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绳文时代(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

合集下载

日本史笔记以及各种日本史摘要和整理

日本史笔记以及各种日本史摘要和整理

日本史笔记以及各种日本史摘要和整理日本史坂本太郎序言一.风土(1)日本列岛面积狭小(2)地壳的变迁使其与大陆分离(洪积世末期到冲积世初期)(3)地形繁杂,群山与盆地交叠,平原与海湾相连。

多山太少耕地,窄小的地形给文化与历史增添了关键性的影响(岛国的枪机与排他性)。

海上道路的畅通填补了路上地形的缺点。

(4)温带气候,地区性变化,海流的影响(5)海流对自然与人文的影响二.民族(1)原住民族(阿伊努人)虾夷人分歧;坪井正五郎(日本人类学鼻祖)-------克罗波库尔人小金井良精-------阿伊努人(大多数)清野谦次--------日本石器时代独有人种(2)基本民族及其混血儿过程(猜测)日本旧石器时代人的发现(明石市葛生町爱知县丰桥市以及静冈县三日町挖掘人骨,地处地层系则洪积层)长谷部言人明确提出的旧石器时代人从中国南部去的言论。

民族伦:江上波夫与冈正雄提出的骑马民族征服说(不充分)(3)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古代前期一.完整文化的进行(一)并无土器文化日本文化被认为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并未出土过旧石器遗物)新石器时代发掘出的土器地层区别分成绳文式,弥生式两个前后相连的文化阶段。

并无土器文化又称前文绳文化,就是比绳文时代更早的采用石器的文化阶段。

(二)绳文式文化(一万年前----公元一世纪)绳文式文化的名称是根据与石器同时出土的土器表面留有的条纹而来的。

绳文式文化大约已经开始于距今六七千年之前,持续了四五千年,通常分成早.前.中.后.晚,五个时期。

早起出土的尖底深钵型土器,与欧洲最早土器相似。

中期文化是日本石器时代的黄金时代。

生活概况:贝冢和居住地遗址最能够充分反映这一时代的生活环境。

贝冢:贝壳和其它食物残渣自然堆积的地方,多位于面临河谷沼海的丘陵之上(适合当时人类的居住)居住地分成竖井住所(前期)和平地住所,铺石住所(中期至后期)人类存活依靠狩猎和捕捞居多,收集果实和根辅以,台北盆地由小变大。

(三)弥生式文化(公元前三百年---公元三百年)弥生式文化是为了纪念明治十七年(1884年)最早在东京本乡区的向冈弥生町发现的土器而命名的。

日本列岛的形成和日本人的起源

日本列岛的形成和日本人的起源

大和朝廷为了吸收大陆的先进文化,大量接 受登陆日本列岛的外来人,从而使外来人口急 剧增加。根据考古资料判断,古坟时代踏上日 本列岛的人也具有东北亚人的特征,他们大都 居住在日本西部,从而使东西日本人的差异比 弥生时代更明显。 (五)现代日本人 今天,人们不难发现日本东西部在语言、风 俗习惯、食物偏好、考虑问题的方式等日常生 活的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不仅如此,东西部日 本人的身高、头和面部形态、指纹、掌纹、血 型、DNA分布频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2、关于日本人得起源 现代日本人是土著的绳文人和进入弥生时 代以后的日本周边族群的人融合,逐渐形成 了。
日本人的形成
(一)石器时代(200万年前至1万年前) 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发现的被认为是日本人直 系祖先的最早的遗骨,是距今约18000年的人 类遗骨。这种遗骨以“港川人”为代表。目前 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都属东南元前2500年) 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人由于制作绳文 图案的陶器,被称为绳文人。
(三)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 原始人,约在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因代 表该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 京都文京区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
从日本全国来看,居住在九州北部和本州南 部的弥生人存在很大差异。前者具有较明显的 东北亚人得特征,而后者则具有较明显的土著 冲绳人的特征。 2012年11月,日本有研究称日 本人是弥生人和绳文人混血而成的。
(四)古坟•大和时代(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 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 的时代,因为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 名。古坟时代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近畿地区出现了“朝廷”,即大和朝廷。
《日本通史》笔记
第一章 史前时代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表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表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表是什么?
1、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2、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

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中到公元3世纪中顷。

3、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公元300年开始,迄于公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

4、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5、奈良时代(710~794)
6、平安时代(794~1192)
7、镰仓时代(1192~1333
8、室町时代(1333~1467)
9、战国时代(1467~1573)
10、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 )
11、江户时代(1603~1867 )
12、明治时代(1868~1912 )
13、大正时代(1912~1926 )
15、昭和时代(1926~1989 )
16、平成时代:1989–至今上明仁
约西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

到了西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於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

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西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於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日本年代划分表

日本年代划分表

日本年代划分表旧石器时代:约500万年前日本最初是和亚洲大陆相连的,1万3000年前由于火山的喷发造成地壳运动,日本的弧状列岛脱离亚洲大陆,成为现今的日本原貌。

几万年前,日本岛上已经有了原始人居住。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原始人群为追赶野兽从大陆过来的。

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

绳文时代:(縄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弥生时代: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

时间大约是西元前5世纪中到西元3世纪中顷。

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西元300年开始,迄于西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

飞鸟时代: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改革,至710年从飞鸟藤原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为止。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

镰仓时代:(镰仓时代、かまくらじだい,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

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9年。

南北朝时代:(なんぼくちょう)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

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

战国时代:严格意义上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绳文人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发源于什么时候

绳文人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发源于什么时候

绳文人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发源于什么时候本文导读:绳文热潮还不仅如此,2020年东京奥运的圣火台要采用的就是绳文火焰土器国宝的模样,这件土器的确让人感受到绳文文化完成度很高,艺术性很高;日本人现在回首去看绳文文化,认定曾经有一万多年以上跟自然共生共存的绳文化,是日本文化原点,这个时代的文化基因,日本人至今依然继承著,而且我这两年遇到许多青森等出身的朋友,都认为日本人的根源就是绳文人,不断叙说绳文文化。

现在透过考古学、语言学、性状学、基因分析等,也知道绳文人是从1万5千年前(纪元前131世纪左右)起到约2,300年前(纪元前4世纪左右)就住在日本的原住民了,尖峰时期(5、6千年前)达28万人,其后因为大陆弥生人移住日本列岛而告减少,弥生人被认为是在日本西部较多,主要是稻作农耕文化,跟采集、狩猎、捕鱼文化的绳文人不同,虽然绳文晚期也开始从事稻作;绳文人虽也有跟弥生人混血的,但基本上北海道爱努、琉球、日本本土如东北地区等绳文人遗传要素很强。

也有人认为绳文人是许多日本人的根源,认为有绳文文化,日本才会拥有许多其他国家没有的独特个性,像是非常珍惜太阳、富士山等,想作为自然界生物一部分生活的心情等,或比起重视物质,更重视心灵,也就是许多现代社会连日本人也忘记的价值,现在透过绳文文化而得以确认日本人内心深处脉脉相传的底流。

如此追溯绳文文化,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寻根的本能吧!我虽然是学历史出身的,不过长年从事新闻工作,对于当代新事物事件较感兴趣,对于约1万5000年前起古早的绳文时代原本没有很大的兴趣;只有在20年前,曾为了孩子的教育,曾带他们去东京的百货公司排队看过青森县青森市出土的绳文中期的三内丸山遗迹展而已,对绳文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让我再度注意起绳文文化的是今年到青森县八户旅游,才知道青森县三件国宝,都在八户市内;其中两件是在栉引八幡宫的国宝馆展示的“白丝威褄取铠”,以及镰仓时代刀工菊一文字制作的“赤丝威铠”,对于甲冑有兴趣的人,不能不来朝圣;最有意思的是第三件国宝──著名的“合掌土偶”,这是日本国内唯一采坐姿合掌状的土偶,是在绳文时代后期(距今约3500年前)的立穴式居住遗迹里挖掘出来的,通常在是川石器时代遗迹旁的“八戸市埋蔵文化财中心──是川绳文馆”展示,该馆每年有3万多游客造访,2011年开馆,今年1月已有20万人入馆,主要都是为了合掌土偶。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历史

日本历史

近世(西元16~19世紀中葉)

戦国時代
せんごくじだい(西元1547~1603年)
1.並非正式的歷史名詞,一般用指應仁之亂後到江戶 幕府崛起之間
2.以下剋上崛起的新興勢力,和舊有豪門間的對立從 未停歇 3.出現六位能征善戰、影響大局演變的著名武將 前三雄:今川義元、上杉謙信、武田信玄
後三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德川幕府統治下的 日本社會,分為 (武)士、農、工 (藝者)、商四級。 他們當中,士為四 民之首 。商人身份 最低,僅高於穢多。
近現代(西元19世紀後期至今)

明治時代(西元1868~1912年)
1.1867年末代幕府德川慶喜將政權交還給明治天皇 2.明治維新的推動 造成武士階級的沒落 奠定國家發展的基礎 引進西方科技事物 廢除不平等條約 提高國際地位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1894年,甲午戰爭擊敗中國 1905年,日俄戰爭擊敗俄國
1.西元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 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 2.開始産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 政治的對立 3.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發動征日,但均遭到幕府執權
北條時宗的抵抗而未果
南北朝时代なんぼくちょうじだい (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
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就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 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 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的不满。 其中,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更为不满,他虽然被赐给天皇名 字中的尊字,但他想开幕府,结果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 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是为北朝。 而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 (今奈良县)的吉野,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 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 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的势力衰退,终于南朝的天皇把三 神器交给北朝的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绳文时代
绳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文化遗址遍及全国。

目录
一、基本特征
二、文化特点
三、时期区分
四、什么是绳文时代
五、陶器
六、屈葬
七、新石器时代
八、农业
九、社会形态
十、遗迹
一、基本特征
绳文时代是日本旧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使用绳文式陶器的时代。

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与大陆分离,变成列岛。

人们驯养狗以捕获鹿和野猪,同时发明了弓箭,增加了猎物捕获量。

除捕鱼外,人们也采集七叶树籽、橡实、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

人们努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从而有空闲时间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

又因为开始食用熟食而扩大了食物范围。

这样,人类可以长期定居一地,建造竖穴住居。

竖穴住居以广场为中心,几家聚居一起,周围因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形成贝冢。

但这类食物不能被长期保存,而且也很难把剩余产品积累于某个人手中,当时尚处于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因此未发现反映特定人们的财富与权力的遗址和遗物。

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下,自然生产的资源有限,因此人们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约以保护自然,同时盛行巫术,出现石棒、土偶,并有拔齿等习惯。

人们还祈求自然丰盈。

到这一时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现企图突破狩猎、捕捞和采集经济的趋势,最近在福冈县的板付遗址发现绳文晚期种植水稻的水田遗址。

这一时期遗迹特多,三内丸山遗迹是目前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上有绳索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

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

绳文时代的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为主,武器是弓箭,遗迹中可发现埋葬的狗坟。

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后,弥生时代来临。

在北海道与日本东北,冲绳则保持擦文文化与贝冢文化。

二、文化特点
绳文时代约始于16,5000年前(公元前145世纪),到3,000年前(公元前10世纪)为止。

指使用绳纹陶器的时代,包括绳文人的生活、制造磨制石器的技术、陶器的使用、狩猎采集经济的发展、定居的形成等内容。

这段时期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的时期,这是日本列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相当于世界史上的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绳文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不同点在于:陶器的出现、竖穴住宅的普及、以及贝冢的外形等等。

由于地域间的差别很大,关于绳文时代的结束时间尚有很多争论,但一般都以弥生文化的出现(以定型的水田耕作为特征)来宣告绳文时代的终结。

此外,在冲绳县又有贝冢时代前期、贝冢时代后期。

前期相当于绳文时代,后期则是指弥生时代到平安时代。

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则还有续绳文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公元7世纪)。

“绳文”一词来源于美国动物学家摩斯关于大森贝冢陶器发掘的报告。

1877年(明治10年)摩斯对东京的大森贝冢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

谷田部良吉将它翻译为“索纹陶器”,后由白井光太郎改为“绳纹陶器”,接着又有了今天的“绳文陶器”之称呼。

二战后才开始使用“绳文时代”这个词。

但佐木真仍钟情于这个词的原意,继续使用“绳纹”。

三、时期区分
绳文陶器的多样性是以识别时代差与地域差为基准的,从这个方面来说绳文陶器的多样性才是有意义的。

从陶器型式上的区分来看,绳文时代可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晚期6个时期。

在最初的研究中,只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后随着资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又加入早期、晚期,最后还添加了草创期。

这种时期区分只是为了反映陶器的式样变换,所谓的中期并不是指绳文时代的中间期。

从绳文人的职业以及文化内容等也可以划分时代,但一般仍是以惯用的土器式样变化时期作为绳文时代的时期划分。

草创期这个时期陶器上还没有使用绳纹,只有所谓隆线纹陶器和爪形纹陶器。

它们与以后的绳文陶器大相径庭。

这对于研究绳文文化的产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期以捻线纹、刻板型纹、无纹、贝壳纹等陶器群为代表,这些名字是根据陶器表面留下的花纹而起的。

捻线纹陶器不仅大量存在于关东地方,并几乎遍布全国,但刻板型纹陶器只分布在九州到关东之间,东北地方没有。

这说明除了时代不同以外,文化圈也不相同。

另外,这些陶器是尖底深钵形的,这点和欧洲最早的陶器形状有共通之处。

前期陶器在胎土中掺有机物纤维,形状上也由尖底改为平底或高底深钵状,从花纹上也可看出绳纹十分发达。

中期是日本石器时代的黄金时代,其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胜坂式陶器。

这种陶器壁厚,形状多为筒形、深钵形,器口边缘格外突出,带有装饰把手,表面有雄浑的隆起纹,缠以黏土绳,在整体上给人以雄浑、壮观的感觉。

但这大都出土于关东到中部山岳地带,北海道和东北的陶器虽也有隆起的花纹,却没这么复杂,西部的陶器则没有隆起的花纹。

后期的器形变得纤细,增加了带有注口、台座等异形陶器,而且精致装饰品与粗制什器有了明显的区分。

晚期陶器在东北地方以带有美丽装饰的龟冈式陶器为代表,在西日本则盛行无纹陶器。

四、什么是绳文时代
从列岛南端的长崎县的福井洞穴、泉福寺洞穴到本州东北的小濑则洞穴,均反映出当时日本列岛居民已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居民多择沿海地带山岩洞穴或竖穴而居,利用弓箭通过采集和渔猎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维系氏族生活。

三内丸山古迹是目前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是有近似草绳花纹的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

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

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後,弥生时代来临。

五、陶器
绳文陶器延续数千年,直至弥生式陶器出现的公元前3世纪。

目前,考古学界将绳文时代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晚期4个阶段。

从遍及全国各地的绳文陶器来看,前期多为尖底钵,中期以后趋向平底深钵,后期和晚期造型富于变化,出现了瓮型皿、圆筒形皿以及土瓶、土碗等用品。

陶器色彩多为深褐色或红褐色,表面图案基调为绳文式花纹。

此外,绳文晚期,日本东北地方还出现了黑陶器,陶胎薄而轻,表面经过研磨呈黑色,造型挺秀俊美,体现出新时期早、中、晚不同时期的审美观。

对土陶器的用途分析使我们得知,绳文时代的土陶器除作为饮食器具和贮藏事物的器具之外,还被用来宗教祭祀和丧葬。

六、屈葬
即将死者手足关节折叠埋葬的葬仪方式。

一般认为,此种掩埋方式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是把生命的结束看做魔鬼作祟使人生病乃至死亡的结果,对魔鬼与死亡的敬畏又引申为对死者的惧怕,导致了对故人的防范心理。

所以,屈葬属于一种防止死亡者灵魂作祟而向外飘逸的咒法。

七、新石器时代
绳纹时期,日本人的主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金属器尚未出现。

在绳纹早期多见打制的石斧、石镞、石拖等。

“擦截石斧”在北海道和东北地方开始出现。

绳纹时代前期还是打制石器占多数,至绳纹时代中期磨制石器逐渐增多。

关东、中部地区在绳纹前期和中期流行棒状磨制石斧;八、农业
日本原生的农业,可以上溯到绳文时代前期,即6500年前,在长期采摘植物的基础上,绳文时代中期的人们已经懂得播种多种野生的植物,以满足随着人口增加而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

绳文时代晚期,食物结构由动物、鱼类、贝类转向农作物,激发起日本远古居民发展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渴求。

不久,水稻这种原产亚热带的粮食作物便在大约距今3000年前传入日本九州地区。

九、社会形态
使用绳纹式陶器的时代。

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与大陆分离,变成列岛。

人们驯养狗以捕获鹿和野猪,同时发明了弓箭,增加了猎物捕获量。

除捕鱼外,人们也采集七叶树籽、橡实、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

人们努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从而有空闲时间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

又因为开始食用熟食而扩大了食物范围。

这样,人类可以长期定居一地,建造竖穴住居。

竖穴住居以广场为中心,几家聚居一起,周围因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形成贝冢。

但这类食物不能被长期保存,而且也很难把剩余产品积累于某个人手中,当时尚处于没有阶级对立的原始社会,因此未发现反映特定人们的财富与权力的遗址和遗物。

在当时生产力很低的条件下,自然生产的资源有限,因此人们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约以保护自然,同时盛行巫术,出现石棒、土偶,并有拔齿等习惯。

人们还祈求自然丰盈。

到这一时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现企图突破狩猎、捕捞和采集经济的趋势,最近在福冈县的板付遗址发现绳纹晚期种植水稻的水田遗址。

十、遗迹
这一时期遗迹特多,三内丸山古迹是目前日本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绳文村落古迹,大量出土的陶器和陶俑表面上有绳索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

这时代产生的文化称绳文文化。

绳文时代的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为主,武器是弓箭,遗迹中可发现埋葬的狗坟。

绳文人被外来民族征服后,弥生时代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