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的资料

英文:GusukuSitesandRelatedPropertiesoftheKingdomofRyukyu 类别:文化遗产

入选时间:2000

所属地区:日本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和相关建筑

琉球岛上保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几个世纪以来琉球岛一直是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

中的中心。在周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政治环境影响下,琉球

王国逐步形成并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琉球群岛的宗教

遗址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根源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琉球祖先的图

腾崇拜。同其它世界宗教一样,琉球群岛的独特宗教信仰流传至今。

琉球岛诸多文物古迹和遗址证明了琉球群岛已有五百年多年的历史。琉球古国的遗址废墟,占据了琉球群岛的制高点,是古代历史

琉球古国社会结构的见证;而岛上的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传至今的沉默证据。琉球群岛独特文化的产

生说明了古代琉球王国同其它地区和国家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琉球古国,现在的冲绳群岛,作为古代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枢纽,在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兴盛一时。国际贸易

的繁荣带动了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交流,创造了冲绳独特的多样化

的文化。古代琉球独特文化的象征之一是石头建筑,在冲绳处处可见,尤其集中在古建筑遗址。城堡建于14世纪末叶琉球王国开始统一,到18世纪琉球王国建立巩固的政权。

那霸是冲绳县的首府,也是旅游观光的热点,这里既有古都文化的余韵,又有现代的气息,二者兼备。首里是一个古都,"守礼之门"是首礼城的第二大门,是冲绳的象征。守礼门上的大匾额,建于

450年前,是中国古代清朝赠送的。牌坊分两层,匾额放置其间,

以金箔刻上的四个大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已经有部分脱落。琉球

大学附近的圆觉寺,建于1492年,是当时尚氏王朝的菩提寺,战时

已经烧毁,现在仅存大门部分。大门两侧,战前是仁王门,如今已

经成为琉球大学的运动场。在圆觉寺的对面,有一红瓦方堂,是尚

德王时代藏经的地方,1609年被九州萨摩军破坏。1621年修复改建

为供奉神明的地方,是琉球建筑的典型代表。

琉球岛诸多文物古迹和遗址证明了琉球群岛已有五百年多年的历史。琉球古国的遗址废墟,占据了琉球群岛的制高点,是古代历史

琉球古国社会结构的见证;而岛上的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传至今的沉默证据。琉球群岛独特文化的产

生说明了古代琉球王国同其它地区和国家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在中国福建的东北部,有一片珊瑚礁形成的岛屿,被称为琉球群岛。一百多年前,这里被称为琉球王国。1372年,明洪武帝曾派使

者到琉球访问,册封琉球国王。从此,琉球每年派船向中国纳贡,

返航时购回大量商品,转卖他国,从中获利后,又将购进的各国物

品出口给中国。这样琉球国发展成典型的中继贸易国。其贸易范围

从东亚到东南亚,从而广泛地开拓了海外贸易。这期间,由于琉球

没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请中国派遣许多有学之士,在对外关系、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并从事着各方面的活动,形成了支撑琉

球的英才集团,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福建省,居住在冲绳那霸港附近

的久米村,被人们称为"闽三十六姓"。1875年,日本明治政府要求

琉球停止接受清朝的册封和对清的朝贡关系,遭到琉球的反对。

1879年3月,日本以武力胁迫强改琉球为冲绳县,从而断绝了中、

琉500年的外交关系,吞并了琉球。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澳

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WHC)上,琉球

王国的五处遗址(位于冲绳首府那霸附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琉球国最初是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又称南山)、中山、山北(又称北山)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后来指统一的琉球国(1429

年至1879年)。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

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

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

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

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并琉球王朝,琉球国灭亡。大部份国土

改设为冲绳县,北部诸岛则划入鹿儿岛县。

首里城墙遗址琉球国位于散布在台湾岛东北和九州岛西南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包括琉球群岛中的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和奄美诸岛,

总面积大约为3500平方公里,西侧是中国东海,东侧是太平洋。最

大的岛屿是冲绳诸岛中的冲绳岛(即大琉球岛),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日本萨摩藩入侵之后,琉球国被迫把北方的大岛、鬼界、度姑、永良部、由论五岛让

给萨摩藩管理。北方领土开始形式共管,日本占领的独特局面。

琉球国的都城为首里,在今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的东郊。历代琉球国王及王族居住和处理政务的首里城和其他琉球文化遗迹在2000年

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琉球早期的历史无考。按照有关琉球的记载,至迟在12世纪,该群

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了国家,史称三山时代,到15世纪被统一为

琉球王国。19世纪被并入日本。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日本、朝

鲜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

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以下方面: 一、文化遗产:(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 2.长城(北京) 3.敦煌莫高窟(甘肃)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辽宁)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0.丽江古城(云南) 11.平遥古城(山西,) 12.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 13.颐和园(北京,) 14.天坛(北京)15.大足石刻(重庆)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盛京三陵(辽宁)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18.龙门石窟(河南)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 20.云冈石窟(山西)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 23.安阳殷墟(河南,)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 25.福建土楼(福建)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 二、自然遗产(8处) 1.九寨沟(四川) 2.黄龙(四川) 3.武陵源(湖南) 4.三江并流(云南)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 7.三清山(江西)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江郎山) 三、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 2.黄山(安徽) 3.峨眉山—乐山(四川) 4.武夷山(福建) 文化景观(3处) 1.庐山(江西2 ) 2.五台山(山西) 3.西湖(浙江),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考生、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积极育人的导向。考生在作答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

2018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 量少未必精,量多未必滥,精练之魂,在透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 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俊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 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吻合题意:据题干所言,商汤网开三面,当属仁善之举,因此得拥护而灭夏建商。保留。 B:以偏概全,也不符史实。“见野外有人捕猎”,从语意看,“捕猎”是偶然行为;夏商 时期,主要经济活动应是农业。排除。 C:保护鸟兽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跟题干是有所关联的,又是当代热点。保留。 D:歪曲题意,也不符史实。商汤灭夏建商,主因是夏桀暴虐无道的统治丧失人心。排除。 对比没有排除的 A 和 C:仔细体味两项的差别和题目的主旨,哪一项的描述更严谨?哪一 项更能比较完整的体现题意?哪一项更具历史价值? C 项描述的依据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之嫌。至此,可以考虑排除了。 题旨:仁德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 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 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 收·B·解析: A:不符史实。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错误。 B:首先明确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然后对照题干信息,看看是否有着某种联系。题中“必须把粮食换成钱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出guo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关于世界遗产导游词相关资料,更 多内容尽在出guo的导游词范文专题栏目中,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黄山(韩冰) 叔叔阿姨,你们好!我们现在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现在,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 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 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 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 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 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

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2018年度高等考试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解析)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文综历史 量少未必精,量多未必滥,精练之魂,在透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俊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 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解析(实考过程模拟): A:吻合题意:据题干所言,商汤网开三面,当属仁善之举,因此得拥护而灭夏建商。保留。 B:以偏概全,也不符史实。“见野外有人捕猎”,从语意看,“捕猎”是偶然行为;夏 商时期,主要经济活动应是农业。排除。 C:保护鸟兽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跟题干是有所关联的,又是当代热点。保留。 D:歪曲题意,也不符史实。商汤灭夏建商,主因是夏桀暴虐无道的统治丧失人心。排除。 对比没有排除的A和C:仔细体味两项的差别和题目的主旨,哪一项的描述更严谨?哪一项更能比较完整的体现题意?哪一项更具历史价值?C项描述的依据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之嫌。至此,可以考虑排除了。 题旨:仁德之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 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B·解析: A:不符史实。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错误。 B:首先明确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然后对照题干信息,看看是否有着某种联系。题中“必须把粮食换成 钱币”,必然会影响到自耕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题中“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势必也会对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的状态形成冲击。这种冲击或影响,对于自 耕农经济来说,正符合该项所描述的“受阻”。 C:生产热情如何?题干没有明确体现。(注:仅作疑点存在,也不可就此而武断排除, 需要对比B项后确定) D:歪曲题意。题中的“操纵物价”,不等于操纵税收。税收是由国家执行。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农抑商;自然经济)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介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 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 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 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 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 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 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 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 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 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 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 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 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 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 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 宋木构 建筑5 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 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 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 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 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 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 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 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 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 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 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 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分析

二李氏源流 (一) 李姓由来 姓氏:李 祖籍:陇西 祖宗:利贞 郡望:陇西郡 堂号:陇西堂 分类:以官为氏 李姓占大陆汉族人口的7.9%,人口超过9203万人,在海外华人中占七分之一,海内外总人口超过1亿,是世界第一大姓,中华第一大姓(引自百度、百科、寮东村)。 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不仅是国内大姓,也遍及全世界,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李姓也是常见姓氏。 据历史资料记载:李姓是嬴(yíng)姓颛顼(zhuān xū)的后裔,最初为“理”姓。 颛顼帝高阳氏后裔皋陶的儿子被赐姓嬴之后,子孙三代担任理官(掌管邢狱之官)之职,遂以官名理为姓。至殷商末年,当时理氏家族后裔理徵因执法不阿,得罪了商纣王而遭受迫害。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儿子利贞逃亡在外,途中饥饿不堪,时值春夏之交,沿途有李树,果实累累,只好采食李子充饥,保住性命。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也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将理氏改为李氏。 李姓后代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 李利贞的十世孙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为老子,生于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周平王时做过管理图书的官员,著有《道德经》留传于世。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及<<宰相世系>>记载,李耳生李宗,字尊祖,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生同,为赵大将军。生兑,为赵相。生跻,为赵阳安君。二子:曰云、曰恪。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生兴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生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玑。长子崇,字伯佑,陇西(今甘肃境内)守、南郑公,为陇西房,陇西房后又分为39房;四子玑为赵郡(今河北境内)房,赵郡房后又分为东、南、西三组。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最新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编制指南资料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大纲 一、世界遗产的定义: 1、根据《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和《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 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第1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独立的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

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指南》中第46条规定: 只有同时部分满足或完全满足《公约》第1条和第2条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定义的财产才能认为是“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第47条规定: 《公约》第1条就指出文化景观属于文化财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 2、根据国家七部委2012年的联合发文(发改社会[2012]1549号)《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规划的通知》,我国对世界遗产的定义为“指在科学研究、自然多样性保护、历史、艺术和审美角度具有国家意义的文化、自然或文化和自然混合型的遗产,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根据我国现行保护管理政策,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主要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

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三)

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三)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 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 年11月,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 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是明清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永陵、清福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在2000年至2004年间先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2000年11月30日,安徽古村落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 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 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在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的资料 英文:GusukuSitesandRelatedPropertiesoftheKingdomofRyukyu 类别:文化遗产 入选时间:2000 所属地区:日本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和相关建筑 琉球岛上保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几个世纪以来琉球岛一直是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 中的中心。在周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政治环境影响下,琉球 王国逐步形成并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琉球群岛的宗教 遗址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根源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琉球祖先的图 腾崇拜。同其它世界宗教一样,琉球群岛的独特宗教信仰流传至今。 琉球岛诸多文物古迹和遗址证明了琉球群岛已有五百年多年的历史。琉球古国的遗址废墟,占据了琉球群岛的制高点,是古代历史 琉球古国社会结构的见证;而岛上的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传至今的沉默证据。琉球群岛独特文化的产 生说明了古代琉球王国同其它地区和国家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琉球古国,现在的冲绳群岛,作为古代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枢纽,在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兴盛一时。国际贸易 的繁荣带动了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交流,创造了冲绳独特的多样化 的文化。古代琉球独特文化的象征之一是石头建筑,在冲绳处处可见,尤其集中在古建筑遗址。城堡建于14世纪末叶琉球王国开始统一,到18世纪琉球王国建立巩固的政权。 那霸是冲绳县的首府,也是旅游观光的热点,这里既有古都文化的余韵,又有现代的气息,二者兼备。首里是一个古都,"守礼之门"是首礼城的第二大门,是冲绳的象征。守礼门上的大匾额,建于 450年前,是中国古代清朝赠送的。牌坊分两层,匾额放置其间, 以金箔刻上的四个大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已经有部分脱落。琉球

世界遗产资料小结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关于 预备名单的内容 II.C 《预备名录》 II.D 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文化:1~6 自然:7~10 这些标准起初分为两组,标准(i)至(vi)适用于文化遗产,标准(i)至(iv)适用于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6届特别会议决定将这十个标准合起来(第https://www.360docs.net/doc/55212890.html, 5.1号决定) 62.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委员会将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 出的普遍价值(见49-53段)。所申报遗产因而必须: (i) 是人类创造天才的代表作; (ii) 体现出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人类在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的重 要交流; (iii) 能为传衍至今的或者是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能够阐释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某种建筑物类型、构筑物类型、技术展示手段或景观类型的杰出范例。; (v) 是人类传统定居、土地利用或海洋利用方式的杰出范例,它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 是当此典型范例因不可逆变化的冲击而脆弱时; (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 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vii) 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viii)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ix) 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x) 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全部的6项文化遗产基准都达到的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敦煌莫高窟(中国)和威尼斯(意大利),以及自然文化遗产的 泰山(中国)一处。 多数世界自然遗产都能满足上面多项基准条款,其中全部的4项判断基准都达到的有:大堡礁(澳大利亚),次南极群岛 (新西兰),姆禄国家公园(马来西亚),卡耐马国家公园 (委内瑞拉),贝加尔湖(俄罗斯),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及 三江并流等。 63.只有具有完整性和/或真实性的特征,且有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确保遗产得到保护,遗产才能被视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II.E 完整性和/或真实性 真实性 64.依据标准(i)至(vi)申报的遗产须具备真实性。附件4中包括了关 于真实性规定的《奈良文件》,为评估遗产的真实性提供了操作基 础,概要如下: 65.理解遗产价值的能力取决于关于该价值信息来源的真实度或可信 度。对涉及文化遗产原始及后来特征的信息来源的知晓和理解,是 评价真实性各方面的必要基础。 66.对于文化遗产价值和相关信息来源可信性的评价标准可能因文化

琉球王国的百年血泪与噩梦

1879年10月,3名衣衫褴褛的海外客匍匐在总理衙门的门口痛哭不已,引起了众多路人的围观。原来是做了“亡国奴”的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3人,他们在国王尚泰被日本人掳走后,历经千辛万苦前来母邦求援,以“尽逐日兵出境”,但在他们的痛苦哀号声中,他们的母邦却无能为力,事后只能发给他们300两银子作为川资,让其设法回去。求助无望之下,琉球国使者林世功在悲愤中自戕,希望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母邦的关注 xxxx 琉球,也就是所谓的日本冲绳。在国人的印象里,琉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晚清时期被日本人强行占领;冲绳是日本的一个县,那里驻扎着美国的军队。多数国人不清楚,今日的冲绳就是历史上的琉球王国。2010年12月22日,日本外务省在东京麻布台外交史料馆,对外公布了有关“冲绳回归”问题的291份机密文件。日本媒体消息称,美日两国在冲绳问题上可能另外存在“密约”。 这些外交档案的公布使真相大白。 真相就是,1972年美国把冲绳归还给日本,日本和美国政府当时订立秘密协议,但没有明确写入书面文件。 这次冲绳密约的公布将又一次勾起人们对琉球的记忆。 明清时期中华的xx 琉球群岛位于日本西南部,地处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由冲绳、先岛、大隅、吐噶喇、奄美五组群岛组成,呈队形分布于东海海域。琉球本是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王国。 公元1372年(明朝洪武五年)琉球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国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几年之后,中山国灭了其他两国完成统一,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成立了历史上的琉球国。此后,琉球郡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谨守臣节。明朝灭亡后,琉球郡国继续与清廷保持着藩属关系。

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讨论

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讨论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 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商业价值开发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 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_世界遗产_的价值和意义

/世界遗产0的价值和意义 赵鑫珊 我们只有用七、八千年人类文明之旅的宽广视野才能把握、吃透世界遗产的全部涵义;也只有把它放到/全球问题0或/世界各种长期问题0的大框架中,我们才能见出它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世界面临种种矛盾、冲突和危机的今天。 /世界遗产0理应成为联合全人类的一根黄金纽带。 /世界遗产0的全称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0。 至2000年12月,该公约已由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表达出了世界各国人民将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保护下去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这是时代的兴趣和要求,代表了人类文明之旅的健康,建设世界的善方向。 世界遗产没有国界。 缔结公约的各个国家达成了共识:将超出本国国宝价值的、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优秀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推荐为世界遗产登录名册,并依靠国际间的协作加以保护,使之永远留传下去,交给我们的子孙,交给未来。 为什么该公约在1972年通过?而不是早在1952年或1962年? 我把该公约看成是当年世界一批对人类文明前途和命运有责任心、良心、道德心和正义心的精英们的觉醒。它是当年世界先进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表述。 不要忘了,罗马俱乐部(T he Club of Rome)诞生于1968年4月8日。该俱乐部的第一篇报告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梅多斯(D.L.Meadow s)等人于1972年3月完成的5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6(全文译成中文约14万字)。 该书在后来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用37种语言印了1200万册,1000多所大学院校将它作为教材。它的成功鼓舞了罗马俱乐部的其他成员,一系列高质量的以宇宙万物为友、人间哀乐为怀、关心人类文明命运的学术报告相继问世,如: 1974年的5人类处于转折点6; 1976年的5重建国际秩序6; 1978年的5人类的目标6。 在5增长的极限6一书扉页上,作者梅多斯有段献辞:/献给A#佩切伊博士,他对人类的极度关切鼓舞着我们和其他人来思考世界各种长期问题。0 这段话很重要,我想有必要把英文原文抄录在此: T o Dr.Aurelio Peccei,w hose profound concern for humanity has inspired us and many others to think about the world.s long-term problems. 佩切伊(有人译成佩西)是意大利实业家。他很早就将眼光转向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全球问题0,并对这些世界长期问题作了系统的鸟瞰和观照。 他肩负着对人类文明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在为时过晚但还不是完全绝望的时刻尽自己一份锦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大系统。人口爆炸、环境恶化、核扩散、战争、道德弱化、政治腐败和恐怖主义,以及各种各样的冲突,由潜伏变成明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一系列问题是相互关系的。对整体的鸟瞰和观照离不开对各个部分相互关系的考察。 佩切伊和罗马俱乐部其他主要成员有两个特质值得我重点指出来: 第一,对人类极度关切; 第二,思考世界各种长期的和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第14卷第2期2003年4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ongji Universi 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 ion Vol.14No.2 Apr.2003 赵鑫珊: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

“钢锯岭”背景—艰难血腥的冲绳岛之战

“钢锯岭”背景—艰难血腥的冲绳岛之战 核心提示:最近美国战争电影《血战钢锯岭》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于太平洋战争中冲绳岛之战的浓厚兴趣。登陆部队是美军第10集团军,司令官是巴克纳中将,下辖海军陆 战队第3军(陆战第1、2、6师)和陆军第24军(第7、27、77、96步兵师),第81步兵师担任预备队,总计约18万人,是岛上日军兵力的两倍。最近美国战争电影《血战钢锯岭》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于太平洋战争中冲绳岛之战的浓厚兴趣。那么,这一战是如何打的,其前因后果、战略意义又是如何呢?在现在的琉球群岛和奄美诸岛上,古代曾经存在过一个独立的王国,其首都就在琉球群岛的主岛冲绳岛上的首里城。在明清两代,琉球王国都向中国纳贡称臣,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官方文书典籍全用汉字。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国力的增长,侵略野心也开始膨胀,不顾中国清政府的严正交涉,于1878年派兵灭亡了弱小的琉球王国。其后,日本在这里进行了高压统治,并实行同化政策,使得琉球人民的自我意识和原有文化迅速消散。(古琉球王国。)(现代琉球人民进行的琉球王国传统表演。)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战争的前半年,日军凶狂一时,横扫东南亚。但是仅仅半年之后,战局就被迅速扭转了。1942年6月4

日7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在中途岛击败日本海军南云机动部队,一举击沉日军4艘主力航空母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从此以后,美军进入战略反攻,日军则节节败退。战局发展到1944年,日军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5月,在马里 亚纳群岛登陆作战前,美军高层就已经开始讨论未来的作战计划,此时离冲绳战役真正打响,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在夺取硫磺岛和菲律宾的吕宋岛之后,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哪里呢?美军一部分将领主张进攻台湾岛,但是更多的将领认为,台湾太大了,没有足够的部队来夺取台湾全岛,清剿残余日军将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在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飞机从这里起飞,已经足够对日本进行空中打击,不需要借助台湾作为基地。经过研究,美军在1944年10月决定,将于1945年3月1日进攻冲绳岛。但是后来由于进攻硫磺岛的战役过于艰难和惨烈,拖延了时间,使得冲绳战役被推迟了。而日军也早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将可能遭到美军进攻的前沿要地进行了要塞化。1945年1月20日,日本陆海军共同制定的作战计划决定,将以菲律宾为中心的决战(捷号作战)改为以东中国海周边为中心的航空决战(天号作战)。 如果美军试图进攻冲绳诸岛,日军将集结陆海空全部力量,发动航空决战,为本土决战争取时间。实际上,此时日军残存的航空兵力,战斗力已经非常有限,尤其缺乏有经验的飞行员,根本不足以对抗美军。但是日军高层却弥漫着一种谜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概述 截至2012年7月1日,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3处[2]。 文化遗产(27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2.长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酒泉,1987.12)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沈阳),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1987.12)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承德,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济宁,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十堰,1994.12) 9.布达拉宫、大昭寺与罗布林卡(西藏拉萨,1994.12) 10.丽江古城(云南丽江,1997.12) 11.平遥古城(山西晋中,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苏州)1997.12(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苏州)2000.12)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14.天坛(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荆门)、清东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苏南京)、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沈阳、抚顺),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黄山,2000.11) 18.龙门石窟(河南洛阳,2000.11) 19.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20.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通化,辽宁本溪)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3.安阳殷墟(河南安阳,2006.7.13)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江门,2007.6.28) 25.福建土楼(福建漳州、龙岩,2008.7.7)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郑州,2010.8.1) 27.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2012.6.29) 自然遗产(9处) 1.九寨沟(四川阿坝,199 2.12) 2.黄龙(四川阿坝,1992.12) 3.武陵源(湖南张家界,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迪庆、怒江、丽江,2003.7)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四川雅安、成都、甘孜、阿坝,200 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 7.6.27) 7.三清山(江西上饶,2008.7.8)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含龟峰)、浙江

冲绳岛

冲绳岛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中央,地处日本西南,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之间,是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北距九州岛约340公里,南北长约107公里,宽约31公里,周长约560公里,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人口约122万。冲绳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具有日本少有的亚热带风光,岛上成林的棕榈树、槟榔树和沙滩、海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使它有了“东方夏威夷”的美称。 概述 冲绳岛 冲绳岛(英文名称:OKINAW A ISLAND),北部为山地,占全岛三分之二,有那霸岳、嘉津宇岳、恩纳岳等。南部多台地和平原。以农业为主,有水田和果园,主产菠萝、甘蔗。水产丰富。有罐头、制糖等工业。那霸为最大港市。(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日本没有高山大川,日本人心中的香格里拉就是海中的一片净土——冲绳。它离中国很近,从上海飞到冲绳仅1小时40分钟,甚至比东京到冲绳还要近。冲绳与夏威夷、迈阿密、巴哈马,被喻为世界四大海滨观光胜地。 气候

岛岸切割强烈,多港湾,珊瑚礁环绕。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2月16℃,7月28℃。年降水量1300~2000毫米。夏季多东南风,风力较弱;冬季多东北风,风力较强。7~10月为台风季节。 资源 冲绳岛 岛上资源贫乏,土壤瘠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服务业。农业主要生产甘蔗、菠萝、稻谷等,粮食不能自给。渔业较发达。工业以罐头、制糖为主,还有机械、建材、石油化工等企业。 交通 岛上交通发达,公路总长865千米,纵横全岛,中、南部更为稠密。海、空航线四通八达,空中航线可通夏威夷群岛、马尼拉和日本本州等地。 历史沿革 与中国的关系 冲绳,原不叫“冲绳”而叫“琉球”,“冲绳”不过是日本人百余年前替它取的名字。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1609年遭日本侵略。到了19世纪末年,琉球国开始被鹿儿岛的萨摩藩侵略,并进而被逐步吞并。明治维新之后的1879年,琉球国被并入日本版图,同年设冲绳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占领。1953年美国将萨南诸岛归还日本,1972年亦将琉球诸岛归还。琉球群岛也被鹿儿岛县与冲绳县一分为二:北部数个岛屿被并入鹿儿岛县,而余下的则自行成立新的冲绳县。琉球国历史上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政府一直不承认其为日本领土。 琉球群岛历史 (年代----事件) 12世纪----琉球群岛出现南山、中山、北山三国,分别在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给琉球的中山王察度下达诏谕后,琉球的北山、中山、南山三王遂开始向明政府朝贡。从此琉球成为我国的藩属。琉球古地图 1392年----明太祖有见于琉球对于来华使节海上航行的困难,特赐闽人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三十六姓人家移居琉球。这一点是后来促进琉球对海外贸易的关键。闽人三十六姓中包括『知书者,授大夫长史,以为朝贡之司;习航海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可知他们不仅是善于操舟者,且担任通译和其他与朝贡有关的事务。他们在琉球定居以后,便成为代表明王朝长期协助琉球,增进中原王朝和琉球关系的一群优秀人员。他们子孙繁衍,为琉球人尽过许多劳积。 1416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第一尚氏王朝),每一代国王都需要由明王朝政府册封任命。明王朝不干预琉球王国内部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