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报——水培豌豆的生长过程
家庭水培豌豆苗

家庭水培豌豆苗
豌豆苗又叫“龙须菜”、“龙须豆苗”、“蝴蝶菜”等等,属于
苗菜类,即小植体菜。
豌豆苗含有极为丰富的钙质、维生素B1、维生
素B2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有利尿、止泻、助消化和消肿止痛等功效。
经常食用豌豆苗能清除皮肤表面的油脂,非常适合油性皮肤的朋
友们食用。
皮肤被太阳晒黑的朋友也可以常吃豌豆苗,能让晒黑的皮
肤慢慢恢复原状。
豌豆苗中的钾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高血压患者适
量食用可起到降压的作用。
豌豆苗中还含有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有抗菌消炎的功效,经常吃还有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
豌豆苗的膳食
纤维含量也比较丰富,食用后能起到清肠和防治便秘的作用。
生物豌豆实验报告

生物豌豆实验报告生物豌豆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实验是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豌豆作为研究对象。
豌豆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传学和植物生物学。
通过观察和记录豌豆的生长和遗传特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遗传规律和变异机制。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豌豆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和变异机制。
具体而言,我们将观察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和种子颜色等特征,并通过交叉配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花盆、培养土、水、标签等。
2. 实验步骤:a. 将豌豆种子埋入培养土中,保持适宜的湿度。
b. 等待豌豆发芽并生长,记录生长过程中的特征。
c. 观察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和种子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d. 进行豌豆的交叉配对实验,观察后代的表现型特征,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1. 豌豆的生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的特征变化。
例如,豌豆的茎长逐渐增长,叶片由嫩绿色转变为深绿色,花苞逐渐膨大并开放。
2. 在观察豌豆的花色特征时,我们发现了紫色和白色两种不同的花色。
其中,紫色花的数量较多。
3. 在观察豌豆的种子形状特征时,我们发现了圆形和皱缩形两种不同的形状。
其中,圆形种子的数量较多。
4. 在观察豌豆的种子颜色特征时,我们发现了黄色和绿色两种不同的颜色。
其中,黄色种子的数量较多。
实验讨论:通过对豌豆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和种子颜色等特征是遗传的结果。
不同的基因决定了豌豆的不同表现型特征。
2. 豌豆的花色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通过交叉配对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代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紫色花,而第二代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白色花的表现型,符合3:1的比例。
3. 豌豆的种子形状和种子颜色也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通过交叉配对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表现型的后代,符合3:1的比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豌豆的遗传规律和变异机制。
首次体验室内种植豌豆苗说说

首次体验室内种植豌豆苗说说
大家好,我是温州市苍南县星海小学二年二班的学生,我叫陈祉妤。
这次我选择的绿植是水培绿豌豆苗来观察。
它的生长周期很短,可以在家里种植,而且豌豆苗可以吃哦,健康营养,还可以清热解毒。
收到种子的时候,我发现它长得很像平常妈妈榨豆浆的豆子,按照种植视频,我把豆子泡在水里12小时,第二天起床后倒掉水,平铺在网格盘里,然后给种子晒了会太阳,然后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待它发芽。
第二天,一起床我迫不及待的跑去看我的绿豌豆苗,哇,真的发芽了,只见小豆子上长出了小小的芽,好期待它长大呢。
第三天,一夜之间我的豌豆苗们好像都迫不及待的要出来跟我见面了,哇,都长出来了,每一颗种子都长出了白色的根芽。
第五天,今天发现我的豌豆苗们已经开始扎根了,瞧,好像豆芽菜一样。
今天我要开始给下面的盖子加水咯,妈妈说每天还要给小豌豆苗们喷一喷水,我好想一直给它们喷一喷让它们快快长大。
第七天,今天的小豌豆苗和前俩天相比又长大了,而且长得越来越好看了,叶子好像跟幸运草一样,今天开始我要每天给它们晒一晒太阳,吸收了充足的阳光后,我觉得可以长得更快。
第八天,又晒了一天的太阳,哇,我的绿豌豆苗们长得很健壮,绿油油的一排排,妈妈说,再过2天就可以把豌豆苗们剪下来
烧了给我吃,但是我有点舍不得,这是我第一次种值,想一直保留着,但是如果不收割的话,它们就不能第二次生长了。
经过这次的种植,我懂得了需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食物的道理,这么小小的豌豆苗们要每天去呵护它们成长,那么农民伯伯种植那么多的食物更加的辛苦,我们要珍惜。
豌豆的生长过程

选好豌豆种子,然后泡水催芽,大约2-3天就能发芽。
发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种子会长出根然后扎进土壤中,上面的部分会冒出地面,长出小叶片。
植株会不断的拔高生长,从而植株变粗、叶片数量增多。
到了6-7月份会开出花朵,8-9月份会长出荚果,长出种子。
一、泡水发芽
先选好适合的豌豆,这样才能保证生长过程。
将豌豆挑选好,然后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准备几张湿巾,将种子摆放在上面,然后每天往上面喷水保持湿润,大约2-3天就能发芽,上面长出白白的芽。
二、扎根生长
发芽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埋到土壤中,种子会长出根然后扎进土壤中,从地下面吸收养分,促进植株生长。
上面的部分会冒出地面,长出小叶片,吸收充分的阳光,叶绿素能发挥作用。
三、拔高茂盛
随着根部和叶片的作用,植株会不断的拔高生长,从而植株变粗、叶片数量增多,株形变得茂盛,高度能达到0.5-2米。
四、开花结果
随着生长不断推进,6-7月份会开出花朵,在叶腋处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的颜色丰富,一般是白色和紫色两种。
到了8-9月份会长出荚果,长出种子,荚果呈现长椭圆形,长度为2.5-10厘米左右,里面的种子有2-10颗,上面具有皱纹。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种植豌豆的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种植豌豆的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随着科学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
种植豌豆作为一项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受到了很多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幼儿园开展种植豌豆的实践活动,并展示实验的成果和启发。
1. 实验准备在进行种植豌豆的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豌豆种子、土壤、小花盆、水以及一些小工具。
在实验前,幼儿园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豌豆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要的条件,让孩子们对实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种植过程幼儿园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填充土壤到小花盆中,并在土壤中开一个浅浅的小坑。
孩子们可以在坑中种下豌豆种子,并轻轻地覆盖上一层土壤。
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豌豆种子的形状和颜色,并让他们猜想豌豆会如何生长。
3. 实践探索在豌豆种子种植完成后,孩子们可以每天观察豌豆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每天的变化。
他们可以观察豌豆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叶子的展开等过程,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需求。
在观察的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豌豆会生长、它们需要什么、植物的生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4. 实验成果展示在豌豆生长成熟后,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或口头描述的方式展示整个实验的成果。
他们可以展示豌豆的生长过程、所需的条件以及自己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 我的观点和理解通过种植豌豆的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这样简单的实验不仅能够引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的自主探索和发现,也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种植豌豆的实践探索不仅能够让幼儿在感受生命的奇迹与美妙的也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我相信,在科学教育的引领下,我们的孩子们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水培豆苗方案

水培豆苗方案一、引言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和农业环保。
水培豆苗作为一种快速、便捷、无土栽培的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培豆苗的种植方案,帮助人们在家中轻松培育健康的豆苗。
二、准备材料1.豆苗种子:选择适合水培的绿豆、豌豆、黄豆等豆类种子。
2.种植容器:可选用透明的玻璃瓶、塑料瓶或保鲜盒等容器,确保透光性良好。
3.水培介质:可以使用纯净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避免杂质对豆苗生长的影响。
4.蓬松介质:可选择消毒后的纤维棉、岩棉或蚕豆壳等材料,用于支撑种子发芽和生长。
5.喷雾瓶:用于定期给豆苗喷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6.光源:确保豆苗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可选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
三、步骤1. 清洗容器:将种植容器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并用开水烫过以消毒。
2. 种子预处理:将豆类种子用清水浸泡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后备用。
3. 撒播豆种:将预处理好的豆种均匀撒在蓬松介质上,注意不要覆盖太厚。
4. 浇水护苗:使用喷雾瓶轻轻喷水,保持介质湿润,但不要过湿。
5. 定期喷水:每天早晚各喷水1-2次,确保豆苗的水分和湿度充足。
6. 光照管理:将豆苗置于充足的自然光下,或提供人工光源照明,每天保证8-10小时的光照时间。
7. 生长观察: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光照和湿度,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8. 收获豆苗:豆苗在生长3-5天后即可食用。
用剪刀剪断地下部分,留下绿色的嫩苗即可食用。
四、优化建议1. 控制温度:豆苗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生长速度和质量。
2. 水质选择:优先选择纯净水或去离子水,避免水中含有过多的杂质和化学物质。
3. 营养补充:可以在喷水时适量添加有机植物肥料,为豆苗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4. 空气流通:保持种植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豆苗受到病菌或昆虫侵害。
5. 注意卫生:定期清洗容器,更换介质,防止霉菌滋生,影响豆苗健康生长。
五、结论水培豆苗作为一种无土栽培方式,不仅简单方便,而且能够保留豆类原有的营养价值。
幼儿园科学观察实验:探索豌豆生长过程案例

幼儿园科学观察实验:探索豌豆生长过程案例一、实验目的在幼儿园的科学课上,通过进行豌豆生长的实验,引导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基本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1. 豌豆种子2. 喷壶3. 塑料花盆4. 泥土或棉花球5. 阳光三、实验步骤1. 将豌豆种子放入喷壶中用水浸泡一夜,使其充分吸水;2. 准备好花盆和泥土(或棉花球),将浸泡后的豌豆种子插入泥土中;3. 每天给豌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 将花盆放在充足的阳光下;5. 在种子发芽后,观察豌豆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的变化。
四、实验观察1. 种子发芽:约经过一周左右,豌豆种子将开始发芽;2. 生长初期:幼苗从种子发芽开始,会逐渐生长出嫩绿色的叶子;3. 生长中期:幼苗的根部将逐渐扎根,并逐渐长出茎和叶子;4. 生长后期:豌豆植株将逐渐长大,形成茂密的叶子和花朵。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幼儿不仅可以亲自经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观察实验不仅在科学知识和技能上丰富了幼儿,更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让幼儿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探究精神,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认知世界和学习的重要时期,科学观察实验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豌豆生长实验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能直观地展示生长的全过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实验中,幼儿既可以动手操作,又可以亲眼见证生命的奇迹,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通过这次幼儿园科学观察实验的探索豌豆生长过程案例,我们不仅可以带领幼儿从实践中认识和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还能在于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能为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提供更多有益的体验和经验。
以上是文章的初稿,希望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如有需要,还可以对内容进行调整和增补。
七、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豌豆生长实验的结果很好地展示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幼儿可以清晰地看到豌豆种子发芽、茎叶生长、花朵开放的全过程,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直观的生命教育。
水培豆苗方案

水培豆苗方案1. 简介水培是一种通过将植物的根部浸泡在水中而不是土壤中进行栽培的方法。
这种栽培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豆类植物,尤其是豆苗的生产。
水培豆苗不仅具有易于管理和快速生长的优点,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本文档将介绍水培豆苗的方案,包括材料准备、种子处理、栽培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材料准备要进行水培豆苗的栽培,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豆苗种子:可以选择绿豆、豌豆或蚕豆等种类的豆子。
确保所选种子新鲜且无病虫害。
•水培容器:选择透明的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或水培盆等。
•水:使用去除氯气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
•光源:豆苗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使用日光灯或LED植物生长灯。
•营养液:可以购买市售的水培营养液,也可以自制。
3. 种子处理在进行水培豆苗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以促进发芽。
以下是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1.浸泡:将豆苗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约4-6小时,直到种子膨胀变软。
2.发芽:将浸泡后的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纸巾或种子托盘上,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等待发芽。
一般情况下,种子将在1-3天内发芽。
4. 栽培过程步骤1:准备水培容器选择一个干净的水培容器,确保容器内部没有任何污垢。
如果使用的是玻璃瓶或塑料瓶,确保容器有足够的高度来容纳豆苗的生长。
步骤2:添加水和营养液将去除氯气的自来水或纯净水倒入水培容器中,确保豆苗的根部可以完全浸泡在水中。
如果使用市售的水培营养液,按照说明添加适量的营养液到水中。
如果自制营养液,可以使用含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植物肥料。
步骤3:放置豆苗种子将经过处理的豆苗种子均匀地放置在水培容器内。
确保每个豆苗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它们能够充分生长。
如果容器较小,每颗种子之间的距离应该大约为1-2厘米。
步骤4:光照和温度控制将水培容器放置在充足的光照下,如阳光直射的窗户旁边或使用专业的植物生长灯提供光照。
豆苗需要至少6-8小时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保持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建议保持在20-25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