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学校部2016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团省委学校部2016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16年团省委学校部将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布局,落实好团中央学校部的各项任务和团省委重点工作,一个核心(思想引领),四轮驱动(基础团务、创业就业、信息传播途径建设、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发挥好各工作项目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形成工作项目间系统化互动发展的格局。

一、始终把思想引领作为工作核心

1.扎实推进辽宁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继续举办辽宁省“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示范培训班的基础上,探索长效培养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校、院四级培训互动机制。依托青马学员成立省、市、校三级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以同伴引领的方式教育引导更多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深入开展“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以建党95周年为契机,继续以“七个一”为活动载体深入推进“党的知识进校园”活动,使活动覆盖省内所有中学。探索在高校推进此项活动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主题宣传活动,让党团知识陪伴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增强爱党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3.全面开展“家风教育”活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在2015年试点开展“家风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以寻家史、写家书、传家训等形式引领学生弘扬传统家风文化。

4.继续开展“四进四信”等思想引领主题活动。开展“四进四信”、“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住重要节点,将活动融入到各项团学工作之中,使之能够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于3月和9月在大中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活动。继续做好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工作,组建“自强之星”报告团,用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敢于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在高校,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举办“与信仰对话”名家报告会活动。在中学,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确立人生奋斗目标为重点,举办“与人生对话”主题教育活动。在中职学校,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培养职业精神为重点,举办“彩虹人生”优秀毕业生分享活动。继续开展“光盘行动”,在广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5.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全面推进辽宁—新疆、西藏三地中学生“同升一面旗、同学一部法、同爱一个家、同开一个主题团会”活动。继续做好“辽宁省新疆籍、西藏籍大中学生民族团结骨干培养工程”。落实好《关于“在全省新疆籍、西藏籍大中学生所在团支部,开展成长服务工程”的通知》。持续推进辽宁与新疆、西藏中学生(中职学生)结

对子工作。

二、着力夯实学校战线团学组织基础

1.召开辽宁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以大会召开为契机,按照《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相关规定推动各校明确学代会、研代会的地位、职责。完善大会提案征集工作,让大会成为征集学生需求、解决学生问题的重要平台。扩大学生对团学工作的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学生干部的产生程序,增强学生干部的代表性,使团学组织更好地根植于学生。

2.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按照《关于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逐步规范基层团支部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开展的流程与基本形式。重视理顺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关系。规范完善团内统计、团费收缴和团费支持基层团建工作制度。

3.实施中学、中职学校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团章》和《关于在中学、中职学校实施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的通知》要求,切实保证团员发展质量,在2016年底必须将初中和高中阶段(含中职学校)毕业班团学比例控制在45%和85%以内,2017年年底必须将初中毕业班团学比例控制在30%以内,2018年年底必须将高中(含中职学校)毕业班团学比例控制在60%以内。强化入团仪式教育,规范并坚持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的基本制度,探索中学、中职学校学校班主任担任团支部辅导员的路径。

4.加强对青年教师和未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服务工

作。针对省内青年教师及未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相关调研工作,深入分析青年教师及未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现状和诉求,切实加强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在高校中普遍成立青年教工团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培训挂职等工作,结合共青团品牌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5.辽宁省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选拔与申报。继续选拔个人或单位围绕学校(高校、中学、中职)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和权益维护中某一方面,或在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新媒体运用、学生骨干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会、学生社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等专项工作中形成的学术专著、理论文章、教材读本以及其他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以理论成果促进学校战线工作水平的提升。

6.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按照《高校学校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积极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加强红色理论社团建设,营造良好的红色理论学习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社团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体育类社团,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三走”活动的开展,鼓励举办具有地方和高校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和趣味性体育竞赛活动,并继续做好“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和“全国优秀体育公益社团”创建活动。

三、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助力辽宁经济发展

1.办好“创青春”系列竞赛。开展“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促进大赛中优秀项目的落地转化。开展“挑战杯—

彩虹人生”全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为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搭建专属平台。

2.完善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联盟服务功能。积极运用市场功能,吸引有意愿支持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联盟。整合各地、各校创业孵化基地资源,以联盟活动促进基地影响力提升,同时发挥孵化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项目,增加联盟的活跃度。丰富省学联微信公众号就业创业板块内容,搭建掌上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3.推动KAB创业培训在省内高校的发展。继续开办“KAB 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辽宁师资骨干培训班”,增加各校KAB 师资力量。推广部分高校将KAB纳入学分管理的经验做法,促进更多学校面向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开设KAB课程。

4.创新开展辽宁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设计实践方向,聚焦学生实践成果为地区发展献计献策。督导各校对学生实践成果严格把关,避免抄袭等不良现象发生。

四、充分运用新媒体打造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1.推进“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各校“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作用的发挥,在省内高校实现“青年之声”应用全覆盖。定期收集各校的优秀做法和经验成果,面向省内高校进行推广,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2.加强和改进网络新媒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阵地建设,增加贴近学生需求的内容板块。加强新

媒体与传统工作的有机结合,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学校共青团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各地、各校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创作推广优秀网络文化产品。

3.完善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建立网上信息采集和各级团学组织信息分享联动机制,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及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开展网络新媒体工作队伍专项培训,健全各级团学组织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网评员队伍。

五、全面加强学校共青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1.加强团干部培训交流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团组织的培训资源,逐步推动学校团干部在各级培训基地完成轮训,针对重点推动的工作项目对团干部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全省团学干部遵守党、团政治纪律的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工作思路统一,工作步调一致,工作方法得当。

2.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建立考核和通报相结合的工作评价机制。对各市级团委学校部的考核将侧重于重点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信息报送及时性、优秀典型的选树和推广等方面。对高校重点工作的通报将集中于全团重点工作领域的政治性工作任务。

3.试点开展兼职团干部工作。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团省委的工作安排,在学校部试点开展兼职团干部工作。遴选各领域杰出青年兼职负责辽宁学校战线相关领域的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打造更符合学生需求的工作项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