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语言的符号系统讲解

合集下载

第四讲: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四讲: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学习外语时无法由声音推知意义;
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事物,也
可以用相同或类似的音表示不太事物;
语言不断发展变化,语音等也在变化,但所代
表的现实现象没有改变,这也说明语言符号的 音义关系是规定的,不是天然的。
注 意: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仅指语言起源时的 情况,指符号创制时有某种任意性成分,那时 用什么语言形式表示客观事物是任意的,或者
3、符号的种类:
1)视觉符号:文字、旗语、信号灯、 手势…… 2)听觉符号:乐曲、鼓声、号声、笛 声、说话声…… 3)触觉符号:盲文…… 4)嗅觉符号:烧香的味道、熏房的味 道……
符号的特点
任何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
是与其它符号相对存在的。
如:交通信号灯有红、绿、黄三种,
构成一个系统。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 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 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 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 之中。 如北京话中“ao”有组合关系的有: b,p,m,z,c,s,d,t,n,l,zh, ch,sh,r,g,k,h,与“an”相比, 少了个“f”,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 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 合——声母。
2、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 间的关系。 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关系 中可互相替换,替换后虽具体内容有所改变, 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 如: “红花” “白、蓝、香、小”等;“光、线、眼睛”等
如替换后发生了变化,那就说明替 换的符号和被替换的符号功能不同,无 聚合关系。 如:“红”不能用“动”代替; “花”不能用“很”代替。

论述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论述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论述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是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们是一种标记或符号,用于代表某种含义。

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级:音素、词汇和句子。

第一层级是音素层级。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语音的基本组成部分。

语言中的每个声音都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音素,不同的音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单词和句子。

例如,在英语中,“cat”这个单词由三个音素/c/, /a/和/t/组成。

第二层级是词汇层级。

词汇是语言中具有意义的最小单位,它们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构建块。

每个词都代表一个特定的含义,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

在语言中有成千上万个词汇,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英语中,“cat”代表一种动物,而“dog”代表另一种动物。

第三层级是句子层级。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言单位,它们由多个词汇组成,用于表达完整的思想和含义。

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它们可以被组合成更复杂的结构来表达更复杂的观点和含义。

例如,在英语中,“The cat sat on the mat”是一个简单句,而“Although the cat was hungry, it didn’t eat the mouse”是一个复合句。

总之,语言符号层级体系是音素、词汇和句子三个层级的组合,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系统的基本结构。

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层级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
握语言规则和表达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使用语言来交流和沟通。

2.语言是符号系统

2.语言是符号系统
应自然的方式进行运作。总之,人类语言是一个极度完美 雅致的。
从语言的内部结构来看,语言具有层次性,而非混乱
无序的。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 这种层级性体现在:
• 在语音层面——每种语言包含若干音位成分,这些基本的 音位成分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形成一种语言所需要的所有 语音表达式。 • 在句法/词汇层面——一种语言包含一定的数量的基本语 素,这些语素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则形成数量有限的词,词 再按照组合规则形成短语、句子。
组合、聚合之间的关系
组合负责语言符号的线性连接,是横向的;
聚合负责相同功能符号替换和类聚,是纵向的; 组合是显性的,可以直接目视;聚合则是隐性的, 需要思维; 组合与聚合一起发挥作用,使得整个语言系统得以 有效运转; 组合与聚合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发生作用。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础,既要有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
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 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不可能学会人类语 言。 黑猩猩:经过诸多实验,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断言 ,像人类语言这样复杂的交际工具是黑猩猩无法掌握 的。
现代汉语中的词类实际上就是有着大致相同功能成分 的聚合体,某个词类内部成员之间具有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具有聚合关系的成分自然 的聚集成群,能够互相替换。例如: 猴子
组 合
西瓜
组合 聚 合
张三 + 吃 + 桃子

《语言是符号系统》PPT课件

《语言是符号系统》PPT课件


4.开放性

5.传授性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上述六个方面标志着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语 言”的本质区别;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称得 上人类语言。
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部分结束
语言学概论-2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 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 •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 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
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 类的语言能力。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不可能学会人类语 言。
黑猩猩:经过诸多实验,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断言 ,像人类语言这样复杂的交际工具是黑猩猩无法掌握 的。
1 、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 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 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2 、强制性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 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 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 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

语言学纲要语言是符号系统课件完整版

语言学纲要语言是符号系统课件完整版

音位旳规则
bb-a-ng 帮 聚 t -a-ng汤 合 p -a-ng膀 关 d -a-ng当 系 g -a-ng刚
组 合关
b-eea- n-ngg 帮 b-e e-ng崩 p-ei -ng拼 d-e o-ng懂 g-ee-ng更
系 báng?
bāng 帮 bǎng 榜 bàng 谤
bang有三(四)个音位位置,每个位置都可以换成其他旳音 位,构成一种新旳语素旳语音形式。
对旳理解构造旳二层性和组合、聚合旳运转 规则,这是理解语言符号系统旳关键。
2.3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旳区别
2.3.1
2.3.2
2.3.3 差异
什么是语言能力? 语言获得:一种发明过程 人与动物语言能力旳本质
2.3.1 什么是语言能力?
1.语言器官 人旳语言器官→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大脑。 2.语言能力: 1)广义旳“语言能力”是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
①/p/、/a/是语言中旳两个音位,它们 是不是语言符号?
2.2.1.2 什么是语言符号?
词是语言符号中最重要旳一种符号,成为语 言旳基本构造单位。
客观事物、语音和语义之间构成了一种特殊 旳关系。
木本植物旳 总称
概念 (所指)
Tree:shu 音响形象(能指)
2.2.1.2 什么是语言符号?
中国队
中国



zh o ng g u o d u ei
组合、聚合规则旳意义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互相有内在联络旳两 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构造单位旳横向联 络,聚合规则着眼于构造单位旳纵向替代, 因此他们如同纵、横两轴,每一种构造单位 都可以在纵、横两轴旳交叉点上找到它旳位 置;我们假如能把握住这种交叉点,也就不 难理解一种构造单位旳性质和特点。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课件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课件

语言符号与人类交流的关系
语言符号是人类交流的核心。我们将探究语言符号在人际交往、跨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语言符号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语言符号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将探讨 语言符号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社会对语言符号的影响。
语言符号的未来前景
在数字时代,语言符号将继续演变和发展。我们将展望语言符号在未来的应用和前景,并讨论其对人类社会的 影响。
语言符号的组成和结构
语言符号是由不同的成分组成的,包括音素、词汇、语法等。我们将探索这些成分以及它们是如何组成和相互 关联的。
语言符号的分类和特征
语言符号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语义、语法和音韵。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分类以及不同类型语言 符号的特征。
语言符号的功能和作用
语言符号不仅仅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沟通的工具,它们还具有很多功能和作用。我们将探讨语言符号在塑造认知、 传递文化和构建社会关系方面的重要性。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从定义和概述开始,我们 将深入了解语言符号的组成、结构、分类、特征、功能以及与人类交流的关 系。最后,我们将展望语言符号的未来前景。
定义和概述
语言符号作为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我们将探讨语言符号的定义以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 要性。

第四讲 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第四讲 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第四讲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第一节人际关系1、概念:警察职业活动中产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关系。

2、类别: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执法者与被执法者间关系等第二节人际沟通(一)人际沟通的定义与分析人际沟通的定义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应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相互作用的过程,积极施加影响的过程,存在着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

(二)人际沟通的条件共同理解的符号系统,较少的外界干扰,接受信息的心理准备(三)人际沟通的形式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在社会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或群体代表之间的交往非正式沟通则是既不代表群体利益也不代表他人的私人间的交往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直接沟通是交往双方借助于语言、表情等本身固有的属性进行的面对面的交往间接沟通是指交往双方借助某种身体之外的媒介进行的不见面交往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四)人际沟通的工具1、语言符号系统语音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2、人际沟通的时—空符号系统人际沟通的空间距离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

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

第四讲 语言的符号系统讲解

第四讲  语言的符号系统讲解

2.“香”和“花”这两个符号可以组合成 “香花”,也可以组合成“花香”,这说 明符号的( )。(2005年中山大学)
A.任意性 B.随意性 C. 线条性D.可变性
3.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之外,日常生活 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符号。下列属于符号的 是( )。(2006年中山大学)
A.街上的红绿灯 B.病人的脉象
语言就是各个单位在不同层和级上构成的一个层 级装置。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 样的特点:两个飞跃
①量的飞跃。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
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 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 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 个词构成无数的句子。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好比是一张纸的正 反两面,就像无法把一张纸的正反面切开 一样,语言符号中表示意义的声音和声音 表示的意义也不能分开。
3.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和“任意性”
索绪尔指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是“不可论证的” ,也即无法做理性的解释。 并且这种任意的关系不是任何个人能随心 所欲自行决定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 可, 并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得到固定。这就是 说能指对于所指不仅是任意的, 而且是约定 俗成的, 是受社会制约的。
语言的二层三级装置
句子
符号层

语素
语音层(音位和音节)
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实际上是以少驭多, 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如 语言结构上层的三级数量上就是增量翻倍; 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数量成倍扩大,例 如汉语的音位层有三十来个,它们可以组 成数千个语素,语素又可以组成数十万条 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C.罪犯的指纹 D.远处的炊烟
二、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人为:
①象似性学说与索绪尔所说的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不能彼此否定,象似性原则应该被看 作是对任意性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原 则的替代物,语言符号有其象似性的一面,也 有其任意性的一面,它们既互相对立,也互相 补充。
②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 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 使符号能够一个挨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 同的结构。语言符号的像似性(理据性) 是指语言中语法层面,即词法和句法中, 在符号与符号的组合中体现出来的可论证 性。
①语音上,语言中拟声词的理据是人们模 拟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钟表的“嘀 嗒”( tick - tock) ,猫叫的“喵喵”声 ( meow)。英语中“bark(剥树皮)”来自于这 一动作的声音,奶牛“cow”来自于奶牛的 叫声。汉语中“牛”也来自牛的叫声,叹 词“唉、嘘”等都模仿其声音。
②语法上,词语与组成该词的语素是有理 据的。例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 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 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 关系。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具体表现:
①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 会约定俗成的
②相同的、类似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 言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③表示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用不 同的音
形式(音)
意义(义)
现实现象
符号
代表
语言符号和认知的关系:
(约定) (编码)
(认知)


心理现实
客观现实
语言符号
号的特点 1.语言符号同一般符号的区别: ①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而不是某种物质实体。 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
常复杂的。 ③一般符号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语言符号则
这也观点后来被认知语言学家进一步发展,就有 了语言符号的像似性特点。
(1)语言符号的像似性(理据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 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一种内 在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 有据的”。(沈家煊在《句法的象似性问 题》)
语言符号的像似性(理据性)具体表现: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好比是一张纸的正 反两面,就像无法把一张纸的正反面切开 一样,语言符号中表示意义的声音和声音 表示的意义也不能分开。
3.语言符号的“约定性”和“任意性”
索绪尔指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是“不可论证的” ,也即无法做理性的解释。 并且这种任意的关系不是任何个人能随心 所欲自行决定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 可, 并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得到固定。这就是 说能指对于所指不仅是任意的, 而且是约定 俗成的, 是受社会制约的。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像似性(理据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索绪尔提出来的观点,但是 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任意性也 加了一个重要的注解,即应该区分绝对任意性和 相对任意性。绝对任意性是指符号的创造和使用 没有任何理据 ;所谓相对任意性,是指符号具有 一定的理据。并指出,绝对任意性主要是不可再 分为更小单位的词汇属性,而相对的可论证性则 是语法属性。
①一方面一串串声音和意义结合的“话”, 可以分解成较小的声音和意义结合的单位, 这就是“词”;而“词”又可以重新排列 组合,形成新的“话”。词的数量就少多 了,一般也就几千个。
②另一方面“词”还可以再分解成数量更
有限的语音单位,也就是“音素”;同样 音素仍可重新排列 组合,形成新“词”。 而音素的数量更少,一般也就是几十个。
第四讲 语言的符号系统
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是由一个社 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 的标记和记号。
符号的构成:
形式 意义
密不可分 约定俗成
症候与符号的区别:必然联系与约定俗成
(二)语言是符号 语言符号和现实现象的关系:
(约定)
(反映)
4.语言符号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任何符号,虽然最开始时用什么能指表示 什么所指是任意的,是约定俗称的,但是 一旦这种对应关系固定下来,也就不能轻 易改变。否则语言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交际 工具的作用了。
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所以也 就不会一成不变。
二、语言结构的特性
1.语言结构是“线性”的和“离散”的 (1)语言结构的“线性”特征(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的角度看,
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 条线的样子排列,这就是语言结构的“线 性”特征。
(2)语言结构的“离散”特征
语言符号是一个一个出现的,所以语言符 号又可以分解还原成本来的一个一个的符 号,这就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
(3)语言符号的“线性”和“离散”这两 个特点,就造成了人类语言符号的奇妙结 构:
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 ④语言符号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不具
备。
2.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
能指是指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 声音。
所指是指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 义。
例如汉语中“人”的声音“rén”就是能指, “直立行走,会使用和制造工具的高级动 物”是所指。
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 应。如:
a.他拿起钢笔写起字来。
b.他直起身慢慢走到椅子旁轻轻坐下去。
c.老刘抬起头看看天拿起雨伞向门口奔去。
这种象似性反映了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照应客 观事件的时间顺序。
(2)语言符号任意性和像似性的关系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问题,一直是语 言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因 为语言符号同时存在象似性而对任意性原 则提出了质疑甚至排斥符号的这种特性。
“雪莲”,这正花的特征“破雪而出,形 状为莲”。所以,用汉语中周所周知的 “雪”和“莲”构词是有理据的。
③语义上的理据性。例如“草包”的本义 是“用草等编成的包袋”,比喻没有真才 实学、说话行动莽撞的粗鲁的人。本义和 比喻义之间是具有相似性的,是可以解释 的。
④句法上的理据性。从句法结构照应人的认知结 构。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