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成都郊野公园设计导则

成都郊野公园设计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郊野公园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纽带,既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能够保护和增强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成都市郊野公园的设计导则至关重要。
一、郊野公园的定位和功能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多功能的特点。
首先,郊野公园应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场所,如露天音乐广场、运动场地、游乐设施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其次,郊野公园应以生态保护为重要目标,保护和增强自然景观,打造生态廊道,提供生态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场所。
此外,郊野公园还应具备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功能,以满足市民对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需求。
二、郊野公园的设计原则1.生态原则:郊野公园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避免破坏和破碎化。
同时,应注重植被的选择和景观的布局,创造出自然、舒适、宜人的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郊野公园的设计应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此外,还应合理规划公园的建筑和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文化传承原则:郊野公园设计应融入地方文化和历史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可以通过景观、建筑和艺术装置等方式,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
4.社区参与原则:郊野公园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开展社区参与的方式,使市民能够参与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增强公众对公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郊野公园的设计要素1.入口设计:郊野公园的入口设计应突出公园的特色和形象,可以采用大门、标志性建筑或雕塑等方式进行设计。
同时,入口处还应设置导览图和相关信息,方便市民了解公园的布局和设施。
2.交通设计:郊野公园的交通设计应注重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便利性,可以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观景平台等设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3.景观设计: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提升,同时结合人工景观的打造,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景观。
浅析郊野公园局部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 : 从 北 京郊 野公 园建 设 的现状 与必要 性分 析 出发 , 结合 郊 野公 园规 划设 计 的 思路 与 特 色、 提
出在 强调 “ 郊 野” 与“ 生 态” 主题 共性 的 同时 , 结合 郊野 公 园后 期 管理 现状 , 面 对郊野 公 园规 划与建设
F
o
r
面 临的 问题 , 并从 统一 规 划 , 完善 体 系; 制定政 策 , 促进 建设 ; 完善 机 制 , 保 障发展 等 三 个方 面提 出建 的 整体 框 架 , 静 中有 动 , 动 中 含 静, 打 造北 京周 边 郊 野 公 园生 态 环 中 的品牌 。运 用 园林语 言诉 诸表 现 , 以象 征 、 移 情 的手法 体现郊 野公 园规划 理念 , 以复合 多 维 的园林 语 言来 描 述 空 间 的
e
吼
B
中
。
C
国 扎 概念 , 并于 1 9 6 8 年 建 立 了最 早 的郊 野公 园 。在英
一
副 d 林 n 国, 郊 野 公 园是指 定 为 人 们 提 供 参 观 和 游 憩 的郊 外
S
本 的原则 来 打造 自然鲜 明的特 色公 园 。
2 . 3 功 能 定 位
2 设 计 定 位
休 闲 区为核 心 , 以 中间水 系为轴 线进行 展 开 , 创 造一
个舒 心 、 和谐 的游 憩场 所 。
4 . 2 水 景设 计 ( 溪流嬉 戏)
本着 要 打造 郊 野公 园 的生态 环 , 以“ 野” 为引, 以
“ 人” 为本 的原则 , 充 分 利 用 和 结 合 绿 化 隔 离地 区 的
议, 以期 达到保 障促 进 郊野 公 园的发 展 、 保护 与推 动 北京 郊野公 园的生 态建设 与文 化建 设 的 目的。 关 键词 : 郊野公 园 ; 景观 ; 规 划设 计 郊 野公 园译 自“ c o u n t r y p a r k ” , 英 国最早 提 出这 该 郊野 公 园建 立在 北 京 周边 外 环 , 具有“ 自然 、 朴实、 野趣 ” 的风格 。主要 是 以“ 野” 为引 , 以“ 人” 为
综合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泸州市华阳山郊野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行逐渐成为人们主要休闲方式。
出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对出行时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放弃长途游而选择中短途游。
郊野公园凭借区位和资源的双重优势迅速赢得游客的青睐,而成为主要旅行目的地之一。
在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下,完善郊野公园游憩体系,对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郊野公园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建设经验比较缺乏,指导其规划设计的理论也较少,前人往往套用风景区或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针对性不强。
作为郊野公园中涵盖资源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综合性最强、涉及问题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综合型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具有其特殊性。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郊野公园的研究多集中于搭建理论框架、保护生态系统、探索建设模式等基础性研究方向,或是从旅游角度切入的游憩需求探索,鲜有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对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包含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综合型郊野公园。
因此如何针对综合型郊野公园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是当下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什么是综合型郊野公园?如何对其进行特色凝练?如何平衡发展与守护的关系?如何发展综合型郊野公园的生态旅游?对于这些问题已有一些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形成郊野公园建设及景观规划方面的积极探索,但是针对综合型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目前存在缺位的情况。
因此,急需提出针对综合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范式或导则,指导此类郊野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实际工作。
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归纳整理法、田野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跨学科研究法,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结果、建设经验以及规划设计方面的理念和手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适用于我国综合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有效方法。
论文首先明确了综合型郊野公园的概念、定义和主要特征。
接着,从景观资源、空间类型、游憩需求等方面对其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下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别从功能、生态、形象、产业、游憩、配套等六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凝练了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关于综合型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并以泸州市华阳山郊野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项目为例进行实例验证,以证明对综合型郊野公园进行合理的规划,既能保障其内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又能够满足游人休闲游憩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当地村民的发展愿望,最终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浅议郊野公园的设计

浅议郊野公园的设计作者:邓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摘要:郊野公园位于大中城市近郊,风景资源相对集中,且较为丰富的游览区域。
景区与其所依附的城市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景区内人文因素比重较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除须遵循风景区规划的共性原则和设计手法外,还需顾及其特有的个性。
关键词:入口空间文化郊野公园中图分类号: [TU2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观音门公园位于幕燕滨江风光带东端,是作为区域景观发展的一个重点。
公园亦成为承接城市内外空间的景观文明辐射源。
其规划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广泛意义上的风景区规划设计,确切地说是区别于独立式的风景区规划设计,是一种独特的郊野公园设计。
观音门公园绿地走廊以反映古城郭文化、秦淮河文化为主题,通过对历史文化要素的提取和反映,通过以古城郭历史文化纪念和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景点、生态系统展示点等傍山滨水的生态建设,达到构筑公园整体人文景观特色,发展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的目的。
1 郊野公园的定位首先,郊野公园依附于城市,所以其规划必然要纳入到城市的区位、管网、交通等总体规划之中。
其次,郊野公园带有部分城市公园的性质,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城市市民休闲与游憩的需求,如一定范围内草坪的应用、休闲活动、参与性项目的添加等等。
再次,郊野公园大多带有城市文化的印记,只是因其靠近城市的,原有的环境大多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我们的所作所为更多的可能则是通过合理规划郊野公园的环境,以达到增强城市整体环境效益的目的,并为人们提供一个集游览、休闲、憩于一体的场所。
观音门公园规划设计旨在重现“明外郭观音门”画境,打造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融的景区。
公园通过展现以“观音门”为代表的南京外郭城墙历史,达到让游人了解古南京外郭蕴含的历史文脉的主要目的。
2 郊野公园的空间组织观音门公园将“观音门”中轴线确定为主题中心轴线,并在主题中心轴线上设置了富含现代文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及活动场所——观音门、游人中心和商业中心等。
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的若干思考

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和投资运营的若干思考顾承兵【摘要】面对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机遇和挑战,辨析郊野公园的基本概念,并围绕长兴岛开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立足于长兴岛的资源特色和探索实践,提出“生态、自然、野趣”的规划建设理念。
提出郊野公园在形态上应具有“丰富的水系、适度变化的地形、厚重的植被、自然的田野风光”;在功能上应具有“充满野趣的生态环境、区别于都市化形态的特色度假村和民宿、时尚的体育健身设施、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体验”,并从生态效应、市民接受度、发展的可持续性3个角度提出判别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成败的标准。
基于既定的土地政策和建设方式,最后探索提出可持续的投资运营机制。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 enges of country park,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country park, and around the goals and task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hangxing Island based on 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practic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ecological, natural, rustic charm". In this paper, the country park should have "the rich water, moderate changing terrain, thick vegetation, natural field scenery" in form; in the function should have "ful of the wild environment, different from the urbanization shape characteristic Resort and homestay, fashion sports fitness facilities, return to natural pastoral life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park discriminant success criteria from the ecological effects, the public acceptan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in three aspects. Established the land policy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final y proposes the sustainable investment operation mechanism.【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投资运营【作者】顾承兵【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规划土地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1 长兴岛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机遇1.1 生态建设的背景上海长兴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岛域总面积约160km2,与崇明岛、横沙岛同为河口地区泥沙堆积形成的沙洲岛。
青岛市郊野(山头)公园建设工程设计标准

青岛市郊野(山头)公园建设工程设计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郊区的自然环境逐渐受到破坏,城市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民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青岛市郊野(山头)公园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动。
而在建设郊野(山头)公园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关于青岛市郊野(山头)公园建设工程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地理环境青岛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
郊野(山头)公园位于城市的郊区,地势多为丘陵、山地,自然风光优美。
在设计建设郊野(山头)公园时,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特点,合理利用山势、水文、植被等资源,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景观。
二、规划布局在郊野(山头)公园的规划布局中,应注意遵循“疏密有致、错落有致”的设计原则,合理规划公园的功能区域,使得公园内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呼应有序、相互衔接。
在设计公园景观时,要注重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避免过度开发,保持生态平衡。
三、绿化植被绿化植被是郊野(山头)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景观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郊野(山头)公园时,要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将常绿树木、花卉、草坪等植被进行适当搭配,打造出一个四季常绿、花香草绿的生态公园。
四、道路设置道路是公园的重要交通设施,设计合理的道路设置对公园的使用和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郊野(山头)公园的道路时,要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尽量避免陡坡、急转弯等设计不合理的情况,确保道路平坦、通畅。
五、景观设施景观设施是郊野(山头)公园的点睛之笔,可为公园增添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设计景观设施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和美观性,设计出符合公园主题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设施,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六、生态环保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保,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京西郊野公园规划方案 (2)

京西郊野公园规划方案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快节奏化。
为了缓解城市人们的生活压力,提供更好的生态休闲空间,京西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政府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对京西郊野公园的规划方案进行详述。
公园位置本公园位于北京市西郊,占地面积约为3000亩。
紧邻城市的同时,公园又与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公园景观1.湖泊和流水景观公园内拥有深潭湖、浅滩湖、小溪流水等多个景观,使游客可以感受到水上嬉戏的乐趣。
2.植被景观公园内保留大片原生态森林,同时重新种植苗木,增设游憩步道和观景平台,方便游客观赏植被景观。
3.健身娱乐景观公园内设有各个年龄段游客都可以参与的健身娱乐设施,如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等,使游客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4.休闲娱乐景观公园内还设计了蓝色公路、环湖自行车道、儿童游乐区、烧烤区等休闲娱乐场所,使游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尽情享受休闲娱乐之乐趣。
设施配套1.停车场公园内设立多个停车场,方便游客自驾前往公园。
2.餐厅公园内设有多个餐馆和咖啡厅,供游客在游览休闲之余品尝美食,享受咖啡文化。
3.宾馆公园内有多个宾馆和民宿,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住宿环境。
安全设施1.监控设备公园内设有多个监控探头,全天候视频监控,保障游客的安全。
2.急救中心公园内设有专业的急救中心,为游客提供迅速有效的应急服务。
公园管理公园内设立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游客的权益和公园的安全。
总结本规划方案以京西郊野公园建设为背景,从公园位置、景观、设施配套、安全设施和公园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公园的成功建设提供了基础。
希望本规划方案能够得到政府和市民的认可和支持,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上海城市郊野公园的发展与规划对策

使 其 向资 源及 投 资 集 中 的 区域 发生 一 定 偏离 ( ) 。上 游 赏或强 调 文化体 验 。在 以 自然 游赏 为特色 的公 园规 划 中 , 图6
海 郊 野公 园 的建 设 可依 据第 一 环 带 ( 近郊 区 ) 、第 二 环 带 要尽 量减 少 人工堆砌 。除必要 的服 务设 施外尽 量 少添 加人工 ( 中郊 区 )、第三 环带 ( 郊 区)的 不同 区位条 件和 游憩 活 设施 ,突 出乡野植 物 在竖 向规 划 中减 少土 方工程 。由于上 远 动特 征 .充分 挖掘 其特 色资源 确 定针 对性 的游 憩主题 和 功 海市 郊野 地形 多为 小丘 、林地 和湿 地 . 形一 般 变化不 大 , 地 能定 位 。其 中 .近 郊 区包 括 闵行 、宝 山部 分地 区 .这一 地 区 稍有 缓坡 起伏 只 需在必 要 的地方 引水和 做 出微地形 ,即可 郊野公 园服 务半 径在距 离 中心城 区4 公 里范 围 内 ,紧邻 中心 形成 富有 变化 的水 乡特色 景观 或荫 翳的林 地景观 风貌 。而 在 0
近 郊 的农 田和 乡镇 分 布较 多 。随着城 市产 业结构 的调 整和 新 野风 貌 。游 憩 活 动 策 划首 先 要 建 立在 充 分 利 用基 地 景 观 资 农 村建设 . 山区一些 农业 用地 正被快 速置 换 出来 ,应 当迅 源 的基 础 之 上 ,如 有传 统 农 田 、果林 的基 地 可营 造 田园 风 宝
上海城市郊 野公园的 展与规划 炭 对策
上酒新l5 厅 l7
31 .. 3明确游 憩 主题和 功能定位
微观 层面 的郊 野公 园规 划是指 在 划定范 围 内对郊 野公 园
郊 野公 园 是环城 游憩 带 的构成 要素 之一 。吴 必虎 在关 于 本 身 的规划 应 区别 于一般 城市 公 园的规 划 , 景观 总体布 从 上 海环城 游憩 带 的研究 中将 其分 为三个 环带 ,其 中出行距 离 局 到各分 项规 划都体 现郊 野公 园 自身 的特 点 。 是 影响环 城游 憩活 动 的主要 因素 .但城 市土 地利 用 、交通 可 321总体 布局 .. 达性 人 群流 动等 因素也 会作 用于 环城 游憩带 的圈层结 构 . 郊野 公 园的定位 大致 可 以归纳 为两 个方 向 .即强调 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摘要:郊野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郊野区域自身生态恢复和城市自身建设的需要。
它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偶然, 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并与城市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一起构成整个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主要针对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绿地进行开发利用,导致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自然景观减少甚至破坏。
为了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各国相继设立了郊野公园来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利用,将其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地和提供人们郊野游息、追寻自然野趣及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场所。
1 郊野公园特点与定位
2.1 郊野公园特点
(1)靠近市区, 交通便利
地处市区边缘或近郊, 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市政道路直接连接公园入口, 游客可以搭乘城市公共交通到达, 出入便利; 在附近的居民更加方便, 日常时间都可以进园活动。
(2)注重保护为主, 利用为辅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区域, 所以建设郊野公园主要是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状况,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游览休闲的户外场所。
(3)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偏低
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甚至破坏较大, 相比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风景资源略差些。
(4)具有自然和野趣的风格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自然风光区域筹建, 旨在对这些自然生态区域进行保护, 将这些地方控制起来, 以减少城市扩充对其破坏, 以期达到改善城市外围气候进而改善城市气候的目的, 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郊游的场所, 在风格上比城市
公园更注重自然和野趣。
如何突出郊野公园的特色是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失去自身特色, 应尤其注意处理好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使其与城市生态园林紧密地结合, 并采取有效的规划技术措施保证郊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 郊野公园的定位
2.1 性质定位
郊野公园的定位是规划设计的前提, 若定位不准确则与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没有区别, 难于发挥优势, 也失去郊野公园的特色。
其性质定位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用地为目标, 以郊野自然
景观为特色, 营造开展户外活动、游览休闲、运动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开放性公园。
2.2风格定位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山地、湿地、山川、田园、河流、溪谷、水塘、湖泊、海岸等自然风光区域来筹建, 所以所营造的景观应是自然的、具有野趣的, 人工添加的园林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观颜色都应该是朴实的, 这更有利于与大自然的协调, 形成自然美。
2.3功能定位
(1)保护功能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日益减少的自然地, 确保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
如香港的郊野公园, 其最初设立郊野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 为做好保护工作, 1976年香港行政局颁布5郊野公园条例6, 为保护、管理郊野公园提供最基
本的法律保障。
(2)恢复功能
郊野公园一般是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自然生态环境受人为破坏很严重, 因此需要恢复, 以构建自然生态的环境。
(3)旅游功能
设立郊野公园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展生态旅游, 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乐和自然教育活动。
科教功能:在郊野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享受郊游乐趣的同时, 培养市民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习惯, 增强环保意识和增加认识自然的机会, 发挥科教功能。
3规划设计原则
3.1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郊野公园的景观环境是自然的环境,要求规划建设的景观是自然的景观,应保持其完整的自然地形地貌,营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改善现有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关闭破坏严重的采石场、退果还林,合理安排公园的园林服务建筑、园路和服务管理设施,并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3.2生态优先、突出山林野趣特色的原则
以自然山体为骨架,保护山水林泉和动植物形成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让游人于游憩中了解自然、享受自然、自觉保护自然,并获得生物学、地质地貌学等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园内的各类公用服务、管理设施和游览道路的开辟等项目,均应方便游人利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游人的需求,开创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3.4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园建设与自然资源利用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
尤其是郊野公园的建设,更应立足于生态、加速用于生态恢复的人工林向自然生态风景林的演化。
严格控制游人量使环境容量不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极限。
3.5安全性原则
公园内的道路、观景平台、风景建筑、服务与管理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与规范,防止地质灾害发生,防止森林火灾发生,以免危害游人安全,此外,路口应设置路标。
3.6滚动发展原则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公园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公园设施逐步充实与完善。
4规划设计理念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是通过感觉来实现的。
佛教中称人有“五法”,又名“五境”,即“色、声、香、味、触”,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缘之境。
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这五种感觉来达到、体验并升华至“意识”的境界。
现代人在高楼大厦混凝土森林中生存日久,感观的灵敏度大大降低,难以感受自然灵性。
充分利用自然的绿色景观,发掘人的感悟能力,增强人与自然的交流,成为郊野公园总体设计方案的理念。
设计理念如表1所示。
表1 郊野公园设计理念
5规划技术要点
5.1 功能分区
郊野公园功能分区是根据风景资源的属性、特征及其分布进行合理分区,将郊野公园划分为生态游览区、生态保护恢复区。
将生态景观环境良好、风景资源系统相对较为丰富的用地划分为生态游览区;将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林地和坡度大、植被少、水土易流失的区域等划分为生态保护恢复区。
其中公园管理服务区分布在生态游览区内。
(1)生态游览区
设计将生态环境良好、风景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用地划为生态游览区。
又根据地形地貌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保持景观及环境特色,便于进行可靠的保护和管理。
(2)生态保护恢复区
保护恢复区范围内不适宜作为景区建设的用地,主要是保护性地恢复地带性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5.2总体布局
郊野公园的布局形态,主要考虑景观要素、用地组织、功能关系、交通组织的整体空间形态,反映郊野公园的功能分区、结构、地域、环境等内在联系与特点。
郊野公园布局结构形态是以主要山脊线和山谷为骨架的块状结构形态,道路系统主要沿山谷与山脊布局;景区以山谷与山脊两侧用地划分、景点是以资源特点和游憩需求而布局;生态恢复区则以生态敏感度与景观敏感度、果林分布、资源特点而确定。
6 结束语
总之,郊野公园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为主, 所以规划设计构思应以自然、朴实、野趣为原则, 在公园内设置生态核心区来保留原生态, 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 开拓郊野游览区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发挥其优势, 规划特色公园。
通过性质、风格和功能定位,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易澄. 浅议生态园林与郊野公园[J].中国林业,2002(05A):42-43
[2] 吴桂萍张良孟伟庆;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价值分析[J];四川环境;2007年05期
[3] 张莉楠;李毅;;浅析郊野公园发展现状与对策[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