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汽化和液化习题(附答案)[1]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3.3 汽化和液化 课时练 含答案01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3.3 汽化和液化 课时练 含答案01

3.3 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1.南风天,用烘干机将湿衣服烘干,这个过程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2.关于蒸发和沸腾,正确的说法是( )A.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B.蒸发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沸腾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时不吸收热量D.液体在蒸发和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3.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倍受大家的喜爱。

关于吃火锅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锅先开说明油的沸点比水低B.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升高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发生了液化现象D.火锅上方“白雾缭绕”,其中“白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

如图所示“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打开煲盖时,不小心被热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温度更高B.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不会沸腾C.喝汤时用嘴吹气可以使汤迅速降温,是因为蒸发吸热D.沸腾后加大火焰,但是汤的温度不变5.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A.B.C.D.6.湿衣服拿到有太阳的地方晒,是因为温度可以影响水的蒸发。

关于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蒸发一定快B.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速无关C.温度为0℃时,水不会蒸发D.液态的水不管温度如何都会蒸发7.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

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酒精发生了沸腾现象B.酒精蒸发需要吸热C.酒精温度越低,蒸发越快D.这是液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8.以下措施中,无法使气体液化的是( )A.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B.增大气体压强并降低气体温度C.使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大D.减小气体压强并升高气体温度9.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喷口处冒出“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B.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后汽化放热C.瓶内的液体是通过降温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的D.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如图所示,下列与热相关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a)“土冰箱”是利用蒸发放热从而防止饭菜变质B.图(b)飞机在天空中飞过留下的长长的“尾巴”是汽化现象C.图(c)将湿餐巾贴在冰冷的食品上,湿巾会和食品“粘”在一起,属于凝固现象D.图(d)“纸锅烧水”,说明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1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B.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在标准大气压下,给冰水混合加热时,其温度会升高D.所有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12.(多选)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右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和几种液体的沸点,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熔点/℃沸点/℃锡232液态氧-183铜1083液态氮-196固态酒精-117酒精78固态水银-39水100A.-192℃氮为液态B.可选用铜锅熔化锡C.37℃的水银为液态D.酒精温度计可测北京地区沸水温度二、非选择题1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解析版)

《汽化和液化》练习(解析版)一、简答题1、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

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2、冬天,小红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

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

二、实验,探究题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

某同学想探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他拿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充分湿透后,在保证两件衣服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情况下:(1)他应该将两件衣服_______(选填前面的字母),观察衣服干的快慢;A.都撑开,都放在通风处B.都撑开,一件放在通风处,另一件放在不通风处C.一件撑开,一件团在一起,都放在通风处D.一件撑开,放在通风处,另一件团在一起放在不通风处(2)蒸发过程是一个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过程。

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的顺序组装各个仪器.(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3)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明同学每隔l 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华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 min后停止了读数.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4)该次实验时,水的沸点为98℃,说明该地的气压(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5、小明和小华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他们分别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取出后,发现温度计示数降低了,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酒精蒸发吸热【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一些酒精,酒精是易蒸发的液体,所以取出后酒精蒸发会从温度计上吸收热量,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

【考点】汽化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C.瓶里的酒精用完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答案】C【解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得快慢。

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是用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加快蒸发的;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是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加快蒸发的;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是用增大面积的方法加快蒸发的;瓶里的酒精用完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是用减慢空气流动的方法减慢蒸发的。

【考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答案】B【解析】加油站储存了大量汽油、柴油,这些汽油和柴油在常温下汽化,产生大量燃油蒸汽,这些蒸汽遇火很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因此加油站附近禁止吸烟、打手机等.故选B.【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4.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答案】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

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

【解析】液化放热,蒸发吸热。

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是因为嘴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降温液化放热。

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是吹气时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

【考点】液化放热,蒸发吸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放热。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①沸腾的特点:液体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持续吸热。

③沸点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质量,气压。

A:标准大气压B:增大气压C:增加水的质量D:减小气压,增加水的质量2.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缓慢的汽化现象。

①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空气流速。

三、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压缩体积。

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3.“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液化的现象。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采摘的辣椒放在阴凉处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笤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2.“响油鳝糊”是苏州传统名菜之一。

“响油”,取意热油浇在鳝糊表面上“嗤啦”作响,让人感觉妙趣横生。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响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鳝糊向热油放热B.油浇在鳝糊上后急剧沸腾C.鳝糊中的水分急剧沸腾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3.如图所示是吐鲁番流行使用的坎儿井结构,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

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地下主体水道流动时,减小了水流动时候的表面积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减少了水的蒸发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蒸发D.由于井内温度低,水在流动过程中没有汽化4.耍杂表演赤手从沸腾“油锅”中取物,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可能的,油里面加了醋,醋使得油的沸点大大降低C.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D.这是可能的,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5.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熔化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6.小明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选择()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习题(含答案及解析)汽化和液化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放热C.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B.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D.蒸发可以在任意温度下发生2.如图所示,夏季清晨昆虫和植物上有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又消失了,关于“露珠”的形成和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液化B.汽化、液化C.液化、熔化D.液化、汽化3.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要使纸燃烧的温度较高。

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会使纸锅燃烧4.如图划分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革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0℃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滚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进程中不吸热,温度也稳定5.有三支温度计,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B.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C.甲、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D.以上说法都不对第1页,共14页6.如图所示,是物质A从固态(初温−50℃)到液态最后沸腾(沸点100℃)时温度随时间变革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质A的熔化时间持续了2minB.6min后物质A全部变成气态C.4min时液态物质的含量大于8min时液态物质的含量D.加大火力可使物质A的沸点跨越100℃7.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产生的汽化征象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产生的液化征象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打火机内的物质是用降高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B.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的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被100℃的水烫伤一样严重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变成水液化时要放热9.夏天,XXX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

3.3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3.3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汽化过程要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热过程。

【答案】固,气;蒸发,沸腾;吸收;汽化,吸。

【解析】①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②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所以此时酒精发生了汽化现象。

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2.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和________,液化过程要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放出;液化。

【解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

医护人员护目镜内侧产生的“雾气”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图1 图23.医院氧气瓶(图2所示)中的氧是以_____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在常温下对氧气________的方法,使之_____后储存在氧气瓶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压缩体积;液化。

【解析】医院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在常温下对氧气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氧气瓶中。

4.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___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______(选填“高”或“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20 0 5 0 45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同学们走进医务室时,常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一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 C.浓雾消散 D.气凝结霜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述的是太阳升起后,露珠消失,这是因为露珠()A.吸热熔化B.放热凝华C.放热液化D.吸热汽化4.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

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5.小明对某一固态物体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为固态,DE段为气态B.该物质在CD段为固液共存态,DE段为液态C.BC段表示熔化过程,DE段表示汽化过程D.AB段物质吸热,CD段物质放热6.俗话说“熬汤煮肉,加火不如加盖”,对这句话里包含的科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A.汤水沸腾后,加火会使汤的温度继续升高,容易糊锅B.加盖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落入锅里C.加盖的目的只是为了汤水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到空气中去D.加盖可以使汤水沸点升高,汤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烂7.烧水时用小火使水持续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A.持续升高B.保持不变C.持续降低D.忽高忽低8.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

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D.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取决于火焰大小9.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盛水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稍后也沸腾了B.温度高于沸点,立马沸腾C.同时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10.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11.室温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有两支示数相同、规格相同且完好无损的温度计甲、乙。

精品练习(附答案)《3.3汽化和液化(1)》(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精品练习(附答案)《3.3汽化和液化(1)》(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冲刺高分-汽化和液化(1)一.选择题1.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A.开始加热时,水中就有大量气泡产生B.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C.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D.沸腾过程中,水需不断加热2.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3.液态氧、液态氮和液态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

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当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三种气体同时液化,无法分离4.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发现酒精干了,同时感到手背凉凉的.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汽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B.这是汽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C.这是液化现象,手从酒精中吸热D.这是液化现象,酒精从手上吸热5.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D.以上说法都正确6.(多选)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7.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8.(多选)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B.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小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9.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10.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二.填空题11.夏天,人站在电扇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加快了______________缘故;若将一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扇下吹,则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蒸发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蒸发时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B. 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生
C. 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D. 蒸发时向外界放热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樟脑球放久了会变小
B.水结冰
C.冬天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D.夏天,晾在绳上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
3、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_热量.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吸收
4、关于晶体的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5、下列各例中属于物质液化现象的是()
A.卫生球日久天长逐渐变小或消失
B.在草、荷叶上出现露水
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海波加热到48℃变成液态的海波
6、在室内, 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 它的示数将()
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7、给盛在开口容器中的温度是15℃的水加热到30℃, 则容器中水的质量将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A. 减小
B. 水蒸发
C. 不变
D. 增多
8、关于液体蒸发快慢的因果关系,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D.以上论述都不太正确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冷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10、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气温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凝结成水珠
C.夏天要大量用水,水压很高,有少量水分从管壁有微孔渗出
D.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少量水分从管壁的微孔渗出
二、填空题:
11、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另外,在常温下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
12、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沸腾现象消失,温度降低.当对烧瓶抽气时,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如图所法,这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3、夏天扇扇子是为了加快空气流动,使皮肤表面汗液________.
14、蒸发是液体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
15、我国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________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16、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___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17、图所示是做________实验的装置图,若烧杯中的水已烧开,酒精灯仍在继续加热,则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18、液化是_______的相反过程,通常是气态的物质要很低的温度才能液化,如果采用________的方法可使它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19、烧饭时,掀开锅盖会有水珠从锅盖内壁上滴下来,这些水珠是锅里的水________形成的水蒸气经________后形成的.
20、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时会看到水面出现“白气”,在这过程中,先是水发生_______,后是水蒸汽发生________.
21、汽化是指物质从________变成________,与其相反的过程叫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盛水的烧瓶,B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C为温度计,玻璃管由A容器通入B容器的冷水中,对烧瓶A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隔一段时间会看到:
B容器中的水面会逐渐________,温度计C的示数________.这个过程中,A容器中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________,通过玻璃管送入B容器的水中,发生________现象,同时放出________,使B中的水量增加,温度升高.
四、简答论证题:
23、人们常常将很烫的开水在两个杯子之间倒来倒去,过一会儿开水就能饮用了,这是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B
2、D
3、B;D
4、B
5、B
6、D
7、A;B
8、D
9、B
10、B
11、压缩气体体积
12、略
13、蒸发
14、任何,液体表面
15、普通温度,压缩体积
16、压缩体积
17、略
18、汽化,压缩体积
19、汽化,液化
20、汽化,液化
21、液态,气态,液化
22、上升,升高,水蒸气,液化,热
23、倒来倒去,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而蒸发要吸收热量,蒸发快,吸热也快,故水就凉得快一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