粕中掺花生壳粉、细沙子等,可用水沉淀物、外观、镜检等检出。

豆粕生熟程度,影响饲养效果,一般颜色越浅,表明豆粕越生,饲养效果越差,可用pH试纸测PH值,pH值以3左有为好。

再进一步可作脲酶活性指标测定,测定值不得超过O.4。

常掺有泥沙、5%-10%的石粉或碎玉米。

其鉴别方法如下:1、水浸法取豆饼(粕)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若掺假,可以看出分层,上层为豆饼(粕),下层为泥沙。

2、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饼(粕)放在干净的白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它上面滴几滴碘酒,1分钟后,若其中有的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可能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物。

3、生熟豆饼检查法——饲料应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取尿素0.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被测豆饼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盖上瓶塞放于45℃的水中温热1小时。

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三角瓶中,如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表示豆饼是1~10%。

鉴别时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

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攥,如果易成团,则为麸皮;如果攥时手有涨的感觉,则可能掺有稻糠。

二、饲料用玉米外观应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呈黄色或白色,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无其他物质渗入,新玉米应特别注意水分是否过高。

三、贝壳粉伪劣贝壳粉呈面粉状或碎屑状,一般含钙量在28%左右。

好贝壳粉应含有70%以上高粱粒大小的贝壳,30%以下的碎面。

最好选用未加工粉碎的大贝壳,自己加工,粉碎后含钙量应在36%36%以上。

四、骨粉好骨粉含钙25%,磷13%。

掺假的骨粉常常含磷不足,易引起畜禽瘫痪。

未脱胶的骨粉易腐败变质,常引起畜禽中毒。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一、识别饲料原料掺假的基本常识1、采用闻、摸、看、尝四法来分辨。

1.1 闻:特定的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有的芳香气味,如有异味、怪味、霉变味或无味(掺假可掩盖芳香味)就说明饲料为假劣原料。

1.2 摸:因为人体带有生物电,可用手反复插入饲料原料中,再抽出抖落,如果细小物质不易抖落,就说明有假。

1.3 看:①色泽是否一致。

特定的饲料原料具有其固有的光泽,如果同一批原料中有颜色不同和光泽度不一样的物质就说明有假;②粒度是否整齐。

看较细小粒度的原料中是否有较整齐的细小颗粒或是否有超细物质存在,而且有一定的数量。

如果有可将其破坏和特定的原料做对比,一比便知。

1.4 尝:特定的原料都有固定的味道,如甜、酸、涩、苦、香等,如果经常尝,就会知道不同;特别是石粉、沸石、砂石等一尝便知。

二、部分常见饲料原料掺假的识别实例1、豆粕经销商常用大片麸片、稻壳、米糠等和磨细的黄土玉米面混合制成细小颗粒,然后着上色做成“豆粕料”,也有单用磨细的黄土制粒着色的,掺在豆粕内,致使豆粕粗蛋白含量降至30%以下。

识别:①闻,掺有“豆粕料”的豆粕由浓香变为淡淡的香或根本无香味。

②看,豆粕颜色淡黄,加热温度高的深黄,不掺假的光泽非常明显,整齐划一,而掺有“豆粕料”的豆粕整体光泽度降低,特别是“豆粕料”基本没有光泽度;把粒度整齐,偏大的取走后,剩下细小的,然后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起,使劲一搓,一看便知,真正的豆粕,即使是再细小的颗粒,用两个手指是搓不细的。

③尝,真豆粕有豆香味,而掺假的无味(玉米面、石粉等)或有泥土味(掺黄土、泥沙等)。

④水浸,取适量样品放入大玻璃杯中,用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一小棒轻轻搅动,若有分层现象的,上层为豆粕、中层为玉米面(饼)、下层为黄土、钙粉、石粉等。

⑤滴碘洒,取少量样品放于载玻片中,在样品上滴几滴碘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就证明掺有玉米、麸皮、稻皮等。

2、棉粕主要掺有红土、膨润土、褐色沸石粉或砂石粉的,也有用钙粉、各色土、麸皮、米糠、稻壳经加工制粒、首色制成“棉粕料”的。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

食品掺杂掺假的例子食品掺假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掺入非法、有害或低劣的物质,或者在产品标签、包装等方面做虚假宣传,以获得经济利益。

食品掺假行为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面将列举十个不同类型的食品掺假案例。

一、瘦肉精掺入肉制品瘦肉精是一种常用的禁用药物,常用于提高猪、牛、羊等动物的生长速度。

然而,瘦肉精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瘦肉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将瘦肉精掺入肉制品,使得人们在食用时潜藏着健康风险。

二、塑化剂掺入果汁饮料塑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增加塑料制品的柔韧性。

然而,塑化剂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激素失调等问题。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果汁饮料的口感,会掺入塑化剂,使得人们在饮用果汁时可能摄入过多的塑化剂。

三、工业盐掺入食用盐工业盐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盐类,含有较高的杂质和重金属。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将工业盐掺入食用盐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时摄入过多的重金属,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乳制品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氮含量。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乳制品的氮含量,会将三聚氰胺掺入乳制品中。

然而,三聚氰胺在人体内会引起结石等问题,对肾脏造成损害。

五、苏丹红掺入食品色素苏丹红是一种常用的禁用食品色素,具有致癌作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食品的颜色鲜艳度,会将苏丹红掺入食品色素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时摄入过多的苏丹红,对健康造成威胁。

六、甲醛掺入水果甲醛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具有较强的毒性。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会将甲醛掺入水果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水果时摄入过多的甲醛,对健康造成危害。

七、二氧化硫掺入海鲜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海鲜的保鲜度,会将二氧化硫掺入海鲜中,使得人们在食用海鲜时摄入过多的二氧化硫,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八、氨糖掺入牛奶粉氨糖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增加甜味的作用。

养鸡饲料原料掺假的辨别方法

养鸡饲料原料掺假的辨别方法

养鸡饲料原料掺假的辨别方法在日常养鸡过程中,养鸡户常会购买一些饲料原料搭配饲喂鸡群,但是现在不良商家较多,原料掺假的情况很常见,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如何辨别原料是否掺假。

1、豆粕豆粕中的掺假一般是掺玉米粉。

养鸡户可以使用碘酊测试,如果出现蓝色,证明其中掺有玉米成分。

2、骨粉骨粉当中常见的掺假物质是石粉。

石粉比较好鉴别,养鸡户可以使用稀盐酸,如果产生较多气泡,证明掺有石粉。

3、小麦麸在小麦麸中常见的掺假物质有石粉、滑石粉等,养鸡户可使用浮选法分离有机物,之后用盐酸判别,若是出现气泡,则证明原料中掺了石粉。

可用稀盐酸判别,若是不相容且有薄膜在表明,证明掺了滑石粉。

4、花生饼有些不良商家会在花生饼中掺入细碎的花生壳或者滑石粉之类的物质,养鸡户使用浮选法可以轻松鉴别。

5、棉籽粕这个原料里面经常掺进一些棉籽壳,一般我们从感官就可以看出,若是棉毛较多,则可以证明里面的棉籽壳很多,这样的棉籽粕多半是蛋白质含量不足。

6、玉米玉米是常见的养鸡物质,很多不良商贩也有掺假方法,玉米中主要是掺杂质,用筛子筛,浮在上面的,以及漏出下面的都是杂质。

7、菜籽粕菜籽粕中一般的掺假物是石粉,我们可以使用盐酸判别,若是产生较多气泡,证明掺了石粉。

一些不良商家会在菜籽粕中掺泥土,这个可以用浮选法检查沙土含量即可,一般低于1%则为正常。

以上就是养鸡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原料辨别掺假的方法了,为了有效保证鸡群健康,以及养好鸡,这些掺假辨别方法养鸡户们可要学会,切莫被不良商家忽悠购买了。

关于养鸡饲料掺假辨别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
读其他农业内容。

饲料原料掺假

饲料原料掺假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华中农大)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形式与检测程序(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国产鱼粉100%掺有植物质,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不同程度地掺有血粉或羽毛粉。

甚至进口鱼粉,也有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掺有皮革粉。

销售时多以“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看样订货”及“回扣”等手段迎合人们心理,而大宗发货时,却以假充真,面目全非。

当前饲料原料掺假不仅在鱼粉、豆粕、油脂等一些价格昂贵原料上,也向其它原料扩展,而且掺杂物种类繁多,手段五花八门,多不易用常规法检出,故更加加大了原料品质检测的难度。

(二)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与形式1.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1)掺假: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可饲物质,以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使杂: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不可饲物质,以达以杂增重。

(3)伪造:指以伪代真,名实不符。

2.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形式(1)掺兑:在原料中掺兑非原料物,出售时冒称原物者。

(2)替代:以它物部分或全部替代原物者。

(3)着色:以染料着色于非原料物,掩饰掺杂真相者。

(4)伪造:出售与商标完全不符的物质者。

(三)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程序确定原料是否掺杂、伪造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因为检测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品质优劣和是否掺杂的关键。

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地)原料掺杂、伪造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以达缩小检测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2.购入或送检原料时,首先应采用感观法、筛分法、容重法等确定是否掺杂。

根据检测结果和经验,初步划定掺杂物范围。

3. 根据初步划定的掺杂物范围,可采取显微镜检和快速滴定进一步确定掺假的范围,最后再用化学检测的方法确认掺假的种类以及掺假物的含量。

二、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一)一般鉴别法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法,故又称感观法。

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

矿物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矿物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

矿物质饲料原料的掺假识别一、骨粉的掺假识别骨粉掺假主要有石粉、贝壳粉、砂土、谷物等,识别方法如下:1、感官鉴定:骨粉的温度、颜色、光泽、细度等,质量好的骨粉为灰白色至黄褐色的粉状细末,用力握不成团块,不发滑,放下即散。

如果产品呈半透明的白色,表面有光泽,搓之发滑,说明是滑石粉、石粉等:如果产品呈白色或灰色、粉红色,有暗淡,半透明光泽,搓之颗粒质地坚硬,不粘结,说明是贝壳粉或掺有贝壳粉。

2、显微镜镜检法:取样品1g,置于培养皿中,铺成薄薄的一层,放在20-50倍显微镜下观察,骨粉颗粒为小片状,不透明,灰白色,光泽暗淡,表面粗糙。

腱和肉的片颗粒形状不规则,半透明,呈黄乃至黄褐色,质硬,表面光泽暗淡。

肉颗粒软,并裂成肌肉纤维:血及血球成破碎球体形,形状不规则,呈黑色或深紫色,难于破碎。

贝壳粉颗粒质硬,不透明,白色,灰色或粉红色,光泽暗淡或半透明程度低,颗粒光滑,有些颗粒外表面具有同心或平行的线纹。

石粉颗粒有光泽,呈半透明白色,颗粒相互团附在一起形似绵白糖。

3、化学法:取被检骨粉1g置于小烧杯中,加5ml25%的盐酸溶液,纯骨粉可发出短时的“沙沙”声,骨粉颗粒表面不断产生气泡,最生全部溶解变成浑浊。

脱脂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有极少量的有机物,蒸骨粉和生骨粉的盐酸溶液表面漂浮物较多,而假骨粉均无以上现象。

如果有大量气泡迅速产生,并发出“吱吱”响声,表明有石粉、贝壳粉存在。

若烧杯底部有一定量的不溶物,可能掺有细砂。

由此可见,在稀盐酸中不溶解或溶解快速的均不属纯骨粉。

(二)掺砂土的检查取样品1g置瓷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再继续炭化1-2小时,冷却后,加10ml25%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煮沸,如有不溶物即为砂土,干燥后称量,可大致估算掺砂土的比例。

(三)掺谷物的检查取样品少许置于培养皿中,下面垫一张滤纸,加入1-3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g,溶于100ml水中,再加碘2g)如有谷物淀粉存在,可见蓝紫色的颗粒状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谷壳粉中谷壳碎片外表面有纵横条纹;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棉籽饼中棉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绵丝;菜子饼中菜籽壳为红褐色或黑色,较薄,表面呈网状;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灰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成锯齿状;碱处理的骨粒出现小孔。
(三)快速点滴试验
快速点滴试验是指利用饲料的某些特性,或者通过与化学试剂发生某种特定反应,以检测或鉴别原料是否掺假、伪造的一种方法。该法具有快速、准确、不需特殊设备,适合于现场操作等特点。
三、常见原料的掺杂、伪造的检测与鉴定
(一)鱼粉的掺假检验
A.物理方法:
(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二)物理性鉴别法
1.容重测定:一定体积的原料都有一定重量,故通过检测样和标准样的容重比较,即可初步判定原料是否掺杂或水分含量是否异常等。
2.比重测定与浮选技术:原料不同,比重不同,根据原料不同比重,选用相应比重的浮选液对其分离,分离物再进一步用镜检或浮选法确认浮选实例
(1)饲料中有机与无机物质分离时,浮选液可选四氯化碳。上浮者为有机物,下沉者为无机物。将两部分分别干燥称重,即可计算出两者的大致比例。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2)替代:以它物部分或全部替代原物者。
(3)着色:以染料着色于非原料物,掩饰掺杂真相者。
(4)伪造:出售与商标完全不符的物质者。
(三)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程序
确定原料是否掺杂、伪造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因为检测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品质优劣和是否掺杂的关键。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地)原料掺杂、伪造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以达缩小检测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2.嗅觉法:原料因发酵、腐败,可导致蛋白质分解,人为添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也可产生挥发性氨气味;脂肪酸败和过热焦化可产生焦臭味等,都可通过嗅觉判断。如发现鱼粉有刺激性氨味、哈喇味、霉味,即可判定该鱼粉已发生腐败、霉变或脂肪酸败。
3.触觉法:指原料水分含量可通过手摸、耳听来判断。如手插入料堆感觉湿凉,表示原料含水量超标。青干草手触无湿凉感,手摇有沙沙响声,表明品质优良。
原料掺假
———————————————————————————————— 作者:
———————————————————————————————— 日期: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形式与检测程序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
国产鱼粉100%掺有植物质,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不同程度地掺有血粉或羽毛粉。甚至进口鱼粉,也有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掺有皮革粉。销售时多以“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看样订货”及“回扣”等手段迎合人们心理,而大宗发货时,却以假充真,面目全非。当前饲料原料掺假不仅在鱼粉、豆粕、油脂等一些价格昂贵原料上,也向其它原料扩展,而且掺杂物种类繁多,手段五花八门,多不易用常规法检出,故更加加大了原料品质检测的难度。
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如观察时若发现原料结块,可能是水分含量过高或发生了霉变。粉碎、过筛时若发现粉料呈球块,一捻又成粉末时,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与脂肪含量较高,有粘性物质存在有关。正常豆粕应呈黄或金黄色,若呈褐、棕褐色或棕黑色,可能加热过度。要确切判断,尚需通过脲酶活性等方法进一步确定。
2.购入或送检原料时,首先应采用感观法、筛分法、容重法等确定是否掺杂。根据检测结果和经验,初步划定掺杂物范围。
3.根据初步划定的掺杂物范围,可采取显微镜检和快速滴定进一步确定掺假的范围,最后再用化学检测的方法确认掺假的种类以及掺假物的含量。
二、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一)一般鉴别法
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法,故又称感观法。
(二)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与形式
1.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
(1)掺假: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可饲物质,以达以次充好,以假乱以杂增重。
(3)伪造:指以伪代真,名实不符。
2.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形式
(1)掺兑:在原料中掺兑非原料物,出售时冒称原物者。
(2)骨粉中肉骨分离,也可选用四氯化碳。上浮者为肉粉,下沉者为骨粉。
(3)玉米粉中分离玉米芯粉时,一般可选比重1.439的浮选液。上浮者为玉米芯粉,下沉者为玉米粉。
(4)棉籽粕中棉籽壳分离时,可选用比重1.438的浮选液,上浮者为棉籽壳,下沉者为棉仁粕。
(5)鱼粉中水解羽毛粉和海蜇废弃物分离时,可选比重1.326的浮选液,上浮者为水解羽毛粉和海蜇废弃物。若在下沉物中加入四氯化碳,则上浮者为鱼肉(极少量水解羽毛粉),下沉者为鱼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