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CT诊断介绍
肺小结节平扫

肺小结节平扫肺小结节是指小于3cm的肺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内圆形或椭圆形的阴影,通常在胸部普通X线片或CT扫描中发现。
肺小结节的发现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并不是每个肺小结节都是癌症。
肺小结节的平扫表现是指在CT扫描中使用常规扫描参数进行观察,不注射造影剂。
下面将介绍肺小结节的平扫表现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首先要注意的是,肺小结节的平扫表现是基于CT扫描结果的,根据病变的密度划分为高密度结节、等密度结节和低密度结节。
其中,高密度结节通常是指致密的结节,它们一般与炎性病变或局灶出血有关。
等密度结节是指与肺实质密度相当的结节,可能是肿瘤、炎性病变或增生性病变。
低密度结节是指比肺实质密度低的结节,可能是肿瘤或囊性变。
高密度结节的平扫表现通常是致密的圆形或椭圆形影像,边缘较为清晰,密度均匀。
这种结节通常由炎症引起,例如结核球、真菌感染或慢性炎症。
在没有其他病灶侵犯的情况下,常常是良性的。
等密度结节的平扫表现通常是与周围肺组织密度相似的结节,边缘不够清晰,密度不均匀。
这种结节可能是肿瘤、炎症或增生性病变引起的。
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其性质。
低密度结节的平扫表现通常是边界模糊或不规则形状的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匀。
这种结节可能是囊性变或肿瘤引起的。
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其性质。
然而,仅仅通过平扫图像很难确定肺小结节的性质,因为肺小结节的平扫表现并不能明确诊断其是否为恶性。
为了确定肺小结节的性质,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增强扫描、PET-CT、病理活检等。
综上所述,肺小结节的平扫表现主要根据病灶的密度来判断,高密度结节通常是炎症相关的,等密度结节和低密度结节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其性质。
平扫表现仅能作为参考,不能用来直接确定肺小结节的性质。
因此,对于发现肺小结节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两肺多发小结节影是什么意思

两肺多发小结节影是什么意思两肺多发小结节影是指在肺部出现了多个小的结节病变。
这种情况通常在胸部X射线或CT扫描中检测到,属于肺部疾病的一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两肺多发小结节影的意思及相关的可能病因。
首先,两肺多发小结节影可能是良性疾病引起的。
良性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瘤样结构,一般无恶变倾向。
常见的良性病因包括:肺结节病、肺内肉芽肿、肺纤维肺、肺疱疹病毒感染等。
这些良性病变通常不需要立即治疗,但仍需进行观察。
其次,两肺多发小结节影也可能是恶性疾病引起的。
恶性病变是指肺部出现的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恶性病因包括: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淋巴瘤等。
这些恶性病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另外,两肺多发小结节影有时也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的。
感染性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等。
这些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诊断两肺多发小结节影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来判断病因。
对于有高风险的患者(如有吸烟史、长期接触危险物质等),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肺活检、纵隔镜检查等。
治疗两肺多发小结节影的方法取决于病因的确定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对于良性病变,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恶性病变,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对于感染性病因,通常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总的来说,两肺多发小结节影是肺部疾病的一种表现,可能由良性病变、恶性病变或感染引起。
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临床情况以及影像学表现。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治疗。
查出肺结节是炎症还是肺癌跟着专家学会判断良恶性

查出肺结节是炎症还是肺癌跟着专家学会判断良恶性查出肺结节是炎症还是肺癌,跟着专家学会判断良恶性肺结节是指位于肺组织内部的小团块,直径一般小于三厘米。
当我们进行肺部CT检查时,可能会意外地发现肺结节,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即是炎症还是肺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和依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一、影像学表现判断1. 形态学特征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是判断良恶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良性结节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边缘光滑,有时还会有钙化等特征。
而恶性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边缘不光滑,常伴有胸膜凹陷等表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特殊类型的肺癌形态学特征可与良性结节相似,因此仅凭形态学判断是不够的。
2. 形态学动态变化通过观察肺结节在不同时间点的CT扫描影像,可以了解其形态学的动态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良性结节在短期内形态学变化较小,而恶性结节可能会有明显的增长或形态学改变。
但需要注意,有些结节的增长速度缓慢、变化微小,因此仅凭形态学动态变化也不能完全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二、组织学检查判断1. 活检检查肺结节的组织学检查是最为准确确诊良恶性的方法,可以通过活检获得肺结节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常用的方法包括经皮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
这些技术通过获取病灶组织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肺结节的性质。
2. 细胞学检查对于一些较小的肺结节,难以使用活检方法获取足够的组织样本时,可以进行细胞学检查。
该方法通过CT引导下的针吸吻合活检或肺穿刺涂片等方式,采集肺结节的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
尽管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稍逊于组织学检查,但仍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三、血液检查判断除了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外,血液检查也被用于判断肺结节良恶性。
常用的血液标志物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
尽管这些指标并非特异性很高的标志物,但其异常水平仍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肺结节c丅平扫诊断标准

肺结节c丅平扫诊断标准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组织中出现的一种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变。
对于肺结节的诊断,一般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
在临床上,肺结节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节的大小,通常情况下,结节直径小于3厘米的被定义为肺结节。
根据结节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其良性还是恶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小于6mm的结节较少恶性可能性,而大于2cm的结节可能性较大。
2. 结节的形态,在CT平扫图像上观察结节的形态,包括边界清晰与否、形状等。
典型的良性结节往往边界清晰,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而恶性结节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
3. 结节的密度,CT平扫可以观察结节的密度,密度不均匀的结节可能性较大,恶性结节内部常常出现坏死、钙化等表现。
4. 结节的增强扫描,对于可疑的肺结节,医生可能会进行增强扫描观察其强化特点,以帮助鉴别良恶性。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对肺结节进行初步的诊断。
但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有时还需要进行活检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总之,对于肺结节的诊断,需要医生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不能单纯依靠CT平扫图像来做出诊断。
肺结节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例选择:根据患者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 诊疗流程:遵循规范化的诊疗路径确保诊断准确性和治疗安全性 经验总结:根据实际病例总结诊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病例分享:分享典型病例促进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
病例介绍:患者年 龄、性别、症状、 影像学表现等
诊断过程:医生如 何通过CT图像进 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遵循诊疗规范确保 诊断准确性和可靠 性
重视患者病史和临 床表现全面评估病 情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 患者依从性和满意 度
PRT SIX
病例1:肺结节的CT表现及诊断结果 病例2: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过程 病例3:肺结节的病理诊断及预后情况 病例4:肺结节的随访及复查情况
肺结节可以是单个或多个
按照密度分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 按照大小分类:微小结节(≤5mm)、小结节(6-10mm)和结节(>10mm) 按照数量分类: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 按照良恶性分类: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吸烟:长期吸 烟会导致肺部 炎症和组织损 伤增加肺结节
的风险。
空气污染:长期 暴露于空气污染 物中如颗粒物、 二氧化氮等可引 起肺部炎症和肺
结节。
职业暴露:长 期接触石棉、 砷、铬等有害 物质增加肺结 节的发生率。
遗传因素:肺 结节的发生与 遗传因素有关 某些基因突变 可增加肺结节
的风险。
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干咳无痰或少痰。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肺结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等。 胸痛:胸痛是肺结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部的隐痛或刺痛。 发热:发热是肺结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低热或高热。
错构瘤:多见于 中年病灶较小边 缘清楚无毛刺密 度均匀增强扫描 病灶不强化或轻
肺部病变影像鉴别诊断-真菌感染与肿瘤3

小结:肺部真菌感染与肿瘤性病变的准 确鉴别诊断
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 随访影像资料 特征性肺部CT影像表现 临床与影像科室的沟通-结合临床!
谢谢大家!
4.球的密度较均匀,可有钙化;边缘较光整 5.曲菌球的位置可有改变,且总是处于近地位 6.增强扫描无强化
曲菌球-影像表现
体位改变:
曲菌球-影像表现
增强扫描:
二、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影像表现 早期,肺部出现多发结节 或肿块
病理:曲菌菌丝侵犯肺 血管导致肺梗死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血管侵袭型曲菌病
肺部病变CT影像鉴别诊断 -真菌感染与肿瘤
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蒲 红 主任医师
肺部真菌感染与肿瘤病变影像诊断难点:
肿瘤病员免疫异常,易并发真菌感染 影像基本征象交叉 影像读片者判断差异大 临床与影像沟通欠佳 鉴别诊断——关键
主要内容
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表现 肺部肿瘤性病变CT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小结:血管侵袭型曲菌病-CT影像特点
多发结节或肿块
晕征 反晕征 空气半月征 空洞
楔形实变
二、肺部常见肿瘤性病变
1、原发性肺癌 中央型 周围型:结节或肿块/炎症型
2、良性占位性病变 3、转移性肿瘤
结节与肿块
完全型(pGGO)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完全型(pGGO)——肺腺癌
良
周围型肺癌-分叶、毛刺征
肺癌-血管聚集与棘状突起
肺癌-空泡征
肺癌空洞
炎症型肺癌(枯树枝征):在肺大片实变阴影中,有较大的充
气支气管影像,而较小的支气管不显影,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 硬、扭曲。该征和肺炎中的充气支气管不同的是小支气管不显影。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现
肺结节病的诊断标准

肺结节病的诊断标准肺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圆形或椭圆形影像学表现,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肺癌、肺转移瘤、肉芽肿、结核病等。
因此,对肺结节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一、影像学检查。
1.肺CT检查。
肺CT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首选方法,通过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肺内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对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有很高的准确性。
2. PET-CT检查。
PET-CT检查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结合CT扫描,观察结节的代谢活性,有助于鉴别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
二、病理学检查。
1. 细胞学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经皮穿刺等方式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2. 组织学检查。
对于无法明确良恶性的结节,需要进行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如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以及体温、呼吸音、胸部叩诊等体征。
四、病史和危险因素。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暴露史,如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对于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随访观察。
对于良性结节,可以进行随访观察,通过定期复查CT、PET-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的生长速度和变化,有助于判断结节的性质。
综上所述,对于肺结节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史和危险因素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结节的性质,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希望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根据标准规范操作,提高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肺内小结节

鉴别诊断
1、无胸膜下结节首先考虑小叶中心分布, 1)有树芽征则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播散型肺结核的可
能性大,细支气管炎病变范围广泛,支气管播散型肺结核 多局限一段或叶。
2)无树芽征则过敏性肺炎的可能性大,但不能除外细支 气管炎。 2、有胸膜下结节首先考虑随机分布和淋巴管周围分布,
1)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和小叶间隔结节则淋巴管周围分 布的可能性大,如结节病、矽肺、癌性淋巴管炎等,鉴别 需结合临床。
小气道结节:病理基础是支气管末梢分支、细支气 管、肺泡导管因粘液或炎性分泌物填塞引起的异常 扩张。
小结节与肺小叶结构的关系
(结节与小叶中心、小叶间隔、胸膜、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
小叶中心结节
位于小叶中心的结节:正常HRCT上小叶中心唯一 可显示的结构是小叶中心动脉,称为小叶核,表现 为距胸膜0.5-1厘米的小结节状血管断面影。HRCT 结节位于小叶中心的指征:
小气道结节
淋巴管周围结节
淋巴管周围结节分布于支气管 血管束、小叶间隔和胸膜下, 也位于小叶中心:
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 尘肺等。
小叶间隔和胸膜下结节
层厚10毫米
层厚1毫米
随机分布的结节
广泛分布,一般双侧对称,结节与肺小 叶各结构无密切关系,无侧重,分布呈 随机性,一般为血行播散的病变;结节 密度较高,边界清晰:
3、小叶间隔和胸膜增厚。
随机分布结节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特点
小叶中心结节
小叶中心结节主要见于: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播散型肺结核、过敏性肺炎、嗜 酸性肉芽肿、尘肺;分布于小叶核临近 和周围,结节间距相当于小叶长度,不 与小叶间隔和胸膜相连,间距约5-10毫 米。
小叶中心结节
小气道结节
结节分布也属于小叶中心性,HRCT最主要表现是 “tree in bud”(TIB),结节和分支状影像沿支气管 血管束的外围分支分布,并与其相连;病变以小叶 中心结节为主,胸膜下和小叶间隔无结节;多见于: 1、经支气管播散的感染: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早 期支气管肺炎、吸入性肺炎等。 2、小气道疾病合并感染: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感 染性细支气管炎、小气道疾病合并的粘液栓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肺内小结节与肺小叶结 构关系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特点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特点
小叶中 心结节 淋巴管 周围结节 血行播散 性结节
包括小气道 结节
常见于癌性 淋巴管炎, 结节病,尘 肺
又称随机分 布结节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单个小结节
结节与 肺小叶关系
结节 分布规律
结合其它CT 表现和临床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1
认识单个小结节HRCT形态及病理基础
2
明确肺内小结节与肺小叶结构的关系
3
弄清肺内多发小结节的分布特点
4
结合其它CT表现及临床资料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1.肺内小结节的HRCT形 态及病理基础
边缘清楚,位于支气管各级分支周围,可 达到小叶中心支气管。 HRCT表现为直径3-5mm结节状和短线状 影像,并与支气管血管束相连,呈现“树 芽征”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小气道结节病理基础
支气管末梢分支,细支气管及肺泡导管因 黏液或炎性分泌物填充而引起的异常扩张。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肺结核
粟粒型肺结核 支气管播散结合
细支气管炎 结节病 尘肺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Hale Waihona Puke 2.其它疾病肺霉菌病、支气管肺炎的早期阶段、过敏 性肺炎、嗜酸性肉芽肿 肺水肿、血管炎、肺出血性疾病、淋巴瘤、 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细胞增生症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鉴别诊断思路
单个结节的HRCT形态
间质结节:边缘比较清楚 气腔结节:边缘模糊,多呈磨玻璃密度
腺泡结节:腺泡大小的小结节
小气道结节:树芽征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间质结节位置及形态
位于肺间质内,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小叶 中心、小叶间隔和胸膜下,边界清楚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间质结节病理基础
又称磨玻璃样结节,是肺泡内的实变影像, 边界模糊。病理基础为细支气管周围的气 腔实变 常见于各种炎症,也见于出血及水肿。主 要病变为过敏性肺炎、嗜酸性肉芽肿、炎 性感染、结核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小气道结节位置及形态
小叶中心分布的结节
见于经气道吸入而发生的病变。主要见于:
①过敏性肺炎,肺内结节的病理改变为细支气管 炎,细支气管炎周围炎,肺泡炎症和肉芽肿 ②嗜酸性肉芽肿,结节为细支气管周围间质内的 组织细胞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 ③尘肺,粉尘由气道吸入,结节在呼吸性细支气 管周围产生,形成小叶中心结节,疾病早期往往 为小叶中心分布,但随病变进展也可发生小叶间 隔、胸膜下和支气管血管束的结节。
间质结节病理基础
各种原因的肉芽肿、肿瘤、纤维组织及淀 粉样物质等。境界清楚(结节周围无渗出) 主要见于淋巴管周围病变、血行播散型病 变及肺结核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气腔结节位置及形态
位于肺小叶中心,肺脏外围部多见,质地 均匀,CT值常低于邻近血管,边界模糊, 并使邻近血管模糊不清。大小接近腺泡 (又称腺泡结节),但组织学上并非代表 腺泡实变。
(也有作者将小于7mm的结节称为微结节)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两肺多发小结节在肺内可弥漫分布,或为 局限性。此种影像见于多种疾病 HR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可发生肺内多发小结节的疾病
1.鉴别诊断的重点疾病
肺转移瘤
血行转移瘤 癌性淋巴管炎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HP):是常见的弥漫性肺病 恢复期和亚急性期有小结节磨玻璃病变 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和/或分布广泛的 磨玻璃阴影是亚急性HP的特征性表现 病变弥漫分布,右中下肺野分布优势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树芽征的病理基础
病理上为呼吸性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 腔内干酪物质嵌塞或其周围炎症形成所致*。
*Im JG, et al. Radiology, 1993,653-660. Beigelman C. European Radiology. 2000,10:699-709.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月第35卷第9期 )
肺内多发小结节病变的 HRCT鉴别诊断
马大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微结节 3-5mm
小结节 <1cm
肺结节 <3cm
大结节 [1,3)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肺结节
肺结节:最大直径<3cm圆形病灶 小结节:直径<1cm 大结节:直径≥1cm 微结节:3-5mm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树芽征”常见疾病
支气管播散性结核 早期支气管肺炎 吸入性肺炎
经支气管播散 的感染
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 感染性细支气管炎
小气道疾病 合并感染
树芽征
气道疾病合并小分支的黏液栓塞如过 敏性支气管氟状菌病引起小气道栓塞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支气管播散在肺结核常见
Im等用“树芽征”描述了肺结核的支气管 播散病变,为小叶中心结节和分支状影* 在41例肺结核HRCT中占95%
*Im JG, et al. Radiology, 1993,653-660.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支气管播散结核
本病的树枝样影像微干酪性坏死物填充在 终末性细支气管内所致。 而“树芽”状影为干酪性物质充盈呼吸性 细支气管和肺泡导管的影像。
一、小叶中心结节
此种结节仅限于小叶中心部位,即小叶核 邻近或其周围。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 及胸膜无结节。 小气道结节的分布也是小叶中心性,但其 特征性的影像、临床表现及治疗均与小叶 中心结节不同,对其正确的诊断是重要的。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9约第35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