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

影响居住环境。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

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2、道路设计: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3、驳岸: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4、铺地: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

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5、小品: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

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三、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1、规划设计过程: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LawOlmstead)于1957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Architecture)”概念,此后,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

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2、规划设计原则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

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①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②复合材料的使用;③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④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重视色彩的表现;⑥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①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③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

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④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四、优秀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

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

(1)中央生态景观核: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区深处,使每一住户都能获得最佳景观,形成“水溪--树林--院落--人家”的景观结构模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与共生。

(4)总体布局体现土地的开发价值:由南向北,依次是商业建筑、会所和居住建筑(别墅),南入口为主要的出入口。临街结合大门的设计做商业建筑,使其成为别墅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之间的一种界面。会所结合整个别墅区的格局布置在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之间,靠近主入口(南入口)。会所的建筑设计要结合所在位置的外部环境,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3、小区规划:环境设计--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溪谷概念:将现状水系延伸并改造,形成一个低于场地近两米,贯穿南北,联系后院水溪的指状“溪谷”。在这个谷中,有瀑布、跌水、卵石滩、花溪、木步道、亲水平台、多功能活动广场等,是整个别墅区的连续生态的景观走廊。

①水际、林下形成一条连续的生态康体走廊。

②保持中央绿地两侧别墅的私密性,使人流聚集在绿谷中,减少对周边住户的不良影响。

③溪谷中大量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的湿地景观,是多种植物、动物的栖息地。

④每个组团的别墅如手指般伸入谷中,形成别墅前院高,后院低的空间格局,丰富建筑的空间,有效减少建筑给人的逼视,使整个建筑镶嵌于绿谷中。

(2)指状渗透的生态景观格局:沿着水溪将中央绿地南北延伸,并和组团绿地相连,在别墅区中形成有机渗透的生态格局,使每一住户最大限度的享受景观。

(3)别墅庭院设计体现“前厅后院”的思想:别墅的前院地势较高,为公共区域,设计手法简洁,景观形象恒定;后院地势较低,和水系相连,为每一住户的私家空间,设计手法丰富,景观形象多变。整个景观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前厅后院”的思想。

(4)“白话”景观和野草之美:该设计中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特别是一些水生植物。强调平常之美和野草之美。

这是关于一个高档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应用了环路加尽端路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安静而方便的社区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林环境的设计。设计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体现人性化的细部处理;通过亲水栈桥,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案例。

五、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总结和认识:当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独立,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更为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就是在保留传统石库门里弄建筑空间格局、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重新改建,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而成功开发的典范。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

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1、强调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2、居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

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

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一、景观规划(8.5GB) DVD1 澳洲吉相合/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二/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三/白塔山风景区规划一/北京山水文园/长田漾湿地极限运动公园设计演示/常德大道两侧详细规划/城东桥—京江桥/城市规划/大连青云映山小区景观设计/东莞“深联?御花苑/东营庐山路住区景观/福建福安市鸿辉名仕嘉苑环境景观设计全套施工图/福田第1盘/福州锦绣江南策划文案-多个DOC/福州日出东方/福州市某小区景观规划方案/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南京玄武湖景区详细规划(EDAW)/河北省中央党校全套景观设计施工图(迪恩兹)/济南泉印兰亭花园全套景观设计施工图(香港畅意)/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资料/居住区规划/山水奥园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案/上海嘉利明珠全套景观投标文本(加拿大P&H)/上海锦绣华城全套景观设计投标文本(K.F.STONE斯旦景观)上海仁恒河滨花园/上海市闸北公园/上海赵巷别墅(泛亚)/随意堆叠/爱地时代DVD2 地产建筑规划设计1.2GB/上饶集中营文本JPG/上饶森林公园/深圳翠枫豪园二期?湖光山舍全套景观文本*深圳帝庭/深圳华艺?高山花园全套景观扩初设计文本/瑞典SED/深圳罗湖体育中心景观全套施工图/深圳如诗美地景观房产部分施工图(柏涛环境)/太仓上海假日景观扩初设计(捷奥国际)/太平洋城环境景观设计方案/太平洋城环境景观施工图/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同济规划院资料总平面图收集/围墙灯具椅子/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二/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三/五泉山风景区规划方案一/西安第一城/小区规划平面及手绘效果图/小区学生竞赛作品/校园规划/优秀国内外景观建筑资料选辑/玉泉新城景观设计方案/玉泉一期景观施工图/园林设计中大面积地面铺装、种植等实景图片/运动器械/樟木头大道总体景观规划设计/浙江绿都百瑞广场/郑州非常国际居住区全套景观概念性文本/植物/中智/住宅规划/总平面图/座椅 二、优秀控规详规(8.6GB) DVD3 1杭州大运河国际旅游区旅游策划与城市概念设计文本(0409北京大地风景院)02浙江省永康市石城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0110浙江佳境)/04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0102中国规划院)05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规划图(0205中法合作设计)06武胜县千福城规划及方案设计(0202重庆陆洋建筑设计院)/07上海浦江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0107意大利Gregotti机构)08重庆鸳鸯湖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0208重庆规划院)09云和县南片区修建性规划部分大板资料/10海口西海岸外滩城市设计全套资料(竞赛)-新西兰布里斯11海口市一江两河生态建设项目汇报(0307中国科学院生态所)12成都市总体规划 2003~2020(03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3海口药谷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4海口市总体规划2001~2020(0309中山大学) DVD4 5海口西海岸外滩城市设计全套资料(竞赛)(美国爱普斯顿)6海口九栈桥外滩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竞赛)- 荷兰高柏伙伴7海口九栈桥外滩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竞赛)-美国DPZ设计公司/8海口西海岸生态走廊城市设计(0311荷兰高柏伙伴设计)9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全套总规控规详规文本(0308jtc国际私人)0溪口-雪窦山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0401本省规划院)、1宁波江北核心区及甬江两岸总体规划文本(0403EDAW)2厦门海沧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208同济大学)3成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全套资料(0305中国城市规划院)/4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5同济)5绍兴市西小河地段全套保护修缮规划设计文本(0301同济)6苏州市石湖景区总体规划(0202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

影响居住环境。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课件 (一)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功能分区-课件 (一) 居住小区是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为了创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实现小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景观设计 功能分区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景观设计的意义 小区景观设计是小区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能 够美化城市环境,带来更舒适的居住体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及幸 福感。同时景观设计还可使空间得到最合适的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环 境的和谐共存,创造出生态良性互动的小区环境。 二、景观设计的功能分区 1. 生态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是指小区中的树林、花坛、草地、水体等等自然景观区域,这些区域栖息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小区的生态系统。生态功 能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满足居民的观赏需求。 2. 休闲功能区 小区中休闲功能区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干净、宜人的环境,让居 民远离城市的嘈杂和繁忙。在休闲功能区可以安排一些娱乐设施,如 公园、露天茶座、体育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娱乐生活。 3. 交通功能区

交通功能区包括小区内的道路、人行道、公共交通等。在设计交通功 能区时需要充分考虑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合理设置交通节点和道路规划,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 4. 社交功能区 社交功能区是小区中与人们的社交、交流和互动紧密相关的区域。在 社交功能区可以设置一些公共活动场所,如广场、健身房、派对室等,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社交空间。 三、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 1. 将所有的功能区进行分区设置,定位清晰,具体明确。 2.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通过“人文+自然”的手法,将每一个小区打 造成一个独特的社区形态。 3. 植被的选择和分布需要根据气候、地形、土壤等实际因素进行合理 设计。 4. 设计小区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小区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功能分区的设计是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良性 互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小区中各个功能分区的细致规划和设计,可 以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绿色、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 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一、主要内容: 1. 绿化设计:绿化是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植物的选择、布局、种植和养护等方面。绿化的设计应注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打造绿意盎然的环境。 2. 水体设计:水体是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要素,如喷泉、人工湖等。水体的设计应考虑美观、安全和环保等因素。合理利用水体,可以增添小区的景观效果,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 3. 道路和交通设计:道路和交通是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道路的设计应注重交通的流畅和安全,合理规划停车区域,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4. 硬质景观设计:硬质景观包括小区的建筑、广场、雕塑等。硬质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整体风格的统一,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5.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夜间景观效果,增加居住小区的安全感和美观度。 二、设计原则: 1. 生态原则: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生态水体设计,提高小区的生态功能,促进生

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人性化原则: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合理设置休闲设施、运动场所和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3. 公共性原则: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共享的社区空间。设置公共花园、游乐场等设施,促进邻里交流和社区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 4. 可持续性原则: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系统、节水设施等,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5. 安全性原则: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注重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合理设置照明设施、防护设施等,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设计、水体设计、道路和交通设计、硬质景观设计和照明设计等。设计原则包括生态原则、人性化原则、公共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打造出宜居、美观、安全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 中国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与现代化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又要提供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以提 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以下是一个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以展示如何将传 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为居民打造宜居的住宅环境。 在景观设计的初步规划中,我们考虑到居住区的业主主要是年轻人和 家庭,他们希望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一个宁静、放松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以自然和亲近自然为设计主题,注重绿化,延续中国园林的传统,将传统的庭院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建筑中。 首先,我们将每个小区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庭院,每个庭院都有一个小 型的湖泊和山体,通过自然的景观布局将庭院与周边的建筑分隔开来,给 人一种独立的感觉。湖泊的形状和位置根据小区的尺度和位置进行设计, 以使每个庭院成为一个独特的景观亮点。山体则通过人造景观方式进行设计,将传统的假山、石刻等元素融入其中,增加景观层次感和艺术感。 其次,在每个小区的庭院中,我们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种植各种树 木和花卉植物,以提供居民一个生态友好的环境。绿化带的设计不仅在庭 院的边界和围墙上进行布置,还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在道路两侧、公共 休闲区和停车场等地方设置绿化带,使整个小区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同时,在小区内部的人行道和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我们采用了传统 的石板铺装和庭院石雕等元素,以增强庭院的传统氛围。人行道的形状和 路径布置也根据小区的尺度和分区进行设计,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并 提供一个优美的步行环境。

最后,在小区的入口和公共区域设置艺术装置和雕塑,以增加整个居住区的艺术氛围。艺术装置的设计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与传统庭院的设计相互呼应,创造出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居住环境。 通过以上的设计,这个居住区景观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还提供了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居民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景,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艺术的氛围。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为居民打造宜居的住宅环境,为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住宅小区各方面的要求,克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秀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遵循天人合一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绿地景观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2.注重人性化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应该在开发商商业运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比如,现在的社区内经常有水池,如何使水景在干旱季节或冬季无水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种有功能的优美景观?济南的某些住宅小区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在浅水池底铺设卵石,形成自然驳岸。在无水期间,呈旱溪风貌,面积稍大的硬底水池在冬季作为旱冰场或舞池,起到体育娱乐功能。 3.体现生态化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还要追求生态化。所谓生态住宅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的居住社区。从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生态居住区是指在居住区的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基区面积。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态居住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4.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风格,各地区在建筑装饰上也强调要突出地方特色。绿化设计首先应该从这一大的前提出发,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各具特色。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设计。由于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大,因此绿化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冬季防风,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夏季应考虑通风,遮荫降温的作用,应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并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楼间绿地应有足够的遮荫乔木。其次,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应通过绿化带等形式划分出若干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 5.经济实用原则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关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成功的设计会给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感受,积极鼓励人们室外活动,诱发各种交往的产生,促进和满足人与人间的交流需求,整个 社区生气勃勃,改善了邻里关系,也提高了城市活力,带动周边土 地价值提升良性发展。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景观设计是个综合学科,牵扯艺术、建筑、规划、地理、生态学、文学等等领域,好的景观设计需综合灵活的运用以上学科。居住区 和人类生活联系紧密,任何一个好的居住区景观,其景观设计必然 遵循着以下几大原则: 1.重点区域重点设计原则。景观设计属艺术设计范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遵循有主有次统一中不乏变化原则,要有亮点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入口空间(主、次入口、消防入口等)、中心活动广场空间、宅间组团空间、入户空间、道路空间和重点绿化组团等,都是需要 重点考虑的,其余部分则是衬托作用,可以适当一笔带过。 2.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任何牵扯到土地的利用开发建设,都需要考虑其生态性。随着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开发力度越来越大 的形式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如今已是满目疮痍,景观设计 师作为大自然的修复者美化者,在参与任何牵扯土地项目时,必须 有保护生态的信念,让此地可持续发展延续。 3.协调统一多元变化性原则。景观设计也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内,除了生态环保,其艺术性也是能体现当今社会人的审美需求,体现 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任何一件艺术品的优劣,跟作品的整体性和协 调性关系深密,所以景观设计要和小区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科技性原则。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取得重大发展。景观设计属于设计范畴,而设计属前沿行业更要紧跟时代潮流,积 极探索新材料新设备等在小区景观中应用。 二.重点区域设计要点 居住区的景观空间面积大,从与人的关系分为功能性空间、休闲性空间、交往性空间三大类空间。其中功能性空间是人们在居住过 程中必然和必须产生的行为,是以安全有效舒适为前提,包括交通、停车消防卫生等;休闲性空间是人们在居住过程中充分享受环境和景观,释放自我的心理,不带明确的行为目的,主要满足居民的精神 需求,是心灵的港湾;还有交往性空间,和谐良好的邻里关系等。下 面重点介绍这些空间中的入口空间、中心活动空间的设计要点。 1.居住区入口空间设计 入口是小区设计的重中之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好的入口可以提升整个小区的景观品质,所以此区域景观设计更应注重细节。居住区入口的功能多样,例交通功能、防御功能、标志功能、 交流场所、过渡空间,从空间体验上说还起导向引导功能以及展示 社会文化和建筑文化,时代区域和民族文化等。一个成功的入口是 可以通过空间的形态、材质、色彩、细部设计等因素来营造出一种 浓郁的文化栖息和时代气息的。小区入口按其实际需求不同,功能 侧重点也不一样,例:以交通为主的车行入口、消防入口;以展示活 动交流为主的人行入口等。 交通功能为主的,强调安全、便捷的通达性,设计主要以线性的`道路配合门体共同完成。景观流线组织设计方面,好的流线组织设 计既能够给大门空间的审美设计留有余地,又很好的解决了管理和 疏散问题。人车分流,保证开车业主的便利及步行业主的安全。完 全化的人车分流需要足够的地下车库容量设计,需要将地下车库出 入口的流线纳入车行出入口管理。 交往场所功能为主的,广场与门体的结合在构图上来说主要有三种情况:广场在门体之外、广场在门体内、门体内外均有广场。第 一种情况的广场属于完全公共性的空间,是人流和车流进入小区前

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4篇)

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4篇) 第一篇: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模式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开展,生活水平不断回升,人们对城市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开展模式。其中,在产业化、生态绿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居民休闲活动健身设施及生活质量的要求。本文将主要围绕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作用进行阐述,并概括当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而从多角度探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模式 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来说,居住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他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地方,是人们根本生存生理需要的地方。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生态绿化、生活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应用,除此之外,在推动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根底上,如何发明合乎各个年龄段居民需求的运动、活动空间,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与幸福感都是需要景观设计过程中关注的问题。通过规划设计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舒适度,并在和谐的环境中相互交流,增强邻里之间的沟通。 1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作用 1.1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品质 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运用中,通过空间的重新分隔与利用,多角度、多技术的融合,可以提升住宅小区的居住品质,在美观的营造上,可以通过技术化的应用方式,塑造景观美感,体现出和谐、温馨、生态的景观模式,这样,对于住宅小区整体的美观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提升住宅小区的整体美化效果。在新时期,人们对于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低碳生活、环保生活的方式,要求居住区的园林设计要发挥生态功能以及环境效应,提升生活环境的质量。

1.2发明舒适的活动场地、提升居住幸福感 在现代城市生活当中,城市生活的压力大、节奏快,所以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上,除了要打造轻松舒适的环境外,还需要营造一种休闲的气氛,注重规划设计中体现城市居住区的休闲功能。在住宅小区与城市融合、与生态开展融合的过程中,对于住宅小区内设计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健身、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相应的根底设施。可以在工作生活之余,享受景观设计中文化休闲场所带来的美感,并在景观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提升住宅小区居民的舒适度、幸福感与归属感。 2分析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植物种类及设计模式单一 在植物种类的体现上还不够,造成住宅小区绿化相对单一。在园林景观的植物设计要求上,层次相对丰盛的设计应为三到五层的植物搭配形式,草地、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通过不同选型的植物搭配,来复原自然界的生态群落。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较多采用的灌木、乔木植被形态,在整体效果上略显单一。同时,由于植物品种选择相对单一,植被的层级也相对单一。 2.2活动空间的单一性 在原来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中,设计手法相对较为保守,户外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单一,没有全面按照整个空间开展的综合需要进行规划,尤其是在活动空间的设计上,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空间需要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系统划分。在整个设计中,没有综合考虑相关的美感度,忽略整体的设计美感,在绿化质量的控制上的不科学、造成投入本钱的浪费。对于活动空间中不同绿化的融入度不够。 2.3人文景观与艺术气息的融入不够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居住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以前简单的炫富到现在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追求。居住区,尤其是高档别墅区的规划设计也在向人性化靠拢,室外空间同样也在被更多的设计者关注。那么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居住区园林绿化树种规划 1、居住区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意义: 绿化树种规划是关系到居住区园林绿化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概括来讲,做好树种规划,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节约时间,早见成效,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损失 (二)可充分发掘本地树木资源,丰富园林树木种类 (三)在绿化材料上,可形成地方特色 (四)为育苗规划提供依据 2、居住区园林树种规划的原则 (一)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外来树种,本地树种最适应本地的风土条件,抗性强,生长健壮。同时也可以选用本地或邻近城镇经过引种驯化及较长时期考验的外来树种,以丰富绿化树种种类 (二)以乔木树种为主,注意乔、灌结合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调节气候和改善环境的功能,但在树木配置上应考虑形态与空间的组合,使各种不同树木的形态、色调,组织搭配得疏密相间,高低有度,使层次与空间富有变化。因此,在绿化配置时也要搭配适当的灌木、藤本、花卉及草坪植物。 (三)落叶树与常绿树相应搭配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北方地区绿化树种的选用,宜以落叶树种为主,无论树种的种类或数量均应占绝对优势。但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入冬之后树叶尽脱,市区环境显得分外萧瑟。为了丰富本地区景观,还应选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常绿树种。

(四)速生树与慢长树兼顾发展 速生树种能在短期内发挥效益,是绿化中必不可少的,但这些树种一般寿命短,经过20~30年为一个周期就需更新,所以必须兼顾培育和栽植慢长树。绿化是百年大计,应有长远打算,别墅区建设初期为了加速实现小区的普遍绿化,大量栽植速生树种是完全适宜的,但随着居住区园林绿化的繁衍,则应考虑种植适当珍贵的慢长树种(即长寿树),以提高绿化的效益。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1、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我国古典造园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在长期的造园活动中,我国古代造园家一直运用这一原则。 现代居住区,虽然不同于一个具体的古典园林,但在进行详细规划时,则同样应该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且“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不局限于单体建筑、室外景观的设计上,而是渗透到规划的指导默想、功能分区及项目设置等各个方面。 2、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在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人是居住区的主体,所以满足居住者需要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由于全球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变化加深,地球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动植物种类正在锐减,人们关注居住区环境的意识日益强烈,急切要求提高居住区环境的健康性、舒适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运而生,因此,“以人为本”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生态园林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生态平衡;充分利用中水系统,减少污水排放,提高废水利用率,有效节省资源;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A·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有着不同的层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归属与爱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劳动安全等需要;爱与归属及自尊的 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话对社会交往、地位、传统、文化的需要;自我实现则是人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包括对生命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性风格的追求等等。当然,不同人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时间、地点和场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使环境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民事行政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三)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四)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五)识别性 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居住区景观,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那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设计 人类从其幼年开始就有亲水性,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潺潺溪流,甚至一个水坑,都会吸引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集中注意。有水的居住环境常常带给人一种“灵气”,因此在小区中应创造不同形式的水体空间为环境增色。在水景设计中,要根据景观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造景,可以利用场地中原有的自然水体景观,将其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当水体面积较小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以及水循环的问题。装饰水景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水景的处理手法的不断创新,给设计师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并促使理水的手法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居住区中的水景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天然或人工的地形、地貌在水体的声、光、影、色的作用下,与居住区的勃勃生机相结合,形成了宜人的空间景观。然而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居住区中的水景不单是物质景观,更成为居住区中的文化景观。人们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与社会文化意识结下了不解之缘。较大面积的水体或水系统,可以改善整个住区的小气候,影响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对于较小的水体,可以改善局部地段或建筑室内的微气候。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 2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对环境空间的塑造,意境氛围的渲染起到十分重要的.

小区绿化设计方案5篇

小区绿化设计方案5篇 小区绿化设计方案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品位越来越高,一个好的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案及景观生态模式,必定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 一、工程概况 某小区规划面积12.20hm2,约183亩,建筑面积达m2。园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块,交通出行便利。 图1总平面图 二、景观规划总体定位 (1)在总体的设计风格上独具匠心。总体设计理念以“平安、幸福〞为核心理念,结合建筑特点,营造现代建筑与景观相结合,最适合国人居住的现代住宅典范。 (2)该小区现状地形高差较大,东西尤为突出,依据现状的特点,结合落差和层次,营造别具一格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三、设计原那么 (1)宏观上以创造自然环境为主题,以人为核心,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愉悦舒适、尺度适宜、亲切宜人的自然环境。 (2)把人的行为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交往的空间与时机。 (3)吸收大自然中自然山水的意境,并加以现代设计元素,实现 21 世纪人们既有方便、舒适、愉悦、平安的现代生活环境,又有与自然对话、亲和的自然环境空间。 (4)利用乡土树种和玲珑简易的小品,采取形式多样的规划手段,形成千姿百态的各种小型绿地,到达芳草遍地,花开满院,绿树成荫的效果,改善和美化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多种要求。 四、设计方案 该小区整体方案以“两轴四区〞为景观格局,主打营造一种和谐人文化、

时尚现代化的生活环境,该方案设计依托巍巍山岳,根据地形的落差,围绕中心水景,打造舒适化简约的居住环境。 (1)入口设计 入口作为标志性空间,开场的入口广场结合弧形跌水墙圆形花坛、规整的树阵、线条刚硬的标志营造出宏伟大方的整体气氛。各种要素在形态上相得益彰,起到了围和景观空间的作用 ;水的流淌显得生动,软质绿化嵌入广场的硬质铺装中,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变化,丰富整个空间的感受。乔木繁茂的枝叶、挺拔的树干将入口宏伟大方的气势充分展现。 跨过主入口,经过流水林荫道,采用依托地形的跌水作为主景,成为进入小区的第一道风景,跌水采用流线型构成,弱化高差形成的生硬线条,跌水采用自然细流,给人以温和,清新的感觉,跌水中放置小区的标志性雕塑,雕塑简洁,沉稳,配合层叠的绿化,给人以平静,祥和的视觉感受。 次入口主要为人行步道入口,故设计以柔性、安静的处理手法渲染静谧的气氛,植物绿化和水体等软质景观为主要造景材料。入口的设计以刻有小区名字的大体量石材为中心,结合涌泉及花坛营造静谧的气氛,向住户暗示此入口为休闲步行道入口,远处的绿墙、小水景等装饰为入口增加和丰富的园内的景深。 (2)水景 水是具有灵性的、它代表了天地自然界的智慧和美德。万物皆因水而生,因水而活。水景主要依附于中心主轴线,以两大水景广场为中心,沿轴线散射,或大型喷泉跌水,形成气势,或静水细流,静谧而温婉,或冒出汩汩涌泉,点缀如颗颗明珠。同时根据人对水有极强的亲水性,在水景的空间营造方面,结合水景设计相应的亲水设施,使中心组团充满动感。 水景贯穿东西南北轴线,结合地形落差,形成不同形式的跌水景观。 会所水景:水面以直线条为主,配合折线廊桥,通过景墙、错层花坛增加立体空间,水边放置休闲座椅,躺椅,水底采用蓝色瓷砖铺装,局部点缀雕塑喷泉,增加空间的活泼元素,整体营造舒适惬意的会所前景观。 中心水景:中心水景结合落差,形成双层跌水,高层三米落差处,立面采

小区景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前期调查与规划 在进行小区景观设计前,首先需要进行前期调查与规划。这一步的目 的是了解小区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人口分布以及周围的道路、绿化等 情况,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可行性分析。 1.地理环境的调查:包括小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 这些环境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小区景观设计的选择和决策。 2.建筑风格的调查:针对小区内的建筑风格进行调查,了解各个建筑 之间的关系和风格特点。根据建筑风格来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和景观特色,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3.人口分布的调查:根据小区内居民的人口分布情况,了解住户的年 龄结构、职业分布等信息,从而在景观设计中考虑到不同居民的需求和喜好,提供相应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4.周围环境的调查:包括周边道路、绿化、商业设施等情况。这些调 查可以为小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使小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二、景观元素选择与布局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景观元素的选择与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合适的景观元素能够为小区增添美感和舒适感,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1.绿化设计: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选择适合小区的植物种类,进行 绿化设计。这包括花草树木的选择、种植和布局等。合理的植物布局可以 为小区增加绿色,净化空气,还可以为居民提供阴凉、休闲的场所。

2.水体设计: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设置人工湖泊、喷泉等 水体景观,从而增加小区的美感和生态性。水体景观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 放松身心的场所,也能够改善小区的微气候。 3.器具设施: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设置合适的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区、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这些设施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 次的居民的需求,提高小区的居住质量。 4.艺术雕塑和装饰:根据小区的建筑风格和主题,选取适合的艺术雕 塑和装饰物,进行布局和设计。这些装饰物有助于营造小区的艺术氛围, 增加小区的美感和特色。 三、道路与交通规划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道路的规划和交通的安排是不可忽视的。合理的 道路和交通规划可以提高小区的整体交通效率和居住品质。 1.道路规划:根据小区的建筑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设计道路的宽度、长度和走向。尽量避免道路的拥堵和繁杂,提供方便的通行条件。 2.步行与自行车道:在道路规划中,应考虑到步行和自行车的通行需求,设置专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运动。 3.停车场规划:根据小区的居民车辆数量,合理规划和设置停车场。 尽量保证居民的停车需求,避免车辆乱停乱放对小区环境和交通带来的不 利影响。 四、安全设施和照明设计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房屋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不仅是为了休息,也要得到内心上的满足感,所以,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逐渐成了热论的话题。在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绿化、配套设施等的设计。将居住环境与清新优雅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一个舒心惬意的居住环境。那么,在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绿化道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有了更多人文关怀的需要。目前,很多小区的建筑都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相结合,让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达到很高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满足人们的各种休闲需要的。过去的小区建设比较统一化,缺少个性和有特点的建设,绿化水平也一般,如今,这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所以,对于小区设计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作为设计者,应该掌握一些重要的小区环境设计原则。让小区的设计既有特色又不违背设计规范。 居住区的设计应该被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1、人工环境中的建筑物设计 1.1居住用途的建筑设计

构建小区的最主要的建筑物当然是用于居住的楼房,对于它的建筑应该是重点设计和规划的。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外型设计,楼的整体形象和单个楼体的形象,尽量让外型设计比较有个性,同时又能保证居住的舒适度。 其次,是建筑物的颜色设计,颜色是容易与其他建筑物区别的代表,若要让小区与周边环境想融合,就需要一个和周边颜色相似的颜色,如果要有一种特例独行的感觉,就需要采取一个相对特别的颜色。比如整体楼体都采用咖啡色,那么整个小区就具有一种独特的浪漫情调。 无论对建筑物采用什么样的造型和颜色设计,都应该遵循协调、和谐、耐重的设计原则,保证居住区的建筑物华而不伪。 1.2建筑小品的设计 除了居住楼体的建筑,还应注重建筑小品的作用。它是给居住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筑应该符合具有点缀性、装饰性、美化作用的原则。小区中的凉亭、鱼池、回廊、小桥、漏茶墙、华表、棚栏、花坛、路壁、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都是建筑小品的设计。这些建筑不仅美化了小区的环境,陪衬了建筑楼体,也给居住者提供了观赏和休憩的建筑。 在进行这些建筑小品的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迎合人们的空间感受,要有一种安静、祥和的和谐之感,不要显得繁冗、复杂、喧闹。其次,应该保证在小区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的设置,不要让小品的建设挡住了行走道路,让居住的人们感到多余。再次,要让建筑能融于自然环境中,尽量减少人为建筑的痕迹,给人们自然舒心的感觉。 建筑小品的设计还应该注意利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美感的情况下,加入人文化的元素,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让人们联想到历史的某个情景,产生无限的联想空间。也可以借鉴和模仿历史上注明的建筑物,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无论怎么样的想象和设计,最终的目标都是满足居住者的内心感受。 2、人工环境中的道路建设 2.1车道与人行道的设计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是不可以忽略对道路的设计的。由于小区内的私家车比较多,如果私家车占用太多空间,那么就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而如果没有车道的设计,又会给私家车的停放带来不便,所以,要掌握好车道与人行道的整体设计。人车分流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将车道和人行道进行分开,减少了私家车对小区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让没有行人的车道上少了一点活力。 所以,应该对车辆进入小区采取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减少车辆在小区内的行驶,在道路旁多设计一些建筑小品,将道路的宽度和线形都进行合理的安排。尽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分析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分析 摘要: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繁荣发展,住宅区已是建筑物中十分重要的构 成部分,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住宅小区,风景环境规划必不可少,且需 要符合当下市场发展行情,促进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一致。但在风景环境设计中 还有许多问题,例如有些开发商为获得大量经济收益,而盲目抄袭其他单位的设 计规划,这种情况会令住宅小区风景设计存在千篇一律的特征。住宅小区风景环 境设计既关乎住宅小区发展,也与居民生活质量及舒适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景 观环境规划时需实现景观设计和住宅小区规划相结合,突出人和自然的融洽共处。 关键词:住宅小区;风景环境;设计要点 引言 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融入创新系统的工作理念,考虑人们对小区景观的需求,以及在小区中的各项活动,统筹好小区当前的土地 资源,选择合适的植物,适当地增加小区的园林面积,使人们能够舒缓身心,满 足交往和娱乐的需求,以此来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 1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一门具有交叉性且系统的学科,涉及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建 筑学、林学、农学、地理学、环境艺术、历史等。将“景观设计”定义为“对一 个地方的自然景观进行艺术的改变,从而产生引人入胜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强调人在创造和感受景观中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在自然环境和人工 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均衡的关系的设计活动。总而言之,景观设计是囊括陆地及 陆地上所包含的一切要素的设计,如地形、植物配置、建筑要素等,景观设计是 一个创造和改造环境的过程。 2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分析 2.1小区道路整体规划

在建设景观生态居住小区之前,必须严格以小区总体规划设计为出发点,既 要保证道路环境和交通环境的正常,又要将道路、建筑与小区景观设计相结合, 兼顾环境美学,使规划的景观路线合理、自然地融入社区道路景观设计体系中, 并加强区域内行人和车辆的分隔和绿化设计,保证小区内交通畅通。此外,在道 路出入口设计中,还应特别注意消防避难出口的设计,设置应急逃生路线,尽量 设置临时地下公共停车场,以保证小区住宅功能空间系统设计的充分合理化。一 般情况下,小区道路的防滑设计应根据人们生活中正常位移规律的变化及居民正 常工作、休息时间的长短来科学设计,以尽可能提高生态小区道路的安全性、抗 滑性和抗震性,即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环保等级较高的新型塑性混凝土或其他抗震、防滑材料作为生态住宅小区道路的施工材料。同时,考虑到风向波动对人体 温度的有害影响,可以采用合理、先进的风向波动控制策略,科学地控制人体温度,以此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美观的住宅生活环境。 2.2保证每个地方的空间协调 保证空间协调可以提高住宅小区内业主的舒适度,因此在景观环境规划中需 要基于住宅小区具体情况出发,研究居住空间与绿化,合理规划每个空间,促使 景观与建筑相融合。景观环境规划时,要综合使用公共空间,研究小区居民需求,合理使用公共空间,避免浪费。在不同景观规划中,要突出协调性与整体性,加 强景观特色研究体现空间层次感。例如,在规划休息区时,要充分展现景观规划 的私密性特征,保证景观清晰,借助栽种恰当的植被建造休息区域。此外,景观 设计时,要根据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充分使用所有自然资源,体现小区风景美 观性,设计师要在设计前系统分析和考察小区格局,了解相关数据与信息,使设 计充满特色,并且景观建造结束后,所有景观均可以发挥应有价值,发挥其功能性。 2.3合理规划植物种植比例 合理规划植物种植空间,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有助于发挥植物在 净化空气中的重要优势,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在实际配置方面,要推敲 城市生态环境和植物之间的关系,验证设计想法,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 另外,还要适当搭配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比例,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提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