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急性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7)吞线试验:100cm棉线,一端固定于颈部,另一端 系金属球,留置6-8hr后取出,检查血染点和黄 染点。血点在黄染点以上为上消化道出血,黄染 点以下为下消化道出血。一般进食道40cm,胃6070cm,十二指肠>70cm,有时血染点不明显,可做 潜血检查。 8)外科手术探查: 适应证为: a.不能明确出血原因、部位 b.出血不止、进行性贫血、血压下降 c.明显大出血、快速输血、血压不上升
药物止血治疗
b、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500-1000U,口服或灌注,用量根据出血量及频率而定。 绝对不能注射。
c、孟氏液:碱式硫酸亚铁,有收敛、凝固作用。
灌注或口服,每次50ml。
抑制胃酸分泌 机理:pH>6时易止血; 适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出血 药物:H2受体阻断剂 质子泵抑制剂
4)X线钡餐检查:出血停止,病情稳定数天后进行。 缺点:不能发现浅表性病变。 5)放射性核素检查:99mTc标记RBC。 有效的非创检查,对其它方法起补充作用。 如连续扫描发现腹腔内异常放射性浓集区应标为 阳性。 6)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创检查。 适应证:a、原因不明的急性消化道出血; b、临床考虑内镜不能到达病变部位; c、不能接受急诊内镜,又需明确诊断。 要求:每分钟出血量>0.5ml。
急性消化道出血
李英英
和(或)血(黑)便,是急诊 概念 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成年人 ,短时间内一次失血量达 800ml或约占总循环血量的 20%以上,出现低血压等周围 循环衰竭表现者,称为急性消 化道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死 亡率6%-12%.
分类:根据出血部位
上消化道出血: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 肠、胰腺、胆道和吻合口的出血,表现呕血,血色鲜红 或呈棕褐色,黑粪症并有恶臭。 下消化道出血: 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为 便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
8
胃管处理中的注意点
• • • • • 经鼻腔的困难置管 胃管的深度 不合作病人的置管 气管插管病人的置管 经胃管的药物治疗
.
9
胃管的选择
•静脉曲张出血慎用 •非静脉曲张建议使用
Chiu PW;Sung JJ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10(05)
.
10
药物治疗
大剂量抑酸剂(奥美拉唑80mg)
生长抑素以及类似物(善宁、施他宁)
特利加压素、垂体后叶素
﹢ ﹢
.
11
PPI和H2RA
• 埃索美拉唑是起效最快的PPI • 埃索美拉唑作为首选之一 • H2RA 在夜间的效果增强
.
12
生长抑素和奥曲肽
• 生长抑素静脉使用起效快、半衰期短 250ug 推注后3分钟内以250ug/h泵入 • 奥曲肽起效相对要慢,但半衰期长
. 2
病例分析
• 男性、48岁 • 黑粪2天,呕血4小时 • 2天前感觉头晕、乏力、恶心,无呕吐、黑 色大便,每日3-4次,量不等,每次站立起 来有短时间黑朦感,食欲差 • 4小时前进食中突发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 啡样食物,伴心慌、头晕、出冷汗、口渴, 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室 • 即往十年前有十二指肠溃疡和乙肝病史
Hearnshaw SA,Gut ,2010,59(8):1022-1029
.
38
适用紧急内视镜检查和内视镜治疗的 主要病症和症状
病症和症状 吐血、黑色便 紧急内视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视镜 内视镜治疗 内视镜方式止血法、EVL、EIS
便血
误饮异物 胃异尖线虫病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管结石嵌顿炎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腹部外伤 S状结肠轴扭曲 急性腹痛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与随访
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 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 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
关注病情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复发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预防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复发。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评估
观察是否出现休克、氮质血症等并 发症,及时处理以改善预后。
随访建议
1 2
定期复查
建议在出血控制后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了解病变 愈合情况。
监测症状
留意呕血、黑便等症状是否复发,及时就医。
3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复发 风险。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段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出血、中段胃出血和 下段十二指肠出血。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和胃癌等。
病理
出血部位炎症、溃疡或肿瘤导致血管 破裂,引发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血便,可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 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出血对局部的影响
胃黏膜损伤
出血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病变 。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可 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 发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ppt课件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ppt课件
11
• (3)手术治疗 内科积极治疗仍大量出血
不止危及患者生命,须不失时机行手术治 疗
12
• (4)介入治疗患者严重消化道大出血在少
数特殊情况下,既无法进行内镜治疗,又 不能耐受手术,可考虑在选择性肠系膜动 脉造影找到出血灶的同时进行血管栓塞治 疗
13

谢谢
14
快;②失血性休克;③血红蛋白低于70g/L 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输血量视患者周 围循环动力学及贫血改善而定,尿量是有 价值的参考指标。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 血过快、过多而引起肺水肿,原有心脏病 或老年患者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 输入量。
7
(三)止血措施
•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 (1)药物止血 血管加压素 ;三甘氨酰赖
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与黑粪 情况;
4
• 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
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 压测定;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 护。
5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 立即查血型和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
输液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
6
下列情况为紧急输血指征
• ①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
氨酸加压素(又名特列加压素 );生长抑 素及其拟似物:
8
• (2)气囊压迫止血 • (3)内镜治疗 • (4)外科手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
流术
9
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
• (1)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规予H2受体拮
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10
• (2)内镜治疗 内镜如见有活动性出血或暴
露血管的溃疡应进行内镜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
1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1/9/2024
39
护理目 标
1.生命体征稳定,脱水征消失。 2. 病人无继续出血的征象。 3.恢复足够的血容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 在正常范围。 4.能复述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知识。 5. 患者紧张不安情绪减轻,主动与医护配合
1/9/2024
40
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出血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 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避免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1/9/2024
17
呕血 黑便
血便 隐血
1/9/2024
(明确临床表现)
18
• 呕血与咯血鉴别
病史
呕血 hematemesis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
出血前症状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 呕出,可为喷射性
血的颜色 棕黑色或暗红色有时鲜红色
血的混合物 食物残渣,胃液
PH反应
酸性
口腔 咽
食管 贲门 胃 胰
降结肠 空肠 回肠 直肠 乙状结肠 肛门
3
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 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
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急重症,严重者
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5%-12%。
1/9/2024
4
• 上消化道出血 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
下消化道出血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
常见 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病因 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
大肠癌、大肠息肉
出血 先兆
急性上腹痛或原有节律性 上腹痛加剧
特征性
呕血、黑便
临床表现
便血特点 柏油样便、黑便或大便隐 血(+), 无血块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救治PPT课件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救治PPT课件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识别
再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 易发生,与病变性质、部位及 止血措施有关。
幽门梗阻
消化性溃疡、肿瘤等可引起, 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呕吐等 。
穿孔
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 膜病变等,表现为腹痛、腹肌 紧张等。
感染
消化道出血易导致感染,如肺 炎、腹膜炎等,与免疫功能下
效果评价
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及时评估止血效果,调整治 疗方案。
抑酸、护胃、补液等辅助措施应用
抑酸措施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 体拮抗剂等降低胃酸分泌 ,减轻对出血部位的刺激 。
护胃措施
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 糖铝、枸橼酸铋钾等,促 进胃黏膜修复。
补液措施
根据失血量和患者情况, 及时补充晶体液、胶体液 ,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 衡。
诊断依据
内镜检查是确诊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首 选方法,同时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02
急性消化道出血评估与处理原则
严重程度评估方法
临床表现评估
观察患者呕血、黑便等 症状,评估出血量及速
度。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 呼吸等指标,判断出血
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 压积等指标评估出血量
适应症筛选
适用于活动性出血、血管显露或喷射性出血等高危患者,以 及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出血的患者。
介入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应用价值分析
介入治疗技术
包括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经 皮球囊导管止血术等,可有效控制出 血并降低死亡率。
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 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出血量大、 病情危重的患者。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PPT课件
ERA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避 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并治疗潜在的病变。
控制基础疾病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进行消化道内窥 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潜在病变。
04
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与预后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常见并发症
01
02
03
出血性休克
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血容 量急剧减少,出现脉搏细 速、血压下降、头晕、口 渴、心慌等症状。
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身 体状况等对预后有较大影 响。
随访与复查
定期复查
消化道出血停止后,应定期复查 血常规了解贫血状况,复查胃镜 、肠镜等了解出血病因及愈合情
况。
预防复发
针对可能的病因进行预防,如治疗 溃疡、控制高血压等。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如出现呕血、 黑便、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 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 、乏力、头晕等症状。
感染
消化道出血后,肠道细菌 易位,可引起腹腔感染、 败血症等。
预后评估
出血量评估
根据呕血、黑便的量及全 身症状,判断失血量,大 量失血可危及生命。
病因评估
不同病因的消化道出血, 预后不同。例如,胃溃疡 出血较胃癌出血预后好。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2.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一旦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见有食管或胃曲张静脉出血或是发现粗大曲张静脉和胃内血液而无其他可以识别的出血原因 时,EGVB诊断即可成立。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GIB诊断则可确立。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定
反复呕血便血,便血次数频,黑色→暗红,肠鸣亢进 !出血未止 Hb、RBC压积持续↓ !出血未止 大出血2~3天后如BUN仍不下降,除肾功能受损外 可能!出血未止 治疗后循环功能改善,意识模糊→清醒,体力渐恢复 出血已止
(三)原发病的治疗
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
EGVB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措施
血管活性药物 内镜治疗 双气囊填塞压迫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 外科手术
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血管加压素减少门脉血流量、门体侧支循环血流量和曲张静脉压力。 但有明显的增加外周阻力、减少心排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等副作用 ,止血率 60%~80%,不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硝酸甘油可增强血管加压素的降门脉压力作用 ,减少其心血管副作用提高止血有效率和耐受性 ,对存活率无影响 。
消化道出血急诊处理
定义
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的某个或多个部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Treitz)韧带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下。包括下段空肠、回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般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去枕侧平卧,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呕血时将血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并保持 安静。 (2)禁食:禁食时间应到出血停止后24h。 (3)吸氧:大量出血后血压下降,血红蛋白数量 减少,其带氧功能下降,给予吸氧以确保贫血情况 下机体重要器官的供氧。
(4)严密观察病情
脉搏、血压、呼吸、体温、尿量、神态变化、 肢体温度、皮肤与甲床色泽、周围静脉充盈情况; 呕血及黑粪的量、色泽; 必要时中心静脉压测定:正常值为0.59~ 1.18kPa(6~12cmH2O),低于正常考虑血容量不足 , 高于正常则考虑液量过多、心力衰竭; 测定血常规、红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凝血 酶及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上消化道出血 • 应激性溃疡 • 食管炎 • 食道裂孔疝 • 消化性溃疡 • 出血性胃炎 • 贲门撕裂 • 血管畸形 • 胃扭转 • 胃食管静脉曲 张 • 肠梗阻 下消化道出血 •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 肠套叠 • Meckel憩室 • 肠回转不良 • 巨结肠继发小肠结肠炎 • 肠重复畸形
学龄前期/学龄期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出血原因
新生儿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
• 吞咽母血
下消化道出血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维生素K缺乏
• 应激性溃疡• 肠Leabharlann 转不良•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 消化性溃疡
• 血管畸形 • 凝血功能障碍 • 牛奶蛋白过敏
• 巨结肠继发小肠结肠炎
• 新生儿出血症
婴幼儿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
急症内镜检查前应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禁 食;对于焦虑者,可酌用镇静剂。胃内积血影响窥视 时,可将积血吸出,或改变体位以变换血液、血块 位置;对于黏附的血块,可灌注冲洗以利病灶暴露, 但不必去除黏附血块,以免诱发活动性出血。
(4)放射性核素扫描:主要适应于急症消化道出血 的定位诊断和慢性间歇性消化道出血部位的探测。 (5)选择性腹腔内动脉造影:适应证:内镜检查无 阳性发现的上消化道出血,或内镜检查尚不能达到 的病变部位,或慢性复发性,或隐匿性上消化道出血。 如憩室炎、血管异常、发育不良或扩张、血管瘤、 动静脉瘘等。
小儿对失血量的耐受力差,临床症状轻 重不一, 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出现致命性失 血性休克。 有的则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 大便潜血阳性。 反复小量出血,久之可导致小儿贫血 。
根据胃肠道出血量的多少、速度快慢、在肠腔内 停滞时间的长短、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三类:
(1)慢性隐性出血
(2)慢性显性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胃食管静脉曲张 •误吞(食)异物 •血管炎(过敏性紫癜) •Crohn病 •肠梗阻 •血友病
下消化道出血
•肛门疾病 •感染性结肠炎 •息肉 •Meckel憩室 •过敏性紫癜 •炎症性肠病 •溶血尿毒症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包括定性、定位,判断出 血量和出血速度等两方面。 一、定性 : 1、确定所见的物质是否为血:服用一些药物
2.辅助检查:活动性出血时,可考虑做下述检查
以鉴别。 (1)鼻胃管抽胃液检查:如胃液为鲜红色或咖啡 样多为上消化道出血,清亮有胆汁则多为下消化道 出血。 (2)血尿素氮浓度与肌酐浓度比值:无论出血多 少,上消化道出血比值比下消化道要高。利用此生 化指标可简单区分上、下消化道出血。
(3)急症内镜检查:急症内镜检查是指出血后48h内 进行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多主张 在出血24~48h内进行。此法不仅能迅速的确定出血 都位、明确出血原因,而且能于内镜下止血药治疗 。
(铋剂、药用碳、甘草等)、食物(草莓、甜菜、菠菜 、 西瓜、西红柿等)均可被误认为有便血或黑粪症。 2、是否为消化道出血:鼻咽部或口腔内咽 下的血也可以被误认为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或血 尿也被错认为便血,在诊断前应认真检查上述部位 。
二、定位 消化道出血可由胃肠道本身的疾病引起, 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因此,首 先要排除全身性疾病,然后鉴别是上消化道 还是下消化道出血,鉴别方法如下:
1.临床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粪便特点
进行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既往多有溃疡病、肝胆疾病或 呕血史;出血时表现为呕血伴有上腹胀痛、恶心、反 酸;大便多为柏油样便,无血块。 (2)下消化道出血:既往多有下腹痛、排便异常或 便血史;出血时表现为便血,无呕血,伴有中下腹不 适。大便多为鲜红或暗红色,大便稀,量多时可有 血块。
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
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带为界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十 二指肠、胰腺、胆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小肠、结肠、 直肠、肛门的出血。
消化道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临床 表现为呕血、便血或两者并存。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排柏油样便。 下消化道出血:便血,大便可呈鲜 红、暗红或果酱样,出血量多时也可 表现呕血。
三、判断出血量及速度 大量出血:是指呕血或便血,在短时间 内失血量为循环血量的20%~25%,临床上即 出现休克症状,需进行抢救措施。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治疗原则:
迅速稳定患儿生命体征; 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确定出血病灶; 明确出血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制定特殊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
一、迅速稳定患儿生命体征
(3)急性大量出血
迅速确定出血的病因、部位和及时处理,对
预后有重要意义。
儿童消化道出血病因大致分为四大类: 1.出血性疾病: 如新生儿自然出血、过敏性 出血(特别是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 病等;
2.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出血性肠 炎、肠伤寒出血、胆道感染出血等;
3.胃肠道局部病变出血:常见病因有食管静 脉曲张(门静脉压增高症)、溃疡病出血、 胃黏膜异位、肠息肉脱落、胃肠道血管瘤、 肠重复畸形等; 4.少数“无痛型”急腹症出血:如新生儿( 肠回转不良症)、休克型肠绞窄以及少见的 无痛型肠套叠(症状以休克及出血为主)。
2、积极补充血容量:
活动性大出血时,应迅速输血或静脉补液,维 持血容量。一般根据估计出血量,首先于半小时内 输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20ml/kg。如全血 、 血浆或右旋糖酐,常用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渗 透压,扩充血容量,作用较持久,每次15~20ml/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