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胸部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分析

合集下载

胸X片读片全面分析+肺部常见病X线诊断

胸X片读片全面分析+肺部常见病X线诊断
腺泡:终未细支气管以远的肺组织 肺实质:小叶间隔内的结构 肺间质:间隔及其结构
气管及支气管
气管长11-13cm,宽1.5-2cm,在第5-6胸椎平面 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气管分叉角为60-85°,两侧主气管逐级分出叶、 肺段、亚肺段、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细 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
60 - 85
胸部透视(chest fluoroscopy)
优点:方法简单、可动态观察 缺点:不易发现细微病变
无永久图像记录
胸部摄影(Radiograph)-后前位 Posteroanterior chest (PA)
摄片-侧位
Lateral chest
患侧靠片,确定病变在 肺或纵隔内的位置
摄影-前后位(AP)
游离性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少量积液: 300ml以下正位片上难以发现(液体首先积聚于后肋膈角),300ml以上表现 为外侧肋膈角变钝,CT易发现)
游离性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大量积液: 患侧肺野均匀致密,仅肺尖部透明。纵隔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
支气管腔内阻塞或腔外压迫 一侧性肺不张
患侧均匀致密影 纵隔向患侧移位 肋间隙变窄 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右上叶肺不张
直接表现: 右上肺野三角形致密影 基底位于肺尖 水平裂外侧上移
间接表现: 右侧肺门上提 上半肺门影消失 气管右移 代偿性肺气肿
右上叶不张
气管右移 右上致密影 肺门上提 中下叶肺纹理上移而疏散 下缘呈“~”形
分类: 游离性积液 局限性积液: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
X线检查: 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但难以区别液 体的性质。
游离性胸腔积液(free pleural effusion)

肺结节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结节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结节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节病(Sarcoidosis):概述Ø结节病: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以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特征。

Ø病因:不明,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

Ø年龄:均可,40岁以下多见,高峰为20-29岁。

Ø性别:女稍多于男。

Ø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而症状轻微;可无症状;咳嗽、咳痰、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困难、易疲劳、盗汗、体重下降、结节性红斑等。

Ø Kevim试验阳性、ACE、血/尿钙升高。

Ø几乎所有器官均可受累,90%累及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

Ø 病理:•非干酪样肉芽肿:中心 :组织细胞、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 沿淋巴道分布 。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胶原和蛋白多糖形成的致密带可包裹肉芽肿,导致纤维化。

结节病:概述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呈土豆状ü胸内淋巴结肿大。

ü肺内浸润。

ü支气管病变。

ü胸膜病变。

肺结节病:胸内淋巴结肿大p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95%)。

p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旁、隆突下、主动脉弓旁。

p无融合趋势,界清,均匀强化。

肺结节病:肺内浸润典型表现u淋巴管周围小结节(最常见,75%-90%)。

u Bilateral Perihilar Opacities。

u纤维化改变。

M,24y淋巴管周围小结节•胸膜下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小叶间隔。

•predominantly but not invariab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zones。

•圆形、界清、小(2-4mm)。

Bilateral Perihilar Opacities•由肺门向周围放射。

•不规则、边缘模糊,伴或不伴空气支气管征,常伴微结节。

纤维化改变线样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结构扭曲。

Case1 F, 50y发热20余天Case2 F, 38Y活动后气促2月余肺结节病:胸内淋巴结肿大不典型表现 (>50岁多见)p双肺门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单侧(常右侧)< 5%。

肺内多发性结节及肿块的X线影像分析

肺内多发性结节及肿块的X线影像分析
维普资讯

13 - 56
肺 内多 发 性 结 节 及 肿 块 的 X线 影 像 分 析
程 勇 陈卫 国△ 杨 慧 王刚 王 江云 段 刚
南 方 医科 大 学 南 方 医 院 放 射 科 ( 州 5 01 ) 广 155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肺内多发性结节、 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5 例资料完整的肺内多 2
发性结节、 肿块 患者的胸部常规 x线影像 表现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发 肺转移瘤双侧 受累者明显 多于单侧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 P<00 )肺 门及 纵隔发 生改 变者 为 4 .% , 示 多有肺 淋 巴系统受侵犯 。所有病 灶瘤周 炎 . ; 5 67 提
【 关键词 】 肺 , 结节
数字式 x线摄 影术 影像诊 断
多 种 疾 病 可 以引 起 肺 部 多 发 结 节 性 改 变 , 各 有 但

13 统计 学方法 .
2 结 果
采用 S S 00 PS1 . 进行 检验 。
定 的特 点 , 确 分 析 其 肺 部 病灶 的 大小 、 态 和 分 布 正 形
可 以与 隔 肌 和 纵 隔 重 叠 。排 除 数 目较 多 、 肺 广 泛 分 两 布 、 容 易诊 断 的 肺 转 移 瘤 病 例 及 明 显 的 呈 结 核 瘤 和 较 卫 星 灶 关 系 的 浸 润 性 肺 结 核 病 例 。 全 部 病 例 行 胸 部
C r检 查 。
特征, 同时结合临床资料 , 对影像学 的正确诊 断将 有很 大帮助 。 以往对 肺 内呈 弥 漫分 布 的小 结 节 ( 径 ≤ 直 1 m) 病变的研 究较 多 , 对 于肺 内较 大的多 发性 结 c 但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肺部CT影像征象的临床意义
肺部CT影像征象与疾病诊断
肺部炎症
CT影像中可能出现磨玻璃样改变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等征象,提
示肺部炎症的存在。
肺癌
肺部CT影像中若出现结节、肿块 、支气管阻塞等征象,可能提示
肺癌的可能性。
肺结核
CT影像中若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 、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征象
,有助于诊断肺结核。
肺部CT影像征象图解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肺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肺部正常CT影像征象 • 肺部常见异常CT影像征象 • 肺部CT影像征象的临床意义 • 肺部CT影像征象的病例分析
01
肺部CT影像基础知识
CT成像原理
X线束从多个方向穿过人体,计算机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建,形成断层 图像。
肺栓塞的CT影像征象
血管栓塞征
血管纹理稀疏
肺栓塞时,受累血管在CT影像上表现为血 管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闭塞。
肺栓塞导致相应区域的血管纹理稀疏或消 失。
肺梗死灶
胸膜改变
肺栓塞可能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形成肺 梗死灶,CT影像上表现为楔形高密度影。
肺栓塞可能引起胸膜改变,如胸腔积液或 胸膜肥厚等。
04
肺气肿的CT影像征象
肺透亮度增加
肺气肿时,CT影像上可见肺野透亮 度增加,肺纹理变细。
肺体积膨大
肺气肿导致肺体积膨大,可伴有肋骨 聚拢和胸廓扩张。
肺泡间隔破坏
肺气肿时,肺泡间隔破坏,CT影像 上表现为肺泡间隔变薄。
胸膜下肺大泡形成
肺气肿患者胸膜下可形成肺大泡, CT影像上表现为薄壁囊状低密度影 。
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病例二:肺癌的CT影像征象分析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引言
肺结节是指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卵圆形阴影。

它们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是对于医生来说,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些肺结节可能是肺癌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

影像学特征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包括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

- 形态:肺结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 大小:肺结节的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

- 密度:肺结节的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不均匀的或囊性的。

- 边缘:肺结节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分叶状的或毛刺状的。

- 内部结构:肺结节的内部结构可以是均匀的、斑点状的或有钙化等。

鉴别诊断
为了确定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医生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
- 高分辨率CT扫描:通过观察肺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影像学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性质。

- PET-CT扫描:可以评估肺结节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区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 病理活检:对于可疑的肺结节,医生可以进行病理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结论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癌等严重疾病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方法,结合病理活检的结果,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本文将重点讨论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并介绍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一、影像学诊断方法1. 胸部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片,可以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发现可能存在的肺结核病灶。

肺结核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结节状阴影、浸润性病灶、空洞等。

2.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为敏感和精确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细微结构和病变,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肺结核的CT表现包括空洞、结节、纤维化、钙化等。

3.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并不常用,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复杂肺结核合并胸部周围脏器的感染,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二、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 结核球结核球是最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形式之一。

它通常呈现为局限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常伴有钙化或空洞形成。

2. 结节状阴影结节状阴影是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

它通常呈现为类圆形或卵圆形的病灶,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边界清晰。

结节状阴影的密度较高,有时可出现钙化。

3. 浸润性病灶肺结核的浸润性病灶通常表现为肺内多发小块状病灶,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

这种病灶通常发生在肺段或肺叶之间。

4. 空洞肺结核的空洞是由于肺组织的崩溃和坏死所形成。

空洞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常与结核球或浸润性病灶相伴。

5. 纤维化在肺结核的慢性病例中,炎症会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

纤维化的特征是肺组织密度增加,肺纹理增多,被膈肌或其他组织完全或部分遮挡。

三、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局限性尽管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早期的肺结核病灶可能很小,难以通过常规影像学方法检测出来。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在影像上呈现相似的表现,容易造成诊断困难。

放射科影像学常见病例讨论

放射科影像学常见病例讨论

放射科影像学常见病例讨论在放射科领域,影像学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能够提供医生对患者身体内部结构和病变的详细了解。

本文将对放射科常见病例进行讨论,以增加大家对影像学的理解和应用。

I. 肺部病变肺部病变是放射科常见的病例之一。

通过X射线、CT扫描等影像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肺部病变的位置、形态和特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肺部病变案例及其讨论:1. 肺部结节肺部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球形病变。

在胸部X射线或CT扫描中,结节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阴影。

根据结节的特征和CT值,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其为良性结节或恶性肿瘤。

2. 肺炎肺炎是肺部病变的常见原因之一。

通过CT扫描,我们可以发现肺部感染区域的密度增加、肺实质模糊、小叶间隔增宽等特征。

此外,肺炎还可以通过不同影像学表现来判断病原体的类型,如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

3.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X射线和CT扫描中,肺癌通常呈现为肺实质内结节或肿块。

根据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密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病灶的性质以及是否有转移迹象。

II. 骨骼病变骨骼病变在放射科影像学中也十分常见,包括骨折、关节退行性病变、骨肿瘤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骨骼病变案例及其讨论:1. 骨折骨折是骨骼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通过X射线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骨折的位置、方向和类型。

根据骨折线的性质,我们可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通过X射线和MRI扫描,我们可以观察到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如骨质疏松、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等。

这些骨关节退行性变化是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

3. 骨肿瘤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通过X射线、CT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我们可以观察到骨肿瘤的位置、形态、边缘和内部结构等特征。

良性骨肿瘤通常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而恶性骨肿瘤的边缘不规则,内部可见破坏和软组织浸润。

2024版胸部影像14种经典肺结节影像值得收藏学习

2024版胸部影像14种经典肺结节影像值得收藏学习

MRI即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 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 信号,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图 像。MRI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 无辐射损伤,但价格昂贵且 扫描时间长,一般不作为肺 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
PET-C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 描与CT的融合技术,能够同 时提供功能代谢信息和解剖 结构信息。PET-CT在肺结节 的良恶性鉴别和肿瘤分期方 面具有较高价值,但价格昂 贵且辐射剂量较大。
24
提高对罕见病例的认识和警惕性
罕见病例的学习
加强对罕见病例的学习和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多学科协作
对于疑似罕见病例,应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和讨论,共同制定 诊疗方案。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已经确诊的罕见病例,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 识体系。
2024/1/27
25
06
收藏学习价值与未来发展 趋势探讨
27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诊断水平
2024/1/27
参加专业培训课程
积极参加胸部影像相关的专业培训 课程,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 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诊断能 力。
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主动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 活动,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 探讨,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诊断水平。
28
2024/1/27现
肺结节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 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结节的性质、 大小、位置等有关。
诊断依据
肺结节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如 X线胸片、CT等。对于疑似恶性结节, 还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4/1/27
2024/1/27
3
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
肺结节是指肺部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 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胸部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分析
时间:2010-09-01 来源:影像园作者:李铁一【复制分享】【讨论-纠错】【举报】
按照结节的不同大小将多发结节性疾病分组,有利于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内多发结节为1~2mm的粟粒大小病灶,可见于粟粒性肺结核、肺转移瘤(以乳癌、胃癌多见)、肺泡癌、过敏性肺炎、肺泡微石症。

其中粟粒性肺结核、过敏性肺炎较其他疾病常见。

1cm左右大小的结节可见于转移瘤、炎症、结核、淋巴瘤、结节病,其中以转移瘤、炎症多见。

当结节大小在3~5mm时,可见于结节病、结核、肺炎、转移瘤、肺泡癌、朗格汉斯巨细胞肉芽肿、矽肺,其中以肺炎、结核、转移瘤、肺泡癌较多见。

(一)多发结节的影像表现
1.病灶大小及分布根据病灶大小和分布可初步划分疑诊疾病,病灶大小不能确定疾病性质,如结核病灶可从粟粒大小到1 cm左右,甚至更大。

肺炎病灶也可从粟粒大小到l cm 左右或更大,但病灶大小的划分有助于鉴别诊断。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结节病灶,首先要鉴别粟粒性肺结核和过敏性肺炎(鸽子肺)。

病灶大小在3~5mm,首先考虑转移瘤及肺泡癌,但需排除炎症。

在放射科会诊工作中体会到,近年遇见的炎症与肿瘤的鉴别诊断较肿瘤与结核鉴别多,因为炎症和肿瘤多发病灶形态相近,而结核病灶本身形态不同、病灶密度不同,若发现两上叶病灶较其他部位多,应当考虑为肺结核。

在炎症与肿瘤鉴别诊断中将肿瘤误认为肺炎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若两肺多发病灶,同时伴有胸膜多发形态不同病灶(扁丘状、结节状及片状),而无胸腔积液,结核较肿瘤多见。

2.树芽征(Tree-in-bud) 在CT上表现为边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及小叶内分枝影像。

病理上为呼吸细支气管被粘液、脓液或液体堵塞,细支气管发生扩张、管壁增厚及细支气管周围炎。

树芽征可见于经支气管播散的活动性肺结核、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过敏性支气管肺笰状菌病、囊性纤维化、吸人性肺炎、喉支气管乳头瘤病。

依笔者的经验,树芽征多见于结核支气管播散及细支气管炎症,此征有助于结核、支气管炎与肿瘤鉴别。

3.钙化及高密度病灶两肺多发粟粒状钙化病灶,可见于肺泡微石症,表现为两肺广泛性粟粒状钙化灶,在病灶密集部位可呈大片状钙化密度病变。

两肺多发密度较高结节病灶,经较长时间动态观察变化慢,可见于甲状腺癌肺转移。

此外肺内多发钙化密度结节还可见于成骨肉瘤、软骨肉瘤肺转移。

少见的两肺多发结节钙化灶还可见于胃癌、肺癌的肺内转移,它们表现为两肺大小均匀的结节状钙化灶,病灶周围可见环状磨玻璃密度影。

(二)多发结节的动态变化
肺内发现两肺多发5~10mm病灶或更大些病灶,首诊确诊困难时,动态观察有助于鉴别炎性肉芽肿和肿瘤,这两类患者在临床上往往无明显症状,此时若能重视胸片表现和治疗后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常可以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胸部CT上炎性肉芽肿和肿瘤的病灶边缘比较清楚,但在胸片上两者的病灶形态有差别,炎性肉芽肿病灶边缘较模糊,而肿瘤边缘清楚。

根据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鉴别诊断。

抗炎治疗2~3周,炎性肉芽肿病灶可明显缩小或消失,而肿瘤常规抗炎治疗无效,病灶变化不明显。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如鸽子肺),常规胸片及胸部CT均可表现为两肺多发粟粒病灶,如果仅根据影像所见可能将其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

若仔细询问病史,对于作出正确诊断很重要。

笔者曾见过这样病例,患者在家发生憋气、咳嗽,久治不愈,但在亲戚家中居住则症状消失。

经仔细向患者询问,得知其家中饲养了许多鸽子,据此确诊为鸽子肺,后经治疗患者痊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