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作业
中外设计史考试四次形考作业

中外设计史形考作业第一次作业1.彩陶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
请简述彩陶的基本定义,并依据时间先后、艺术特点以及发现地点,对彩陶进行简单的分类。
答案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掌握制陶的民族之一,并且有关于制陶的最早记录。
中华民族制陶的第一座高峰是以彩陶的兴起为标志的。
中华民族以那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彩陶,在人类文化史上展现了长达三四千年的绚丽彩虹,形成了中国原始美术乃至原始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为后世那特殊的、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与中华艺术奠定了多方面的重要基础。
具体来讲,彩陶是指原始制陶中器表饰以彩绘装饰的各类陶器。
彩绘是原始制陶工艺中最重要的装饰手法之一,用特殊原料在陶坯上绘出纹饰,然后焙烧而成为不同色泽纹饰的器物,称为彩陶;用颜料在烧成的陶器上绘制出纹饰来,则通常称为彩绘陶器。
一般来讲,原始彩陶主要指前者而言。
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学成果,已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原始文化中彩陶的基本风貌,研究者对我国主要文化圈中的原始彩陶也已获得了较为明晰的发展脉络。
彩陶作为制陶工艺发展的产物,也是彼时彼地人类某种观念、精神和情感的体观。
尤其是彩陶中那些相对稳定的纹样与按一定规则模式构成的纹样组合方式,以及它们共同形成的装饰方式与纹饰结构,必定有着某种反映特定文化观念与思维模式的内涵,反映出中华原始艺术的特征来。
因此,就艺术的发展来看,彩陶的成就与影响主要体现在纹饰的形色结构上,但从更广泛的文化发展来看,彩陶纹饰又表现为特定文化状况下的产物,作为史前文化发展与文化状态的主要反映之一而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2.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中,使用青铜兵器、工具和器物的时代,叫做青铜时代。
对于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花纹,著名学者马承源先生对它进行八大分类。
请谈谈你对这八大分类的理解。
答案:常用于青铜器的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龙纹(爬行龙纹、卷龙纹、双体龙纹)、蛟龙纹、蛇纹(蟠虺纹、蟠虫离纹)、鸟纹、凤纹、波纹等青铜纹样。
《中外设计史》练习题集

《中外设计史》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中,哪个朝代的青铜器设计达到了巅峰,其代表作品如司母戊鼎展现了高超的铸造技艺与审美价值?()A. 商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于哪个国家,并以高耸的塔楼、尖顶和细长的窗户为特点,对后世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A. 法国B. 意大利C. 德国D. 英国3.明代家具设计以其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著称,其中哪种木材因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而被广泛使用?()A. 松树B. 桦树C. 紫檀木D. 楠木4.包豪斯学校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由哪位著名建筑师创办,并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A. 密斯·凡·德·罗B. 勒·柯布西耶C.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D. 彼得·贝伦斯5.日本传统设计中,哪种艺术形式强调对自然美的追求,通过简约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深邃的意境?()A. 浮世绘B. 漆器C. 茶道D. 花道6.文艺复兴时期,哪位意大利画家兼建筑师的作品如《最后的晚餐》和米兰大教堂的设计,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合?()A. 达·芬奇B. 米开朗琪罗C. 拉斐尔D. 布鲁内莱斯基7.工业设计领域中,哪位德国设计师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对现代产品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A. 彼得·贝伦斯B. 密斯·凡·德·罗C. 迪特·拉姆斯D. 汉斯·韦格纳8.清代瓷器设计中,哪种瓷器以其色彩丰富、图案精美而著称,成为皇家御用和外交赠礼的首选?()A. 青花瓷B. 粉彩瓷C. 珐琅瓷D. 白瓷9.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哪个国家的设计以其功能性、理性化和简洁明快为特点,对世界设计产生了广泛影响?()A. 德国B. 美国C. 日本D. 荷兰10.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哪位美国设计师的作品如“巴塞罗那椅”和“幽灵椅”,展现了对于传统设计元素的解构与重组?()A. 菲利普·斯塔克B. 米凯尔·格雷夫斯C. 查尔斯·伊姆斯D. 雷蒙德·洛伊一、选择题答案1.A(商朝)2.A(法国)3.C(紫檀木)4. D (彼得·贝伦斯,彼得·贝伦斯是包豪斯学校的重要人物,但学校实际由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办)5.D(花道)6.A(达·芬奇)7.C(迪特·拉姆斯)8.C(珐琅瓷)9.A(德国)10.A(菲利普·斯塔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______,不仅促进了信息传播,也对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中外设计史作业老师评语

中外设计史作业老师评语在本次设计史作业中,你呈现了出色的研究能力和深入的思考。
你对中外设计史的探索令人印象深刻,并且展现了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和兴趣。
以下是对你的作业的评语。
首先,你的作业展示了充分的研究能力。
你对中外设计史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包括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和参观博物馆等。
你的参考资料非常丰富,而且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设计史的发展和影响。
此外,你的作品中包含了一些独特的观点,展示了你对设计史的深入理解。
你的研究方法很系统,能够将不同时间段和文化背景中的设计趋势进行比较和对比。
其次,你的作业体现了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对中外设计史的研究不仅仅是简单地搜集信息和陈述事实,而是能够从中提炼出一些深入的见解和理解。
你对设计历史中的一些主要事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你的思考是有逻辑和系统性的,能够把握住设计史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
此外,你的作业还展示了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解读设计史的问题。
最后,你的作业还表现出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你的写作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并且语言流畅。
你用清晰简明的语言阐述了你的观点和论证,使读者容易理解。
你能够很好地组织你的观点,使其有条理和连贯。
另外,你的作业还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插图和图表来支持你的论述,提升了整个作业的可读性。
总体而言,你的作业展示了出色的研究能力、深入的思考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你对中外设计史的探索令人印象深刻,并且展现了你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和兴趣。
我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求知的精神和对设计史的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祝你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外设计史练习题含答案

设计史复习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分)1、荷兰风格派:是荷兰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的组织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风格派共同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取得独立,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表现宇宙根本的和谐法则,才是最重要的。
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主义的风格派形成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2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它是在白色陶胎上涂上黄、绿、褐、蓝、紫等色釉,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
三彩是表示多色,并非一件器物上只有三种色釉。
一般作为明器之用,也有作为生活器皿。
唐三彩陶器主要有器皿、人物、动物三大类。
3国际主义: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但本质完全不同,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的、理想主义的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利,代表企业美国的风格,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设计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社会性、大众性则通过这个被抛弃。
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4工艺美术运动: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
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
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5果园厂:明代制作漆器的官办作坊是“果园厂”,所作漆器有剔红和填漆二种。
果园厂的设立,不仅使制漆中心从南方向北方转移,同时还从各地征集一批制漆能手,由元代著名雕漆能手张成之子张德刚主持,以满足宫廷的大量需求。
果园厂漆器一直被视为珍品。
6孟菲斯: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他组织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Memphis),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设计流派。
《中外设计史》题集

《中外设计史》题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核心内容?A. 天人合一B. 实用主义C. 象征主义D. 功能主义2.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对古典艺术的复兴B. 重视人文主义思想C. 强调对称与和谐D. 推崇极简主义风格3.下列哪位设计师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驱?A. 威廉·莫里斯B.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C. 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D. 彼得·贝伦斯4.包豪斯学校的成立对哪一设计流派的形成有重大影响?A. 工艺美术运动B. 新艺术运动C. 现代主义设计D. 后现代主义设计5.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传统设计风格的特点?A. 简约B. 强调自然材料C. 繁复的装饰D. 功能性6.哪位设计师的作品标志着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成熟?A. 密斯·凡·德·罗B. 路易斯·康C. 菲利普·斯塔克D. 马塞尔·布劳耶7.下列哪一项不是伊斯兰设计艺术的特征?A. 使用几何图案B. 禁止使用人物图像C. 强调华丽的装饰D. 色彩鲜艳丰富8.哪位设计师的作品《红蓝椅》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之作?A. 里特费尔德B. 瓦尔特·格罗佩斯C. 勒·柯布西耶D. 米斯·凡·德·罗9.下列哪一项不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A. 强调装饰性B. 反对功能主义C. 推崇简洁的线条D. 引用历史元素10.下列哪位设计师是波普艺术设计的代表人物?A. 安迪·沃霍尔B. 亚历山大·考尔德C. 布鲁诺·陶特D. 阿尔瓦·阿尔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青铜器设计的代表作品之一是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______的设计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是______。
中外设计史作业复习过程

中外设计史作业中外设计史参考书目内容:1.《中国艺术设计史》作者:夏燕靖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3-012.《中国设计史》作者:高丰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3.《中国设计史》第二版作者:胡光华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4.《中国室内设计史》作者:霍维国、霍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2-15.《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研究》作者:邵文红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6.《世界现代设计史》作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9-17.《外国艺术设计史》(高等艺术院校教材)作者:邬烈炎、袁熙旸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6-18.《外国现代设计史》作者:钱凤根、于晓红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4-19.《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作者:方怿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2-110.《外国近现代设计史》作者:胡天璇、曾山、王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2-1《中国艺术设计史》目录:前言绪论第一章远古·设计的萌芽与奠基一、上古传说与圣人造物二、从拣取生产生活资料到制作工具三、陶器制作与器型设计四、衣饰的产生五、蚕缫丝与织造工艺第二章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设计的发展与成熟一、青铜铁器的制作工艺与形制设计二、陶器与原始瓷器的形成及实用设计三、冠冕服制与深衣华饰四、诸子百家思想中的造物观念五、《考工记》的成书背景及设计思想第三章秦汉·设计的自在与成熟一、秦始皇陵的铜车结构与设计二、食器、文具的种类与设计三、服饰与织物纹样设计四、家具、陈设物与木作业设计五、铜灯、铜炉与铜镜的设计形制六、漆器业的兴盛与漆艺设计七、农用工具的使用与设计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设计的延传与疾进一、瓷器时代与瓷器设计二、旷世奇服三、机械制造与设计四、漆器及木作业设计五、寺院、佛塔与建筑上的纹饰设计六、六朝陵墓与墓前石刻及墓室壁面设计专题链接:魏晋玄学以及文献典籍中的设计思想第五章隋唐五代·设计的诗意与华章一、仓储设施与大运河的工程设计二、隋唐长安的城市布局设计三、瓷器具的工艺设计四、唐三彩的釉彩工艺五、冠服形制与女子妆饰六、织锦织绫纹样设计与"陵阳公样"七、唐代书籍装帧设计八、金属制品的奇巧设计九、漆器与家具设计十、杂糅南北风格的五代十国设计专题链接:唐代设计理论述要第六章宋辽金西夏·设计的纷繁与林立一、《清明上河图》与城市布局二、宋辽金的园林设计三、宋代名窑及其设计特色四、辽、金瓷器及其工艺特色五、宋代丝织品种及其设计特色六、宋辽金西夏服饰七、宋辽金西夏的家具设计八、宋版书的书籍设计九、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十、漆器品种与髹漆工艺十一、商业发展与商业艺术设计专题链接:宋代设计思想与理论的发展第七章元代·设计的多元与交融一、元建筑与元大都城垣规划二、元代名窑与瓷器设计三、"纳石失"织锦及纹样设计四、元代服饰设计五、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六、家具品种与工艺制作七、漆器品种与制作工艺八、书刊装帧设计专题链接:元代设计思想的实用特征第八章明代·设计的规制与变革一、紫禁城的营建与布局二、瓷业的繁荣与品种发展三、丝织业的四大产区与丝织锦品种的特色四、朝服制度与服饰设计五、吉祥图案的寓意象征六、明代家具的种类与工艺设计七、明雕版印刷与书籍装帧八、文献中记载的艺术设计专题链接:火器的制造第九章清代·设计的交替与衰落一、瓷业的繁荣与品种的多样发展二、丝棉织业与云锦工艺三、服饰规制与服饰设计四、园林种类与设计五、清代家具及"三大作"特色六、清刻本与书籍设计专题链接:农具的功能变化第十章近现代·设计的转变与更新一、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设计的转型二、瓷业的艰难生存与品种特色三、丝棉织品与花样设计四、服饰的推陈出新五、家具与陈设品设计六、商业招贴与商标设计七、报刊、书籍设计的新样式八、建筑形式的变迁与建筑三种类型特征九、新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与使用专题链接:我国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与制造结语新生与发展——新中国设计事业发展纪程古典工艺文献索引《外国艺术设计史》目录:第一章史前的艺术设计一、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一、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二、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三、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四、古代伊斯兰的手工艺设计五、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第三章古人西方的手工艺设计一、古希腊的手工艺设计二、古罗马的手工艺设计三、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设计四、文艺复兴、巴洛克与罗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设计第四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二、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四、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五章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一、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三、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四、“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五、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六、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第六章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一、“波普”与反主流的艺术设计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三、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四、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1.青铜时代的图形文字设计及织物与服装状况?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炽热,对传统文化向往更深一步的挖掘,对古代文物更渴望熟悉、鉴赏。
中外设计史试题与答案

中外设计史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设计师是:A. 威廉·莫里斯B. 莱·柯布西耶C. 米斯·凡德罗D. 保罗·克利2. 以下哪个不是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A.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B. 约瑟夫·阿尔伯斯C. 路易·康D. 保罗·克利3. 20世纪初,以下哪位设计师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A. 米斯·凡德罗B.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C. 勒·柯布西耶D. 菲利普·约翰逊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设计流派:A. 宋式B. 明式C. 清式D. 巴洛克式5. 以下哪位设计师的代表作品是“巴塞罗那椅”:A. 米斯·凡德罗B. 阿尔瓦·阿尔托C. 汉斯·瓦格纳D. 埃罗·萨里宁6. 以下哪个设计运动起源于意大利:A. 艺术新古典B. 装饰艺术C. 未来主义D. 极简主义7. 以下哪个设计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作品:A. 埃菲尔铁塔B. 纽约帝国大厦C. 悉尼歌剧院D. 伦敦塔桥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陶瓷种类:A. 青瓷B. 白瓷C. 黑瓷D. 玻璃瓷9. 以下哪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形式追随功能”:A. 路易斯·沙利文B.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C. 米斯·凡德罗D. 埃罗·萨里宁10. 以下哪个设计运动强调了手工艺的重要性:A. 现代主义B. 工艺美术运动C. 功能主义D. 极简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2. 描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3. 阐述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设计运动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在设计理念、材料使用和工艺技术上的异同。
《中外设计史》习题

《中外设计史》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黑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又称___,具有一种节奏之美。
2、周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有___和环带纹等。
3、战国时期生产一种陶器,它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花纹容易脱落,常作为明器,这种陶器叫___。
4、汉代的织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品,通称为___。
5、与越窑齐名的___,在唐代是专门烧造白瓷的瓷窑。
6、宋代漆器的品种有金漆、___、螺钿和雕漆等。
7、元代陶瓷中有成就的是青花和___。
8、明代上海露香园的刺绣非常有名,又叫-___。
9、法国的___,在1866年把彩色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从此风靡一时,他因此被称作现代“广告之父”。
10、美国设计师___对工业设计的职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设计了火车头、灰狗巴士、各种包装和航天器等。
11、___设计了造型独特的朗香教堂。
12、比较突出的高科技建筑设计作品,有英国建筑家里查·罗杰斯在法国巴黎设计的___。
13、荷兰“风格派”的奠基人是___。
14、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作品中,___设计了“第三国际塔”。
15、在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中,1930年竣工的克莱斯勒大厦的设计者是-___。
二、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唐三彩2、果园厂3、孟菲斯4、分离派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宋代陶瓷的艺术成就2、简析“新艺术运动”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不同点。
3、简析“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五、论述题:(35分)1、彩陶图案中运用了哪些形式法则?试述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设计史参考书目
内容:
1.《中国艺术设计史》
作者:夏燕靖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3-01
2.《中国设计史》
作者:高丰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1
3.《中国设计史》第二版
作者:胡光华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
4.《中国室内设计史》
作者:霍维国、霍光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2-1 5.《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研究》
作者:邵文红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4-1
6.《世界现代设计史》
作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9-1
7.《外国艺术设计史》(高等艺术院校教材)
作者:邬烈炎、袁熙旸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6-1
8.《外国现代设计史》
作者:钱凤根、于晓红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4-1 9.《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
作者:方怿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2-1
10.《外国近现代设计史》
作者:胡天璇、曾山、王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2-1
《中国艺术设计史》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远古·设计的萌芽与奠基
一、上古传说与圣人造物
二、从拣取生产生活资料到制作工具
三、陶器制作与器型设计
四、衣饰的产生
五、蚕缫丝与织造工艺
第二章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设计的发展与成熟
一、青铜铁器的制作工艺与形制设计
二、陶器与原始瓷器的形成及实用设计
三、冠冕服制与深衣华饰
四、诸子百家思想中的造物观念
五、《考工记》的成书背景及设计思想
第三章秦汉·设计的自在与成熟
一、秦始皇陵的铜车结构与设计
二、食器、文具的种类与设计
三、服饰与织物纹样设计
四、家具、陈设物与木作业设计
五、铜灯、铜炉与铜镜的设计形制
六、漆器业的兴盛与漆艺设计
七、农用工具的使用与设计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设计的延传与疾进
一、瓷器时代与瓷器设计
二、旷世奇服
三、机械制造与设计
四、漆器及木作业设计
五、寺院、佛塔与建筑上的纹饰设计
六、六朝陵墓与墓前石刻及墓室壁面设计
专题链接:魏晋玄学以及文献典籍中的设计思想
第五章隋唐五代·设计的诗意与华章
一、仓储设施与大运河的工程设计
二、隋唐长安的城市布局设计
三、瓷器具的工艺设计
四、唐三彩的釉彩工艺
五、冠服形制与女子妆饰
六、织锦织绫纹样设计与"陵阳公样"
七、唐代书籍装帧设计
八、金属制品的奇巧设计
九、漆器与家具设计
十、杂糅南北风格的五代十国设计
专题链接:唐代设计理论述要
第六章宋辽金西夏·设计的纷繁与林立
一、《清明上河图》与城市布局
三、宋代名窑及其设计特色
四、辽、金瓷器及其工艺特色
五、宋代丝织品种及其设计特色
六、宋辽金西夏服饰
七、宋辽金西夏的家具设计
八、宋版书的书籍设计
九、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
十、漆器品种与髹漆工艺
十一、商业发展与商业艺术设计
专题链接:宋代设计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第七章元代·设计的多元与交融
一、元建筑与元大都城垣规划
二、元代名窑与瓷器设计
三、"纳石失"织锦及纹样设计
四、元代服饰设计
五、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
六、家具品种与工艺制作
七、漆器品种与制作工艺
八、书刊装帧设计
专题链接:元代设计思想的实用特征
第八章明代·设计的规制与变革
一、紫禁城的营建与布局
二、瓷业的繁荣与品种发展
三、丝织业的四大产区与丝织锦品种的特色
四、朝服制度与服饰设计
五、吉祥图案的寓意象征
六、明代家具的种类与工艺设计
七、明雕版印刷与书籍装帧
八、文献中记载的艺术设计
专题链接:火器的制造
第九章清代·设计的交替与衰落
一、瓷业的繁荣与品种的多样发展
二、丝棉织业与云锦工艺
三、服饰规制与服饰设计
四、园林种类与设计
五、清代家具及"三大作"特色
六、清刻本与书籍设计
专题链接:农具的功能变化
第十章近现代·设计的转变与更新
一、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近代设计的转型
二、瓷业的艰难生存与品种特色
三、丝棉织品与花样设计
四、服饰的推陈出新
六、商业招贴与商标设计
七、报刊、书籍设计的新样式
八、建筑形式的变迁与建筑三种类型特征
九、新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与使用
专题链接:我国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设计与制造结语
新生与发展——新中国设计事业发展纪程
古典工艺文献索引
《外国艺术设计史》
目录:
第一章史前的艺术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
一、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
二、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
三、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
四、古代伊斯兰的手工艺设计
五、古代美洲的手工艺设计
第三章古人西方的手工艺设计
一、古希腊的手工艺设计
二、古罗马的手工艺设计
三、欧洲中世纪的手工艺设计
四、文艺复兴、巴洛克与罗可可时期的手工艺设计
第四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
二、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
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
四、早期功能主义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五章工业化社会的艺术设计
一、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
三、美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四、“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
五、欧洲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六、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第六章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一、“波普”与反主流的艺术设计
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
三、新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
四、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
1.青铜时代的图形文字设计及织物与服装状况?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炽
热,对传统文化向往更深一步的挖掘,对古代文物更渴望熟悉、鉴赏。
人们对待青铜器和青铜器所代表的青铜文明更是充满了敬畏和期待,毕竟那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早期见证,更由于史料的缺失和研究的空白,人们对待这段历史更是充满了向往。
图形文字出现于史前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
此前的一些符号,比如河南省贾湖出土的公元前6000年龟甲上的刻符很想甲骨文中的“目”和“日”字,但由于类似资料太少,还不能证明这就是文字或图形文字。
石家河文化中也有图形刻符的发现,出一人行图像,余均较简化,有些近似大汶口文化的图形文字。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
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在军队里广为盛行。
商周时期贵族服饰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蓝、绿等冷色。
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
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在用画笔添绘。
商周军戎服饰之一台湾耶美人原始藤甲复原图。
由于殷商前后的甲,既没有较为完整的实物出土,又没有发现其他的资料作为参考,因此很难描绘出当时的甲的形象,只能根据现有保存的实物进行推测、想象。
这种藤甲用藤条编制而成,形如现代的坎肩,在胸前用麻绳系扎。
为了增强防御效能,还在藤甲的表面蒙上鱼皮,胄也是用藤条编成的。
下商周时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以宗教图腾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时期。
努力主阶级吧服饰作为“礼”的内容,将其工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
服饰除蔽体之外,更是“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章服制度。
2.秦汉时期的汉字的设计与应用、书籍装帧设计?
汉朝自公元前206年高祖建立天下,经过60余年的治理,出现了“汉武”盛世,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得到了长足进步,造纸术的发明,对文字的发展,影响深刻。
西汉初,朝廷就把隶书定为学童应试的内容之一,成绩好的可以做官。
当时的“史书令史”,就是擅长写隶书的官职。
汉人称汉隶书为“史书”。
据班固《汉书》记载:元帝“多才艺,善史书。
”孝成许皇后“聪慧,善史书。
”隶书的重要特点是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几种笔画较为固定,为汉字书写定为不变的形态。
秦汉时期的书籍主要是简策,材料是竹片或木板,用牛皮索编串成册,名之为“编”,或叫做“篇”。
卷:比简策稍后一点的书籍叫帛书,是写在纺织品上的,每一篇帛书加轴后卷成一卷,用细丝绳捆扎,故而取名为“卷”。
汉末至唐代,纸写的书籍的装帧仍然是“卷”。
中国古代的装订形式,是随着古代书籍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它经历了简策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