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以下方面:

一、文化遗产:(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

2.长城(北京)

3.敦煌莫高窟(甘肃)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辽宁)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0.丽江古城(云南)

11.平遥古城(山西,)

12.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

13.颐和园(北京,) 14.天坛(北京)15.大足石刻(重庆)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盛京三陵(辽宁)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18.龙门石窟(河南)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 20.云冈石窟(山西)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 23.安阳殷墟(河南,)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 25.福建土楼(福建)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

二、自然遗产(8处)

1.九寨沟(四川)

2.黄龙(四川)

3.武陵源(湖南)

4.三江并流(云南)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

7.三清山(江西)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江郎山)

三、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

2.黄山(安徽)

3.峨眉山—乐山(四川)

4.武夷山(福建)

文化景观(3处) 1.庐山(江西2 ) 2.五台山(山西) 3.西湖(浙江),

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关于世界遗产的资料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以下方面: 一、文化遗产:(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 2.长城(北京) 3.敦煌莫高窟(甘肃)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辽宁)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0.丽江古城(云南) 11.平遥古城(山西,) 12.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 13.颐和园(北京,) 14.天坛(北京)15.大足石刻(重庆)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盛京三陵(辽宁)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18.龙门石窟(河南)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 20.云冈石窟(山西)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 23.安阳殷墟(河南,)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 25.福建土楼(福建)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 二、自然遗产(8处) 1.九寨沟(四川) 2.黄龙(四川) 3.武陵源(湖南) 4.三江并流(云南)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 7.三清山(江西)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江郎山) 三、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 2.黄山(安徽) 3.峨眉山—乐山(四川) 4.武夷山(福建) 文化景观(3处) 1.庐山(江西2 ) 2.五台山(山西) 3.西湖(浙江),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出guo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关于世界遗产导游词相关资料,更 多内容尽在出guo的导游词范文专题栏目中,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黄山(韩冰) 叔叔阿姨,你们好!我们现在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现在,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 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 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 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 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 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

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学习资料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8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8、中国丹霞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10.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11.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2.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3.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4.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15.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21.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 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 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 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 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 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 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 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 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1.长城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故宫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介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 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 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 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 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 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 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 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 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 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 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 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 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 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 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 宋木构 建筑5 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 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 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 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 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 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 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 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 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 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 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 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

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 世界遗产标志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基本信息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和所报的项目越来越多,已有37项。2002年4月28日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 次会议决定,今后审批世界遗产的条件将更加严格,一个国家一次最多申报两处遗产(其中至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

名),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的国家将享有优先权。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申报程序 现状 从遗产的提名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要经历若干程序 和相对漫长的时间。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7月1日前,按照统一规定的严格格式和内容,将本国自认为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预备项目正式申报文本(包括文字、图纸、幻灯、照片、录像或光盘等)送达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将把有关材料转达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由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从当年年底至下一年的三四月份进行考察和论证,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召开一次主席团(7个成员国)会议,初步审议与世界遗产工作相关的事项,包括新的(上一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提出建议;再于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主席团特别会议,补充审议第一次主席团会议未尽事宜,然后将包括审定新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在内的相关大事提交紧随此次主席 团会后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通过。 办理申请的程序和时间表大体如下:7月1日,接受提名申请截止。9月15日,秘书处登记并索要所缺材料,材料完整的申请将被交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或国际自然及自

最新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编制指南资料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大纲 一、世界遗产的定义: 1、根据《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和《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 然遗产和文化景观。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第1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独立的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第2条 在本公约中,以下各项为“自然遗产”:.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

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指南》中第46条规定: 只有同时部分满足或完全满足《公约》第1条和第2条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定义的财产才能认为是“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第47条规定: 《公约》第1条就指出文化景观属于文化财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 2、根据国家七部委2012年的联合发文(发改社会[2012]1549号)《关于印发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规划的通知》,我国对世界遗产的定义为“指在科学研究、自然多样性保护、历史、艺术和审美角度具有国家意义的文化、自然或文化和自然混合型的遗产,既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根据我国现行保护管理政策,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主要针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

世界遗产分类及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分类及评定标准 分类: 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和文化景观。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以及其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 其标准有: ⑴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⑵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⑶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⑷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⑸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⑹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其标准有: ⑴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⑵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全及图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 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 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 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 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 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 录》的理由。)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 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 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多>>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多>>

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三)

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三)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 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 年11月,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 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是明清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永陵、清福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在2000年至2004年间先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西递和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和装饰、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2000年11月30日,安徽古村落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 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 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在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资料和图片

1、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 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 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 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 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 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 斯特地貌组成。其中云南石林、 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第一期 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申报, 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票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2]“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尖塔状、锥状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桥、天坑之类的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2、中国丹霞 丹霞,这个术语指的是 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 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 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 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 光”。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 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新疆天山 新疆天山:指中国境内 的东天山,古名白山,又名雪 山,因冬夏有雪,才有此名。 长达1760公里,占天山总长 度的3/4以上,横亘新疆全境, 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 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 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9个地州市,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 新疆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独立山脉。此次申报的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和阿克苏地区的托木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四个区域组成,总面积达5759平方公里。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全名单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全名单 瞿孝军(整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2001年5月起加设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补充。 中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4年6月22日,中国已有47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33项(其中含文化景观4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总数列意大利(48项)之后,超过西班牙(43项),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至2010年11月,我国有世界非物质遗产28项。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以列入时间为序倒排,它们是: 47(29)、丝绸之路(中哈吉联合) 2014.6.22 文化遗产 46(28)、中国大运河2014.6.22 文化遗产 45(4)、云南哈尼梯田 2013.6.22 文化景观 44(10)、新疆天山 2013.6.21自然遗产 43(9)、云南澄江县帽天山化石地2012.7.1 自然遗产 42(27)、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 2012.6.29 文化遗产 41(3)、杭州西湖 2011.6.24 文化景观(2002.7) 40(8)、“中国丹霞”(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2010.8.2自然遗产 39(26)、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8.1 文化遗产 38(2)、山西五台山 2009.6.26 文化景观(2012.7) 37(7)、江西三清山 2008.7自然遗产 36(25)、中国福建土楼 2008.7 文化遗产 35(24)、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6 文化遗产 34(6)、“中国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2007.6 自然遗产(石林2006.8)(武隆仙女山、天生三硚2012.5.12-13) 33(23)、河南安阳殷墟2006.7 文化遗产 32(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 自然遗产 31(22)、澳门历史城区2005.7 文化遗产 30(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文化遗产 29(4)、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2003.7 自然遗产 28(20)、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001.12文化遗产(2012.7)

中国世界遗产解说词

中国世界遗产解说词 世界遗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下面是出guo的给大家的中国世界遗产解说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门,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x,但愿今天的旅程我能给大家带来无限的快乐。 今天我们将参观开平碉楼与村落,在参观之前,大家对它是否了解呢?看来大家对开平碉楼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哦,不过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碉楼,游览碉楼,了解碉楼,了解碉楼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或建筑。 于xx年6月28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现在我们正向今天的第一站马降龙镇出发。马降龙共镇有五个自然村,环境非常优美,碉楼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的碉楼是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村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 这里就是马降龙的兴林里村落了,在xx年被 * 称为“广东最美的乡村”。眼前的这座碉楼叫:官骏龙楼。观看碉楼时,主要要注意碉楼的三个特点:一是层层有厨房;二是有防盗门和天窗;三是二楼有逃生窗。层层有厨房是防洪所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常发生洪灾,一旦洪水来了,就会淹没到一楼甚至更高,且洪灾一发就是几天,所以就只能在上一楼做饭。

可是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厨房烟囱都是建在 房子的外墙壁吧?那么这里的为什么会把烟囱建在房子的内墙壁呢? 可能大家都想不出它的缘由吧?这是因为要预防土匪从房子外面的烟 囱爬到楼上去,可见当时的人们为了预防土匪的层层攻击,在建造房子时想得如此周密。防盗门、天窗和逃生窗是防盗所需,若一旦有土匪来侵,就可立即关上楼梯口的防盗门,在楼上用石头通过天窗对土匪进行攻打,逃生窗建在二楼,请问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么? 呵呵,这位游客答对了,就是因为二楼不会很高,土匪来了, 情况紧急时,可以从这个逃生窗跳下去,不会造成生命危险。这二楼客厅的地面是由意大利进口的地板砖而铺成的,以及这个供奉神像的神台是由潮州木雕雕塑成的。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社会就能有如此精密周全结合中西文化的建筑,是有多么高超的技术和富裕的家境。 参观完这第一个碉楼,大家有什么感想啊?看来大家都有不同深处的感想,接下来我们将会参观到更加壮观的建筑,第二站:赤坎古镇的影视名城,我们视目以待吧! 我们现在走过的这座桥叫成龙桥,曾经因为战争被摧毁,是在 修建后成龙在这里拍过戏,故被称为“成龙桥”。经过这座桥时可以一眼概览对面由将近600座骑楼连绵成片的骑楼群,如此大规模的骑楼群,在广东的小镇中是非常罕见的。赤坎能有今天的面貌,有两个家族实在是功不可没的。最早进入赤坎镇设墟的是司徒氏家族,随后关氏家族也移居到这里。经过数百年的营建,赤坎形成了以中华路为中心街的两条东西相互平行的街道,从而确定了赤坎古镇的基本格局。

世界遗产资料小结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关于 预备名单的内容 II.C 《预备名录》 II.D 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文化:1~6 自然:7~10 这些标准起初分为两组,标准(i)至(vi)适用于文化遗产,标准(i)至(iv)适用于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6届特别会议决定将这十个标准合起来(第https://www.360docs.net/doc/1716092995.html, 5.1号决定) 62.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委员会将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 出的普遍价值(见49-53段)。所申报遗产因而必须: (i) 是人类创造天才的代表作; (ii) 体现出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人类在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的重 要交流; (iii) 能为传衍至今的或者是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能够阐释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某种建筑物类型、构筑物类型、技术展示手段或景观类型的杰出范例。; (v) 是人类传统定居、土地利用或海洋利用方式的杰出范例,它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 是当此典型范例因不可逆变化的冲击而脆弱时; (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 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vii) 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viii)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ix) 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x) 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全部的6项文化遗产基准都达到的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敦煌莫高窟(中国)和威尼斯(意大利),以及自然文化遗产的 泰山(中国)一处。 多数世界自然遗产都能满足上面多项基准条款,其中全部的4项判断基准都达到的有:大堡礁(澳大利亚),次南极群岛 (新西兰),姆禄国家公园(马来西亚),卡耐马国家公园 (委内瑞拉),贝加尔湖(俄罗斯),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及 三江并流等。 63.只有具有完整性和/或真实性的特征,且有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 确保遗产得到保护,遗产才能被视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II.E 完整性和/或真实性 真实性 64.依据标准(i)至(vi)申报的遗产须具备真实性。附件4中包括了关 于真实性规定的《奈良文件》,为评估遗产的真实性提供了操作基 础,概要如下: 65.理解遗产价值的能力取决于关于该价值信息来源的真实度或可信 度。对涉及文化遗产原始及后来特征的信息来源的知晓和理解,是 评价真实性各方面的必要基础。 66.对于文化遗产价值和相关信息来源可信性的评价标准可能因文化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8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8、中国丹霞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6处)】 1.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4.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6.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7.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8.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9.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10. 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11. 丽江古城(云南,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2. 平遥古城(山西,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3.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世界文化遗产) 14. 颐和园(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15. 天坛(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16. 大足石刻(重庆,1999.12世界文化遗产) 17.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 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18.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19. 龙门石窟(河南,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20. 都江堰一青城山(四川,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讨论

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讨论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 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商业价值开发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 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