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教养的味道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教养的味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养是什么?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获得的途径:读书,家庭的熏陶,生活的磨砺。

教养“事小”,总是闪现在细微处;教养“事大”,繁衍在我们骨髓里。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试题来源】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教养的味道岁月的风吹不散那缕记忆的馨香,那串摇动的风铃唤起了我记忆的思绪,流淌着感动的味道历久弥香,泛起了我心海的阵阵涟漪……仿佛仍在鼻尖飘荡着,那清丽的教养味道……天,阴沉的厉害。

看着飞快地转动的秒针,我急忙向车站跑去。

果不其然,“轰隆隆”的几声响雷,一个调皮的豆大的雨滴滚进了我的衣服里,我不禁抖了抖身子。

这时,一抹鲜艳的红朝我走了过来,是一位老奶奶拿着把红伞。

她看了看我的惨样,焦急地对我说:“小姑娘怎么没带伞啊,快到我这来。

”说完,便将我拉到那抹红色之下。

顿时,一阵阵的温暖朝我涌来,不知是红伞暖光的缘故还是她散发出来的奶奶般的温暖,总之,心莫名的安定了下来。

暖流几乎将我包围。

这时,车来了,人们蜂拥而上,我被挤在了车外面,怎么也进不去。

终于,我挨到最后一个上时,车门却被挤得关不上门了。

瞬时间,车里像炸开了锅。

“后面的人再动动,都挤一挤!”司机不耐烦地喊道。

“快点吧,我都快迟到了!”“怎么还不开啊!快走啊,愣在这算怎么回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嘟囔着。

这时,我旁边的阿姨朝我睨了一眼,说到:“你还是快下去等下一班吧,要不然耗在这谁也走不了!”听了这话,我的脸青一阵白一阵,从心底涌来的更多是委屈。

天这么冷,我又没带雨具,上学肯定会迟到的。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时,一个和蔼的声音响起:“孩子还小,还要去上学,还是让我下去吧。

”话音刚落,我急忙寻找这位好心人的身影,却看到一抹熟悉的鲜艳的红,原来是她,那位同我一起等车的老奶奶,那股暖流再次涌上我的心头。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试题数:10,满分:1501.(问答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 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于“教养”(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因此,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②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不用说整个人类的文学了。

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③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含解析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含解析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含解析一、选择题1.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B.C.D.2.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C.路程、时间间隔D.位移、时间间隔3.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4.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t=3s 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s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B.在运动过程中,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C.a车做匀速运动,b车做加速运动D.在0-3s的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比b车的大7.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8.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可以测量反应速度。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A.向左B.向右C.向左上方D.向右下方参考答案:C2.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可产生ATP⑥ATP的形成与细胞中的放能反应相关联,ATP水解时一般不能水解全部的高能磷酸键A.0项B.1项C.2项 D.3项参考答案:A3. 下图为在某温度和pH条件下,人血液中的碳酸酐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底物浓度为a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 底物浓度为b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 底物浓度为a时,若改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可能改变D. 底物浓度为b时,若改变反应pH,反应速率可能改变参考答案:Ba点时反应物浓度是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a点时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A正确;b点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B错误;底物浓度为a时,改变反应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C正确;底物浓度为b时,改变反应pH,会影响酶的活性,反应速率可能改变,D正确。

【考点定位】酶促反应【名师点睛】分析酶促反应曲线的要点(1)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相同的曲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的含义不同。

其次明确曲线中的几个关键点,如:起点、与纵横轴的交点、拐点、最低点、最高点等。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题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题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题一、单选题(★) 1 . 已知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C.D.(★) 2 . 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B.,C.,D.,(★) 3 . 设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函数的图象可以是 ()A.B.C.D.(★) 4 . 已知函数定义域是,则的定义域是 ( )A.B.C.D.(★★) 5 . 若一系列的函数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孪生函数”.那么函数解析式为,值域为的“孪生函数”共有 ()A.个B.个C.个D.个(★) 6 . 设则使得成立的值是 ()A.10B.0,10C.1,﹣1,11D.0,﹣2,10(★) 7 . 奇函数在上的解析式是,则在上有 () A.最大值B.最大值C.最小值D.最小值(★) 8 . 已知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B.C.D.(★) 9 . 已知函数,若,,则有( )A.B.C.D.和都有可能(★★) 10 . 已知奇函数是上的减函数,且,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二、填空题(★★) 11 . 已知,则这样的集合有____个.(★) 12 . 若的定义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 13 . 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函数是偶函数,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 14 . 已知集合,且下列三个关系:① ,② ③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____________.(★★) 15 . 已知是奇函数,是偶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均为,且它们在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 16 .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存在非零实数满足对任意,均有,且,则称为上的高调函数. 如果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当时,,且为上的8高调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三、解答题(★) 17 . 设全集为,,.(1)求;(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 已知函数,其中,且.(1)设,若函数图象与轴恰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试求的取值集合;(2)当时,求函数在上最大值.(★★) 19 . 函数为上的奇函数,且.(1)求函数的解析式;(2)若区间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 . 直角梯形如图1所示,动点从出发,由沿边运动,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试求图1图2(1)的面积;(2)的长度的表达式.并求的最大值.(★★) 21 .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①对于任意的,都有;②当时,,且.(1)求,的值,并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3)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含解析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含解析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题_含解析一、选择题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9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3s ,第二段用时6 s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 A .16m/s 2 B .13m/s 2 C .23m/s 2 D .43m/s 2 2.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

由表可知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F /N 0 0.98 1.96 2.94 l /cm 12.0 14.0 16.0 18.0 x /cm2.04.06.0A .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98 kgB .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l mm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9N/mD .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 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 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 4.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 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 ,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A .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B .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C .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D .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A.1个B.3个C.5个D.7个7.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未知,物理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固定在地面上的频闪照相机对该运动进行研究.已知相邻的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 s,发现质点在第1次到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到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则仅仅由此信息还是不能推算出A.第1次闪光时质点速度的大小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第2次到第3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1-4班)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1-4班)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考试高一(1-4)班化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e=20 P=31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明矾,氯化铵 B.硝酸,烧碱,纯碱C.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D.冰醋酸,乙醇,醋酸钠2.20世纪末,纳米科技开始为世人所瞩目,以下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与纳米粒子的大小大致相当的是A.澄清石灰水 B.食盐水 C.淀粉溶液 D.新制Cu(OH)2的悬浊液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4.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300mL、3 mol/LCaCl2溶液 B.500mL、5 mol/LKCl溶液C.1000mL、1 mol/LAlCl3溶液 D.500mL、4 mol/LNaCl溶液5.将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A.MV/[22.4(V+0.1)ρ] B.Vρ/(MV+2240)C.1000Vρ/(MV+2240) D.1000VρM(MV+2240)6.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7.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包括离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 ②22.4L氦气(标准状况)③4℃时9mL水④0.2mol Na3PO4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2018年高三最新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精品

2018年高三最新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精品

h )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数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18.28一、填空题(每题5分,14小题,共7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案卷题号相应处)1.已知集合M ={b3,8},N ={a b ,1},f : x →x 表示把集合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N 中仍为x ,则a +b 的值为____ ▲____2. 已知复数z 1=3+4i , z 2=t +i (t ∈R), 且z 1·-z 2是实数, 则实数t 等于 ▲3. 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 −Q={x|x ∈P, 且x ∉Q}, 如果P={x| log 2x <1},Q={x| |x −2|<1}, 那么P −Q 等于_____ ▲______4.已知命题:“任意x ∈[1, 2],都有x 2+2x +a ≥0”为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条件p :“m <−2”和条件q :“方程x 2−2x −m =0无实根”,则p 是q 的 __ ▲_____ 条件.6.对某种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跟踪调查,抽取容量为1000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可知这批样本中电子 元件的寿命在300~500小时的数量是____▲_____个.7.函数()[]b a x x a x y ,,322∈+-+=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则b =___▲____8.现有2018年奥运会福娃卡片5张,卡片正面分别是贝贝、 晶晶、欢欢、迎迎、妮妮,每张卡片大小、质地和背面图 案均相同,将卡片正面朝下反扣在桌子上,从中一次随机抽出两张,抽到贝贝的概率是___▲____9.矩阵A=⎣⎡⎦⎤1 2c 1的一个特征值为λ, ⎣⎡⎦⎤ 1 0 是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则A −1=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2−t y =t (t ∈R ), 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θ+1y =sin θ(θ∈[0,2π]),则直线l 截圆C 所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11.对大于1的自然数m 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方式的“分裂”:23 ⎩⎨⎧35 33 ⎩⎨⎧7911 43 ⎩⎪⎨⎪⎧13151719…仿此,若m 3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59, 则m 的值为 ▲ .12.已知x x x g q px x x f 4)()(2+=++=和都是定义在}251|{≤≤=x x A 上的函数,对任意的A x ∈,存在常数)()()()()(),()(00000x f x g x f x g x g x f x f A x ,则,且,使得=≥≥∈在A 上的最大值为___▲___13.已知f (x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当x ∈[0, 1]时,f (x )= x ,且在[−1,3]内, 函数g (x )=f (x )−kx −k −1有4个零点,则实数k 得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4.在实数集R 中定义一种运算“*”,具有性质:①对任意a b b a R b a **,,=∈; ②对任意a a R a =∈0*,;③对任意c c b c a ab c c b a R b a 2)*()*()(**)*(,,-++=∈,则函数)0(1*)(>=x xx x f 的最小值为 ▲二、解答题(共6题,满分 90分) 15.(14分)已知集合{}2230,A x x x x =--∈≤R ,{}22240,B x x mx m x m =-+-∈∈≤,R R . (Ⅰ)若[]0,3AB =,求实数m 的值;(Ⅱ)若A ⊆C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6.(16分)某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每年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广告促销.经调查发现投 入广告费t (百万元),可增加销售额约为-t 2+5t (百万元)(0≤t ≤5).(1)若该公司将当年的广告费控制在3百万元之内,则应投入多少广告费,才能使该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最大?(2)现该公司准备共投入3百万元,分别用于广告促销和技术改造.经预测,每投入技术改造费x (百万元),可增加的销售额约为-13x 3+x 2+3x (百万元).请设计一个资金分配方案,使该公司由此获得的收益最大?(注:收益=销售额-投放).17(1)假设上表中lg3=2a −b 与lg5=a+c 都是正确的,试判断lg6=1+a −b −c 是否正确,给出判断过程; (2) 求证lg3的对数值是正确的;(3)试将两个错误的对数值均指出来, 并加以改正....(不要求证明)18.(14分)在一个盒子中,放有标号分别为1,2,3的三张卡片,现从这个盒子中,有放回...地先后抽得两张卡片的标号分别为x ,y ,记x y x -+-=2ξ. (1)求随机变量ξ的最大值,并求事件“ξ取得最大值”的概率; (2)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14分) (1) 已知某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 -42ρcos (θ-π4)+6=0.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选择恰当的参数写出它的参数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正确的是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时,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 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只能以地球为参考系C. 加速度、速度变化、位移都属于矢量D. 某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2.00元/公里”,其公里数应是指按位移计算【答案】C【解析】【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实际使用中只要能把运动描述的简单、清晰、明了,任何物体都可以当做参考系;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路程是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详解】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时间时,地球的大小远小于日地距离,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B、一切物体都运动,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都要选择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可以选地球为参考系,也可以不选地球为参考系,只要能把运动描述的简单、清晰、明了,任何物体都可以当做参考系,故选项B错误;C、加速度、速度变化、位移都是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C正确;D、汽车收费是按汽车跑过的路程进行收费的,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点、参考系、矢量和路程以及位移的区别等问题,这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掌握,从而在习题上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米/秒2,则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B.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米/秒C. 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米/秒D. 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米/秒【答案】B【解析】【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2米/秒2,说明速度每秒变化2m/s;【详解】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等于2米/秒2,说明速度每秒中增加2m/s,也就是说任一秒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所以A错误,B正确;C、假设物体初速度为零,那么第一秒末的速度为,但是题目并没说明初速度是多少,所以C错误;D、任一秒内的初速度和前一秒内的末速度,它们对应的是同一时刻,所以速度相同,所以D 错误。

【点睛】本题是对物理中加速度这个基本概念的考查,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即单位时间速度变化的多少,也叫做速度变化率,加速度是物理学习中基础物理量,对于这个物理量一定要掌握牢固。

3.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钟,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秒钟,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秒,则这段时间内: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 物体20秒末回到O点C. 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在第一个5s内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反向改变后,在第二个5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s后速度变为0,以后重复前面的运动.知物体一直向东运动,没有返回.且速度时大时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考点:速度;加速度。

4.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 t2时刻火箭达最高点,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C. 在t1-t2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小于t2-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在 0-t2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小于t2-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的正负读出速度的方向,分析火箭的运动情况,判断什么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和什么时刻回到地面;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同时注意应用公式来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详解】A、在v-t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故A错误;B、由速度图象看出,在时间内速度均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向上运动,时刻速度为零,到达最大高度,火箭离地面最远,故B错误;C、在时间内火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平均速度为:在时间内火箭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平均速度为:可知,即在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大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错误;D、若在0-t2时间内火箭一直做匀加直线运动,则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在0-t2时间平均速度则在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为:故,即在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小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选项D正确。

【点睛】对于速度时间图象问题,要抓住速度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面积”表示位移,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同时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对于要熟练的应用。

二、多项选择题5.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 在第2 s末乙追上了甲B. 乙追上了甲之前,在第2 s末甲乙相距最远C. 乙追上了甲之前,甲乙之间最远时相距10mD. 乙追上甲时是在距出发点40 m远处【答案】BCD【解析】【分析】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由图象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由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分析何时相距最远;根据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判断两个质点间的最大距离以及两个质点是否相遇;【详解】A、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则2s末甲的位移比乙的大,两者又是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所以2s末乙还没有追上甲,故A错误;B、在前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甲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在后2s内乙比甲运动得快,两者间距减小,所以2s末甲、乙在再次相遇前相距最远,在内甲的位移为:在内乙的位移为:此时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为:,故BC正确;D、乙追上甲时两者的位移相等,由图形面积相等可知末两者位移相等而相遇,此时距出发点的距离为,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图象的基本性质,掌握v-t图象中点、线、面的含义,明确相遇的条件,通过面积代表位移大小来求解最大距离以及二者两个质点是否相遇。

6.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答案】BC【解析】【详解】A、第一个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以速度6m/s匀速直线运动,4-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位移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静止,4-5s内物体也静止,故A错误;B、速度-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以速度6m/s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4-5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故B正确;C、第一个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静止,4-5s内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速度为零,4-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

故C正确;D、第一个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静止,加速度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做加速度为零的运动,4-5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此题腰知道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时间图象表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根据图象即可求解.7.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 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 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成正比D. 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V=V t﹣V0可知,加速度相同时a、b两物体初速度设为V1、V2则速度之差计算可得;根据X=V0t+at2得,位移之差计算可得.解:A、B、根据△V=V t﹣V0可知,加速度相同时a、b初速度设为V1、V2则速度之差为:△V ab=V a ﹣V b=(V1+at)﹣(V2+at)=V1﹣V2;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X=V0t+at2得,位移之差为:△X=X a﹣X b=(V1t+at2)﹣(V2t+at2)=(V1﹣V2)t,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的应用,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是关键,属于基础题型.8.一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某一点O开始以初速度4m/s向上滚动,做匀变速运动,斜面足够长,加速度大小始终为2m/s2,则计算当小球运动位移大小为3m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 1sB. 3sC. 2+sD. 2—s【答案】ABC【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时间,注意物体的位移可能为3m,可能为-3m,同时注意时间的取舍问题;【详解】当物体的位移为时,根据得:可以得到或;当物体的位移为时,根据得:可以得到或(舍去),故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一定要注意位移可能为3m,可能为-3m,同时注意时间的取舍问题。

三、填空题9.图中实验装置用来探究物块的运动情况,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d远小于s),现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A和t B,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则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物块运动经光电门A时的速度v A=__________,经光电门B时的速度v B=__________,物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解析】【分析】当通过光电门时间极短时,可以用其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故可以利用该原理求出物块经过A、B两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然后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块的加速度;【详解】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可以用其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故通过光电门A点的速度为:通过光电门B点的速度为: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加速度为:。

【点睛】本题关键掌握利用光电门测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方法,知道通过光电门时间极短时,可以用其平均速度近似表示瞬时速度,然后利用加速度公式或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即可。

1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周期为T=0.02 s的计时器记录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1)读出距离:d1=1.20 cm,d2=________ cm,d3=________ cm;(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2=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算出结果为v2= 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算出大小为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 (2). (3). (4). (5).(6).【解析】【分析】(1)按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等于1、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3)求出1、3间的距离和3、5间的距离,根据,求出加速度;【详解】(1)按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最后一位由于是估读的,d2、d3分别读得和;(2)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可以用“1、3”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即;(3)“1、3”两计数点间距离和“3、5”两计数点间距离分别看成是两段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由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