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合集下载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比较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比较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比较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虽然它们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文化传统是指一种民族或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一系列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规范。

它是一种被人们传承和继承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成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和精神支柱。

而传统文化则更侧重于对传统艺术、文学、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是一种对过去文化的总称,它包括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也有着更加具体和精细的内涵。

其次,文化传统更强调的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它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

而传统文化则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再创造。

最后,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文化传统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精神的支撑和文化认同的表达,它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

而传统文化则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弘扬,它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和再创造,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虽然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作用。

文化传统更强调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而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弘扬。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和精神支柱。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它们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原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的基石。

它们以其独特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的传承,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景观,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统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闪耀之星,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特色。

它是民族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探索和思考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方面的独特观点和精神追求。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人民精神世界最后的归宿。

如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个学派的思想,以及诗、书、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方面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小康社会、中庸之道、和谐一家等核心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指导社会生活、约束个人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与变革。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延续和传承。

它是个体和社会通过接受、学习、练习以及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经验融入到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去的过程。

文化传统的形成离不开文化承载体的作用,包括民俗活动、古迹遗址、文化机构等。

这些承载体不仅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也是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的平台。

文化传统的传承注重创新与发扬,既要保持其传统的内核与精髓,又要不断与时俱进、拓展新的领域,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塑造个体的品格、修养和精神追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在个人层面上能够带来情绪的宁静与思维的深邃;而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发展可推动社会稳定与谐和、激发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此外,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也是一个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与对话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融与发展。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3.判断哪些是传统文化,哪些是文化传统:
• • • • •
国画 精忠报国 民谣 戏曲 对联 礼仪仁孝 中庸之道 中药 武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捏面人 中秋节 修身克己 孔孟之道 富贵不能淫 剪纸
具体实例
• • • • • • • 中医中药 武术气功 古代科举 园林建筑 饮食起居 节庆习俗 婚庆习俗
传统
初步感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文章包括前言,共四部分,试概括各部分
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前言,全文总起,阐述什 么是传统,是全文的总起。 第二部分(4-7) :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 及其演变和影响。 第三部分(8-13) :阐述什么是“文化传 统”及其变化过程。 第四部分(14-19)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的两重属性,阐释要辩证地看待“传统”。
与时俱进
湖笔文化 茶文化
与时俱进
服饰文化 饮食文化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
三寸金莲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
看相算命
牌坊
三寸金莲
播迁他邦,重振雄风
昙花一现,未老先亡
像 章
票 证
我们之于传统文化
发掘抢救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理清思路
第三部分(第8—13段)分四层: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大足石刻
琴棋书画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现 存于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 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苏州留园
紫禁城
感觉了的东西, 不能真正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真正感觉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 术和交通的进步,不同种族、国家之间的交 往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正加速进行。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既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 的共享,也突显出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 不同文明的差异、分歧和冲突。那么我们 如何对待这些各不相同文明呢?我们一起 来看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看目录)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是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富有魅力和强大力量的重要元素。

而传统文化则是指一个民族一直以来所积淀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的瑰宝。

这两个概念似乎很接近,却有着不同的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探讨其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文化传统可以理解为概念中的传统,即一种地域、民族、社会、世代遗传下来的文化内涵、观念、习俗和价值观念等。

这样的传统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渊源和历史,反映了一种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风俗文化。

文化传统具有较为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国别政权换代、经济变革、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和挺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传统贯穿着我们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如桥梁、房屋、文化艺术、医药等传统技艺,到一些社交习俗和传统节日等。

它们往往代表了一国文化的独特特点和精髓,是民族认同、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来源。

同时,文化传统也是国家和地方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久历史和深刻文化基础的体现。

可以说,文化传统是一国尤其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根基,是国家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而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概念。

它包括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内的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是民族和国家的理念、声音和文学传承。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场合和环境中,传统文化不断演化,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的影响越大,对后代的影响也越大,因为它有着经历了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磨练,经过时代的洗礼,经过了曲折跌宕的历程而历久弥新。

传统文化是一国文化的精华,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民俗、传说、神话和宗教。

它们都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是人类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了某种文化精髓和东方神秘色彩,如中国文化,它独特的茶道、哥特式建筑、藏经阁、阁楼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这些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又摒弃了旧文化的不良痕迹,才有了今天的传系。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研究课教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研究课教案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深入了解研究对象, 收集一手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学生根据研究结果撰 写研究报告,包括研 究背景、目的、方法 、结果与结论等部分 。
成果展示
学生将研究成果进行 展示,与其他同学交 流分享。
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
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PPT、论文、报告等形式展 示研究成果。
评价方式
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 同学互评和学生自评等。评价内容包 括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实践安排的有 效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和创新性等 。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 模式。
课程展望
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能力。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
后续学习建议
阅读推荐
01
阅读当代学者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 论文和专著,以拓展学术视野。
03
02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经典著作,如《中国文化 要义》、《中国文化史》等。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培养 创新思维。
课程大纲
第一周
传统文化概述、文化传统的形成 与演变。
第二周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如诗词、 绘画、音乐等)。
第三周
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周
中西文化比较与交流。
课程要求
课堂参与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观点。
课后作业
撰写相关主题的论文或报告。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 度。
总结词
文化传统的价值、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详细描述
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思想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文化传统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也 非常重要,它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同时,文化传统也是民 族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发展。

然而,对于这两者的理解和区分却往往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之处。

首先,传统文化是指代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髓,代代传承,被视为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而文化传统则更侧重于传承和继承,是指将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理念或习俗传承给后代,以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传统性。

文化传统更注重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

例如,家族企业的文化传统是指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代代相传,确保企业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文化更注重于历史和文化积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基和灵魂;而文化传统更关注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更新。

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基础,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是文化传统的源头和灵感来源。

然而,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互动。

传统文化是文化传统的基础与灵魂,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体系,传承和发展着民族的文化遗产与文化精髓。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如何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不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实现文化传统的建设和文化的繁荣。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虽然有着共同点,但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华,是人们对自身文明的认同和传承的产物。

而文化传统则是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继承的过程。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基因。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挑战。

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是一个以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为基础的文化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渊源。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2.稳定性:传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性和传统价值观念。

3.多样性: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差异,展现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4.传承性:传统文化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传承和教育,实现了代代相传。

文化传统的意义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它对社会和个体具有重要的意义:1.跨越时空的纽带:文化传统将过去与现在、将不同的人群和社会组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纽带,保留了人类文明的记忆和智慧。

2.价值观念的传递:文化传统通过教育和社会化过程,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对于塑造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3.社会凝聚力的强化:文化传统可以促进社会内部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社会成员感受到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文化传统面临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传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1.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种环境的变迁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失去和遗忘。

2.平等和多样性的追求:现代社会普遍强调个人平等和多元化的观念,这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构成挑战。

3.技术与媒体的影响:现代技术和媒体的普及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新兴的文化形式和消费模式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产生冲击和改变。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有人曾经说过:“现在孩子接触现代 东西机会太多,接触西方东西太泛滥。” 在看起来符合事实,而实际上现在的孩子 接触的西方文化多半是流行的(在西方本 身也未必普遍认同)肤浅的快餐,如情人 节、愚人节、圣诞节之类的。至于西方的 主流文化、经典文化、精英文化,他们却 很少涉猎,大多数是一窍不通。如果不从 西方的主流文化、经典文化、精英文化中 吸取有用的东西,中国的现代文化恐怕就 没有希望了。
关于西方文化
有人曾经问我:哪些算是西方的主流文化、 经典文化、精英文化?孩子又怎样去吸收呢?我 是这样回答的—— 在这里,我并不想下定义,而只想调动一 下你的感觉。现在的孩子了解但丁、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乔伊斯、马尔克斯、大江健三郎吗? 了解柏拉图、卢梭、黑格尔、尼采、马克思、海 德格尔吗?了解古希腊神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启蒙主义吗?了解《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吗? 了解华盛顿不愿权力膨胀而自我约束、主动辞职 的伟大举动吗?了解阿克顿“绝对的权力导致绝 对的腐败”这一现代至理名言吗?
性分析。
[读人物· 知人知情]
庞朴(1928-),字若木,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 简介 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现为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
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公 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第二组:
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 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 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 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 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 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
第三组: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 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 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 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 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 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 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 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 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备课人孙伏解
[备课时间]:2007年3与月22日[上课时间]:3月日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庞朴的相关文学常识
2. 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涵及其关系
二、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

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

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提问: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三、理清思路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第三部分(第8—13段)分四层: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四、文本研习
1、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

无形的。

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

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

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
传统文化——
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
文化传统——惰性
[问题探讨]
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

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

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

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文章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中指出:“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

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

”请结合当前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歌曲,超级女声……作一分析。

——①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定有其合理的东西。

②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幼稚,肯定有其不成熟的地方。

③新事物的产生与传统的东西产生矛盾是合理的。

④我们不能盲目“追风”,因为流行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不一定适合于你。

五、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

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六、作业:
课后第四题任选一组图片,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一组:
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第二组:
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

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

第三组: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

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的成果。

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