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苏教初中生物八下《22第2节人的性状和遗传》word教案1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目标:了解人体遗传性状,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每年到了暑假和寒假,各大电视台都会播放《还珠格格》,其中小燕子的扮演者赵薇如今已为人母,现在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小孩中找出赵薇的孩子。
我们看出眼睛、鼻子这些部位长得都很相似。
现在请同学们你们自己来说一说你们又有哪些部位和自己的父母长得像呢?生:回答问题。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遗传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今天让我们继续进入生物的殿堂,一起来探讨生物的性状和遗传。
二、新课学习(一)遗传性状:师:像刚才大家所列举到的这些,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我们有很多性状跟父母相似,但是不是父母所具有的所有性状都可以遗传给我们呢?生:不是师:对,并不是所有的性状都可以进行遗传。
这里老师给大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可以遗传的性状。
我们一起来调查下这些性状在我们班的表现情况。
(二)相对性状:师:好,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有耳垂比无耳垂的人数要多,同样能卷舌的比不能卷舌的多,大拇指能向外弯曲的比不能弯曲的多。
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答案吗,这需要你好好听课,精彩答案将在后边。
我们继续来探究耳垂,他是我们刚才讲的遗传性状,针对这一遗传性状,有耳垂和无耳垂两种表现形态。
同样的现象还有大拇指的能否弯曲、能否卷舌,像这样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我们将其命名为相对性状。
请同学们齐读相对性状的概念。
生: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教师强调做练习题。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师:现在,同学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为什么父母的许多性状会在我们身上出现?那么父母究竟把什么东西传给了后代,才使子女像父母呢?生:遗传物质,基因,DNA师: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非常好。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称作为基因。
正是因为父母把控制性状的基因给了我们,我们才能够像父母。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初二上)(2)(20200818023116)

咨询:你们还明白有哪些遗传病?
述:血友病也是一种专门常见的遗传病, 它的遗传机制与色盲一样,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
述:血友病之因此有名,是由于当年它被 称为英国的王室病,英国王室中得血友病 的人专门多。
述:后来通过研究发觉,最初导致血友病 的基因是由于维多利亚女王体内基因突变 所形成。
述:那么有同学要咨询了,什么样的两个 人才算近亲呢?
直系血亲:有直截了当血缘关系的,如父 母,〔外〕祖父母,子女,〔外〕孙子女 旁系血亲:自己算一代,兄弟姐妹〔亲、 表、堂〕向一父母一代,父母的兄弟姐妹, 再向上一代,祖母的兄弟姐妹等。
举例: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中,贾宝玉不 管取的是宝姐姐依旧林妹妹,都属于近亲 结婚,林与其为姑表亲,薛与其为姨表亲。
咨询:这此疾病我们统称什么缘故?
咨询:什么缘故称为遗传病?
〔由于染色体显现了咨询题〕
咨询:是不是只有染色体显现咨询题所引 起的疾病才称为遗传病?
〔1〕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染色体显现咨
询题
观看
答:遗传病
回答
答:不是
近亲结婚
〔2〕致病基因引起。
述:由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也专门多,
比如色盲,由X染色体上携带b基因所引 起早xbxbaxbY〔色盲检杳图〕
运算比较
回答
优生优育
述: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让每个家庭有效 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出生健康的小孩, 也确实是优生。
述:小孩出生后我们还要让他们能健康成 长,也确实是优育。
咨询:优生优育包括哪些措施?
〔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
断等〕
述:近亲结婚的危害我们差不多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呢?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的课程,主要讲解人的性状和遗传。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认识基因的作用;(2)掌握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3)掌握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情境教学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发现知识,探究规律;(3)归纳法:将学生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3)培养学生勤奋、认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基因的作用和表达;(3)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如何让学生发现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的规律。
四、教学内容及特点1. 教学内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它控制生物的性状。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互异性状,例如人的眼睛颜色、血型等。
(2)基因的作用:基因对生物的性状有控制作用,表现为显性和隐性效应。
显性效应指基因的表现形式可以直接看到,隐性效应指需要遗传两条相同的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3)基因的表达:基因除了受到基本遗传规律的调控外,还可能受到环境和表观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4)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
2. 教学特点:本节课通过讲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的重要性,探究基因对生物的影响。
整理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整理人 尼克苏教版八年级(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一、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 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 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2 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1 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 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相似之处?”导入新课新知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1、指出个别学生组织全体学生作实践调查填写下表:全体学生分析调查的结果,总结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自学与交流学习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设计苏教版

6.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PPT展示和讲解。
7.反馈问卷:准备一份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反馈问卷,以便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2)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难以把握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表现型还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原理。
(3)遗传变异的实质:学生难以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遗传图解的绘制:学生难以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方法,如Punnett方格、遗传树等。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举例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逐步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教材中的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实质。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遗传实验,如植物杂交实验、动物性别决定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的性状和遗传”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遗传分析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的性状和遗传”知识点,掌握遗传分析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教案

2011年中考第45题.(6分)
有耳垂
生殖细胞
3/4(75%)。
第38页/共42页
DD DD ↓ ↓ D D DD 有(一)
DD Dd↓ ↓↓ D D dDD Dd有 有(二)
Dd Dd↓↓ ↓↓D d D dDD Dd Dd dd有 有 有 无 (三)
第32页/共42页
遗传的规律如下:①DD×dd→Dd→全部显性性状②DD×Dd→DD:Dd=1:1→全部显性性状③Dd×Dd→DD:Dd:dd=1:2:1→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④Dd×dd→Dd:dd=1:1→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注意:1.在体细胞内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卵细胞的结合而结合的,一个基因来自父本,另一个来自母本; 2.②对于③的遗传规律得出:若亲代为同一性状,而子代中出现了不同于亲代的性状,那么子代中出现的这不同性状 3.③对于④的遗传规律得出:若后代中出现隐性性状(2个小写字母),则亲代的基因中
基因
成对
一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显性
第23页/共42页
基因A
基因a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第24页/共42页
例如:有耳垂——显性性状——显性基因D控制 无耳垂——隐性性状——隐性基因d控制
DD表现出的性状是:Dd表现出的性状是:dd表现出的性状是:
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叫遗传。
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的现象。
对比记忆:
第1页/共42页
1
2
3
温故知新
遗传信息的中心是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5.《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15.2《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了解遗传的现象和途径。
(2)了解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了解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初步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关系。
(4)了解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以及有关法律。
2.能力目标:【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染色体和基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手段】人类染色体挂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生物课程的四个部分:植物;细菌、真菌;动物;人体生理卫生。
通过对这四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生活方式千差万别。
但是每一种生物都能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牛生下的总是牛,羊生下的总是羊,这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生物的遗传”。
〖新课〗一.遗传的现象:我们来解释一下“遗传”这个词。
遗是遗留,传是传递,也就是说每一种生物都能传递给后代一些什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30页,根据“看一看,想一想”一栏所列出的特征,想一想,哪些特征是你所具有的?1.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都是性状。
生物体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做遗传。
2.遗传途径:性状是怎样传递的呢?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
什么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精子来自于父亲,属于雄性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来自于母亲,属于雌性的生殖细胞。
也就是说,人类的性状是通过父母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动植物的性状也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
二.遗传物质:提问: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是如何传给后代的?(答:通过生殖细胞)提问: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能够担负起这么复杂的遗传功能呢?因为细胞内含有具有遗传功能的物质,就是遗传物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一、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2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1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相似之处?”导入新课新知探究:(多媒体展示图片)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1自学与交流学习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苏教版初二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讲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讲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操纵的。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地探讨生命科学咨询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状、相对性状以及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难点:〔1〕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不。
〔2〕基因的显、隐性与生物性状表现的关系。
[教学器具]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挂图,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等。
[教学方法]
讲述与讨论以及调查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备]
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如有无耳垂、舌头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依旧眼睛皮等,做好记录,以备课堂上使用。
[教学过程]
导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3页,观看标题右边的那张插图。
图中这对父子什么缘故会长得如此之像?要探讨那个咨询题,我们得先学习«人的性状和遗传»。
讲述:留心观看我们熟悉的亲朋好友,不难发觉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一样都具有明显相似的形状特点和生理特点。
这种能够遗传的生物体的形状特点和生理特点,叫做遗传性状。
这一节课之前,我请同学们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的一些遗传性状,包括有无耳垂,舌头能不能由两侧向中间卷起,眼皮是单眼皮依旧眼睛皮等。
提咨询:谁来讲讲自己的调查结果?
〔回答:略〕
讲述:通过调查我们发觉,人与人之间在眼皮、耳垂以及舌头能否卷起等性状上都存在着差异,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单眼皮和眼睛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像如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提咨询:请大伙儿想一想,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相对性状?哪些不属于相对性状?什么缘故?
〔1〕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2〕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3〕牛的黑毛与马的白毛。
〔4〕女儿的眼睛皮与母亲的眼睛皮
〔学生摸索、讨论、回答:略〕
讲述:刚才几个学生谈了自己的方法,回答得都专门正确。
通过解答这道题目,我们不难得出:生物的相对性状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三点:①同一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的性状表现。
否那么,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
生物的相对性状一样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能卷舌是显性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出示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挂图〕。
大伙儿不妨试试自己能卷舌依旧不能卷舌。
提咨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如何样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摸索、讨论〕
讲述:我们明白,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操纵的。
在人的体细胞中,操纵性状的基因一样成对存在着。
在成对的基因中有些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操纵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操纵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例如,决定人有耳垂的基因为显性基因〔能够用大写英文字母D表示〕,决定人无耳垂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能够用小写英文字母d表示〕。
假如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差不多上显性基因〔DD〕时,那个人表现为显性性状─有耳垂;假如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
是显性基因而另一个是隐性基因〔Dd〕时,那么表现出显性基因〔D〕所决定的显性性状,那个人也有耳垂;假如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差不多上隐性基因〔dd〕,那个人表现为隐性性状—无耳垂。
提咨询:假如母亲无耳垂〔dd〕,而父亲有耳垂〔Dd〕,那么他们所生子女的耳垂性状表现如何样?
〔引导学生摸索、讨论、回答:略〕
讲述:要弄清那个咨询题,还得从染色体讲起。
原先操纵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分不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在通过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
这一对染色体要分开,分不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也随着分离开来,分不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出示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挂图,指着图讲解:母亲无耳垂〔dd〕,她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即含有性状为无耳垂基因d的卵细胞,而父亲有耳垂〔Dd〕,他产生二种精子,可能是含有操纵有耳垂基因D的精子,也可能是操纵无耳垂基因d 的精子。
如此,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就有Dd 和dd两种可能性,他们所生子女就有可能有耳垂〔Dd〕,也可能无耳垂〔dd〕。
由此可见,生物的性状能够从亲代传给子代。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提咨询:性状是如何样遗传的呢?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略〕
讲述:我们明白,每一个人差不多上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是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融合而成的。
可见,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生殖细胞传给其子女的。
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都能够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其后代。
下面请同学们读P35的〝课外阅读〞——人类的ABO血型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