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的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进程,工业与城镇化用地占据了农民的大量用地,农民失去了长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资本权益得不到最基本的维护,失地农民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关于如何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统为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并轨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必要性、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后的生活状况、土地权益以及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简要的评述,认为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在立法层次、资金运行、政策倾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人,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程度及建设用地的需求预测,到2020年将超过1亿人口,在没有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之前,这将会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性隐患、阻碍了十八大所提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宏伟蓝图,也不利于中国朝着和谐稳定的目标前行。因此,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已变得迫切需求和必要,为此,学术界给予了大量的关注。

一、关于失地后农民的生活状况研究

为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务院于20 0 4 年和20 0 6 年分别发布了两个文件,要求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吴岩,董秀茄等学者在昌图县调查的 1 8 户失地农民中,有8 3 % 的失地农民在失地后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1 7 % 的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持平或略有降低。①王慧博通过对上海和广西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的实际调查和对比性分析发现,上海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强烈,失地农民对于市民化的满意程度很高;广西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消极,失地农民们对于市民化充满了担忧甚至抵制。②叶继红

①吴岩,董秀茹,王秋兵,刘洪斌,杨见志,崔爱玲. 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评价体系构建[J]. 中国土地科

学,2011,05:23-28.

②王慧博. 中国东西部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对比测量[J].社会科学期刊.2013(3):62-67.

对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表明,失地农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不高, 尤其是对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感到不满意, 收入问题已成为制约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最关键因素。①

二、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必要性研究

王斌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个社会的安定与稳定等四个角度阐释了其必要性,认为土地是农民唯一的资源,农民的根本,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②原晶晶指出,现行的诸多政策法规乃至整个社会对失地农民都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成为了“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对农民而言, 土地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旦失去了土地, 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与土地相关的一切权利。

③而既有的相关实践只能勉强称为生活保障制度,与以“社会型、福利性、公平性、互助性”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差甚远。④这将不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陈信勇,蓝邓骏等学者认为在全面、正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难以建立的情况下, 土地实际担负着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 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当土地被征用后,农民便丧失了这个有形而长久的生活保障的承载体,导致当代也包括子孙后代的生活风险系数极大地提高。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是土地保障的替代物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二是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之一。⑤

三、关于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赵新龙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损失是巨大的,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 与之相伴的还有天然的社会保障、失去了最宝贵的家庭财富和致富资本、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致富资本以及一系列的权利和利益。失地农民实际上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针对上述问题,他指出了征地补偿标准低、补偿款被层层截留、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缺乏、善后处理简单、土地征用权

①叶继红. 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调查与思考[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70-73.

②王斌. 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及思考[J]. 国土资源,2004,08:42-44.

③原晶晶.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 37( 33) : 16564- 16566.

④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9.

⑤刘家强,罗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J].政策研究.2004(3):15-16.

乱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等利益受损的原因。①李贺平,邬岩等学者认为,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其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已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基本表征。认为新型城市化道路也迫切要求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保护上做出新的回应。关于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的保障项目应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②钟涨宝,徐小霞等学者以土地为依托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认为制度覆盖面窄, 保障标准低,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差,政府对土地的垄断经营,现行征地方式不合理,土地产权制度的结构性缺陷,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等是构成失地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的主要原因,提出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上进行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土地权利多元化、细分化,征地方式规范化,推行土地永佃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进程等建议来维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③罗元青,祁晓玲等学者从系统研究的视角, 将社会保障权益作为农民权益系统的子系统, 分析其与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政治文化权益等各不同层次子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农民社会保障权益是农民权益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权益状况制约其它相关子权益, 进而影响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运行和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民权益保障的系统性改善又是农民社会保障权益落实和改进的重要条件。④

四、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对策研究

凌文豪认为,完善农地交易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做到合理补偿,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农地征用问题的思路,探索农地直接入市交易制度,同时也需要改革征地补偿标准,征用农民土地要按市场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变“不完全补偿”为“完全补偿”,建议成立专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财政部门设立一个专门从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储和管理的机构,实行收

①赵新龙.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J]. 财贸研究,2006,02:72-77.

②李贺平,邬岩.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保护与城市化目标实现的互动关系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

版),2010,11:12-15.

③钟涨宝,徐小霞. 以土地为依托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J]. 农村经济,2006,01:71-73.

④罗元青,祁晓玲. 基于权益系统的城乡一体化中农民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的思考[J]. 农村经

济,2012,12:78-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