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 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标准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平皿;●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2、检验方法2.1菌落总数2.1.1:涂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2.1.4.1样品采集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2.2 自然沉降法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各点取样(四角距离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取样(内外距离墙1m)。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1

XX食品厂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批:生效日期:文件编号:GY-004版本号: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空气微生物》GB/T 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用具微生物》GB/T 18204.4-20133、取样频率:⑴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⑵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⑶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月两次。

4、监控指标:4.1消毒效果验证⑴内包装工作台、不锈钢漏斗菌落总数≤2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⑵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5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⑶员工手部≤100个/只手;大肠菌群阴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⑷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5cfu/平皿(包装间、凉冻间);次清洁区:≤25cfu/平皿(返砂间);⑸包装袋、托、盒、等内包材;菌落总数≤20个/cm2,大肠菌群(MPN /50cm2):阴性4.2生产过程中⑴内包装工作台、不锈钢漏斗菌落总数≤5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⑵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⑶员工手部、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200个/每只手;大肠菌群阴性;⑷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30cfu/平皿(包装间、凉冻间);次清洁区:≤50cfu/平皿(返砂间);⑸包装袋、托、盒、等内包材;菌落总数≤50个/cm2,大肠菌群阴性5、接触面的采样方法与检测:5.1采样方法5.1.1工器具:将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 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食品接触面表面微生物检测规程

食品接触面表面微生物检测规程

1 目的对洁净区操作人员、洁净区的表面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以避免人为因素污染产品。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测洁净区操作人员手部、工作服和洁净区表面的菌落总数。

3 职责3.1实验室检验员负责对菌落总数进行测试并予以记录。

3.2品管部主管负责对测试结果进行审核。

4 内容4.1本检测规程采用接触平皿法。

4.2器具、培养基及测试条件;4.2.1器具、培养基4.2.1.1培养箱、培养皿、营养琼脂培养基。

4.3洁净区操作人员微生物检测4.3.1步骤:4.3.1.1取已灭菌并在50±5℃保温的液态营养琼脂培养基,在层流净化台上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18-20ml/皿)。

4.3.1.2打开培养皿上盖,以培养基表面接触测试面轻压2-3秒,盖上盖子。

4.3.1.3以75%酒精擦拭消毒测试面。

4.3.1.4将培养皿放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4.3.2测试面之选择:4.3.2.1 手部:以手掌内侧面为主要测试面。

4.3.2.2 工作服:以袖口、肘部、腹部为主要测试面。

4.3.3 测试频率与标准:(见下表)4.3.4异常情况处理:4.3.4.1异常情况:指测试结果超过规定标准,或出现病原菌的情况。

4.3.4.2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找污染源,并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4.3.4.3对在此期间生产的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

4.3.4.4对生产部门进行人员个人卫生及清洁规范的教育和培训。

4.3.4.5一个月内再进行测试,直到合格或找出污染源并消除为止。

4.4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4.4.1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4.4.1.1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4.4.1.2房间的大小和布局4.4.1.3房间的用途4.4.1.4与产品的距离4.4.1.5人流物流方向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

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完整版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完整版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0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 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 °C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 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C±1C 培养24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 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C±1C培养48h 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食品手、工作服、接触面等微生物检验.

食品手、工作服、接触面等微生物检验.

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验证文件山东东阿史美生阿胶保健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验证立项申请表2 验证方案审批表3 验证小组成员表4 验证时间安排5 验证方案6验证报告的审批7验证证书8验证报告9验证小组会签表10验证记录山东东阿史美生阿胶保健股份有限公司验证立项申请表验证方案的审批1.1 验证小组成员1.2 验证时间安排于年月对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进行验证。

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手、设备接触面、工作服微生物情况验证方案1 概述微生物形体微小,必须凭借仪器等设备手段或经长时间培养才能被肉眼所观察到。

由于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繁殖快,对食品、药品的生产影响较大,应尽可能的减少微生物的污染,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微生物又有其有益的一面,人类可利用微生物生产药品、食品,处理环境污染等。

我公司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的验证主要目的是对食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检查,工作人员手消毒后的微生物、清洁后接触面的微生物、清洁后换工作服之前,进行验证。

保生产车间微生物情况符合本公司食品生产的条件。

2验证目的:检查确认生产车间微生物(手、设备接触面、工作服)情况适合本公司生产食品的条件。

3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公司食品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手,生产设备接触面,工作服表面微生物情况的验证。

4验证职责由化验室、质管部组成微生物检查验证小组,化验室负责验证的具体实施,包括采样、记录、检测、报告等工作,质管部负责对验证全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复核工作。

5 验证内容5.1按照公司内部标准对工作人员手消毒后的微生物、清洁后接触面的微生物、清洁后工作服,进行验证。

(手<50cfu/个、接触面、衣服<50cfu/100cm2 )5.2手、接触面、工作服微生物情况的验证5.2.1工作人员手的验证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之前,消毒后或加工过程中消毒后采样。

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为30 cm2 ),并随之转棉签,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并将棉签投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混匀后,检验。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1、标准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
阴性;
●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
平皿;
●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2、检验方法
2.1菌落总数
2.1.1:涂抹法
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
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
2.1.4.1样品采集
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
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
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
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
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2.2 自然沉降法
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
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
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
各点取样(四角距离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取样(内外距离墙1m)。

2.2.4.3选择好采样点后,将平皿置于这些选择部位,平放在空气中并将皿盖打开,使平皿内固体培养基表面暴露于空气中5min,然后盖上皿盖,将平板倒转,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后计数菌落总数。

2.2.4.4计数营养琼脂培养基表面上所生长的菌落数,并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2.2.4.5空气中含菌量的计算:
每立方米空气含菌量(M)=N×100×100/πR2
N:平板直接计数的平均菌落数。

R:平皿的底面积半径。

M: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数。

3 大肠菌群
3.1 采样
同菌落总数涂抹法,
3.2 其他
同GB/T 478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