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与货币规定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规定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规定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职能的特征。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答案:A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答案:B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

A、1分

B、1角

C、1元

D、10元答案:C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

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

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答案:C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

则货币购买力()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答案:B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答案:C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A、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答案:A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

答案:C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普通商品

D、特殊商品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A、银行券

B、支票

C、活期存款

D、商业票据

E、定期存款答案:ABCDE

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A、赋税

B、各种劳动报酬

C、国家财政

D、银行信用

E、地租答案:ABCDE

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

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答案:BCE

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价值尺度答案:AE

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D、确定技术标准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

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

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信用本位制

E、银行券本位制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答案:错误

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答案:正确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答案:错误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答案:错误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答案: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答案: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答案:正确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答案: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答案:正确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

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3、(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

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

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则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表面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发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表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

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

2、(1)货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货币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都离不开货币的作用;

(3)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实际交易过程发生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它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债权债务的清偿具有重要作用;

(4)货币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储蓄和投资的重要工具。现代信用活动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都是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的的产物,对储蓄资源的分配和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货币也能够通过利率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进行刺激和对国民经济发挥作用。马克思称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化工原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泵流量 泵单位时间输送液体体积量 2、压头 流体输送设备为单位重量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3、效率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4、轴功率 电机为泵轴所提供的功率 5、理论压头 具有无限多叶片的离心泵为单位重量理想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6、气缚现象 因为泵中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体的现象 7、离心泵特性曲线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主要性能参数与流量关系的曲线 8、最佳工作点 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工作点 9、气蚀现象 泵入口的压力低于所输送液体同温度的饱和蒸汽压力,液体汽化,产生对泵损害或吸不上液体 10、安装高度 泵正常工作时,泵入口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11、允许吸上真空度 泵吸入口允许的最低真空度 12、气蚀余量 泵入口的动压头和静压头高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头的数值 13、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 14、风压 风机为单位体积的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15、风量 风机单位时间所输送的气体量,并以进口状态计 二、单选择题(每题2分) 1、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出口阀门将导致() A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减少

B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阻力损失增大 C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D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A 2、以下不是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 A风量B扬程C效率D静风压 B 3、往复泵适用于( ) 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 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 D投资较小的场合 C 4、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等于 ( ) A静风压加通风机出口的动压 B离心通风机出口与进口间的压差 C离心通风机出口的压力 D动风压加静风压 D 5、以下型号的泵不是水泵 ( ) AB型BD型 CF型Dsh型 C 6、离心泵的调节阀 ( ) A只能安在进口管路上 B只能安在出口管路上 C安装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上均可 D只能安在旁路上 B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 ( )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 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 B 8、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2,则单位重量流体压能的增加为 ( ) A ?p B ?p/ρ C ?p/ρg D ?p/2g C 9、离心泵的下列部件是用来将动能转变为压能 ( ) A 泵壳和叶轮 B 叶轮 C 泵壳 D 叶轮和导轮 C 10、离心泵停车时要 ( ) 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A 11、离心通风机的铭牌上标明的全风压为100mmH2O意思是 ( ) A 输任何条件的气体介质全风压都达100mmH2O B 输送空气时不论流量多少,全风压都可达100mmH2O C 输送任何气体介质当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输送20℃,101325Pa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O D 12、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以下因素无关 ( ) A当地大气压力B输送液体的温度

电路分析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图题2-1所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ab u 。 图题2-1 解:设网孔电流为123,,i i i ,列网孔方程: 1231231 2332783923512i i i i i i i i i --=??-+-=??--+=?解得123211i i i =??=??=-?,故133i i i A =-=,233()93ab u i i V =--=-。 2-2 图题2-2所示电路中若123121,3,4,0,8,24s s S R R R i i A u V =Ω=Ω=Ω=== 试求各网孔电流。 解:由于10s i =,故网孔电流M20i =。可列出网孔电流方程: M1M1M3M13M3M1M331 247244A (34)4A 88M M M i u i i i i u i i i i i =-?+==-???+=?????=-+=???-=? 2-6电路图如图题2-4所示,用网孔分析求1u 。已知:124535,1,2,2S u V R R R R R μ=====Ω=Ω=。 解:列网孔方程如下: 123123212 342022245i i i i i i u i i i --=??-+-=-??--+=-?,

再加上2132()u i i =-。解得:11113.75, 3.75i A u R i V =-=-= 2-12 电路如图题2-10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各支路电流。 解:标出节点编号,列出节点方程 121111()27212211120()422227a a b a b b u V u u u u u V ??=++-=?????????-++=-=???? ,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得各节点电流。 2-17电路如图题2-14所示,试用节点分析求12,i i 。 解:把受控电流源暂作为独立电流源,列出节点方程 12121 (11)4(11)2u u u u i +-=??-++=-? 控制量与节点电压关系为:111u i =Ω ,代入上式,解得 111222 1.61.610.80.81u i A u V u V u i A ?==?=??Ω???=-??==-??Ω 2-19 试列出为求解图题2-16所示电路中0u 所需的节点方程。

第二章_概率论解析答案习题解答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I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与事件的联系; 2、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及它们的性质; 3、掌握几种常用的重要分布: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且能熟练运用; 4、会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II 习题解答 A 组 1、检查两个产品,用T 表示合格品,F 表示不合格品,则样本空间中的四个样本点为 1(,)F F ω=、2(,)T F ω=、3(,)F T ω=、4(,)T T ω= 以X 表示两个产品中的合格品数. (1) 写出X 与样本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若此产品的合格品率为p ,求(1)p X =? 解:(1) 10ω→、21ω→、31ω→、42ω→; (2) 1 2(1)(1)2(1)p X C p p p p ==-=-. 2、下列函数是否是某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1) 021()2021 x F x x x <-??? =-≤

求常数A 及(13)p X <≤? 解:由()1F +∞=和lim (1)x x A e A -→+∞ -=得 1A =; (13)(3)(1)(3)(1)p X p X p X F F <≤=≤-≤=- 3113(1)(1)e e e e ----=---=-. 4、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2 00()0111 x F x Ax x x ≤??=<≤??>? 求常数A 及(0.50.8)p X <≤? 解:由(10)(1)F F +=得 1A =; (0.50.8)(0.8)(0.5)(0.8)(0.5)p X p X p X F F <≤=≤-≤=- 220.80.50.39=-=. 5、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a p X k N == (1,2,,)k N =L 求常数a ? 解:由 1 1i i p +∞ ==∑得 1 1N k a N ==∑ 1a ?=. 6、一批产品共有100个,其中有10个次品,求任意取出的5个产品中次品数的分布列? 解:设X 表示5个产品中的次品数,则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所有可能取值为0、1、…、 5,且 0510905100(0)C C p X C ==、1410905100(1)C C p X C ==、2310905100(2)C C p X C ==、321090 5100 (3)C C p X C ==、 4110905100(4)C C p X C ==、50 1090 5100 (5)C C p X C == 于是X 的分布列为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第十版 摘要笔记 第二章

第2章: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 金融中介 (间接融资) 金融体系 债券、股票市场(按照具体交易工具来划分) 初级市场、二级市场(按照是否首次交易来划分)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按照证券的交易期限来划分)

2.1 金融市场的功能: 最关键的功能是实现资金的融通。 金融市场能将需要用钱(资金短缺,已经寻找到投资机会)的一方A与资金盈余的另一方B(没有找到投资机会)聚到一起进行交易,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以债券为例,A需要向B借钱,于是A发行了债券,B成为了债券的持有者并借钱(债券的票面价值)给A。A拥有到期向B偿还利息的义务。A用借来的资金做投资,之后A能获得投资项目的收益。这样,A、B双方实现共赢(A有收益,B得到了额外的利息)。 2.2 金融市场的分类(3种划分标准) 2.2.1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有关债券和股票的定义和理解,参考之前的笔记。 债券市场的分类:短期债券(1年之内到期)、中期债券(1-10年之内到期)、长期债券(10年及以上到期) 债券VS 股票(详见第8章):债券持有者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支付,而股票的持有者的收益可以直接从公司的盈利和资产价值中获得。然而,股票持有者只能在公司偿还所有债务之后才能获得这些收益。换句话说,他们拥有的是剩余索偿权。 在美国,债券的交易量通常多于股票。

2.2.2 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初级市场:首次发行债券或股票的地方。这里需要提及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就是投资银行,他们承销那些证券:他们代理证券发行人发行债券并出售给投资者。 二级市场:再售发行过的债券或股票的地方。主要有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股票)、外汇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给买卖双方介绍交易的人称为经纪人(broker)。为双方确定交易价格的人是经销商(dealer)。本书主要围绕二级市场来讲。 一个公司可以通过初级市场募集资金而无法在二级市场再次募集新的资金。 二级市场的功能(两个): 第一,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出售债券的人能更快地获得现金。 第二,决定了交易证券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证券在二级市场交易的价格越高,那么下一次公司在一级市场发行该证券的时候定价就更高,从而能募集到更高的资金。 二级市场的分类: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内交易更标准化。场外交易更常见。 2.2.3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交易短期债券的地方。 资本市场:交易中期、长期债券、权益性工具(equity instruments)的地方。 货币市场vs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交易量更多,市场流动性更强。(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证券价格波动没有(资本市场上的)中长期证券的大,投资短期证券看起来风险更小、更安全(第4章会提及)。因此很多公司和银行都通过货币市

《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201009[1]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 1.资本使用权机会成本风险 2.资本化 3.基准利率 4.厘 5.利润利润 6.利润 7.复利 8.低于 9.联邦基金利率 10.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11.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12.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13.竞价拍卖 14.平均利润率借贷双方的竞争传统习惯、法律规定 15.总出产总需求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均衡产出水平 16.单利复利 17.经济贫困资本严重不足 18.利率期限结构 19.利率期限结构 20.资本边际收益 二、判断 1.错2.对3.对4.错5.错6.对 7.错8.对9.对10.错 三、单选 1.D 2.D 3.A 4.C 5.C 6.B 7.A 8.B 9.B 10.C 四、多选 1.ABCD 2.ABCD 五、问答 1.简述马克思的利息实质观。 答: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息指出:“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它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其中归贷出者的部分叫做利息。”这样的分析论证了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的资本家与从事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以剩余价值论的观点概括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答: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为起点的。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限,达到这个最高限,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那部分就会等于零。利息不可以为零,否则有资本而未运营的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至于在这中间,定位于何处,马克思认为这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也取决于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等因素。 3.简述实际利率理论。 答;实际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的决定中的作用,注重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在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储蓄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若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 4.简述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答: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将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的。 货币供给曲线M,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曲线L=L1+L2是一条由上而下、由左到右的曲线,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利率将不在变动,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存储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凯恩斯利率理论中的“流动性陷阱”。 5.简述可贷资金理论 答:罗伯特和俄林提出“可贷资金理论”。一方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认为仅以储蓄、投资分析利率过于片面,同时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的作用观点。 按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均衡条件为:I+△M D=S+△M S 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按照这一理论,则货币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 6.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如何分析利率的决定的? 答:新古典综合学派对于利率的分析运用了著名的IS-LM模型。 IS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总产出均衡水平的位置,或者说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的组合。建立这一曲线的基本出发点是利率r对市场总需求的负相关作用,以及总需求对产出,也即对收入Y的决定作用。 LM曲线刻画任意给定的利率水平所对应的货币供需均衡的位置,或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利率与产出组合。建立这一曲线的基本出发点是凯恩斯发展的货币需求函数。 IS曲线给出了相对于任一利率水平所对应的确定均衡产出的位置,但是它并不能确定

复变函数习题答案第2章习题详解

第二章习题详解 1. 利用导数定义推出: 1) () 1 -=n n nz z ' (n 为正整数) 解: ()()()()()z z z z z n n z nz z z z z z z n n n n n z n n z n ????????-?? ??? ?++-+ += -+= --→→ 2 2 1 12 1lim lim ' ()() 1 1 2 1 12 1----→=?? ? ?? ?++-+ = n n n n z nz z z z n n nz ??? lim 2) 211z z -=?? ? ??' 解: () ()2 11 111 1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 =+-= +-= - += ?? ? ??→→→?????????lim lim lim ' 2. 下列函数何处可导?何处解析? 1) ()iy x z f -=2 解:设()iv u z f +=,则2x u =,y v -= x x u 2=??, 0=??y u , 0=??x v ,1-=??y v 都是连续函数。 只有12-=x ,即2 1- =x 时才满足柯西—黎曼方程。 ()iy x z f -=∴2 在直线2 1- =x 上可导,在复平面内处处不解析。 2) ()3 3 32y i x z f += 解:设()iv u z f +=,则3 2x u =,3 3y v = 2 6x x u =??, 0=??y u , 0=??x v , 2 9y y v =??都是连续函数。 只有2 2 96y x =,即032=± y x 时才满足柯西—黎曼方程。 ()3 3 32y i x z f +=∴在直线 032=± y x 上可导,在复平面内处处不解析。 3) ()y ix xy z f 2 2 += 解:设()iv u z f +=,则2 xy u =,y x v 2 =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第二章 课后题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第二章课后题 1、如果是我,我不会去找高利贷借款,即使这样可以获得10000-5000*90%=5500美元的净收入,会改善我的经济状况,但高利贷会暗藏很多不稳定因素,比如暴力、威胁、恐吓等等。我无法举出高利贷合法的论据,抱歉。 2、正确,因为缺乏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意味着无法将稀有的资金引导并配置到最具生产效率的生产者那里,企业家会因无法获得资金去创建企业,从而不能够使得经济快速发展。 3、对于持有人来说,微软股票是一项资产,因为股票持有人可据此分享微软公司的收入和财产;对于微软公司来说,股票是一项负债,因为股票持有人对公司的收入和财产拥有索取权。 4、我更愿意持有债券,因为债券的支付要优先于股票,而持股人得到的只是最后剩余的索取权。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了发行证券的公司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价格,而且二级市场使得证券更具流动性,从而使证券在一级市场上更易于发行。 6、a.国库券是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务工具,用于支付财政赤字支出。 b.存单是由银行发行并出售给存款人的。

c.商业票据是由公司和大型银行发行的,用于债务市场的短期融资。 d.回购协议主要由银行发行,以国库券为担保,由公司和其他银行通过贷款提供资金,其中发行银行明确同意在不久的将来偿还债务(回购资金)。 e.联邦基金是银行同业间的隔夜贷款。 7、抵押贷款是向家庭或企业提供的用于购置住房、土地或其他建筑物的贷款,这些建筑物或土地本身即为贷款的抵押品。抵押支持证券是类似债券的债务工具,由一揽子个人抵押贷款支持,它的利息和本金一起支付给抵押证券持有者。 8、这种属于外国债券,一方面,英国通过借款给美国人能得到更高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美国能通过借款来为其商业活动融资。 9、好处是通过抵押支持证券,欧洲银行可以获得这些证券的收益,同时美国金融市场获得了所需的资本,以支持新建住宅和其他生产用途的资金需求,因此两者都受益了。 但是,随着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欧洲银行所持有的抵押支持证券价值下跌,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市场,这便是金融市场国际化所面临的成本。 10.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即减少投资者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风险分担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资产转换,即中介机构设计并出售适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资产,并将出售资产所得资金用于购买风险程度较高的资产的过程,并从中获取利润;另一个是多样化策略,帮助个人实现资产的多样化,从而降低了他们所可能遭受的风险。

最新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货币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 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过、、、等四个阶段。 3.当人们选择用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4.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二是。 5.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从、、、到等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6.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由到铸币的演变。 7.货币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8.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9.本位币的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是法偿货币。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被,使得与保持相互适应。 11.货币制度相继经历了、、、等四个阶段。 12.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 的一种凭证,通常以作为发行准备。 13.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的过程。 14.国家垄断辅币铸造,归国家所有,构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围绕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界限是。 16.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则按照 比价流通。 17.在跛行本位制下,可以自由铸造而不能自由铸造。 18.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只能先兑换,再兑换。 19.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20.货币金本位制有、、等三种形式。 21.金币本位制的三大特征是指、、。 22.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

常微分课后答案解析第二章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 1.1 微分方程:某些物理过程的数 学模型 § 1.2 基本概念 习题 1.2 1 .指出下面微分方程的阶数,并回答方程是否线性的: 1) dy 4x 2 y ; dx 22 2) d 22 y dy 12xy 0; dx 2 dx 2 3) dy x dy 3y 2 0; dx dx 4) x d 2y 5 dy 3xy sin x ; dx 2 dx 5) dy cosy 2x 0 ; dx 解 ( 1)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 2)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3)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 4)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5)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6)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1) y cos x ; 2 ) y C 1cos x (C 1是任意常数 ); 3 ) y sin x ; 4) y C 2 sin x (C 2是任意常数 ) ; 5) y C 1cos x C 2 sin x (C 1, C 2是任意常 数 6) y Asin( x B) (A,B 是任意常数 ). 第一章 绪 论 6) sin d 2 y dx 2 e y x . 2.试验证下面函数均为方程 d 2y dx 2 2 2 y 0 的解,这里 0是常数.

cos x 为方程的解. C 1 cos x 为方程的解. sin x 为方程的解. 3.验证下列各函数是相应微分方程的解: sin x 1) y x , xy y cosx ; 2) y 2 C 1 x 2 , (1 x 2)y xy 2x (C 是任意常数) 3) y Ce x ,y 2y y 0( C 是任意常数) ; 4) y xx e , y e 2 y x 2 x 2 ye 1 e ; 5) y sin x , y 2 y 2 2 y sin x sin x cos x 0 ; 6) y 12 , x y x 2 x 2 y xy 1 ; 7) y x 2 1, y 2 y (x 2 1)y 2x ; 解 ( 1) dy dx sin x , d 2 y dx 2 2 co 2 2 y ,所以 d dx 22y 0, 2 ) y C 1 sin x, C 1 2 cos 2 2 y 所以 d dx 2 2y 3) d d y x cos x , d 2 y dx 2 sin 所以 d 2 2y dx C 2 cos x C 2 2 si 2 2 y 所以 d 2 2y dx 2 C 2 sin x 为方程的解. 5) C 1 sin x C 2 cos C 1 2 cos C 2 2 sin 2 y , d 2y 所以 d 2y dx 2 0 ,故 y C 1 cos x C 2 sin x 为方程的解. 6) cos( x B) , y A 2 sin( x B) 2 y , 故 d dx 22y 0, 因此 y A sin( x B) 为方程的解.

第二章货币资金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不影响其2010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 )。 A.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某金融机构的款项无法收回,该款项已计提过准备。 B.期末计提带息应收票据利息 C.外币应收账款发生汇兑损失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2.下列情形中,不违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规定的“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的是( )。 A.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B.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固定资产总账的登记工作 C.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3.下列经济业务中,企业不得动用库存现金支付的是( )。 A.支付职工奖金65000元 B.购买办公用品付款300元 C.预付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5000元 D.支付购买设备款1200元 4.企业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银行存款户是( )。 A.临时存款户 B.基本存款户 C.专用存款户 D.一般存款户 5.企业将准备用于有价证券投资的现金存入证券公司指定的账户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银行存款 B.其他货币资金 C.其他应收款 D.短期投资 6.企业发现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处理时,应在以下科目核算( )。 A.其他应收款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付款 D.财务费用 7.企业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其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是( )。 A.发出商品时 B.发出商品时并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时 C.发出商品时并办妥托运手续时 D.购买单位承付全部货款 8.企业进行外币存款核算时,使用的会计科目是 ( )。. A.其他货币资金 B.银行存款 C.备用金 D.其他应收款 9.下列各项中,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是( )。 A.信用证存款 B.银行本票存款 C.信用卡存款 D.备用金 10.下列款项中,可以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结算的有()。 A.商品交易的货款 B.提供劳务的款项 C.代销商品的款项 D.赊销商品的款项

常微分课后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分方程:某些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 §1、2 基本概念 习题1、2 1.指出下面微分方程的阶数,并回答方程就是否线性的: (1) y x dx dy -=24; (2)0122 2 2=+??? ??-xy dx dy dx y d ; (3)0322 =-+?? ? ??y dx dy x dx dy ; (4)x xy dx dy dx y d x sin 352 2=+-; (5) 02cos =++x y dx dy ; (6)x e dx y d y =+??? ? ??22sin . 解 (1)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3)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4)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5)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6)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2.试验证下面函数均为方程022 2=+y dx y d ω的解,这里0>ω就是常数. (1)x y ωcos =; (2)11(cos C x C y ω=就是任意常数); (3)x y ωsin =; (4)22(sin C x C y ω=就是任意常数); (5)2121,(sin cos C C x C x C y ωω+=就是任意常数); (6)B A B x A y ,()sin(+=ω就是任意常数). 解 (1)y x dx y d x dx dy 2 222cos ,sin ωωωωω-=-=-=,所以022 2=+y dx y d ω,故

x y ωcos =为方程的解. (2)y x C y x C y 2 2 11cos , sin ωωωωω-=-=''-=',所以022 2=+y dx y d ω,故x C y ωcos 1=为方程的解. (3)y x dx y d x dx dy 2222sin ,cos ωωωωω-=-==,所以02 2 2=+y dx y d ω,故x y ωsin =为方程的解. (4)y x C y x C y 2 2 22sin , cos ωωωωω-=-=''=',所以022 2=+y dx y d ω,故x C y ωsin 2=为方程的解. (5)y x C x C y x C x C y 2222121sin cos , cos sin ωωωωωωωωω-=--=''+-=',所 以02 2 2=+y dx y d ω,故x C x C y ωωsin cos 21+=为方程的解. (6)y B x A y B x A y 2 2 )sin(, )cos(ωωωωω-=+-=''+=',故0222=+y dx y d ω,因 此)sin(B x A y +=ω为方程的解. 3.验证下列各函数就是相应微分方程的解: (1)x x y sin = ,x y y x cos =+'; (2)212x C y -+=,x xy y x 2)1(2 =+'-(C 就是任意常数); (3)x Ce y =,02=+'-''y y y (C 就是任意常数); (4)x e y =,x x x e ye y e y 2212-=-+'-; (5)x y sin =,0cos sin sin 22 2 =-+-+'x x x y y y ; (6)x y 1- =,12 22++='xy y x y x ; (7)12 +=x y ,x y x y y 2)1(2 2 ++-='; (8))()(x f x g y = ,) () ()()(2x f x g y x g x f y '-'='.

第二章 货币习题(2017)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一、单项选择题 1.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公式中,绵羊处于( B ) A.简单价值形式地位 B.相对价值形式地位 C.等价形式地位 D.一般价值形式地位 2.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是( B )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3.在价值形式发展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是( C ) A.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D.货币形式和简单价值形式 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D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5.货币的本质是( C ) A.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形态 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D.社会财富的体现物 6.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是因为货币本身( B )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由政府法定 7.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A ) A.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是足价的货币D.是金属的自然形式即金属条块 8.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C ) A. 实在的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 D. 现金 9.价格是( B ) A.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标志D.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志 10.一本书售价21元6角,这里的“元”、“角”是( C ) A.价值尺度B.观念货币C.价格标准D.货币价值 11.“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钱”所充当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1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D ) A.水果店给苹果标价每斤2元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_百度文库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PS:第四章老师真的什么都没划么? 2012年07月02日 20:17:27 来源:李舒云的日志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章 1.货币的产生: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产品交换。 2.货币的定义: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基本特征。 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纸币) 3.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判断、定义) 4.货币职能(注意职能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表现): (1)价值尺度功能 (2)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职能 价格标准:人们所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对货币单位的等分,这是作为统一计价的方式而作为的技术性规定 6.货币数量的界定 (1)狭义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备货币或亚货币 7.货币层次划分: (1)第一第二层 (2)基本依据是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的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3)我国货币的基本层次 8.货币制度: (1)定义: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构成要素(判断):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 9.金属复合本位制下:多以贵金属为币材;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流通速度快,磨损大,多为贱金属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但是兑换主币不受限制 (1)平行本位制:最典型的复合本位制 (2)双本位制:金银比价波动较大,尤其是金贵银贱引起流通混乱时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 (3)跛行本位制:国家无力维持金银固定兑换比率时,使银成为金货币的辅币10.信用货币本位制的危机性(具体): (1)现代信用货币为不兑现货币,没有特定的发行保证,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通货膨胀 (2)不具备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供给量超过需要量之后就会表 现为币值下跌,物价上涨 (3)商业银行受经济效益驱使,又往往突破存贷控制比例,导致信用膨胀。 我国信用货币遵循:统一发性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第二章 1.信用: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产生根源:信用产生的社会制 度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2.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3.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规模效应形成,促进社会合理分配) (2)信用创造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4.信用的形式 (1)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区别在于中介人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2)直接信用优点是交易成本低,但在规模、范围、和期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成交概率低,引导资金流动效率也很低。 (3)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地信用形式,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 5.信用工具 (1)分类: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基本要求: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解答 1.设机器数的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分别写出下列各二进制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0,-0,0.1000,-0.1000,0.1111,-0.1111,1101,-1101。 解: 真值原码补码反码 O -O 0.1OOO -O.1OOO O.1111 -O.1111 110l -110l OOOOOOO0 1OOOOOOO O.1OOOOOO l.1OOOOOO O.1111000 1.1111000 00001101 10001101 OOOOOOO0 OOOOOOO0 O.1OOOOOO 1.1OOOOOO O.1111000 l.0001000 00001101 11110011 OOOOOOO0 11111111 O.1OOOOOO 1.0111111 O.1111000 1.0000111 00001101 11110010 2.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7/16,4/16,1/16,±0,-7/16,-4/16,-1/16。解: 7/16=7*2-4=0.0111 4/16=4*2-4=0.0100 1/16=1*2-4=0.0001 真值原码补码反码 7/16 0.0111 0.0111 0.0111 4/16 0.0100 0.0100 0.0100 1/16 0.0001 0.0001 0.0001 +0 O.0OOO O.0OOO O.0OOO -0 1.0OOO O.0OOO 1.1111 -1/16 1.0OO1 1.1111 1.1110 -4/16 1.0100 1.1100 1.1011 -7/16 1.0111 1.1001 1.1000 3.已知下列数的原码表示,分别写出它们的补码表示:[X1]原=O.10100,[X2]原=l.10111。 解:[X1]补=0.10100,[X2]补=1.01001。 4.已知下列数的补码表示,分别写出它们的真值:[X1]补=O.10100,[X2]补=1.10111。 解: X1=O.10100, X2=-0.01001。 5.设一个二进制小数X≥0,表示成X=0.a1a2a3a4a5a6,其中a1~a6取“1”或“O”: (1)若要X>1/2,a1~a6要满足什么条件? (2)若要X≥1/8,a1~a6要满足什么条件? (3)若要1/4≥X>1/16,a1~a6要满足什么条件? 解:(1) X>1/2的代码为: 0.100001~0.111111。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一、名词解释 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流通手段、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通货膨胀、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供求关系、竞争机制 二、单项选择题: ⒈商品是() ①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③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④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⒉商品的二因素是() ①价值与价值量②使用价值与效用 ③价值与交换价值④使用价值与价值 ⒊商品的价值量是() ①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②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③生产技术决定的; ④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①成正比②成反比③反方向变动④同方向变动 ⒌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①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②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③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④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⒍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①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④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⒎劳动的二重性是() ①两次劳动;②两种劳动;③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④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⒏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②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分工 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④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⒐私有制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③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矛盾 ④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⒑货币的本质是() ①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②人们为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③金银等贵金属④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⒒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 ①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②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③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④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⒓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包括() ①待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②流通中实际具有的货币量 ③纸币发行量④社会贮藏的金属货币量 ⒔通货膨胀是() ①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②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③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④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⒕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①商品价格经常高于商品价值②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③商品价格总是与商品价值不一致④商品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⒖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 ①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②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③充当特殊等价物的商品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三、多项选择题 ⒈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①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②由交换决定的③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4章

重点知识 1.四种类型的信用市场工具 ①普通贷款 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笔资金,借款人在到期日必须偿付本金和利息。 PV=CF (1+i)n PV:借款金额; CF:1年后的现金流; n:年数; i:到期收益率。 ②固定支付贷款 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笔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借款人每个期间(如每月)偿还固定金额。 LV= FP (1+i) + FP (1+i)2 +?+ FP (1+i)n LV:贷款金额; FP:每年固定偿付金额; n:距离贷款到期年限。 ③息票债券 到期日之前定期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到期时偿还面值。 P= C (1+i) + C (1+i)2 +?+ C (1+i)n + F (1+i)n P:息票债券现值; C:每期息票利息; F:债券面值; n:距离到期日年数。 ④贴现发行债券 又称为零息债券,这种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其面值(贴现发行),到期时按照面值偿付。贴现发行债券没有任何利息,发行人只需偿还债券面值。 P= CF (1+i)n P:永续债券现在的价格;

i:到期收益率; CF:到期偿还的面值; n:距离到期日的年数。 重点名词 1.到期收益率 使债务工具所带来未来所有现金流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贴现率。 P=? CF t ?1+i?n + FP (1+i)n n t=1 P:债务工具当前市场价格; CF t:t时刻的现金流; FP:债务工具的面值。 2.永续债券 或称为统一公债,这是一种没有到期日,不必偿还本金,永远只需要支付固定的息票利息的永久性债券。 i c = C P c i c:到期收益率; C:年息票利息; P C:永续债券的价格 3.利率风险 由于利率变动引起的资产回报率的不确定性。(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