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1)

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1)
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1)

设备与工厂 Equipment &Factory

收稿日期:2008202220

作者简介:王维新(1961-),女,1984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主要从事非织造布设备的研制工作,高级工程师。

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

王维新

(辽宁天维纺织研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概述了纺丝模头的作用,介绍了熔融纺丝生产线上纺丝模头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及维护保养等。

关键词:非织造布;纺粘法:纺丝模头;设计

中图分类号:TS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054(2008)0320044204 在熔融纺丝技术中,纺丝模头是纺丝设备中比较关键的部件,它与喷丝板组合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控制着生产线的产量。因此要提高熔融纺丝技术水平,首先要设计制造出高品质的纺丝模头。纺丝成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摩擦学、机械学等多种学科。加之受不同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的制约,纺丝模头的设计相对于其它成型模具的设计更为困难。

1 设计及应用

为了确保喷丝板喷出的丝径均匀连续,就必须保证纺丝模头沿整个长度和宽度上获得均匀的熔流,并且使各喷丝孔喷出的丝束流量相同、压力损失相等和剪切速率相同。设计中应采用优化的流道设计,各流道的几何中心在设计中应考虑对称,为了避免熔体的渗漏,注意尽量减少模头内型腔面积。流道根据产品要求设计成各种形状,分为大、小衣架式模头、T 型模头和鱼尾型模头几种。目前在单泵纺丝箱中应用最广的是带衣架形熔体分配器的衣架式模头,而多泵箱体采用的是多个小衣架式模头,设计合理,可实现满意的熔体分配,且最大限度地不受工作条件的影响。

判断纺丝模头设计是否合理、熔体分配质量的

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头流道的形状,设计中应选用压力降最小、聚合物均匀挤出且停滞时间最短的流道结构。对于衣架式模头,特定的材料和特定纵横比的截面,存在一个过渡区长度和扩散角的最佳组合。

挤出机挤出的熔体经预过滤器、熔体分配管路输送到纺丝泵,进入纺丝模头,整板式纺丝模头的作用就是使来自挤出机的熔体按要求的方式均匀地分配,因此,纺丝模头是纺丝箱体除纺丝泵、纺丝组件外的的核心部件,并且是主要承重件。

2 纺丝模头的机械设计

模头的机械设计是指模头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受力的计算、所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中要保证模头工作中不被破坏,保证使熔流均匀分配并符合流变学要求的几何形状。

(1)内压下与组件密封表面的设计;

(2)内压下模头壁产生的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

的设计。

纺丝模头的机械设计与流变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时,首先用流变学设计将流道几何尺寸限定下来,再通过流动计算估计压力分布。流动计算在工作范围内按最大粘度、最低温度和最大挤出量进行,从而确定模头中压力和壁上的剪切应力。校验模头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中的作用力可根据应力和流道壁的面积进行计算,设计中还必须要考虑模头重量的影响。

第16卷第3期2008年6月 非织造布Nonwovens

Vol 116,No 13

J un 1,2008

另外,纺丝模头作为纺丝箱体的主要支承件,受到来至本身重量、熔体的压力及纺丝组件的重量作用的影响而产生拉伸变形、温差变形。模头受拉时,变形量与截面积大小有关,而与截面积的形状无关,因此,结构设计时必需选择合理的截面尺寸,保证具有足够的刚度,使其变形量最小。

211 设计总则

(1)模头部件应尽可能少,以缩短组装时间,同时必须注意模头与各部件的对中性和部件间的配合;

(2)尽量减少流道中各部件间连接环节,以避免熔体出现渗漏的可能,连接环节的位置应便于清洗;

(3)密封面应尽量小而平,并使内压在整个密封表面均匀分布,同时要校核该处的表面压力;

(4)模头的组装应使用耐热且寿命长(大直径)的高强螺钉紧固(不用许多小螺栓),安装组件的螺钉应易于装配而不需要拆掉加热板;

(5)模头尺寸必须足以保证弯曲(受压)变形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同时要考虑安装组件螺栓孔、加热板安装孔、外罩螺栓联结孔和压力、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对模头强度的削弱;

(6)因组件始装时与模头温度不同,设计时要考虑热膨胀问题。

212 设计流道时需注意的问题

设计流道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熔体尽可能从流道的中心进入;

(2)流道中不能存在死角,尽量避免截面大小和流动方向的突变,而且各处半径必须>3mm;

(3)截面大的区域,熔体流速低,滞留时间长,易引起聚合物的降解,因而应尽量缩小型腔的体积;

(4)流痕的存在会影响挤出物的质量,因此流道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形成流痕或尽量减少流痕的数量;

(5)流道表面应经过硬化和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应<018μm,以减轻熔体的壁上粘附,缩短熔体在模头中的停留时间,并使模头易于清洗。

213 纺丝模头材料

在纺丝模头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合理地选用和使用金属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不仅要考虑材料的性能能够适应模头的工作条件,使模头经久耐用,而且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经济性,以便在保证模头的质量和达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纺丝模头的材料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易加工;

(2)耐压、耐热(抗氧化起皮)、耐磨;

(3)优良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

(4)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表面硬度及易于抛光;

(5)热处理变形小;

(6)能够进行表面处理(镀铬等);

(7)无内应力。

纺丝模头的材料要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型腔的结构形状、材料的机械强度、加工工艺、热处理方法来选择。常用纺丝模头可选如下钢材:表面硬化处理的钢材、氮化处理的钢材、安全硬化处理的钢材、淬火回火钢材、不锈钢等。如Cr12、3Cr2MoS、40Cr、4Cr13、0Cr17Ni4Cu4Nb(SUS630)等。

表面镀铬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表面光洁度,从而使熔体附着程度降低,表面易于清理。但镀层厚度不均匀或有棱角会引起镀层内应力,导致镀层破裂或脱落。多数情况下镀层需定期更新。

对于型腔表面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头,可采用真空炉中深炼的钢,其纯度好、无缺陷,尽管价格较高,但目前大型模头均采用此种钢材。

21311 钢坯锻造

锻造的首要目的是使钢材达到模头坯料的尺寸及规格,为后继加工做好准备。第二是改善钢材的组织和性能,使大块碳化物破碎,获得均匀分布状态;改善金属纤维的方向性,使流线合理分布;消除或减轻冶金缺陷,提高钢的致密度。

模头使用钢材的含碳量及合金元素均较高,导热性差,特别是高碳高合金钢锻造温度范围较窄,如操作不当极易锻裂。因此,要有严格合理的锻造工艺。首先,加热速度不能太快,加热要均匀,注意钢料在炉中的位置要适当,并适时翻转,以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温度不能过高,要防止过热和过烧。锻打时轻重要掌握适度,打击力过大,变形量太大,易产生裂纹。停锻后的冷却速度也很重要,冷却过快也易开裂。因此,如果锻造工艺不合理,不仅达不到改善

54

2008年(总第67期)王维新: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

模头钢材质量和提高其性能的目的,甚至会造成锻造缺陷而恶化钢材质量。

(1)锻造使用的钢锭(钢坯)应有熔炼单位的合格证明书;

(2)锻造用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图纸和耐热钢的化学成分的规定,并提供材质报告单;

(3)锻造前须将钢坯的表面缺陷全部消除掉(铲或磨),不得将带有缺陷的钢坯进行锻造;

(4)锻件应有适当的锻造比,锻造比不小于3;

(5)在锻造过程中,为了不使锻件开裂,避免δ铁素体的形成,锻件毛坯的加热、冷却、始锻和终锻温度应按加热及热处理规范进行;

(6)锻件应做机械性能试验(σb、σs、δ5、αk、HB)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检查;

(7)锻件的超声波探伤应在长度方向全端面进行;

(8)锻件锻后缓冷,及时进行等温退火;

(9)锻件交货时,应附有出厂合格证。

21312 超生波探伤

模头锻件多为单件生产,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而在锻造加工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折叠、裂纹等取向分布为平行于端面的锻造缺陷。因此,模头锻件出厂前,不仅要求做机械性能和晶粒度检验,而且要求做超声波探伤检查。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振动波,它对大多数材料具有穿透、反射和折射能力,但在不同材质的界面上难以穿透而产生反射。超声波检测是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无损探伤检测即指对材料或工件在不损害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探测其内部表面所存在的缺陷的一种方法,通常这些缺陷往往都是采用直观检查法所不能发现或确认的。

当超声波进入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生反射,接收器可对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就能异常精确地测出缺陷来,并且能显示内部缺陷的大小和位置。

21313 热处理要求及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对工件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妥善安排工艺路线,使模头材料获得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理想的使用性能,就可避免因组织转变而引起的变形。

模头应有适中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不同类型的模头要求不同的硬度。由于模头是在长期受热、受压下工作,因而要求在热处理后,具有足够的抗延性断裂的能力。

粗加工后的模头在热处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型腔表面,防止表面氧化、侵蚀、脱碳或增碳。如果表面碳量过高,则会使残杀奥氏体增多,难以或根本无法抛光。

淬火冷却时,应采用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免变形和淬裂。可采用延迟冷却淬火、热浴淬火或空冷。在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及在高精加工之前应进行去应力处理,清除因加工残余应力导致的变形。

热处理的关键是加热温度的选择(保证碳化物充分浴解或合金元素充分固溶),冷即速度或等温温度的选择(保证所析出的碳化物均匀分布,能获得合适的切削硬度),如正火、高温回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等,也包括最终热处理,如淬火、回火、表面强化处理等。

3 机械加工

311 部件特点

纺丝模头类似大型模具部件,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有些型腔是组合的并且型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与组件装配的数10个螺钉位置要求精确,因此要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2)型腔面复杂,有些曲面必须用数学计算方法进行处理;

(3)批量小,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单件生产;

(4)工序多,加工量大。模头加工中要用到铣、镗、钻、铰、攻螺纹和抛光等多种工序;

(5)模头材料优异,硬度高,多采用不锈钢和优质合金钢制造。这类钢材从毛坯锻造、加工到热处理均有严格要求,因此加工工艺的编制就更加不容忽视,热处理变形也是加工中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根据上述特点,在选用机床上要尽可能满足加工要求,机床精度要高,刚性要好,热稳定性要强,并具有仿形功能等。

312 设备选择

模头的加工质量是保证箱体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基础。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两个方面。大型模头

64 非织造布第16卷第3期

的加工,不但加工工作量较大,还有空间三维坐标的转换问题,而且加工轨迹的计算非常复杂和难以确定。普通机床难以实现或无法实现轨迹为三次以上的曲线或曲面的运动,而数控加工中心则可实现几乎是任意轨迹的运动和加工任何形状的空间曲面,适应于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实际制造时,应根据零件形状尺寸及其技术要求,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定合适的机床、刀具与夹具,并确定合理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工序以及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

为使模头达到较高的加工质量,简化设备,消除设备自身潜在及转序的误差,现多采用数控加工中心来制造。数控机床具有其它机床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机械加工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适应性强;(2)精度高,质量稳定;(3)生产效率高;(4)能实现复杂的运动;(5)良好的经济效益;

(6)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4 纺丝模头的操作、清理与保养

件,除要小心操作外,还需要大量的维护,防止模头的损伤,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人为的失误,特别是维护、清理过程中的粗心或误操作,是模头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所有接触模头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1)操作者必须了解模头的功能,知道温度变

化对模头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2)注意只能使用软材料(铜、软铝)制作的刮

板或借助溶剂清除模头内的熔体,避免划伤,不能使用钢制工具;

(3)拆卸组件只能在加热状态下进行,而且速

度要快,以免熔体过早冷却;

(4)组件组装前应将型腔内表面及密封面认真

处理,并仔细检查;

(5)组装时,所有螺钉的螺纹部分应涂高温油

脂,以确保组件与模头间的顺利拆卸;

(6)为保护模头上的螺纹,旋紧力的大小可参

照使用说明书。

5 结语

在熔融纺丝过程中,因纺丝模头分配腔的几何形状复杂,装配精度及其它技术要求和制造成本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采用折中的办法。另外,聚合物熔体沿模头纵横向与中间的流动差异总是存在的,为了获得均匀的熔体分配,减小这种差异,现采用适当调整纺丝组件的分配板(可考虑多级)、过滤砂(玻璃珠)、滤网、喷丝板的型腔来实现。以进一步减少非织造布在整个幅宽上面密度偏差和其它物理机械性能上的差异,使其具有较好的纤网均匀度,从而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参考文献:

[1]迈切里「德」,李吉,王淑香,译.塑料橡胶挤出模头设计[M ].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Discuss about the Design of Single Spinnerete Spinning

Die Used Melt 2spinning

WANG Wei 2xin

(Liaoning Tian w ei T extile R esearch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 D)

Abstract :The use of spinning Die is described in the paper.Design ,materials choice ,machining and maintenance for spinning Die are introduced.

K eyw ords :Nonwovens ;Spunbonded ;Spinning Die

7

42008年(总第67期)王维新: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

2019年预焙阳极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预焙阳极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行业政策 (6) 1、行业主管部门 (6)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行业监管主要法律、法规 (7) (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7) 二、行业概况 (8) 1、全球预焙阳极行业概况 (9) 2、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概况 (10) 3、预焙阳极行业的发展趋势 (12) (1)预焙阳极行业市场容量及规模将随铝行业的发展而持续增长 (12) (2)电解铝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对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13) ①电流容量的不断增大要求预焙阳极尺寸不断增大 (13) ②电流密度的不断增大要求预焙阳极品质不断改善 (14) (3)经营模式逐步向独立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模式转变 (14) (4)中国仍将是全球预焙阳极的主要生产基地 (15) (5)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预焙阳极行业发展的重心 (15) (6)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高 (16) (7)大型电解铝生产企业与预焙阳极生产企业之间的联合将加深 (16)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7) 1、资金障碍 (17) 2、技术障碍 (17) 3、营销障碍 (18) 四、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8)

1、市场供求状况 (18) 2、市场供求变动原因 (19) (1)铝行业的发展、变动 (19) (2)国家对电解铝行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预焙阳极产品结构的升级 (19) (3)原材料供应 (20)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0)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2) 1、有利因素 (22) (1)铝行业的增长促进预焙阳极行业的增长 (22) (2)国民经济的增长为本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22) (3)资源优势明显 (22) (4)国内预焙阳极市场向西北部转移 (23) (5)国际预焙阳极产能的转移 (23) (6)符合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潮流 (24) 2、不利因素 (25) (1)国家产业政策对铝工业的限制 (25) (2)行业发展时间短,整体实力不足,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26) (3)国内电解铝生产企业采购预焙阳极时大都对价格比较敏感 (26) (4)下游铝工业的波动导致预焙阳极行业利润空间波动 (27) 七、行业特征 (27) 1、行业技术水平 (27) 2、行业经营模式 (29) (1)生产模式 (29) (2)销售模式 (29)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9) (1)周期性 (29)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09及材控二班 学号:20091185 姓名:李明红 指导老师:周健老师 目录 1、概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工艺分析方案及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模具结构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工艺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5、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6、总装配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7、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1、概论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

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模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模具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本次设计的是一套落料冲孔模,经过查阅资料,对零件进行结构和工艺分析,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力计算并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对模具各部分进行强度校核,确认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总而言之,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制造出既节省原材料,又能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的落料冲孔模。 2、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2.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1)、产品结构形状分析 图2-1 材料:08F 料厚:1

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流程

3.3 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图3-7 生产工艺流程图 (2)流程说明 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采用煅烧石油焦、沥青和返回料(电解铝厂返回的电

解残极、焙烧碎料、生碎料)为原料。原料经破碎、筛分、配料,生产出生阳极,再经焙烧得到预焙阳极产品。 (1)原料贮运 预焙阳极生产所用主要原料煅烧石油焦,由带式输送机从集团公司料仓运来卸入Ф17?20m贮仓内,用料时由设置在仓下的电磁振动给料机经带式输送机输送到生阳极制造工序使用。 (2)返回料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焙烧碎料、生碎料和电解铝厂返回的电解残极共用一套返回料处理系统,由500吨残极破碎机粗碎至100mm以下粒度,再由一台反击式破碎机中碎筛分至20mm以下粒度后,然后经斗式提升机直接送入料仓待用。焙烧碎料、残极碎料用于配料,生碎料进入混捏工段。 (3)液体沥青制备 由汽车运来固体改质沥青经颚式破碎机破碎,送入沥青熔化罐内,用高温导热油间接加热熔化,经过滤机过滤滤去杂质后进入液体沥青接收槽,再用输送泵送到2座Ф8?8m沥青保温贮罐内,单座贮罐贮存容量为400t。使用时由沥青输送泵输送至生阳极车间用于配料。 (4)生阳极制造 生阳极制造包括中碎筛分、磨粉、配料、混捏和成型冷却等生产工序。 ①中碎筛分 本项目设2个石油焦中碎、筛分系统和1个残极返回料中碎、筛分系统。石油焦(或残极料)分别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经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入一台双层水平振动筛和一台单层水平振动筛(残极为1台二层水平振动筛)筛分处理,粒度大于12mm的料返回中间料仓,再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进入双辊破碎机(残极进入反击式破碎机)中碎后再重新筛分。12~6mm,6~3mm的粒度料可直接进入相应配料仓,也可返回双辊破碎机重新中细碎至3mm以下,便于生产灵活调节。 粒度料有3种,为12~6mm、6~3mm、3~0mm,6~3mm、3~0mm的料除直接进入配料仓外,还有部分送经磨粉机磨粉成粉料。 生碎料在残极处理工段经两级破碎到20mm以下粒度后,经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直接运入生碎料仓使用。

熔喷生产线设备技术要求

熔喷生产线设备技术要求 一、熔喷法 熔喷非织造是依靠高速、高温气流喷吹聚合物熔体使其得到迅速拉伸而制备超细纤维的一种方法。 熔喷是一种长丝拉伸工艺。聚合物经由直线排列的小孔挤出,在呈一定角度的高速热气流喷射下形成纤维。这些纤维因拉伸或延伸变细,经由空气冷却,在运动着的带有真空抽吸的传送带上形成一张多孔结构的平网。 二、熔喷设备关键因素 1、原料 评测熔喷原料不能光看熔融指数(只代表一个点的数据)和灰分,其实很重要的是看压力升(流变),这个进口熔喷线都有机头压力在线实时显示,需要观测压力波动曲线,判断原料熔融指数稳定性和杂质控制水平。熔压的在线检测和实时显示很重要。波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会有均匀而柔软的优质布料。 因此,对原料的把控十分重要,熔融指数越高、灰分越低越好,原料性质越稳定,杂质越少,纺出的丝才会细且均匀。同时对生产车间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无尘车间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2、上料系统以及管道的设计 考虑到无尘车间,上料系统采用全封闭模式,计量要精准,误差不得超过10g。螺杆挤压机和溶体过滤器按照FZ/T9206的规定进行检测和设计。聚丙烯分解温度为350℃~380℃,降解温度为450℃左右,温度升高,熔体的粘度降低,流动性能变好,粘度越低,纺丝也就越容易,因此对温度把控的的精细度与稳定度,成为了管道设计的一个标准,要求温度误差在±1℃以内。 主料最大吸料能力:最大200kg/hr:包含吸料真空泵,真空缓冲罐,料斗,吸枪以及吸料管路;采用吸料自动控制装置;吸料管路采用不锈钢管路和高强度软管;采用3kw 的真空泵。 3、模头 对纺丝模头的设计要求首先是保证聚合物熔体在整个幅宽方向上均匀分配,也就是要求熔体在模头出口横向全宽方向上,熔体流速均匀一致,或者是熔体等流量流出;其次,要求物料流经整个模头流道的压力降要适当,还要求熔体在整个流道内的停留时间要尽可能短,且无滞料现象发生。 纺丝模头衣架式流道,它综合了T形流道和鱼尾形流道的优点,也是对T形流道和鱼尾形流道的综合改进设计。它主要由歧管区、扇形区、稳压区和平衡区组成。 衣架式流道与T形流道相比,岐管半径较小,熔体流经其中的停留时间短,这对热稳定性或流变性对时间有依赖关系的材料尤为适宜。此外,衣架式流道的岐管半径沿流动方向递减,并与稳压区截面形成一定倾角。这就更有利于熔体沿模头幅宽方向的均匀分配,使熔

铝电解预焙阳极电解槽的介绍与展望

铝电解预焙阳极电解槽的介绍与展望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电解铝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电解槽的相关介绍,重点讲述预焙阳极电解槽的相关技术参数、指标、工艺等指数。其后介绍现代关于铝电解槽的新工艺、新设备。 关键词:电解槽预焙阳极阳极炭块阴极炭块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既电解。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the aluminum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ain equipment-electrolytic cell related introduction, focuses on pre-baked anode cell related technical parameters, index, craft index. Introduced by modern about aluminum cell of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Key words: pre-baked anode cell anode block cathode carbon blocks Aluminum electrolytic aluminum is through get. Modern aluminum industrial production adopts BingJingShi-alumina melts salt by electro-dialysis. Molten BingJingShi is solvent, alumina as solute, with carbon body is used as an anode, liquid aluminum as a cathode, ventilation with powerful dc, in 950 ℃-970 ℃, the poles in the electric in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both electrolysis. 1 预焙阳极电解槽的介绍 电解槽是电解炼铝的核心设备,一百多年来铝电解槽的结构有了许多改进,其中以电解阳极的变化最大。其经历的顺序大致是:小型预备阳极→侧部导电自焙阳极→上部导电自焙阳极→大型不连续预焙阳极→中间下料预焙阳极。 预焙阳极电解槽 该电解槽由阳极装置、阴极装置和导电母线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1 阳极装置 它包括三部分:阳极母线大梁、阳极炭块组和阳极升降机构 1.1.1 阳极炭块组 预焙槽有多个阳极炭块组,每一组包括2~3块预制炭块。炭块、钢爪、铝导杆组装成电解用阳极。钢爪由高磷生铁浇铸在炭碗中,与炭块紧紧地黏在一起,铝导杆则是采用渗铝法和爆炸焊与钢爪焊在一起的。铝导杆通过夹具与阳极母线大梁夹紧,将阳极悬挂在大梁上。炭块组数取决于电解槽的电流强度、阳极电流密度以及炭阳极块的几何尺寸。如180KA预焙槽,若阳极电流密度为0.7A/cm2左右,阳极规格为1520*585*535(mm),即可算出阳极炭块为30炭。 1.1.2 阳极母线大梁 阳极母线大梁承担着整个阳极的重量,并将电流通过阳极输入电解槽。它由铸铝制成,由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以调整阳极的位置。 1.2 阴极装置 它由钢制槽壳、阴极炭块组和保温材料砌体三部分组成。 1.2.1槽壳 铝电解槽的槽壳是用钢板焊接,或铆接而成的敞开式六面体。分为有底和无底槽壳;并有背撑式和摇篮式两种。目前多采用有底槽。 无底槽壳是个空的框架,底没有钢板。槽壳四周和底部用钢筋和工字钢加固。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1)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52045 使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拓展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44学时 教研室:电脑艺术设计工作室 编写日期:2012年5月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课程的作用: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前续课程的联系(1)《手绘》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PhotoShop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位图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3)《Coreldraw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矢量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4)《标志与广告设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标志与广告设计的理念。为后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

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图3-7 生产工艺流程图 , (2)流程说明 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采用煅烧石油焦、沥青和返回料(电解铝厂返回的电解残极、焙烧碎料、生碎料)为原料。原料经破碎、筛分、配料,生产出生阳极,

再经焙烧得到预焙阳极产品。 (1)原料贮运 预焙阳极生产所用主要原料煅烧石油焦,由带式输送机从集团公司料仓运来卸入Ф1720m贮仓内,用料时由设置在仓下的电磁振动给料机经带式输送机输送到生阳极制造工序使用。 (2)返回料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焙烧碎料、生碎料和电解铝厂返回的电解残极共用一套返回料处理系统,由500吨残极破碎机粗碎至100mm以下粒度,再由一台反击式破碎机中碎筛分至20mm以下粒度后,然后经斗式提升机直接送入料仓待用。焙烧碎料、残极碎料用于配料,生碎料进入混捏工段。 (3)液体沥青制备 由汽车运来固体改质沥青经颚式破碎机破碎,送入沥青熔化罐内,用高温导热油间接加热熔化,经过滤机过滤滤去杂质后进入液体沥青接收槽,再用输送泵送到2座Ф88m沥青保温贮罐内,单座贮罐贮存容量为400t。使用时由沥青输送泵输送至生阳极车间用于配料。 ¥ (4)生阳极制造 生阳极制造包括中碎筛分、磨粉、配料、混捏和成型冷却等生产工序。 ①中碎筛分 本项目设2个石油焦中碎、筛分系统和1个残极返回料中碎、筛分系统。石油焦(或残极料)分别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经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入一台双层水平振动筛和一台单层水平振动筛(残极为1台二层水平振动筛)筛分处理,粒度大于12mm的料返回中间料仓,再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进入双辊破碎机(残极进入反击式破碎机)中碎后再重新筛分。12~6mm,6~3mm的粒度料可直接进入相应配料仓,也可返回双辊破碎机重新中细碎至3mm以下,便于生产灵活调节。 粒度料有3种,为12~6mm、6~3mm、3~0mm,6~3mm、3~0mm的料除直接进入配料仓外,还有部分送经磨粉机磨粉成粉料。 生碎料在残极处理工段经两级破碎到20mm以下粒度后,经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直接运入生碎料仓使用。

我国非织造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非织造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系别:化工系 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班级:纺织 1301 学生姓 名 #### 指导教师 : #### 完成日期: 2016-3-25 目录 摘要 (3) 1非织造布简介 (4) 1.1非织造布用途 (4)

1.2非织造布的分类 4... 2非织造产业的发展的现状 5... 2.1我国非织造产业发展现状 5... 2.2发达国家非织造产业发展现状 7... 3我国非织造产业存在的问题 7.. 3.1能力拓展问题 (7) 3.2产品档次问题 (7) 3.3装备进步问题 (8) 3.4市场开发问题 (8) 3.5品牌创立问题 (8) 3.6标准制定问题 (8) 4促进非织造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9.. 4.1在能力扩展的同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9.. 4.2企业的发展逐步转向集团化和规划 9.. 4.3加强合作与快速提升装备水平 9... 4.4重视产品档次的提升和品牌的创立 1..0 4.5促进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标准化形成

1..0 5非织造布的产业发展方向 1..0. 5.1 原料的发展 ..................................................................... 1.. 0.. 5.2 加工技术的发展 ..................................................................... 1.. 2.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织造布分类和用途,重点分析了我国非织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就我国非织造产业与发达国家非织造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非织造产业发展对策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非织造布;现状;发展前景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nonwovens and use,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nonwovens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nonwovens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onwoven industr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has carri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woven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1] Keywords: Nonwovens;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1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如图式所示零件 (1)生产批量:大批量; (2)材料:10钢; h (3)材料厚度:t=2mm 1.1模具市场发展趋势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 — 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

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已能生产部分新型轿车的覆盖件模具。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的覆盖面,已从电机、电器铁芯片模具,扩展到接插件、电子枪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 英寸电视的塑壳模具、6.5K 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其他类型的模具,例如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模等,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可替代进口模具。 根据国内和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模具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后,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是模具日趋大型化;二是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三是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四是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五是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有较大发展;六是模具标准化和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七是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八是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九是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十是模 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这也是产品结构调整所 导致的模具市场未来走势的变化 1.2 冲压模具的现状和技术发展 一、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

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1)

设备与工厂 Equipment &Factory 收稿日期:2008202220 作者简介:王维新(1961-),女,1984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现主要从事非织造布设备的研制工作,高级工程师。 谈熔融纺丝整板式纺丝模头设计 王维新 (辽宁天维纺织研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概述了纺丝模头的作用,介绍了熔融纺丝生产线上纺丝模头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及维护保养等。 关键词:非织造布;纺粘法:纺丝模头;设计 中图分类号:TS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054(2008)0320044204 在熔融纺丝技术中,纺丝模头是纺丝设备中比较关键的部件,它与喷丝板组合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控制着生产线的产量。因此要提高熔融纺丝技术水平,首先要设计制造出高品质的纺丝模头。纺丝成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摩擦学、机械学等多种学科。加之受不同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的制约,纺丝模头的设计相对于其它成型模具的设计更为困难。 1 设计及应用 为了确保喷丝板喷出的丝径均匀连续,就必须保证纺丝模头沿整个长度和宽度上获得均匀的熔流,并且使各喷丝孔喷出的丝束流量相同、压力损失相等和剪切速率相同。设计中应采用优化的流道设计,各流道的几何中心在设计中应考虑对称,为了避免熔体的渗漏,注意尽量减少模头内型腔面积。流道根据产品要求设计成各种形状,分为大、小衣架式模头、T 型模头和鱼尾型模头几种。目前在单泵纺丝箱中应用最广的是带衣架形熔体分配器的衣架式模头,而多泵箱体采用的是多个小衣架式模头,设计合理,可实现满意的熔体分配,且最大限度地不受工作条件的影响。 判断纺丝模头设计是否合理、熔体分配质量的 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头流道的形状,设计中应选用压力降最小、聚合物均匀挤出且停滞时间最短的流道结构。对于衣架式模头,特定的材料和特定纵横比的截面,存在一个过渡区长度和扩散角的最佳组合。 挤出机挤出的熔体经预过滤器、熔体分配管路输送到纺丝泵,进入纺丝模头,整板式纺丝模头的作用就是使来自挤出机的熔体按要求的方式均匀地分配,因此,纺丝模头是纺丝箱体除纺丝泵、纺丝组件外的的核心部件,并且是主要承重件。 2 纺丝模头的机械设计 模头的机械设计是指模头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受力的计算、所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中要保证模头工作中不被破坏,保证使熔流均匀分配并符合流变学要求的几何形状。 (1)内压下与组件密封表面的设计; (2)内压下模头壁产生的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 的设计。 纺丝模头的机械设计与流变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时,首先用流变学设计将流道几何尺寸限定下来,再通过流动计算估计压力分布。流动计算在工作范围内按最大粘度、最低温度和最大挤出量进行,从而确定模头中压力和壁上的剪切应力。校验模头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中的作用力可根据应力和流道壁的面积进行计算,设计中还必须要考虑模头重量的影响。 第16卷第3期2008年6月 非织造布Nonwovens Vol 116,No 13 J un 1,2008

预焙阳极生产工艺流程

3.3 生产工艺(1)工艺流程

气 图3-7 生产工艺流程图 (2)流程说明 (电解铝厂返回的电沥青和返回料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生产采用煅烧石油焦、. 解残极、焙烧碎料、生碎料)为原料。原料经破碎、筛分、配料,生产出生阳极,再经焙烧得到预焙阳极产品。 (1)原料贮运 预焙阳极生产所用主要原料煅烧石油焦,由带式输送机从集团公司料仓运来卸入Ф17?20m贮仓内,用料时由设置在仓下的电磁振动给料机经带式输送机输送到生阳极制造工序使用。 (2)返回料处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焙烧碎料、生碎料和电解铝厂返回的电解残极共用一套返回料处理系统,由500吨残极破碎机粗碎至100mm以下粒度,再由一台反击式破碎机中碎筛分至20mm以下粒度后,然后经斗式提升机直接送入料仓待用。焙烧碎料、残极碎料用于配料,生碎料进入混捏工段。 (3)液体沥青制备 由汽车运来固体改质沥青经颚式破碎机破碎,送入沥青熔化罐内,用高温导热油间接加热熔化,经过滤机过滤滤去杂质后进入液体沥青接收槽,再用输送泵送到2座Ф8?8m沥青保温贮罐内,单座贮罐贮存容量为400t。使用时由沥青输送泵输送至生阳极车间用于配料。 (4)生阳极制造 生阳极制造包括中碎筛分、磨粉、配料、混捏和成型冷却等生产工序。 ①中碎筛分 本项目设2个石油焦中碎、筛分系统和1个残极返回料中碎、筛分系统。石油焦(或残极料)分别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经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入一台双层水平振动筛和一台单层水平振动筛(残极为1台二层水平振动筛)筛分处理,粒度大于12mm的料返回中间料仓,再由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进入双辊破碎机(残极进入反击式破碎机)中碎后再重新筛分。12~6mm,6~3mm的粒度料可直接进入相应配料仓,也可返回双辊破碎机重新中细碎至3mm以下,便于生产灵活调节。粒度料有3种,为12~6mm、6~3mm、3~0mm,6~3mm、3~0mm的料除直接进入配

50万吨年预焙阳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概述 1.1项目背景 ×××××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市一家以煤(产、运、销一条龙)、电、铝一体化为主,以生态文化旅游、新型能源拓展为补充的大型企业。公司是××××市重点培育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煤炭兼并重组八大主体企业之一,通过“有限资源无限化”为基本经营理念,成功构建了以煤电热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达拉特90万吨/年铝板带项目(含10万吨/年原铝)于2017年5月取得环评批复(内环审[2017]4号)。为了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在原90 万吨/年铝板带项目基础上新增8万吨/年原铝产能,新增8万吨/年原铝送至熔铸车间用于替代部分铝锭,扩建后全厂产品方案不变,仍为90万吨/年铝板带。×××××达拉特90万吨/年铝板带新增8万吨/年原铝扩建项目于2018年7月取得环评批复(鄂环评字[2018]128号)。 原铝作为一个高载能产业,大量消耗电能,同时对阳极产品的需求也较大。××集团一期10万吨/年原料制备系统已建成并于2018年3月达产,相应的整流供电系统、氧化铝输送系统、简易阳极组装系统、原铝铸造系统、附属动力系统均已建成投运。考虑到市场阳极产品质量及供求关系的影响,拟自建阳极生产线保证阳极供应。本项目预焙阳极生产工艺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SAMI近年来最新科研成果,固体沥青熔化采用连续式沥青快速熔化系统,石油焦煅烧采用SAMI新一代罐式炉煅烧石油焦技术,混捏采用新型混捏锅,焙烧采用SAMI自主开发的高效节能焙烧炉,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50万吨预焙阳极。 1.2项目特点及分析判断相关情况 (1)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现有工程遗留环境问题。 (2)本项目新建预焙阳极生产系统,为公司原铝生产供应预焙阳极,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大气环境影响,废气污染源来自石油焦转运站、煅烧

版式设计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版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授课班级: 02级艺术设计(1)班 授课学期:04-05第1学期授课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2.5学分授课教师:邱红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课程编号: 1. 学分: 2.5 2.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3.总学时数:48 4.实验课时:4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1、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2、教学目标和任务: 版式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3、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核心内容是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形式语言研究与训练。

1)视觉思维的训练—-讲授视觉思维的基本理论,分析编排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2)形式语言的训练—-了解编排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 3)表现手法的训练—-了解视觉语言形式表现的多种手法,自如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编排设计的内在形式元素建构,在内在规律与系统方法叙述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之一: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每位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课题,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与作业方式,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正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供比较与选择的空间。 组织方式之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设计10-12个课题以系列课题的方式建构出“一体化课程”,以课题之间的串联关系形成内部结构,将一定的内容—知识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逻辑组织。以此打破原来分离、琐碎的片断知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提高电解铝预焙阳极质量的研究

提高电解铝预焙阳极质量的研究 铝电解槽中阳极是铝电解生产技术关键之一,是铝电解工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阳极常被誉称为铝电解槽的心脏.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铝电解的正常生产及经济技术指标的提高,因此提高预焙阳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公司炭素预焙阳极生产的实践经验,就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阳极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从原料控制、煅烧温度、配方优化、改善混捏效果以及加强焙烧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并采取措施.从生产实践中探索出提高阳极质量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对影响预焙阳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原料质量是前提,成型配料是关键,焙烧制度是保证.(2)对石油焦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石油焦除了控制其理化指标外,粒度分布也很重要,应该建立这方面的正式标准.(3)对沥青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沥青质量指标中软化点固然重要,但其它指标亦不能忽视.尤其是甲苯不溶物含量不应小于28﹪,喹啉不溶物含量在8﹪~12﹪、β-树脂含量在18﹪~25﹪为宜.(4)对煅烧工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煅烧温度应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1240~1300℃、真密度应达到2.00~2.05g/cm<'3>.(5)对成型工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稳定的成型生产条件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到焙烧阳极质量.尤其是-0.074mm粉料比例应严格控制,它对阳极生产的稳定影响较大.生产质量稳定的阳极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提高阳极质量;混捏效果的好坏影响到阳极的使用性能.(6)对焙烧工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焙烧中温的升温速率、最高温度、保温时间及火道平衡影响到体积密度、比电阻值及外观合格率,应严格控制.通过改善工艺条件,稳定了生阳极生产质量,预焙阳极外观质量及理化指标也有了改善,预焙阳极在电解使用过程中掉渣、脱极现象明显降低,返回残极均匀,每组重量为120~140kg,使用周期由原设计的33天提高至34天,阳极毛耗由原来的594kg/t-Al降至564kg/t-Al.

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设计题目: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一、 原始数据 如图所示的垫片,外形直径D=80mm ,内孔直径d=40mm ,厚度3mm δ=,材料为A3(Q235),生产批量:大批量。 二、 冲压件工艺分析 1、 材料性能 A3(即Q235)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裁成形性能,其抗拉强度为432~461Mpa ,抗剪强度为304~373MPa 。 2、 零件结构 该零件结构简单且中心对称,无尖角,对冲裁成形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间有一圆 孔,孔的最小尺寸为d=40mm ,满足冲裁最小直径min d ≤1.0t=3mm 的要求。同时,经过计算,孔的边缘距离零件外形的最小尺寸()11 8040202 b mm = ?-=,满足冲裁最小孔边距min b ≥1.0t=3mm 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件的结构要求。 3、 尺寸精度 查表得,该工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4级。而零件图上标注了零件的尺寸公差,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为IT14级,未注公差由IT14级查取。由此,通过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

三、 冲裁方案及模具类型的选择 该零件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容易,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 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综合尚需三个方案,宜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 核,当材料厚度为3mm δ=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3C mm =,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min 20b mm =,有min b C >,满足该凸凹模结构要求,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因材料厚度较大,也为了方便卸料和排出冲孔废料,进而提高生产率,宜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生产。 综上得,该零件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式复合模生产。 四、 零件的工艺计算 1、 刃口尺寸计算 冲孔模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凸模:()00.0240 0.02479.42079.6300.210p mm D --==- 凹模:() min d p d d d z δ+=+ 落料模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凹模:() 2max d d D D x δ+=-? 凸模:()min 0 p p d D D z δ-=- 由0.620 40d +=?得max 40.620mm d =,min 40.000mm d =,10.620mm =?

预焙阳极灰份控制-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

TS0304-预焙阳极灰分控制 案例简要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炭素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本案例体现了预焙阳极灰分杂质的种类和危害、预焙阳极灰分来源及预焙阳极灰分控制操作要点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炭素技术专业炭素工艺学课程炭素质量质量控制单元,铝用炭素生产技术课程预焙阳极生产控制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预焙阳极灰分控制 1.背景介绍 灰分是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关键理化指标之一,生产过程中原料、残极等所携带的灰分杂质,对电解原铝质量、阳极净耗、毛耗、电流效率、电解槽操作工艺、阳极外观质量及其理化性能等经济技术指标都有着直接影响。灰份含量的控制日益受到铝电解生产企业的重点关注。以国内青海A炭素厂为例,该厂采用一系列生产措施来降低预焙阳极灰分,提高产品质量。 2.主要内容 2.1灰分对预焙阳极的影响 一、灰分对预焙阳极氧化反应的催化与反催化作用 不同灰份杂质元素在预焙阳极中的含量不同,所起到的催化活性也有较大差异。灰分对阳极在电解槽中空气反应速率、及对阳极的CO2反应活性影响较大如表1所示: 表1 杂质元素对预焙阳极CO2反应性、空气反应性影响 反应杂质元素影响强度 阳极CO2反应性CO2――→CO Na Ca Fe 强V Ni 中Pb Cu 弱 阳极空气反应性C+O2→CO2V Na Pb Cu 强Ni Fe Si Cr 中Ca Zn Ti 弱 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加以控制的Na 、Ca、Fe 、V、Ni、Si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元素盐类是很强的催化剂。其中Na 、Ca 、Fe 属于强碱性金属,具有较活波的S轨道电子,加速氧在炭上的吸附,减弱表面的C-C键。V、Na、Ni对预焙阳极催化反应,主要是由于这类元素降低了焦碳着火温度,增加了预焙阳极高温下的氧化烧损。S、P 对炭的氧化反应、特别是对预焙阳极中的粘结剂焦的氧化反应有一定

冲压模具简单落料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序言 (3) 二设计任务书及零件图 (4) 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6) 四冲裁零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7) 五压力计算与压力机的选择 (8) 六模具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计算 (10) 七凸模与凹模的结构设计 (12) 八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15)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9) 十参考资料 (20)

一序言 21世纪,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冲压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其设计是否合理对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等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冲压模具的各项技术指标,对冲压模具设计和冲压技术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我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简单落料模具,即由老师给出零件及生产要求与精度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一套符合要求的落料模。 由于是初次设计,经验不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难免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不少错误,但是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以后进行设计的宝贵经验。虽已经过多次计算、修改,但仍可能还存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出。 在此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XXX老师的和广大同学的热心帮助,获益非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XXX 年月日

二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2.1 已知: (1)产品零件图: 图 1零件图 (2)生产批量:小批量 (3)零件材料:08钢 (4)材料厚度:2mm

2.2 求作: (1)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从材料、零件结构、尺寸精度几个方面进行)(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3)进行相关工艺计算,包括: ①排样设计; ②冲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的确定; ③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④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计算; ⑤设备选择等。 (4)绘制模具总装配图 (5)绘制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2.3 要求: 根据所设计工件的尺寸、形状、批量等原始数据和要求,每人独立设计、绘制完成一套冲压模具。包括: (1)模具装配图1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 (2)模具工作零件图2-3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 (3)设计说明书1份;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 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如图式所示零件 (1)生产批量:大批量; (2)材料:10钢; (3)材料厚度:t=2mm。 1.1 模具市场发展趋势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百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已能生产部分新型轿车的覆盖件模具。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的覆盖面,已从电机、电器铁芯片模具,扩展到接插件、电子枪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电视的塑壳模具、6.5K 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其他类型的模具,例如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模等,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可替代进口模具。 根据国内和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状况,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我国的模具经过行业结构调整后,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是模具日趋大型化;二是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三是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四是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五是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有较大发展;六是模具标准化和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七是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八是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九是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十是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