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检测题(解析版).docx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德军入侵波兰

B.德军入侵法国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2.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耍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

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

C.诺曼底

D.伦敦

3.下列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直接相关的是()

A.罗斯福新政实施

B.巴黎和会召开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九国公约》签

4.1945年,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以下是会议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B.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C.战后成立联合国

D.通过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5.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6.20世纪30年代后期,当时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势力是()

A.法西斯势力

B.国际垄断势力

C.殖民主义势力

D.封建军阀势力

7.下图是讽刺加世纪領年代某一国际事件的漫画,对这一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慕尼黑阴谋的实质

B.进一步刺激了德国的野心

C.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缓解矛盾带来了欧洲的和平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意大利

9.面对经济困难导致的政治危机,列宁选择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罗斯福选择实施新政,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有计划经济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的特有产物③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④两种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但在危机期间,有一个国家却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个国家是()

A.苏联

B.德国

C.FI 本

D?英国

□.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出现的两幅宣传海报(左图中的“出"字代表徳国法西斯)。下列历史事件与这两幅海报宣传的意旨相一致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苏联军民抗击徳国法西斯

C.美国对日宣战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A. 1945年5月2日

B. 1945年5月8日

C. 1945年8月15日

D. 1945年9月2日

1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兴建公共工程

B.调整工业

C.调整农业政策

D.大兴公共工程

1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美国

C.德国和美国

D.英国和日本

15.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來源。〃为保障工人权益,罗斯福新政规定了()

A.奖励耕织

B.各企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吋标准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屮国的山

东省送给日本,屮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 所以我们拒绝签字6月28 H,中国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二"在战争与耻辱间,你选择了耻辱,可你将来还是要面对战争。〃 一一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1) 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次会议的情形?会议是在哪一次战争后召开的?屮国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 字,除了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努力外,主要是当时国内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成的?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近代以來,山东屡受日本侵略,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 次战役发生在山东? tl 本全面侵华吋,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

(3) 材料二中的"你选择了耻辱〃是指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后 果? (4) 面对强权,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7.下列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整理的“大危机〃和“新政〃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 片屮的历史】

材料一:(如下图)

【團一】

【材料中的历史】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如下图)

材料三: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广播讲话中,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改造联邦 政府办公楼,使Z 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人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 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 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1) 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美国社会遭遇到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有什么特点?

(2) 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并概括"NEW DEAL"最大特点。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比较奥巴马“经济振兴〃计划和材料二屮"NEW DEAL"的相似Z 处。

失业

*

(H

比年份

(4)【感悟中的历史】结合图片和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

18?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参战国死伤人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数据

根据上列二表格回答: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屮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横线上填写“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横线上填写"B〃;是以上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横线上填写“C〃。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争持续时间很短,但范围广,涉及人口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三.综合题

19.主题: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屮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吋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冋答:(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什么?其出台的背景共同点是什么?

(2)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的特点各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

(5)综合以上问题的冋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到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事件,这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所以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根据这个时间判断这座城市是斯大林格勒,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知识点。

3.【答案】A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的准确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木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应对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BCD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无关,所以此题选A。

4.【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以美、屮苏、英为代表的26个国家通过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D项符合题意;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会议内容有: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准确识记会议内容,根据题意即可分析出,特别注意要选出不正确的。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对徳国的处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和成立联合国等问题。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及其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 德、意、

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即"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所以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及其影响。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讽刺漫画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讽刺漫画反映的是慕尼黑会议,体现慕尼黑阴谋的实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进一步刺激了德国的野心,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慕尼黑会议表面缓解矛盾,但没有带來和平,不久二战全面爆发;因此选项D缓解矛盾带來了欧洲的和平,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的知识。

8.【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点。此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在经济危机前, 1922年

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统治;经济危机中,美国和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危机;德国通过建立法西斯专政摆脱危机。在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点。

9.【答案】A

【解析】【分析】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践说明列宁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这说明题文屮①②③④的分析都是正确的,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启示。

10.【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到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BCD项国家当时都面临1929年到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危机的内容,当时美国以及西欧都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苏联一直崛起。

11.【答案】D

【解析】【分析】上面两幅漫画反映的都是世界各国联合起來,共同对抗法西斯。1942年1月1 0 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故选》

【点评】关于二战,学生还要知道,徳国入侵波兰的时间是1939年9月1 B; 1941年6月22日,徳国进攻苏联,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斯大林格勒

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投降书,欧战结束;1945年9月2 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二战的性质是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能力。1945年5月8 口,徳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 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日月2日,日本向盟军递交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结束。1945年5月2日是柏林战役的开始时间,所以此题选D。

13.【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大力整顿银行;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府付款补贴;美国政府大力兴建工程;工业方面,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其中对工业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其中对工业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14.【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1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的选项,联系所学知识点,可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

15.【答案】B

【解析】【分析】奖励耕织是商鞅变法内容,各企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是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的具体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和中国实施的五年计划的内容,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共十四大的内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

(2)威海卫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3)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口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4)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解析】【分析】

(1)通过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句:"你们凭什么把屮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们可以判断出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巴黎和会的情景;巴黎和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中国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主耍是当时中国五四运动的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

(2)甲午屮口战争屮发生在山东的重大战役是威海卫战役,口本全面侵华时,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的重大影响是: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威海卫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3)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材料二中的“你选择了耻辱〃是指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了绥靖政策;这一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面对强权,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因此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Id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tl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7.【答案】(1)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4)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I'可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强化对金融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的表格内容可以看到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最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美国面临验证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包括: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螺丝费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根据材料三屮的内容“人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改进医院设施〃可知,奥巴马也采取了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女山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强化对金融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本国国情不

断进行改革。

故答案为:(1)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2)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4)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収长补短。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强化对金融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的知识,需要学生熟悉掌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时间、特点;罗斯福新政屮心措施;这就要求考生联系实事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一定了解。

18.【答案】(1) A

(2) B

(3) A

(4) C

(5) B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这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所以选A。

⑵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吋间很很长,从1939-1945年,而且范围广, 涉及人口多,题干的内容违背了材料的内容,所以选B。

⑶根据材料描述的苏联牺牲了2700多万人的信息可知,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这是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所以选A。

⑷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材料中没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这句话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选C。

⑸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法西斯轴心国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不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题干的内容违背了材料的内容,所以选B。

故答案为:(1)故答案为:A; (2)故答案为:B; (3)故答案为:A; (4)故答案为:C; (5)故答案为:Bo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考查二战的特点,吋间长,灾难大,伤亡人数多,推动科技发展,都需要学生去掌握。

三、综合题

19.【答案】(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背景: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改革的(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开创了氏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3) 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的经济得到了恢复;义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 很苦。他们所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乂极低。他们这样的积累 资金,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发展落后

(5) 立足国情,调动人民品众的积极性,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等

【解析】【分析】(1)三次届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和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其出台的背景共同点是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改革的。(2)新经济政策的特 点: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

预经济生活的先河点(3)评价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经济政 策使苏维埃的经济得到了恢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在的突出问题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氏期发展落后。 济政策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包括:立足国情,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点评】关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学生还要知道,其实施者是列宁, 分收

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牛产,恢复商品货币关 系。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漓品经济。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关于罗斯福 新政,学生还要知 道,实施者是罗斯福,主要内容包括: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颁布《全国工业复 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压缩农业产量;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等。特 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 干预和调节;作用: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关于改革开放,学生还要知道,其开始的标

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在农村实始的是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4)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 (5)综合以上问题,国家在制定经 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等。

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退还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