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天线入网测试及问题分析
关于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天线的研究

关于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天线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后,首先对4G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详细阐述了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
在天线设计中,天线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天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优化,确保天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这些研究对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的天线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天线设计、天线材料、性能测试、优化、研究成果、未来研究、行业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4G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移动终端天线设计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苛刻。
传统的天线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4G通信技术对天线性能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终端天线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当前,市场上的移动终端产品种类繁多,各种尺寸、形状和材料的天线设计应运而生。
随着天线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移动终端天线在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对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移动终端通信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天线材料选择、性能测试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部分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行详细阐述。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4G无线通信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旨在提高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和传输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对天线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材料选择的探讨,旨在找到最适合的方案来设计高性能的天线。
通过对天线性能的测试与优化,进一步提高天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通信质量。
手机终端使用中国移动WLAN网络相关测试及分析报告(湖南)

抓包笔记本一台
IBM笔记本x60,XP系统
普通电脑: Omnipeek;版本:6.0.2 Wireshark、版本:1.4
无线抓包网卡一块
TL-WN910N
硬件
软件
IPAD:
FTP On The Go版本2.2.2
摩托罗拉
虹信 阿德利亚
大唐电信
兼容性 测试
三元达
京信 弘浩明传 国人
5
6 7
测试结果:
终端portal认证测试 终端下载速率测试 FTP下载速率 (手机睡眠 状态中下载 文件) 142.61KB/S
终端关联测试
portal上线认证 测试
portal正常下 线测试
FTP下载速率( portal自动下线 手机正常下载 测试 文件) 正常(15分钟内 自动下线) 147.60KB/S
流程正常 开始异常
(3)自动搜索→连接CMCC (4)在关联CMCC后,(在用 户还未打开浏览器之前), iPad自动弹出的移动PORTAL 窗口, 自动弹出网站证书, 点击“接受”,点击“取 消”会将断开连接,无法上 网。。
(2)打开网络→wifi开关
(1)进入“设置”
(5)点“接收”后自动弹出 Portal页面(还未打开浏览 器),输入用户名/密码后认 证通过,该认证页面完全消 失。
手机终端发展迅猛
手机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发展迅猛,高处理速度、大屏幕显示成为主 流,各种“机皇”不断诞生。苹果和安卓等操作系统手机,WIFI已经成 为标准配置。
最佳的上网利器之一
天然的无线网络使用者 明星级的关注 不断创新的应用 用户群体日益壮大
操作系统:苹果IOS
iPad就是最重要的“明星级”的第三方WLAN终端。
《2024年面向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与研究》范文

《面向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需求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5G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天线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旨在研究和设计面向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MIMO天线技术概述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一种利用多根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
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MIMO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5G移动终端MIMO天线设计3.1 设计要求针对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我们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高效率:天线应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转换效率,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2)高隔离度:多根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高,以避免信号干扰和衰减。
(3)小型化:天线尺寸应尽可能小,以适应5G移动终端的紧凑型设计。
(4)多频段支持:天线应支持多个频段,以满足5G系统的频谱需求。
3.2 设计方案针对上述要求,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结构和介质谐振的MIMO天线设计方案。
该方案通过优化天线的结构参数和介质材料,实现了高隔离度、小型化和多频段支持的设计目标。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分形结构来减小天线的尺寸,同时利用介质谐振器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和转换效率。
此外,我们还通过优化天线间的距离和角度,提高了多根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四、仿真与实验分析为了验证所设计MIMO天线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
首先,我们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得到了天线的辐射特性、阻抗特性和隔离度等参数。
然后,我们制作了实际的天线样品,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MIMO天线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转换效率和隔离度,能够满足5G移动终端的通信需求。
南京移动天线实测报告

南京基站天线性能指标测试评估报告南京分公司网络部前期南京公司选择了使用年限不同的十一根天线进行简单测评,通过对使用年限、驻波和远场辐射情况的分析,发现南京现网天线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大部分老、旧天线的性能指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目前南京现网使用的天线在各项性能指标上都未能完全达到标称值,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为覆盖情况严重异常,如主覆盖方向偏差过大,前后比不足等;以及驻波特性异常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将严重的影响基站的正常覆盖。
1、测试天线基本情况本次南京公司共测试了天线11根,其中安德鲁的3根天线为900/1800双频天线,基本涵盖了南京目前使用的各种天线型号。
存在问题天线品牌 天线型号 使用年限前后比不达标主瓣方向误差极化方向辐射强度误差过大不同极化方向主瓣方向角度误差过大驻波比不达标Kathrein 739630 3年√Kathrein 738819 5年以上√ √亚信 XY900X65-18D 3年√ √ 亚信 XY900X65-18T 2年√ √ 亚信 XY900X65-15.5D 2年√ √ √ √ 亚信 XY900X65-15.5T 3年√ √ √ √ 亚信 XY900X65-15.5T 1年√ √安德鲁 DBXLH-6565A-VT(双频)5年以上√ √ √ √ √ 安德鲁 DBXLH-6565A-VT(双频)4年√ √ √ √ √ 安德鲁 DBXLH-6566A-VT(双频)3年√ √ 京信 ODP-65R15DG 3个月√2、主要问题目前南京公司测试的天线问题较多,主要有:a) 前后比不满足要求,测试的11根天线前后比全部不满足>-30dB 的要求,不达标率达到100%。
最严重的一支天线为亚信XY900X65-18D (使用3年),其前后比不足20dB (0.910GHz )。
图1 亚信XY900X65-18D (使用1年)对该天线的现场覆盖情况进行测试(手机锁频在殷巷小区2扇区,处于空闲状态下,天线方向角为90度),得到以下覆盖图:图2 亚信XY900X65-18D 现场覆盖情况(使用3年)现场覆盖情况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该天线的小区背瓣方向电平明显过强,与主瓣方向等距离区域电平强度相仿。
《面向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与研究》范文

《面向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5G时代已来临,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5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天线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针对面向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与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5G移动终端的通信性能和系统容量。
二、MIMO天线技术概述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信号处理技术。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个天线,MIMO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同时降低信号的干扰和衰落。
在5G时代,MIMO天线技术更是成为了提高频谱效率和提升通信质量的关键手段。
三、5G移动终端MIMO天线设计1. 设计要求针对5G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要保证天线在多个频段上的良好性能;其次,要降低天线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系统的隔离度;此外,还需考虑天线的尺寸、重量以及制造成本等因素。
2. 设计方案(1)天线结构优化:采用紧凑型结构设计,减小天线的尺寸和重量,同时保证其在多个频段上的性能。
(2)多频段覆盖:设计具有多频段覆盖能力的MIMO天线,以满足5G网络的不同频段需求。
(3)隔离度提升:通过采用特殊的天线布局和电路设计,降低天线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系统的隔离度。
(4)仿真与优化: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四、MIMO天线性能研究1. 仿真与测试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对设计的MIMO天线进行仿真验证,包括天线的辐射特性、阻抗特性以及信号传输特性等。
然后在实际环境中对天线进行测试,评估其性能表现。
2. 性能分析(1)频谱效率: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分析MIMO天线的频谱效率,评估其在提高系统容量的作用。
(2)抗干扰能力:分析MIMO天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移动终端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技术研究

移动终端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技术研究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移动网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商业应用中,用户希望能够获得更稳定、更快速的网络连接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移动终端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移动终端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移动终端网络性能测试的研究现状移动终端网络性能测试是评估移动设备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和性能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改进和优化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1 网络性能测试指标网络性能测试指标是衡量移动终端性能和用户满意度的基础。
常用的指标包括:下载速度、延迟、丢包率、带宽、信号强度等。
通过测量这些指标,我们可以评估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质量,并进行优化。
1.2 测试方法和工具为了准确地评估移动终端的网络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和工具。
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模拟器或真实设备进行测试,并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移动终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并找出优化的空间。
1.3 测试场景和数据集为了模拟真实世界的网络环境,研究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测试数据集,并针对特定的测试场景进行分析。
例如,室内环境、城市环境、高速公路等。
这些数据集和场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移动终端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移动终端网络性能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移动终端网络性能优化技术旨在提高移动终端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减少延迟和丢包等问题,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1 网络协议优化优化网络协议是提高移动终端网络性能的关键。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和优化TCP、UDP等传输协议,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减少数据丢失,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质量。
2.2 算法优化算法优化是提高移动终端网络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移动TD宽带互联网终端测试_WALN_厂商_手机型号_结果_20110321

7.3.3
当存在多个已连接的可 业务启动时的 用网络时,设定网络选 优选(2) 择的优先级为 WLAN>TD
7.3.4
WLAN功能关闭或无可 业务启动时的 用WLAN接入点时,使 优选(3) 用蜂窝网络。
7.3.5
在当前WLAN接入点信 业务使用时的 号较差的情况下,重选 1. 打开SSID不同的三个信任接入点 优选(1)不同 到SSID和加密方式都不 AP1、AP2、AP3 SSID的WLAN 同的其它WLAN接入 2. 使用的下载工具能自动重连。 之间。 点,
1. 终端WLAN通信开关已经正常打 开。 2. 打开SSID是CMCC的AP1。 3. 打开SSID不是CMCC/CMCCEDU的AP2(自定义信任接入点)
7.2.4.2
手动搜索
测试终端WLAN对接入 点的手动搜索功能
1. 终端WLAN通信开关处于开启状 态。 2. 关闭终端飞行模式。 3. 打开AP1,将其ssid设置为隐 藏; 1. 终端WLAN通信开关开启 2. 打开SSID不是CMCC/CMCCEDU的AP1(自定义信任接入点) 。 3. 打开SSID不是CMCC/CMCCEDU的AP2(未知接入点) 1. 终端WLAN通信开关关闭; 2. 打开SSID不是CMCC/CMCCEUD的AP1(自定义信任接入 点);
7.2.5.1
自动连接
测试终端对WLAN的自 动连接功能
7.2.5.2
自动连接开关
测试终端对WLAN的自 动连接开关功能
1. 终端WLAN通信开关已经正常打 开。 测试终端对WLAN的手 动连接功能 2. 打开SSID不是CMCC/CMCCEDU的AP1(未知接入点),AP3 为非开放模式,且连接AP3后无需 PORTAL认证或设置代理就能连接 公网。
《面向金属材质外壳的5G移动终端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范文

《面向金属材质外壳的5G移动终端天线的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中,天线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然而,金属材质外壳的移动终端设备在天线设计上存在诸多挑战,如金属材质对电磁波的屏蔽效应、天线与金属外壳的整合问题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款适用于金属材质外壳的5G移动终端天线,以提高其通信性能和用户体验。
二、金属材质外壳对天线的影响金属材质外壳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机械强度,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中。
然而,金属材质对外界电磁波具有一定的屏蔽效应,这给天线设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具体而言,金属外壳会阻挡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导致信号衰减、通信质量下降等问题。
此外,金属外壳与天线的整合问题也是设计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三、天线设计的研究针对金属材质外壳对天线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线设计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用合适的天线类型和结构根据5G通信的技术要求和金属外壳的特性,选用合适的天线类型和结构是关键。
本文采用了一种具有高辐射效率、低剖面、小型化的天线结构,以适应金属材质外壳的特殊需求。
2. 优化天线布局和尺寸在天线布局和尺寸的优化方面,本文采用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建立精确的电磁仿真模型,对天线的布局和尺寸进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性能表现。
3. 考虑金属外壳的屏蔽效应针对金属外壳对电磁波的屏蔽效应,本文在天线设计中采用了屏蔽罩、导流槽等措施,以减小金属外壳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天线与金属外壳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实现天线的有效辐射和接收。
四、设计实施与测试根据上述研究方案,本文设计了一款面向金属材质外壳的5G 移动终端天线。
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电磁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对天线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具体而言,我们通过建立精确的电磁仿真模型,对天线的方向性、增益、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预测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3月22日
第 14 页
OTA 新入网测试要求
– 自2011年8月16日起,所有移动终端入网均需进行完整天 线性能(OTA)部分的测试, 包括总辐射功率测试和总全向 灵敏度测试,测试均为判定项,但考虑厂家的技术研发 难度给出一定的缓冲期,缓冲期内暂为参考项。
• 对于语音终端不仅要求在模拟人头旁边进行测试,还要求在模拟 人头+人手旁边进行测试; • 对于数据终端要求只进行自由空间的测试。
2012年3月22日
第 24 页
问题分析
• 厂商对人头加人手测试状态不了解
– 人头+人手测试状态是为了评估移动电话机真实使用状 态下人头和人手对终端辐射和接受性能的影响; –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是SPEAG公司生产的固体头手 模型
2012年3月22日 第 18 页
OTA测试依据标准
– 原标准 YD/T 1484-2006 《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 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变更为YD/T 1484-2011 《移动 台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 增加了笔记本配置时的测试要求 • 增加了人手模型相关测试要求
Azimuth = -10.0 Elevation = 63.0 Roll = 20.8
34 Z 28 Y Pow 12
第7页
TIRP 测试 • 通过控制EUT的位 置,每15度一个步 进,测量各点的有 效辐射功率EIRP, 通过积分计算球面 上的平均值
第2页
OTA 测试必要性
• 数字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可接受 的,稳定的通信性能做支撑; • 无线通信设备的物理层射频性能对于其整机的性 能至关重要,
– 设备依靠物理层的射频性能来保持与其它设备的“通话” – 如果处于无线通信两端的任何一个设备不能够听到对 方的”通话“的话,通话就会中断;
WCDMA
cdma 2000
2012年3月22日
第 21 页
• 固话/数据卡限值要求(总辐射功率TIRP)
频段 CDMA 1X GPRS 900 GPRS 1800 TD-SCDMA WCDMA cdma 2000 EVDO 测试状态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 限值要求 ≧18dBm ≧24dBm ≧23dBm ≧17dBm ≧17dBm ≧18dBm
104 102 100 98 96
104 102 100 98 96 94
X
X
Y
GSM 900 FS TIS
2012年3月22日
DCS 1800 FS TIS
第 13 页
OTA 入网测试介绍
– 自2008年8月1日起,移动终端入网需进行天线性能(OTA) 部分的总辐射功率测试,为了适当降低企业的技术研发 难度,以上总辐射功率仅要求在自由空间下进行测试,且结 果为参考项; – 2010年8月1日开始, TD-SCDMA终端的天线性能开始强 制性测试, 包括总辐射功率测试和总全向灵敏度测试, TD-SCDMA的测试要求在模拟人头旁边进行测试, 且为 判定项。
2012年3月22日
第8页
TIRP 测试
Spectrum Analyzer
Universal Radio Communication Tester
Measurement Signal Path
Mobile Phone
Relay Switch Unit Receive Antenna Communication Antenna on MAPS Communication Path GPIB-Bus Fiber Optics for MAPS system MAPS Controller
– YD/T 1977-2009《2GHz TD-SCDMA移动台空间射频辐 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 YD/T 1978-2009《2GHz WCDMA移动台空间射频辐射 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2012年3月22日
第 19 页
• 移动电话机限值要求(总辐射功率TIRP)
2012年3月22日
第 22 页
• 移动电话机限值要求(总全向灵敏度TIRS)
频段 CDMA 1X GSM 900 GSM 1800 TD-SCDMA WCDMA cdma 2000 EVDO 测试状态 人头模型 人头模型 人头模型 人头模型 人头模型 自由空间 限值要求 ≤ -96dBm ≤-94dBm ≤ -96.5dBm ≤ -100dBm ≤ -100dBm ≤ -100dBm
2012年3月22日
第 16 页
测试信道
• 所有的测试都只在相应频段的最高信道执行:
制式 GSM /DCS CDMA WCDMA TD-SCDMA TD F 9496 cdma2000 EVDO 777 信道 124/885 777 9888/10838 TD A 10121
频段 GSM 900 ≧18.5dBm 翻盖机比人头模型下测试结果恶化 人头+人手模型 ﹤6dB;其它机型﹤8dB 人头模型 ≧19dBm GSM 1800 翻盖机比人头模型下测试结果恶化 人头+人手模型 ﹤4dB;其它机型﹤6dB 人头模型 ≧13dBm CDMA 1X 翻盖机比人头模型下测试结果恶化 人头+人手模型 ﹤6dB;其它机型﹤8dB 测试状态 人头模型 限值要求
第4页
OTA 测试必要性
– 天线性能是终端整机质量的重要标志; – 自2010年始, 国内外发生了多次”天线门”事件, 使得消费 者对于终端天线性能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 CCSA标准领先全球推出了人手模型下的测试方法及限值 要求; – 中国处于3G建设的时期, 终端天线性能的提升将大大降 低运营商的布网成本, 据中国移动统计, 在入网实施TDSCDMA的强制性测试后, 随着终端天线性能的提升, 其布 网成本节省了约24%. – 据中国移动的实际应用数据分析,天线性能提升3dB, 可将 终端的掉话率由标准的50次提升到30次, 网络边缘的数据 下载速率提升超过50%, 将显著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减少用户的投诉.
2012年3月22日 第5页
OTA 测试介绍
OTA-Over The Air(空中性能测试),与传导 测试相对应,空间三维测量,从射频辐射功率和 接收机性能两方面考量: TIRP-Total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总辐射功 率 TIRS-Total Isotropic Radiated Sensitivity总全 向灵敏度
2012年3月22日
第6页
Total
OTA 测试介绍
• 指标衡量了移动台与基站 之间的实际连接情况。 • 基于空中接口的测试,模 拟真实使用状态。 • 采用三维测量,评估盲点 和功率分布。 • 考虑使用者对EUT的影 响。考虑了人头模型以及 人头+人手模型下的测 试。
2012年3月22日
2012年3月22日
第3页
OTA 测试必要性
• 移动台辐射性能-体积日益变小,功能日益多样 化(wifi,GPS,照相机等等)-辐射和接收性 能折中 • 终端话音质量差,中断通话,造成用户满意度下 降 • 接收机的带内噪声或发射机的杂散信号干扰接收 机性能
2012年3月22日
2012年3月22日
第9页
TIRP 测试
Total
Azimuth = -10.0 Elevation = 63.0 Roll = 20.8 34 Z 28 Power (dBm) Y
Power (dBm) Azimuth = 74.3 Elevation = 84.3 Roll = -39.8
2012年3月22日
第 12 页
TIRS 测试
Total
Azimuth = 138.7 Elevation = -55.1 Roll = -57.3 110 Z 108 106 P o w er (d Bm )
Total
Azimuth = -4.0 Elevation = 19.4 Roll = 40.6 110 Y 108 106 P o w er (d Bm ) Z
2012年3月22日
第 17 页
入网测试出现的问题
• • • • 厂家对测试标准及限值的咨询很多; 厂家对人头+人手测试状态不了解; 总辐射功率(TIRP)不合格; 个别终端加人手后性能下降太大 ,整改不 知从何入手; • 总接收灵敏度(TIRS)不合格较多; • 部分进网检验样品存在未安装天线,天线 焊接不牢,某些频段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无法测试等现象。
Universal Radio Communication Tester
Measurement Signal Path
Mobile Phone
Relay Switch Unit Transmit Antenna Communication RX Antenna on MAPS Communication Return Path GPIB-Bus Fiber Optics for MAPS system MAPS Controller
移动终端天线进网检验及问题 分析
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zhangxiao@ 张 霄
2012年3月22日 第1页
内容简介
• • • • • OTA测试的必要性 OTA 测试方法简介 OTA入网测试现状 OTA入网测试出现的问题 问题分析
2012年3月22日
Total
32 Z 30 28 26 24 22 20 18
24
Y
X
20
X
16 12
16
GSM 900 FS TRP
DCS 1800 FS 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