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一
井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井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9年5月12日上午,中国山东省一家煤矿井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在井下作业区域的一处矿井巷道内,当时有多名矿工正在进行采煤作业。
据目击者描述,事发当时突然传来了爆炸声和火光,随之而来的漏风和浓烟迅速填满了巷道。
造成至少20名矿工受伤,3名矿工不幸遇难。
二、事故原因1. 作业安全标准不符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地点的矿井巷道并未按照相关矿井安全规范进行规范化改造,巷道内存在很多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维修不良的电器设备。
这导致了事故发生后矿工们没有及时发现危险信号,也无法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逃生。
同时,因为巷道内没有安全疏散通道,造成了矿工们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快速逃离现场。
2. 矿场管理不善据厂家员工反映,事发矿场的管理层一直以来对于安全生产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了矿井安全规范要求,导致事故发生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火灾发展和实施紧急疏散。
矿场管理人员也缺乏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矿工们在火灾发生时未能有效地进行自救和逃生。
三、事故影响1. 人员伤亡根据初步统计,此次事故共造成3名矿工死亡,20名矿工受伤。
受伤人员不仅受到了身体伤害,也给他们和家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精神痛苦。
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舆论讨论,也对矿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形象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
2. 经济损失除了人员伤亡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外,因为火灾导致的矿井设施和设备受损严重,也给企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
此外,因为相关管理不善导致的事故受访者的公众质疑和企业形象的负面评价也导致了企业公共关系和品牌上的负面影响。
四、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1. 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专业的救援队伍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并第一时间开展了伤员救护和转运工作。
与此同时,政府也积极组织了能够提供援助的相关单位和专业救援人员前来支援,以保障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六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六篇第一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 xx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2、使用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前未进行检查,未及时发现并整改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滚轮铁夹板松动这一隐患。
3、清洗机未接地。
4、黄某的安全意识不强,未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整理盘绕在支架上,而散落在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周围。
1、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采取有力措施使之得到严格执行。
3、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隐患。
4、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三违”行为。
第二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202-年1月10日13时13分许,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847.33万元。
发生原因是,笏山金矿井下违规混存炸药、雷管,井口实施罐笼气割作业产生的高温熔渣块掉入回风井,碰撞井筒设施,弹落到一中段马头门内乱堆乱放的炸药包装纸箱上,引起纸箱等可燃物燃烧,导致雷管、导爆索和炸药爆炸。
钻井作业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事故
第三次压井
3月31日凌晨3:33分,罗家2井封堵压井施工按照“特殊凝胶堵漏压井技术施工方案”开 始正式实施。注入密度1.6~1.7 g/cm3压井泥浆45m3,接着注入凝胶液235m3,注入 水泥84吨,平均密度1.84 g/cm3,到6:18分替入1.6~1.7 g/cm3泥浆37m3,施工顺 利结束。关井观察,罗家2井油、套压均为零,罗注1井油压5.188MPa,套压0.727 MPa。6个泄漏点的火焰有减小趋势。施工过程顺利,效果比较明显。专家认为,基本 完成了堵漏任务。
○ 此次事故造成万余名群众转移,一万多名学生停课,无人员伤亡。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事故
第二次压井
首先将原有的70多根钻杆全部起出,之后将100多根钻杆下入。 钻杆下端带有两个膨胀球,底端带有一个锥型堵头,堵头中间 有一个注水口,堵头到达套管裂隙下处后,迅速向井底注入速 凝水泥,膨胀球会堵住气体。但由于井下情况复杂,工作难度 大,压井不成功。
事故原因:
一.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二.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三.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四.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五.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些都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因素。 六.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七.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卡通风学期汇报
钻
井
作
业
井
喷
事
故
案
例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1

• •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 一
董照芳
15方池子突然侧翻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1989年10月某日,作业队执 行搬家任务,在吊15方池子过程中,由于池 子里面存放其他物品,没有有效固定,吊装 时,使用单绳套吊装,吊起池子时,池子摆 动非常厉害,一名职工上去扶池子,由于池 子摆动将职工碰了一下,职工不慎滑倒,倒 在池子下面,这时15方池子突然侧翻,池子 砸在职工身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胜利石油管理局触电死亡事故
• • 事故经过 2005年3月10日20时30分,胜利油田 井下作业三公司孤岛作业大队(西区) 117队二班某刘带领当班人员,在0X722井下完打捞管柱后,准备收工。 刘树森安排高某和肖某看井。高小光 为了看井方便,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移 动照明灯,触电死亡。 2)事故原因 是使用不合格漏电的照明灯具,且未 使用安全电压;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未断电情况下移动照明灯具,造成死 亡事故。
• •
抽油杆吊卡与小钩脱离、吊卡砸头部 事故经过
•
某年7月4日某作业队在某井进行在 下抽油杆施工,当下至第74根抽油 杆时,抽油杆吊卡突然与小钩脱离 掉下,当站在井口的王某在转动抽 油杆听到上面有异响,仰头上望时, 被掉下的抽油杆吊卡砸伤头部,造 成事故。
二、事故原因 1、小钩保险销失效,导致抽油杆吊卡从小钩上脱 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王某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抽油 杆吊卡掉落时躲闪不及,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 要原因。 3、司钻操作水平差,下抽油杆不 平稳,是导致事 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油气水井小修井下作业安全管理规 定》,开展日常的安全检查,确保吊具保险完 好,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 生产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井控案例分析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1、基本情况 黄26-34井是一口生产井,地质构造位于黄5井区 内部,附近地质对比同层位的井有黄浅27井、黄2236井、黄51井、黄8C井,单井产量最高为:产油5.5 m3/日(黄51井),产气606 m3/日(黄8C井);最 低为:产油0/日(黄浅27井),产气0/日(黄51 井),属于低产层位,目前这些井基本调转新层。
四通
黄26-34井井口示意图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2、基本数据 完井日期: 2001年6月20日 套管尺寸:φ339.7×342.21 人工井底: 89枪常规射孔 2681.0m 21.0m/9层 预射井段:2095.2-2028.0m 设计压井液密度1.05g/cm3 测井油气显示综合解释结果:油层及低油层。 完钻井深:2695.0m φ139.7×2694.77 生产井段:2206.4-2656.0m 层位:沙河街组中部 孔密16孔 /m;
塔中Ⅰ号坡折带是塔里木油田公司2005年发现的一 个超亿吨油气田,资源量达到3.6亿吨,有利勘探面积 1100平方公里。
井喷案例分析
(一)塔中823井
2、试油情况
该井是用原钻机进行试油测试,用8毫米油嘴求产, 油压42.56MPa,日产油88.8方、气32.6万方,含硫化氢 20ppm至1000ppm(0.03克/立方米至1.5克/立方 米)。12月16日试油结论是: 硫化氢浓度14834ppm(22克/立方米)
井喷案例分析
(二)黄26-34井
黄26-34井
作 业 机
出口
车 射孔 弹车
井架 抽 油 机 抽 油 机 抽 油 机
值 班 房
出 口
抽 油 机
抽 油 机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

矿山事故案例解析5篇本文档旨在通过分析5个矿山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1. 案例一:坍塌事故事故概述2019年某矿山在进行地下开采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5名矿工被困,最终2人遇难。
事故原因1. 地质条件复杂,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查。
2. 开采方案不合理,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全面了解矿区地质条件。
2. 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采取有效支护措施。
3. 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2. 案例二:爆炸事故事故概述2020年某矿山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1. 爆破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质。
2. 爆破作业前未进行充分安全评估。
3. 爆炸物品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1. 确保爆破作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2. 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制定爆破作业方案。
3. 加强爆炸物品管理,确保储存、使用安全。
---3. 案例三:中毒事故事故概述2018年某矿山在进行井下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
事故原因1.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2. 现场监测设备不足,未能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浓度异常。
3. 作业人员未配备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预防措施1. 优化井下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增加现场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气体浓度。
3.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4. 案例四:物体打击事故事故概述2017年某矿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1. 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2. 作业人员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安全监督。
预防措施1. 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三)管理原因
1、该队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无施工设计盲目施工, 不进行井下情况及技术交底,未按标准要求安装防喷 器等等。
2、现场负责人思想麻痹,井控意识淡薄。卸油管挂 顶丝时,喷出气流造成人员伤亡,仍未能引起足够重 视。
3、现场操作人员井控操作技能低,出现间歇性井喷 不采取措施。
课程结束 祝愿大家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二、事故发生经过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间歇井喷的情况并未引起现场 负责人的注意,并且继续施工提 出油管挂,然后开泵正循环泥浆, 当时套压为16.5MPa。在循环 过程中发生井涌,6:51实施坐 油管挂回位时发生井喷,6:55 井喷着火,人员被迫撤离。后井 架被烧倒。喷出火焰高25- 35m左右,直径20m左右。
四、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7、加强施工作业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做到 有章可循,同时抓好制度落实工作。
8、严格监督管理制度。通过监、管双管齐 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施工作业前,现场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具 体如何操作?
轮南57井井喷失控事故案例分析
3、严格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对在地质、工 程和施工设计中提出的有关井控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措 施要向全队职工进行交底,明确作业班组各岗位分工, 并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井控装备及工具。
4、严格开工验收制度。《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中要求,即:井控装置及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 符合设计要求,闸板芯子尺寸、内防喷工具的连接扣 型应与所使用管柱相匹配。
井口安装了70MPa的采油树。
一、基本情况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一)

合用文档井下作业典型事故事例分析(一)二 OO七年一月目录一、××井分求管串卡钻事故二、××井油管落井事故三、××井钻杆落井事故四、××井通井规卡钻事故五、××井测井电缆卡钻事故六、××井分注管串错下事故七、××井压裂卡钻事故八、××井清除抽子卡油管落井事故九、××井油管爆炸事故前言在历年的井下作业中,或多或少出现过不同样种类的质量事故,给单位整体效益带来了不同样程度的影响。
为了预防近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有必要分析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原因,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事例》采集整理了近三十年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井下作业工程质量事故实例,经过对这些实例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今后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减少或杜绝近似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处井下作业的竟争力拥有必然的指导意义。
事例表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亲密结合井下作业生产本质,总结了井下作业工程质量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二是每个事例都拥有独立性、代表性;三是对今后井下作业过程中防范近似事故的发生拥有必然的可鉴性。
一、××井分求管串卡钻事故<一>静态资料完井日期: 2003 年 9 月 27 日、人工井底 :1926.10m 、套补距 :2.5m 、套管外径 : Φ、内径 : Φ、套管深度、水泥返高。
压裂层位长 4+5,油层段: 1818—1824.8m 1824.8 — 1829.9m ,射孔段: 1821.0 —,采用SYD-102-127 弹射孔,孔密32 孔 / 米。
××井分求管串遇卡前后表示图分求表示图遇卡后表示图花管沉砂轨封母堵长 4+5长 4+51825.0 m1825.0 m花管轨封长 61长 61母堵<二>事故过程分求管串卡钻2003 年 11 月 26 日压裂长 61层后下入分求钻具,结构为母堵+油管 1 根+Y211-114 轨封 1 个 +变径接头+ф62mm花管 1 个+油管191 根至井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修井原因
某井在小修作业时,提完抽油杆,上提原井泵管时卡,大力解卡60×9.8KN,未开,倒扣,提出油管,现上大修,打捞解卡,捞出井内遇卡管柱,井内鱼顶为φ114.3mm油管接箍,鱼顶深1147.14m,套管为φ177.8mm,TBS防砂管悬挂器位置为1694.0m。
二、修井简况
(一)在摸清鱼顶情况后,下φ102滑块捞予进行打捞,打捞深度为1147.14m捞获,活动解卡70吨,断、提钻具捞出φ114.3mm平式油管59根,本体断,下φ114—138母锥至1668.16m,造扣打捞未获。
(二)经分析、怀疑套管变形,下φ152mm铅模至1668.16m 处打印,提出铅模进行核实铅模最小外径为137mm,最大外径152mm。
(三)下φ135套管整形器至1668.16m,爆炸整形3次,下φ154×1.50m通井规,通井至1669.81m,下φ152mm铅模打印深1670.55m,提出铅模进行核实,铅模最小外径为140mm,最大外径152mm,下套管整形器至1669.81m处进行爆炸整形2次,下φ154×1.50m通井规,通井至1674.95m。
下φ152mm铅模至1674.95m处打印,印痕为不规则管的印痕。
经分析,确定为φ114.3mm,平式管本体。
(四)经研究分析,这次卡管原因为套管变形,不是砂卡,下φ102×1.5m双滑块捞予至1674.95m,捞获、捞出φ114.3mm 平式管半根+φ57泵+488.9mm油管1根+488.9mm油管接箍,将井内全部落鱼、捞出,下φ154mm×1.50m通井规、通井至1694.0m。
三、修井效果原因分析及下步措施建议
(一)本次大修按施工要求,捞出井内全部被卡管柱,并对套管进行整形,成功完成大修作业。
(二)通过对本次大修总结发现,要顺利完成大修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摸清鱼顶情况及鱼顶在井内的状态,不能盲目下打捞工具;
2.对井内管柱结构及数据必须清楚,如下母锥进行造扣打捞时,提前遇阻,怀疑为套管变形,进行打印,证实为套管变形,减少施工同期及作业成本。
3.摸清井的地质情况,发现此井不出砂,再根据管柱数据的核实,证实此管柱不能出现砂卡现象,最后下双滑块捞予,进行直接打捞,捞出井内全部落鱼,成功完成大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