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_郑云峰
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多肽是一种由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备受关注,成为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一、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多种作用。
首先,多肽可以作为免疫识别肿瘤细胞的标志物,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
其次,多肽还可以转化为肿瘤疫苗,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进一步加强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
最后,多肽还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二、多肽疫苗的种类及研究进展多肽疫苗是一种由多肽构成的蛋白质,可以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启动机体的肿瘤免疫应答。
目前多肽疫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癌症细胞来源多肽,另一种则是合成多肽。
1.癌症细胞来源多肽癌症细胞来源多肽是从癌症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多肽,由于癌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在癌症多肽疫苗中使用有可能提高选择性和特异性。
以前的研究表明,癌细胞来源的多肽疫苗可以用于刺激机体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癌细胞来源的多肽疫苗还可以用于诱导刺激机体的长效记忆T细胞反应,在治疗间歇期,维持T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防止肿瘤微小残留细胞的复发。
而对癌症细胞来源的多肽疫苗的选择,需要选择特异性强、且良好的免疫原特异性,且最好是能够以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反应为终点。
现今,癌症多肽疫苗已经进入多项临床试验,如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多肽疫苗等。
2.合成多肽合成多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出来的多肽,可以作为疫苗类药物使用。
合成多肽的优势在于可以合成众多特异性的多肽,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定制性。
合成多肽的途径的进行为结构设计,药物开发商们的优化策略仍旧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良。
三、多肽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目前多肽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植物源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吸收机制

植物源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吸收机制
章少在;张少斌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该文介绍了植物源活性肽的研究与应用以及肽的吸收机制,主要包括大豆、水稻、玉米、菜籽、花生等生物活性肽,其分别具有降血压、抗氧化、免疫调节、
抗艾滋病、抗肿瘤等不同的生物活性.肽的吸收与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吸收机制与特点.
【总页数】4页(P1-4)
【作者】章少在;张少斌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16
【相关文献】
1.植物源性食物中活性肽氨基酸组成的研究进展 [J], 田明慧;林亲录;梁盈;鲁倩;高宇;刘颖;朱凤霞
2.植物源性生物活性肽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J], 赵天智
3.植物源性生物活性肽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J], 龙雷
4.植物源性生物活性肽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J], 龙雷
5.动物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J], 王爽;刘雪松;徐馨;吴宪;张鹏宇;陈曦;李莉;江波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免疫活性肽是指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免疫 功能的多肽, 这种多肽在体内一般含量较低, 结构多 样 , 是 一 种 细 胞 信 号 传 递 物 质 , 它 通 过 内 分 泌 、旁 分 泌、神经分泌等多种作用方式行使其生物学功能, 沟 通各类细胞间的相互联系。
免 疫 活 性 肽 根 据 来 源 可 分 为 微 生 物 来 源 、植 物 来 源 、动 物 来 源 。 微 生 物 来 源 的 免 疫 活 性 肽 如 胞 壁 酰 二 肽、环孢素 A 等; 动物来源的肽如胎盘免疫调节因子、 胸 腺 肽 类 、神 经 肽 等[2]。 1.1 阿片肽
抗菌肽( Anti- bacterial peptides, ABP) 是指氨基酸 数 目 小 于 100, 常 带 正 电 荷 , 并 具 广 谱 抗 菌 性 的 一 类 小肽, 是动物在诱导条件下, 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 类对抗外源性病源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肽类活性物 质, 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 分[19]。到 目前为止已有约 500 多种抗菌肽被分离鉴定, 这些抗 菌 肽大 致分 为 4 大类 : cecropin( 杀 菌 肽 ) 类 、富 含 Pro 残基的 magainin ( 蛙皮素) 、富含 Gly 残基的 melittin ( 蜂毒素) 和富含 Cys 残基的 defensin( 防御素) 。虽然 这些 抗 菌肽 的分 子 量、结 构 千差 万 别 , 但 几 乎 所 有 的 抗菌肽在本质上是阳离子型的, 大多具有两亲 α- 螺 旋或两亲 β- 折叠结构[20]。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_吕学泽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吕学泽1,2,王雪敏2,梁玉荣1,2,王宏俊1(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 2.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河北邯郸 056001)摘要:免疫活性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以活性高、来源广、稳定性强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试验。
作者对不同来源的各种活性肽作一概述。
关键词:免疫活性肽;化学合成肽;重组肽中图分类号:Q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236(2011)04-0170-03免疫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它一般指含有2个至10个氨基酸的寡肽,分子质量在2ku以下。
免疫活性肽具有能刺激多核淋巴细胞,促进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转移免疫信息,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功能(陈路等,2004)。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始于1981年,Jo lles等(1991)通过用胰蛋白酶水解人乳蛋白,从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肽段,它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吞噬绵羊红细胞的功能。
国外对生物活性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已逐步将多种生物活性肽推向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中国对免疫活性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肽的分离、纯化方面,对基因组合肽库和化学组合肽库的构建、筛选及应用才刚刚起步。
作者就不同来源免疫活性肽的免疫调节原理和功能进行阐述,结合部分典型肽类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1 天然免疫活性肽1.1 阿片肽 阿片肽是一类原先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的神经激素,近几年研究结果表明,阿片肽几乎可参与免疫应答的全部环节,而且活化的免疫细胞也可合成并释放阿片肽,并主要以内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参与免疫调节。
阿片肽对自然杀伤细胞有直接的作用,而无需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IL-2、IFN- 等细胞因子的介入(王玉秀等,2003)。
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来说,阿片肽主要通过促进CD4收稿日期:2010-09-26作者简介:吕学泽(1987-),男,山西人,硕士,研究方向:动物分子生物学。
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李浩然;高丹丹;陈桂芳;李明生;马忠仁【摘要】食源性免疫活性肽具有无毒、低过敏性、高安全性等优点,食物源蛋白质来源广,易于取材,而免疫活性肽在人类营养健康和疾病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价值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关注,食源性免疫活性肽已被逐步应用到新型功能性食品研发及临床治疗中.本文在分析食源性免疫活性肽与临床及生活应用关系的基础上,从选择食物源蛋白质和制备方法及条件两方面,按照植物源免疫活性肽、动物源免疫活性肽、微生物源免疫活性肽、酶解法制备以及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等五个方面,综述了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现状,并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22【总页数】5页(P304-308)【关键词】食源性;免疫活性肽;酶解法【作者】李浩然;高丹丹;陈桂芳;李明生;马忠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124;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124;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124;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124;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食源性免疫活性肽无毒、低敏、安全性高且可以调节人和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免疫活性肽在人类营养健康和疾病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逐步加入到新的功能性食品及临床治疗中。
人们对免疫活性肽的研究始于1918年,Jolles等[1]采用胰蛋白酶对乳蛋白进行水解得到免疫活性肽,并证明其具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外来异物的能力,之后国内外的研究者发掘不同食物源蛋白质,酶解得到免疫活性肽,并对其结构及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我国学者王广先等[2]将免疫活性肽应用到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肺癌,并取得显著效果。
目前,国内外已将免疫活性肽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制备肽类药品及功能性食品。
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引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击疾病的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它们的研究与应用在免疫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生物活性多肽是指由氨基酸构成的短链多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
首先,生物活性多肽在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免疫调节剂,它们能够调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抗原特异性应答。
例如,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能够促进抗原递呈细胞活化,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此外,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还能够促进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应答的持续性和强度。
其次,生物活性多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一些生物活性多肽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抑制等机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生物活性多肽的应用前景:生物活性多肽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尤其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生物活性多肽可以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抑制T细胞免疫耐受的药物,可以解除肿瘤细胞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来逃避免疫清除的防御机制。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生物活性多肽通过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抑制肿瘤生长,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生物活性多肽还可以应用于传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治疗需要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来清除病原体,而生物活性多肽可以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反应来达到这一目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则需要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而生物活性多肽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达到这一目的。
国内外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国内外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张显升
【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免疫增强剂是一类通过非特异性途径提高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这类物质可分为二类:①作用于辅助性 T 细胞和杀伤性 T 细胞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传染病和癌症以及作为疫苗佐剂。
②优先作用于抑制性 T 细胞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目前,日本和法国在免疫增强剂方面的研究成绩尤为显著。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张显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42
【相关文献】
1.新型免疫增强剂CpG ODN的研究进展 [J], 徐宁;周宇;杜锐;李健明;时坤;宫庆龙;孙志博;郜艳雪;栾美慧;冷雪
2.中华绒螯蟹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J], 吕孙建;焦锦彪;袁雪梅;于喆;张海琪;杭小英;施伟达;吴颖蕾
3.免疫增强剂对克氏原螯虾热带引种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米少辉;尹欣茹;李军涛;张泽龙;冼健安;王冬梅
4.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J], 张健
5.水生动物糖类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J], 郭鹏;王斌;孙永智;王世信;姜立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食物源性生物活性肽

!"#
!""# 年第 $ 期
食 品 营 养
!"#$%&’("$)’%**+
的缩写, 作为一种降 ! !"#$%&’()$* &$+,-& )$.)/)(#’0) 血压肽, 目前它被研究的比较多。
食品工业科技
吸收。 >H0;:H 等认为,这些 4567 肽 未 被 消 化 酶 分 解,是被直接吸收的。它们被转运到腹部动脉 抑 制 在 PLQ 体内发挥降压作用。 血液和器官内的生 456 , 物活性肽的半衰期可能影响降压活性,各个肽 和 药 物的半衰期都不同。例如, 卡托普利在血中的半衰期 而 GHI!X,’ 的 半 衰 期 约 是 D2?. 。 卡 托 大约 为 O@-)$ , 普利口服后的降压效应可维持数小时, 而 GHI!X,’ 肽 可维持超过 3@. 。
(EBNEO 片段) 和 $! 酪蛋白的一级结构中发现。这些 肽是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并没有在酪蛋白 的细胞外蛋白酶水解产物中发现。可能是在发酵过 程中, 酪蛋白分子经过细胞外蛋白酶作用, 然后在肽 鱼 酶的作用下产生。 有 456 抑制活性的肽已在酱油、 子酱、 纳豆、 发酵的豆腐、 奶酪中发现, 但 是 在 -)’)$ 、 日本米酒和醋中没有发现。最近从韩国的日常饮食
% [\5QQW]WQ>\\<J4=P7X5GQQ4[ & QQW]WQ>\\< ’ QQW]WQ
其中 % 为 1? 个残基的完整 肽 , & 为 33 个 残 基 的 <Y")$ V , ’ 为 O 个残基 <Y")$ VBNF
=’#!=’# 的 序 列 分 别 在 牛 # ! 酪 蛋 白 (MBNMO 片 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许多免疫活性细胞能释放少 量 VIP, 在 其 表 面 也 有 VIP 高 亲 合 力 受 体 存 在 , 并 证 实它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信 号分子, 在机体免疫, 尤其是局部粘膜免疫中起着一 定的调节作用[14]。研究表明, VIP 能抑制胸腺细胞的增 殖和迁移, 进而促进机体 T 淋巴细胞的成熟; 同时 VIP 能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 的胸 腺 细胞 调 亡 ; VIP 还 能促进在 IL- 2 的诱导下淋巴母细胞穿透 Matrigel 基 底膜[15]。VIP 对外周免疫系统的作用同样非常广泛, 能 抑制 NK 细胞的活性, 调节 T、B 细胞的增殖、粘附, 细 胞因子的分泌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1.4 胸腺肽
抗菌肽在宿主防御中除了能直接杀死病原菌, 还 有其它功能: 充当单核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的趋化因 子, 使它们能快速聚集在炎症反应部位; 促进化学因 子的表达和 T 辅助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抑制细菌产 物(如脂多糖、脂壁酸) 诱导产生对宿主有害的细胞因 子, 避免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促使巨噬细胞及激活的 淋巴细胞的凋亡, 也就是指具有潜在消灭感染细胞的 功能。 2 讨论
胸腺肽最早是从小牛的胸腺提取的, 它是由胸腺 上皮细胞分泌的分子量不同的多种肽类物质组成, 能 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余斌等( 1997) [16]研究日粮 中 添 加 胸 腺 肽 对 肉 鸡 增 重 、免 疫 及 内 分 泌 影 响 的 结 果 表明, 在日粮中添加胸腺肽能显著提高 38 日龄肉鸡 血清中的 T 淋巴细胞, 同时血浆中的 T3、T4 的水平也 显著提高。王护宾等(1998)[17]在研究乳猪胸腺 肽 对小 鼠 T 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时得出, 胸腺肽在 1~5μg/ml 时, 对小鼠脾总体细胞的 3H2TdR 自发掺入 具 有 促进 作用 ; 在 5~25μg/ml 时 , 对 植 物 凝 集 素 诱 导 的淋巴细胞转化具有促进作用, 这表明胸腺肽作用的
最早的研究发现, Cpps 能与多种矿物元素结合形 成可溶性的有机磷酸盐, 充当许多矿物元素特别是钙 离子在体内运输的载体, 促进小肠对钙离子和其它矿 物质元素的吸收[7, 8]。Cpps 调节 动 物的 免 疫功 能是 最 近才被人们所关注的, Otani 等( 2000) [9]向 3 周龄 仔 猪 饲料中添加 0.5%的 Cpps- I, 结果显示, 试验组的猪血 清和粪便中抗 β- 乳球蛋白 IgA 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组, 同时试验组猪粪便和肠道总 IgA 的含量也显著高 于对照组, 这些表明 Cpps- I 能增强仔猪粘膜 IgA 的 反 应 水 平 。 Kitamura 等 ( 2002) [10] 给 怀 孕 母 猪 饲 喂 Cpps- I, 试验期从妊娠第 45d 到分娩后第 21d, 结果母 猪血清和粪便 IgA 含量都是升高, 试验组 10 日龄仔 猪血清中 IgG 含量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 可以 通过给怀孕母猪饲喂 Cpps- I 进而通过母源抗体的方
自免疫活性肽被发现和大量研究以来, 由于其活 性检测方法相当复杂, 且需要做大量的动物试验才能
8
郑云峰等: 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肽营养
得出结论, 到目前为止,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仍处于实 验水平, 还没有一套较为有效的制备方法。随着研究 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提高,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必将 不断深入, 将有更多新的免疫活性肽被发现。由于这 些 免 疫 活 性 肽 具 有 分 子 量 小 、稳 定 性 强,且 免 疫 原 性 弱、生物活性高等诸多优点, 可制成各种免疫制剂, 用 于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 、肿 瘤 、移 植 排 斥 反 应等的治疗,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靶细胞为经伴刀豆蛋白活化的 T 细胞。 许多研究还表明, 胸腺肽能够促进 T 淋巴细胞的
成熟和分化。成熟的 T 淋巴细胞根据其表面分子的表 达又可以分为 2 个主要的亚群: CD4+和 CD8+T 淋巴细 胞。CD4+T 淋巴细胞识别第二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为辅 助细胞, 而 CD8+T 淋巴细胞识别第一类组织相容性抗 原, 大部分的 CD8+T 淋巴 细 胞具 有细 胞 毒素[18]。Alan 等(1999)实 验 发 现, 胸 腺 肽 增 强 单 核 细 胞 增 殖 , 刺 激 CD3+细 胞 表 达 , 促 进 CD3+、CD4+基 质 细 胞 成 熟 及 向 CD3+、CD4+的转化, 促进 CD4+细胞亚群成熟和表达。 1.5 抗菌肽
大量的研究表明, 抗菌肽不仅具有广谱的抗菌作 用, 而且还有高效的抗真菌、抗病毒、抗原虫和抗肿瘤 活性。Boman 等( 1993) [21]在研究猪 cecropin P1 和 PR- 39 对 大 肠 杆 菌 的 作 用 机 理 时 发 现 , cecropin P1 是 通 过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而杀菌的, 其杀菌机理为: 带 正 电荷 的抗 菌 肽, 通 过 正、负 电荷 间 的 静 电 作 用 吸 附到细菌等病原体的细胞膜表面, 然后把疏水尾插入 到细胞膜的疏水区域, 从而改变膜构象, 形成众多离 子通道, 接着, 膜内的 K+通过离子通道大量外流, 造成 ATP 合成下降, 最后菌体因细胞呼吸受阻而死亡。
《 饲料工业》·2006 年第 27 卷第 5 期
肽营养
( 本栏目由上海邦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邦成生物科技
郑云峰 王祖平 徐云英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始于 1981 年, Jolles 等首次报 道。用胰蛋白酶水解人乳蛋白, 从水解产物中分离得 到 一 种 具 有 免 疫 活 性 的 肽 段 。这 个 短 肽 在 体 外 试 验 中 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嗜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吞噬作用; 静脉注射, 则能增强小鼠抗肺炎克氏杆菌感染的能 力。此后, 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免疫活性肽方面的研究, 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免疫活性肽相继被报道, 如抗 血 栓 转 化 酶 抑 制 肽 、酪 蛋 白 磷 酸 肽 、抗 菌 肽 等 。免 疫 活 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 增强巨嗜细胞的 吞噬功能, 进而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 力, 降低机体发病率, 并具有抗肿瘤功能[1]。本文就近 年研究较多的几种免疫活性肽作一综述。 1 免疫活性肽的分类及其作用
研究表明, 阿片肽几乎可参与免疫应答的全部环
郑云峰, 上海邦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231, 上海。 王祖平、徐云英, 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 2006- 01- 16
节, 而且活化的免疫细胞也可以合成并释放阿片肽, 并 主 要 以 内 分 泌 和 旁 分 泌 的 方 式 参 与 免 疫 调 节 [4]。 Linner 等在新生胸腺组织培养中, 加入拮抗剂 NTI 或 PEAmRNA 特异的反义 cDNA, 使脑啡肽不能与受体 结合或细胞自分泌的脑啡肽降低。结果发现, 胸腺细 胞增殖, 但其分化成熟受抑, 这表明脑啡肽可加速细 胞分化。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来说, 阿片肽主要是 促进 CD4 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来调节免疫反应。研 究表明, 应激与阿片肽有关, 应激的免疫反应不仅仅 是 HPA 的激活, 阿片肽同样发挥重要作用。阿片肽可 以使机体在各种应激条件下保持稳态, 进而减少由于 应 激 造 成 的 免 疫 抑 制 [5]。 1.2 酪蛋白磷酸肽
血 管 活 性 肠 肽 ( Vasoc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于 1970 年首次由 Said 和 Mutt 从猪小肠分离出 来, VIP 是一个直链肽, 由 28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分 子量 3 323Da, 属胰高血糖素- 胰泌素家族。VIP 在体 内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由中枢和外周神经产生, 在胃 肠道粘膜神经、内分泌细胞等也有少量 VIP 产 生[13]。 VIP 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重要递质, 能引起平滑 肌和血管扩张以及神经的去极化, 能调节水盐代谢, 促进某些酶类和激素的释放, 增强破骨细胞活性, 还 可促进或抑制某些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的增殖。
抗菌肽( Anti- bacterial peptides, ABP) 是指氨基酸 数 目 小 于 100, 常 带 正 电 荷 , 并 具 广 谱 抗 菌 性 的 一 类 小肽, 是动物在诱导条件下, 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 类对抗外源性病源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肽类活性物 质, 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 分[19]。到 目前为止已有约 500 多种抗菌肽被分离鉴定, 这些抗 菌 肽大 致分 为 4 大类 : cecropin( 杀 菌 肽 ) 类 、富 含 Pro 残基的 magainin ( 蛙皮素) 、富含 Gly 残基的 melittin ( 蜂毒素) 和富含 Cys 残基的 defensin( 防御素) 。虽然 这些 抗 菌肽 的分 子 量、结 构 千差 万 别 , 但 几 乎 所 有 的 抗菌肽在本质上是阳离子型的, 大多具有两亲 α- 螺 旋或两亲 β- 折叠结构[20]。
7
肽营养
郑云峰等: 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式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大量的研究证实, Cpps 通过 以下几种机制调节动物的免疫功能: ①钙离子是触发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第一信号, 钙离子载体 A23187 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丝裂原作用, 因为它能促进 钙离子的吸收。而 Serp- X- Serp 结构中 Serp 能和钙离 子形成复合物, 从而促进钙离子的吸收, 这是 Cpps 调 节动物免疫功能的主要原因[11]。②Cpps 还通过调节淋 巴细胞因子的水平来调节动物免疫功能, 大量研究表 明, Cpps 能通过促进 IL- 5 和 IL- 6 的分泌进而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并分化成 IgA 生成细胞[12]。 1.3 血管活性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