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经典复习——地球运动专题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秘鲁查基洛13塔是秘鲁首都利马北部查基洛遗址中由13座矩形石塔组成的太阳观象台。
13座塔墩沿山脊南北呈齿状展开。
13个塔之间形成了12个间隔,构成12点位,12个点位对应12个月。
站在观察点上的人,会在不同时期观测太阳在不同石塔边缘的日出及日落情况。
下图示意秘鲁查基洛13塔及东观测点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观测点主要观测的是()A.升起的太阳B.落下的太阳C.正午太阳高度D.昼夜长短变化2.图中甲点位表示的是()A.春分日日出B.夏至日日落C.秋分日日出D.冬至日日落3.当观测到的太阳位于乙点位时,当地昼夜状况是()A.出现极昼现象B.昼渐长、夜渐短C.昼、夜各长12小时D.昼夜长短差值最大(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约582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神州十三号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主要原因是该基地()①纬度低,探测器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①内陆地区降水少,利于发射和跟踪监测①地势起伏大,隐蔽性好,利于国防安全①地广人稀,对周边影响小,安全性好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A.酒泉正值霜降节气B.16日的范围约占全球六分之一C.酒泉当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正值酒泉一日中气温最低的时刻(2022春·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过程中有一个近日点,速度较慢B.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为圆的椭圆C.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D.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7.从五一劳动节到教师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8.(2022春·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高考地理复习之 地球运动(讲义)

地球运动一、考向讲解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特征与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中频考点,近5年课标卷中出现2次,其中时间计算与地球运动特征的考查难度较大。
这两个考点知识具有规律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考题区分度大的特点。
2.涉及本专题的高考题,首先让学生在各种地球运动图、光照图或文字材料中,找出关键的地理信息,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然后通过分析、解决具体的情境事件,考查地理实践力。
二、知识体系一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晨昏线判定时差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日界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间上:四季空间上:五带太阳视运动的特点:圆周运动、复合运动、方向、速度三、考点精讲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本质都是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
侧视北极俯视南极俯视(2)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15°/h。
线速度: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最大,约1670km/h;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0。
1)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4)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
(5)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年,需时365日6时9分10秒或365.2564日。
(6)公转的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小结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极地俯视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速度:角速度极点为零,其余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速度:近日快,远日慢【典例】(2020·衡阳一中模拟)下图为南京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
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13浙11.A)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4·浙江卷)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
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
23.5°N
第28题图2
② 5°N 0° 秋分日
① 7°S
23.5°S
同日不同地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 图
2011年文科综合测试卷
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 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11题。
17年11月 18年04月 18年11月 19年04月
日落地方时 晨昏线
在光照图(俯视图)中绘制晨昏线
正午太阳高度 时间计算
计算经线长度 计算地理坐标Biblioteka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方位
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 日出地方时、晨线走向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 计算纬度,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 用
八次中七次考到正午太阳高度,其中五次涉及方位。
29(4).(19年04月)下图为甲地 (30°N)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 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 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 长短变化。(3分)
高度差(°)
3
0
PQ
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纵轴法的妙用
11.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09浙 B)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运动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⑵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
A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75o
B
D N
C
【例3】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 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甲 乙
日出时间 5:28 7:23
日落时间 19:00 20:27
(2)求该地昼(夜)弧 的长
夜半球
A
② 利用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
昼长=(日落时间—12)×2 =(12—日出时间)×2
夜长 =(24—日落时间)×2 =日出时间×2
说明: 1、同纬线地区昼长、夜长时间相同,日出、日落地方 时相同。 2、同度数、不同半球的两条纬线的昼长与夜长正好相反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2日成功登顶。回答下题:
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A )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小 D. 自转角速度略
例大2:若以中心圆圈代表地球赤道,甲为地球同
步卫星,下列有关甲与地球自转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
的是( B
)
A.线速度相同
C.周期不同
B.角速度相同 D.方向不
若同以中心圆圈代表太阳,地球
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
(多项选择)(
)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 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 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 无大气环流现象
F 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基本形式。
这两种运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一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进行的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现象。
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1. 自转产生的现象(1) 日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照射,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地方时:地球自转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接收到太阳光线的时间不同,从而形成了地方时差。
(3)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力,称为科里奥利力,它影响着大气和海洋的流动,形成了地球上的风向和洋流。
2. 自转的影响(1) 生物节律:昼夜交替影响了生物的生活节律,如人类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活动时间等。
(2) 气候分布:地球自转与地球倾斜的角度共同作用,影响了气候类型的分布,如赤道地区常年炎热,而极地地区则寒冷。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保持约66.5度的倾斜,这个倾斜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1. 公转产生的现象(1) 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或以南移动,导致季节的变化。
(2) 昼夜长短变化: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昼夜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尤其在两极地区,甚至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3) 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变化,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
2. 公转的影响(1) 农业生产: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季节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
(2) 气候类型: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上多样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3) 生态系统:季节变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许多物种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模式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我国某中学(30°N ,105°E ),教学楼正南朝向,当日天气晴朗,教室内光照情况如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片朝向正东拍摄B .4.5小时后墙面光照消失C .墙面光照消失前操场旗杆影子旋转角超过70°D .α可能变大2.一年中,如图中同一时刻,当 α 变大时,说法可信的是( )A .北京的昼渐长B .α变大的起始日期是12月22日C .悉尼日出位置呈顺时针移动D .可能有两天如图中光照夹角3.与另一所M 中学(朝向相同36°N ,105°E )相比( )A .图中同一时刻 α 更大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为6°C .昼更长D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图甲为北京(40°N ,116°E )故宫的赤道式日晷,图乙为南京(30°N ,119°E)天文台的地平日晷,二者的日晷针都与地轴平行,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4.甲图中时刻( )αA.太阳在西南B.日期可能是4月C.日晷影顺时针旋转D.悉尼昼长夜短5.乙图中时刻,日晷影长与日晷针长度相等,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A.10°N B.15°N C.10°S D.15°S6.关于两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晷影旋转方向相同B.一天中日晷影长二者都不变C.若甲图中日影指向正下方时,则乙图日影朝向东北D.两地日晷全年都可以使用北京时间2022 年 1 月15 日中午12 点10 分前后,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大量气体裹挟烟尘形成庞大蘑菇云,火山灰以每小时92 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飘到了3000 公里外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上空。
汤加当地采用东13 区区时,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 D 完整(2版)课B件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地球运动的意义
完整版课件ppt
9
一、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0°
C、东京地方时为6:00
完整版课件ppt
7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解析】
●根据虚线箭头的指向(逆时针方向)可以确定该图为北 极上空俯视图,同时可以判定太阳在该图的右上角一侧, 根据晨昏线画出夜半球后可以判定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小于1°/日。
完整版课件ppt
13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阴影为黑夜,如下图。
完整版课件ppt
14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昏线(圈),虚线为北极圈,大圆 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如下图
完整版课件ppt
15
(3)总结规律
① 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 致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 (一)时间的相关计算
1.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 (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2)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3)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4)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5)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或24点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两类日期界线
太阳直射点的特征
(1)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 (2)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完整版课件ppt
12
二、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
● 1.晨昏线(圈)的运动
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 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来回摆动。
完整版课件ppt
10
● (二)某地区纬度的计算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2.利用北极星的仰角计算:北极星与天顶的角距离=90°-当地纬度(只 能是北半球)。 3.利用昼长确定:当北(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是X小时,而所求地区的夜 长也是X小时时,当地纬度即与上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
●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点均为15°/ (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
小时
月初)时速度慢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
完整版课件ppt (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二、黄赤交角及其2 影 响
二、黄赤交角及影响
自转
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太阳直
射点在
南北回
黄赤交角 ( 66°34′)
归线之 间作回 归运动
(1个
回归年
=365天
5时48
完整版课分件4p6pt秒)
正午太阳 高度和昼 夜长短的 周期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3
例、(2008·江苏卷)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
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 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 近的大行星
完整版课件ppt
4
(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 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答案】
(1) A 完整(2版)课A件ppt
6
变式训练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 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1)~(2)题。
(1)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 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 D、B位于A的东北方
(2)承上题,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 日期不同,则此时
1.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利用已知昼长计算):日出时间=12-昼长/2;日 落时间=12+昼长/2
2.在日照图上昼夜长短的计算根据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占 所处纬线圈的比例)来计算
完整版课件ppt
11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法: H=90°-两地纬度差(或H=90°-∣φ-δ∣)
● (五)太阳直射点坐标的计算
地球运动基本规律
完整版课件ppt
1
示意图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轴 心及轨
道
方向
(1)轨道为赤道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 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 上空看呈顺时针
(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位置有 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② 当晨昏线离开极点时,极点周围出现极昼或极夜,其极昼极 夜范围是与晨昏线相切的那条纬线和极点之间的区域
③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 夜长,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 偏;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 短,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完整版课件ppt
5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
第(2)题:图中①是火星、②是金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
a.稳定的宇宙环境,这与火星和金星一致; b.距离太阳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火星温度过低,金星温度过高; c.有着适当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金星上有着厚厚 的二氧化碳,不适宜于生物呼吸; d.有着广阔的海洋,给原始生命提供了庇护所。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 看呈顺时针
周期 速度
(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 期
(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日常所 用周期
(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 正周期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 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