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学基础》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学基础》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学基础》

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电学基础知识梳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和画简单的电路图。会把电路图与实物图之间进行转换。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的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实例,欧姆定律及其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实验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难点:欧姆定律及其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综合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是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是把

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等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 ;

(2) .

4.电路的三种状态是、和,其中会使电路中的

电流很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应当避免的.

5·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的符号:电灯,开关,电铃,电动机.

二、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定义法: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联电路;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此电路就是联电路.[.Com]

2.电流法: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是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是联;若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有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

联.

3.断路法: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若其他用电器照常工作,表明这几个用电器是联;若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联的.

4.短路法:用导线将某一用电器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这几个用电器是联;

如果其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联.

三、电流和电压

1.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极.2.在物理学中,用表示电流的大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

是。

3.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认识电压的作用时,采用了法.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照明电路的电压是,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四、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1.实验室用的学生电流表共有两个量程,分别是和量程,若用大量程,其分度值是A;若选用小量程,其分度值是A。-

2.实验室用的学生电压表共有两个量程,分别是和量程,若用大量程,其分度值是V;若选用小量程,其分度值是V.

3.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前都要检查,连人电路时都要注意电流从流入、流出,都要正确选用;不同的是表与被测电路串联,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4.识别电路时,表看作导线,表看作断路.

五、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中的电流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六、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______________。2、符号:_____。

(二)单位

1、国际单位:_____。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____、____。换算:___MΩ=______kΩ、___kΩ=______Ω。

3、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几十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导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电阻为几千欧左右。人体电阻1000-2000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还与_____有关。对大多数金属导体而言,______越高,电阻越大。

结论解释: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四)变阻器

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_______________。

(1)滑动变阻器:

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变阻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______合适的滑动变阻器;____联在电路中;接法:__________________;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______。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1_____________,2_________。

注意:1、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2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是搞清哪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2)电阻箱:分类:旋盘式电阻箱、插孔式电阻箱。

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2猜想或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会进行表格设计)

5分析和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常用的方法。)

6评估与反思:

7交流与合作:

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欧姆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变形式________,________

3、说明

(1)适用条件:___(用电器工作时,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即用来发热的电器)(2)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___、___、___。

3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_______;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 成_______。

注意: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

即在数值上R等于U、I的比值,但R大小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三)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器材

2、原理:__________。

3、电路图:

4、步骤:

A、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_______。

注意滑动变阻器(串联,阻值最大)、电流表(串联)和电压表(并

联)的正确连接。

B、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进行试触,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

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C、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若是小灯泡,则不应求平均值)

D、整理器材。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安全电压是___________

2、安全用电原则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3、雷雨天如何防雷:

(1)、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

(2)、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3)、切勿游泳或从事水上运动。

(4)、不要站在山顶及空旷场地。

(5)、应远离高大树木和桅杆等,在空旷场不宜打伞。

(6)、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典例精析:新课标第一网

例1、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暗,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原因是

例2、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1时,电灯亮;当S1、S2都断开时,

电灯亮,它们是连接的;当S1、S2都闭合时,电灯亮,它们是

连接的.

例3.如上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处电表是电压表.

巩固提高:

1、下列关于并联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用电器是并列地连接起来的

B.若一个用电器的内部断路,其余的用电器也不可能通电工作

C.并联电路是由干路和各支路组成的D.相互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2、一个开关同时能控制三只灯泡,则这三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某同学将如图2所示的三个灯泡连接在电路里,接线良好,当闭合开关时,三个灯泡都不亮,则

()

A.甲灯泡丝断了B.乙灯泡丝断了C.丙灯泡丝断了D.都有可能

4、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甲、乙灯泡规格相同,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现用电压表进行检测,量出 A、B两点间的电压为0,B、C两点间电压为6V,造成开路原因可能是()A.电源接触不良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431862.html, B.开关接触不良

C.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D.甲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了

5、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亮不起来,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由明显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时

()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B.从a经灯L1到b的电路中有断路

C.灯L2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D.电流表和灯L1、L2都坏了

【作业设计】预计完成时间为15分钟

必做题:考纲第十二章电流和电路相应练习

选作题:1、某小组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实践列出了白炽灯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与检修方法,下表给出了他们研究结果的一部分: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

1.灯泡的灯丝断了

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

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造成接触

不良

换新灯泡

换新线并接

检查加固

对于"灯泡不亮" 的故障,从电路的状态来看,其可能原因可以概括成下列哪一类原因()

A.电路出现了短路B.电路出现了断路C.并联变成了串联D.电源正负极接反

2、如图5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接通S2灯亮,电铃响B.只接通S1灯亮,电铃响

C.只断开S3灯亮,电铃响D.只断开S1灯亮,电铃响

【板书设计】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二、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定义法: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联电路;若各元件(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此电路就是联电路.

2.电流法: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是一条路径,则这些用电器是联;若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有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是

联.

3.断路法: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若其他用电器

照常工作,表明这几个用电器是联;若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联的.

4.短路法:用导线将某一用电器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这几个用电器是联;

如果其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联.

三、电流和电压

四、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五、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教学反思】

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复习不只是简单地再现过去的内容,也不仅是为了防止遗忘,复习应该是站在更高的起点,往回看学过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各节各章的知识融汇贯通。从而使学生对已熟悉的概念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更加深入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更加简明扼要、更加巩固可靠的结论,达到“温故而知新”。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无论怎样强调它的地位和作用都不过分。因为中考有许多的内容都是检测电学知识的,而学生最容易丢分的也是在电学知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有关电学的内容可分为静电和电路两部分,静电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学生害怕的是电路部分,尤其是这一类题,如根据题目的要求连接实物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计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的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有的则是不注意电路的非正常部分,如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不会分析电路。因为分析电路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关键,电路到底是串联、并联,是发生了断路、电源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必须通过仔细分析题意搞清楚。电路分析正确了,后面的进一步思考和解题才有意义,正确率才能提高。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专题复习,学生对电学的简单电路分析、动态电路、电路故障题、电功电功率的试题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基础普遍差,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还存在问题,一知半解。本节课以“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为切入点,把初中电学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和中考题型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没提到的知识点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因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论是知识点还是试题都是最基础的,以达到巩固的目的。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因为顾及了一些同学基础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讲义、教案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 总复习讲义、教案 (全册) 第一讲、机械运动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如用积累法测微小长度,比如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用尺规配合法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棉线)法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2015年九年级复习(透镜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好透镜及其应用中的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适应中考题目的考试,提升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复习提问法。 教学器材:PPT课件。 教学时数: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透镜的相关知识 1、什么叫透镜? 球的一部分做折射材料,这样的元件叫透镜 2、透镜可以分为哪几类?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符号 对光有会聚作用,有两个实焦点 运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

注意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纸在另一边寻找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就是焦点,再用刻度尺量出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即可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光路图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B、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C、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注:凸透镜表面越凸,其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也越强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符号 对光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 运用:近视眼镜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光路图 A、行于主光束的光线,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B、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束 C、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3、到目前止:我们学过的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有凸面镜与凹透镜;对 光有会聚作用的光学元件有凸透镜与凹面镜。

二、凸透镜成像 1、成像实验 A、注意:①凸透镜、光屏、蜡烛在同一直线上 ②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B、实验步骤: C、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原因:移动光屏,得不到像——①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②蜡烛在焦点以内或焦点上。 D、拓展:①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不过像变暗。 ②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2、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3、凸透镜成像时,物距改变时,像的大小怎样变化? 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变大。 注意:在利用照相机照相时就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镜头与暗箱 4、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三物理全套总复习教案(必看)

简单电路 【知识导航】 一、电路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元件所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用电器工作。 (4)导线:连接电源、用电器、开关,让电流形成通路,起传输电能的作用。 3、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有电流的电路叫做通路。 (2)开路:当开关断开,或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中不再有电流的电路叫做开路。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电路,叫做短路。 (短路有两种情况:用电器部分短路和电源短路) 4、如图1所示,几种元件的符号: 图1 图2 5、如图2所示,短路有两种:一是电源短路,即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相连,这样可能会烧坏电源; 二是局部短路,即将用电器(或电表)的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这样会导致被短路的用电器(或电表)不能工作,但不会烧坏。 二、串并联电路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首— 尾—首—尾)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首— 首、尾—尾)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 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 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 的开关控制该支路,控制该支路的用 电器。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1)电流分析法:根据“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的方法分析电路中的电流,若电流在途中不分流, 则用电器串联;若在某处分流,则用电器并联。 (2)断开法:去掉任一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 作则用电器并联。 (3)经验法:如路灯、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是串联;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等。 三、电流(用字母I表示) 1.电流是导体中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单位: (1)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常用单位:毫安 (mA)、微安(μA)。 (3)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3.一些电流值:台灯和手电筒中的电流都约0.2A,计算器中的电流约100μ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1A等。 4.电流用电流表来测量,其使用方法是(两要两不要): (1)要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要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3)被测电流不要超出电流表的量程;若超出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 被烧坏。 (4)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否则造成电源短路,可能会烧毁电源和电流表,原因 是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阻很小。 四、电压(用字母U表示) 1.电压的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某段电路中有电流必有电压,而有电压时不一定有电流。 2.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2)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3)换算关系:1kV=103V,1V=103mV=106μV。 3.一些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的电压为2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手机锂电池的电压为3.6V。 4.电压的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其正确使用方法: (1)必须把电压表和被测电路并联。 (2)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3)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若超出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 坏电压表。 (4)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此时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会造成 电源短路,原因是电压表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阻。 5.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电流表电压表 A V 不符号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健康教育课教学教案

健康教育课教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2、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并学习擦鼻涕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搜集能引起幼儿兴趣、有特殊气味的生活用品。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由添画游戏导入活动:出事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师:这是一为粗心的小朋友在参加 画展时画的一幅画,这次她没有的讲,因为她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 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并引导幼儿把画添完整。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并教育幼儿平时做事情要细心,由此引出 鼻子。 评:以添画游戏导入,既能引起幼儿兴趣,又能开发幼儿智力,展开想象,为什么不 得奖?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引出课题,为下一节做好铺垫。 二活动部分 1、玩游戏: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 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醋、酱油、酒、水,劝说对的给予击掌鼓励。 2、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臭味、甜味、烧焦味等。 3、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幼儿会说出:喘气。教师给与相应鼓励。举例说明:人在感冒时鼻子容易堵塞,闻不到味,同时感觉喘不过气来,那种滋味很难受,小朋 友有那种感觉吗?幼儿会答:“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让他受到任 何的伤害。 评:举例说明鼻子的作用,幼儿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强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 现在老师有个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一听是怎么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翘鼻子鲁鲁》。 评:进一步增强幼儿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4、听故事做讨论: 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鲁鲁做的对吗?还有那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做补充。 小结:保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这样做很危险也很不讲卫生。 评:真实的故事情节,说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通过幼儿讨论,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并引深到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5、叫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与幼儿谈话,通过上面的游戏小朋友已经知道鼻子的作用很大,难免有时流鼻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那么用手帕怎么擦鼻涕?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评:通过教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学擤鼻涕,对动作正确的幼儿给与鼓励。 总评:形象直观的授课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自护意识与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到阅览室,看有关保护鼻子的画册。 一、活动背景: 可爱的小兔、狡猾的狐狸为小班幼儿所熟识。很多活动都借助于这两种动物角色的穿插表演,小班幼儿都非常投入,活动效果也比较好。所以本活动也以动物间的追与躲的游戏为组织形式,以满足幼儿对动物情境表演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自我形体感知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往往不能较为正确地估测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空间立体关系。譬如撑伞时可能会只罩住自己的头部,而把身体露在伞外;或者撑伞时不能注意与周围环境事物的协调,总要碰到他人或碰倒物品等。

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答案】 C 【解析】【解答】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cm 时,所以f=10cm,A不符合题意; B、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 C、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C符合题意; D、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 cm B.只将透镜向右移动,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向左以一定可以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一定可以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片,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 【详解】 A.由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30cm,则根据成像特点有 >>,2 2f u f > v f 则 > >>,30cm2f f f 220cm 可知 f >> 15cm10cm 故A项正确; B.只将透镜向左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可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项错误;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在光屏上;故C项正确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故D项错误。 故选AC。 2.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

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D 【解析】 【详解】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 AB.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故AB不符合题意; CD.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CD符合题意。 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答案】BC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要使成像大些,应该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则像变大;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是增大了物距,减小了像距,像会变小,故A错误; 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即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则像变大,故B正确; C. 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此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会变大,故C正确; D.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要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

((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总复习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 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 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 v s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健康教育课教案

健康教育课教案 新色学校 第一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第一课健康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你知道什么是健康吗? 2、如何让自己更加健康? 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健康是什么?大家动脑筋想一下(先不要看书) 2、健康包含的几个方面(讲述): (1)生理(身体)健康:这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是其他各项健康标准的基本条件 (2)心理健康:具有同情心与爱心,情绪稳定,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热爱生活,和睦相处,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3)道德健康: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不健康标准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高于它们。 (4)社会适应健康:是指不同时间内在不同岗位上时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适应良好是指能胜任各种角色,适应不良是指缺乏角色意识(如在单位是好工作人员,在家不一定是好父亲或好母亲)。能促进身体,心理,道德健康发展 3、阅读课文,观察图示,了解一下健康包含的这几个方面知识。 “十条健康的标准”

4、重点讲述一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对比不健康的表现,指引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培养健康的意识与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5、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呢?设定健康目标,实践健康行为。 作业 每一个小朋友设定一个健康计划。(P6) 板书 1、你知道什么是健康吗? 2、如何让自己更加健康? 3、生活技能活动 教学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及网络交流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课堂上如果光是教师讲、学生听,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一个游戏《你健康吗?》,将生活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比教师自己讲解更具说服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内容改变了原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离现实社会的内容,体现出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的价值。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答案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 一、选择题 1.(2019哈尔滨,18)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C 2.(2019杭州,6)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A 3.(2019天津,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 A. 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 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 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 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答案】ABD 4.(2019北部湾,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A 5.( 2019深圳,2)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A. 放大镜 B. 近视眼镜 C. 监控摄像头 D. 投影仪 【答案】 C 二、填空题 1.(2019吉林,8)“5G时代”已经来临,手机功能日益强大。人们在使用手机通话是是靠来传播信息的,使用手机拍照是利用来成像的。 【答案】电磁波、凸透镜 2.(2019北部湾,25)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 (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2)用如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cm,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_______cm。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______能;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中考物理专题光学教案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2课时) 蒋中初三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 2、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应用 4、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并能用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一些现象 5、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了解其应用 二、知识回顾 1、______ 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 禾廿___ 。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 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__ 。 3、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________________ 。 4、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________ 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色光决定的。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 _______ 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 色光决定 5、光具有的能量叫____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_____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它能 ______________ 。 7、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 影子,这说明光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像。②像的大小 与物体的大小 ________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_______ 。⑤像与物以镜面_____________ 的。 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 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发现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 像。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学会设计未来 【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耐挫能力低,怕苦,怕累,同时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立志方面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基础,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学习一些如何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榜样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我激励水平,形成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适应对象】 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吗?生命的旅行将如何到达理想的彼岸?自己将成为怎样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请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这时,你又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稍作停顿)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教师在讲导语时,要做到声音低沉、平稳、缓慢,留有空间,令人产生联想)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归纳 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在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A符合题意。 B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 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 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 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 【答案】C 【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

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2)

透镜及其应用 章节(课题)名称透镜及其应用(一)学时 1 总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 方法 (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做适当引导教学难点.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典型题例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学 札记

F F 图 9 一、 复习过程 (1)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 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 例题1:1、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2、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3、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4、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例2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 总结梳理知识点 复习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F F F F

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 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 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 的。 例题3: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 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 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例4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2017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及答案

2017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7益阳)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在主光轴上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2017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3.(2017徐州)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4.(2017南京)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5.(2017武汉)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6 / 1 2017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及答案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 察.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和技能: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二、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一些声学的初步知识。讲述的内容有声音的发生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四、知识梳理 声音的产生 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规律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音的感知过程 声音的特性 音调:决定因素 响度:决定因素 音色:决定因素 来源和危害 噪音 定义 防治 声音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 声传递能量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

九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教学提纲

九年级健康教育 九年级健康教育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与青春期保健及安全应急自救自护方面的相关知识;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升素质和能力; 3、使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掌握疾病预防方法,关注健康、快乐成长。 教学资源分析: 本学期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2、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 3、心理保健与青春期保健; 4、安全应急与自救自护。 第一学期: 第一课:关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二课:怎样观赏体育比赛 第三课:合理饮食,强身健体——平衡膳食宝塔

第四课:肥胖症与减肥——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体型第五课: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 第六课: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发展 第二学期: 第一课:10年后的我 第二课:考试心理辅导——应试的心理策略与技巧第三课:揭开科学锻炼的奥秘 第四课: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第五课: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第六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九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关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都有哪些毒品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 常见和最主要的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止咳水等。这些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有那些危害呢? 1.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