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ppt

合集下载

15_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15_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风
相关名词



周期性风系:指以一日为周期的海陆 风和以一年为周期的季风。 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密切关系。 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 化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 为海陆风。
形成原因
海陆分布 ↓ 气温差异 ↓ 气压场 ↓ 周期性风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滨海地区并不是每天都有海陆风的, 有时还有可能吹与海陆风风向相反的 风。 这是因为当大范围气压场的气压梯度 较大时,与这种气压场相应的风“掩 盖”了海陆风。 另外,海陆间水平气温梯度过小,不 足以形成热力环流时,也没有海陆风 出现。 因此,只有在大范围气压场的气压梯 度比较弱而气温日变化大的地区和季 节,才容易出现海陆风。
影响意义



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候有一定的影 响。 吹海风时,海上水汽输入陆地沿岸, 常形成雾或低云,甚至产生降水;同 时可降低沿岸气温,使夏季天气不十 分炎热。 海陆风对沿岸渔民扬帆入海和返航也 有一定意义。
谢谢聆听
转换时间



海风和陆风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 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陆风在上午10时左右转 为海风, 13 时 —15 时海风最盛, 日 落 后, 海 风 逐 渐 减 弱 , 17 时 — 20时转为陆风。 如果是阴天,海风要到中午才能出 现,强度减弱。
分布情况




海陆风达到的范围随纬度、季节等 条件而不同。 在热带,特别是冷洋流经过的海岸, 海陆风最为强烈,全年都可出现。 温带海陆风影响范围较小,风力也 较弱,主要在夏季出现。 在两极地区海陆风比较少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___世界的气候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___世界的气候ppt课件

优质课件
一、 气候的地区差异
热带沙漠景观
热带雨林景观
优质课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景观
热带草原景观
优质课件
温带季风气候景观
寒带气候景观
优质课件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 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 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气候: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 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 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 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
导入新课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课程标准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 候的影响。 2.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 和生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 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 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 生活的影响。
分布在中纬度大 陆内部,距离海洋较 远,冬冷夏热,全年 降水稀少。
优质课件
分布在南北纬30- 40度大陆西岸,夏季受 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 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 制,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北美洲东岸,受季风影 响,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温暖湿润,1月气温 高于0℃。
优质课件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度大陆东岸,受季 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1月气温低于 0℃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 纬30°之间,在副热带 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 全年炎热干燥。
优质课件
分布在雨林气候 两侧,分干湿两季, 干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影响,湿季受海洋 风影响.
分布在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分雨旱两 季,雨季受海洋风控 制,旱季受大陆风控 制。

《影响气候的因素》ppt课件

《影响气候的因素》ppt课件
返 回 目 录
人类活动与气候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往往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
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返 回


人类活动与气候 阅读:
地球变暖的明显征兆,是南北极地区的冰雪
在快速消融。据《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2022
年度报告》,2002—2021 年,北极海冰总体覆盖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地形地势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纬度位置




4 人类活动与气候
人类活动与气候
三北防护林
三峡大坝
过度砍伐森林
人类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 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如果过度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 地气候恶化。

海陆分布与气候 活动: 1.读下面两张图,你发现了什么?请做出简要分析。
中纬度同纬度地区,离海洋越近,气温年 较差越小,墙体越薄;离海洋越远,气温 年较差越大,墙体越厚。
返 回 目 录
海陆分布与气候
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
热也慢。因此,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冬季陆地气温低于
降水
小结
气温
世界年平均气温 分布规律:气温 自赤道向两极逐 渐降低
中纬度地区,夏
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 季相反。离海洋 越近,气温年较 差越小。
山地气温分布规 律: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
气候
影响 因素
纬度位置 (根本因素)
海陆分布 (中纬度地区较显著)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PPT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PPT
过度开采地下水、矿产资源等行 为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山体滑坡
等地质灾害。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设活动破坏 了自然地形和地貌,增加了地质
灾害的风险。
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山体和自 然植被,可能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加强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及时发现和预警地质灾害,减
促进地球科学研究
大陆漂移学说促进了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支持。
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大陆漂移学说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冰川运动、气 候带分布和自然灾害等。
03
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的提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莫 里斯·尤因和弗朗西斯·克罗塞特
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地球自转与月球引力
地球自转和月球引力对板块运动产生影响,使板块发生旋转和漂 移。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与意义
地震预测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学说,可以预 测地震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
防措施。
矿产资源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矿产资源的分 布规律,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 供了理论依据。
海洋地质学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为海洋地质学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深入 了解海洋环境、海底地貌和海洋资 源。
转换型边界。
板块的运动
03
板块会沿着一个全球性的、类似于传送带的循环系统运动,这
种运动通常被称为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机制
地幔对流
地幔对流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机制之一。地幔中的物质通过对 流运动,带动板块运动。
热膨胀与冷收缩
当岩石圈板块向两侧移动时,由于热膨胀和冷收缩的作用,岩石 圈板块会弯曲或折叠,形成山脉或海沟。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的气候(53张PPT)

平 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量雨 洋 水,也有来自__印__度_洋的
__西__南__季风。
原因之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
低气压
低气压
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远__离__海___洋__和__山__脉___阻__挡__。

平 洋
印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2、 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4_、__5_、__6_、__7_、__8_、_月9 ,武汉为 _4__、__5_、__6_、__7_、__8月,北京为__7_、__8月,哈尔滨为___7_、__8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夏___秋__多__,__冬___春__少___, 明显的差异是____越__往__北__雨___季__越__短__,___降__水__集__中___程__度__越__高_。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 盆地。低温极值在青 藏高原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 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 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一、中国的气温
1、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一、中国的气温
2、根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然植被


15,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15,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在滨海地区并不是每天都有海陆风的,有时 还有可能吹与海陆风风向相反的风。
这是因为当大范围气压场的气压梯度较大时, 与这种气压场相应的风“掩盖”了海陆风。
另外,海陆间水平气温梯度过小,不足以形 成热力环流时,也没有海陆风出现。
因此,只有在大范围气压场的气压梯度比较 弱而气温日变化大的地区和季节,才容易出 现海陆风.
b: 高值中心,+12℃——北非撒哈拉沙漠
(陆) 低值中心,-8℃——太平洋东岸(海),
加利福尼亚冷流 同一纬度带上(副热带)气温相差达20

所以,海陆气温的差异,冬季高纬最突出, 夏季副热带纬度最明显。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 所以:
冬季温度:北半球<南半球
夏季温度:北半球>南半球
海陆分布→气温差异→气压场→周期 性风系
(一)海陆风
白天:海→陆,海风 夜间:陆→海,陆风




海风和陆风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陆风在上午10时左右转为海风,13—15
时海风最盛,日落以后,海风逐渐减弱,17—20时 转为陆风。如果是阴天,海风要到中午才能出现,强 度减弱。
而伊尔库次克最大气温日较差为14.1℃(6 月),最小气温日较差为5.7℃(12月)。
大陆上受海风影响的区域,水汽充沛, 降水量与同纬度的大陆中心或背风区相 比为多,且降水变率较小。
降水时间,在海上和受海洋影响的陆地 沿岸地区,以冬季夜间和清晨为多,大 陆性气候区以夏季午后为多。
三、海陆分布与周期性风系
所谓周期性风系是指以一日为周期的 海陆风和以一年为周期的季风。
它们的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密切关 系。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contents
目录
• 海陆分布对温度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风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01 海陆分布对温度的影响
海洋与陆地温度差异
海洋温度变化范围较小
由于海洋的热容量较大,海洋温度的 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而陆地温度的变 化则较为剧烈。
夏季海洋温度较低
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盖融化,海陆分布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冬季海洋温度较高
在冬季,由于海水的热容量较大,海 洋表面温度通常高于陆地表面温度。
在夏季,由于海水的热容量较大,海 洋表面温度通常低于陆地表面温度。
海洋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减缓温度变化
海洋对温度变化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减缓温度的波动上,使得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相对较小。
维持气温稳定
海洋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维持着地球表面的气温稳定,对全球气 候变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温度差异
海洋性气候通常温度较为稳定,而大陆性气候则 温差较大。
降水差异
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
3
风向差异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 风。
气候类型变化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受到威胁。
气候变化导致的陆地分布变化
03 海陆分布对风的影响
海洋与陆地风向差异
海洋上空的风向受温度和湿度差异影响,通常呈旋转方向,而陆地上的风向则更容 易受到地形和地表温度的影响,呈现特定的方向。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详细解读第八讲气候成因(33张PPT)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详细解读第八讲气候成因(33张PPT)

解题技巧:
2.
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
位法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北部,该
处有大分水岭,地势较高,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即可。
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热带雨林气候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地处迎风坡 ,多地形雨;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 湿。
3.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的 原因。
知识梳理:太阳辐射量的影响因素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 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 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 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5、其它 (1)大气的透明度:如空气中浮尘多时,则太阳辐射强度 弱。
答题模板:气候成因的答题模板
地理事象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量
纬度(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等),天气和气候状况,地势高低和坡向( 阴坡、阳坡)
气温
等温线 走向
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与 海岸线平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洋流的影响;等温线闭合,若数值 中高周低为盆地,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
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丙湖地 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而年蒸发 量达2500毫米,湖泊经常干涸。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解题技巧:
注意分析该湖所处的纬度、所 处的气压带,以及地形和盛行风的 影响。丙湖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位于大分水岭 西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纬 度低,气温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
7月 1月
8月 2月
读P83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我的发现:
一般离海近的地区,受海洋 影响大,温差小;离海远的地区, 受海洋影响小,温差大。
我的分析:
靠近海洋的地方温差小, 受海洋的影响,升温慢、降 温慢;远离海洋的地方,受 海洋影响小,升温快,降温 快。
观察思考:
海洋与陆地的降水有何差异?
沙土(陆地)升温快
水 பைடு நூலகம் 表 海 洋

沙土
沙 子 代 表 陆 地
海陆性质差异
陆地 性质 海洋 受热快 散热快 受热慢 散热慢
影 夏季 升温快,气温高 升温慢,气温偏低 响 冬季 降温快,气温低 降温慢,气温偏高
想一想
海洋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温月比陆 地出现得 迟 。(早或迟)
中纬度地区 陆地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学习目标: 学会分析海陆位置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结 合生活实际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在教师的演 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认知科学世 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 明。
海洋与陆地的气温差异
如图,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水和沙 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把它们同时置于酒精灯下。 观察,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海近迎风坡地区, 受海洋影响大, 温差小,降水多; 内 陆 地 区, 受海洋影响小, 温差大,降水少
当堂演练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 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B
D 洋流因素
近海
内陆
海洋与陆地的降水差异
近海迎风坡的地方:水汽丰富
降水较多
深居内际的地方:
水汽稀少
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濒临海 洋的地方气候湿润,但 也有的地方好像不是这 样的……
是啊,有的地方虽然 靠近海洋,但风从大陆吹 来,反而有可能成为沙 漠……
你怎么看?
这些地区虽然靠近海洋,但当地的盛行 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海洋水汽很少进入 陆地,降水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