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课件

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课件
割据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 成
1924—1927年,在国民党的领导下 国共两党合作,开展了以国民革命军(主 要是国民党军队)为中坚力量的轰轰烈烈 的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大革命运 动。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地推进时,蒋介 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 至此失败。
血的教训告诉共产党:
只有独立掌握武装力量, 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根据地建设
目的
•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提高根据地农村生产力水平,保障农民 生活和革命战争军需。
内容
•农业生产第一位;
•开展互助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性; •兴办军需、民用工业。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队构成
•南昌起义时的国民革命军(朱德、陈毅 一支); •湘南的工农武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革命军(毛泽东 领导)
•选举毛泽东为历史中央政府主席,朱 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土地革命
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 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
•农民: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分得土地;生 活上得到保证。
•中共与中国革命:农民 积极开展农业生产 与支持革命战争,根据地得到巩固。
城市中心论开始被否定, 中共开始领导军队进入农村, 以农村为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
井冈山的星火
•通过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工农革命政 权建设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 “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928年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 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巩固与扩大。 •毛泽东通过《中》《井》《星》三篇文 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明中国 革命的正确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
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直接原因是(A )
A.毛泽东的井冈山星火已发展为燎原之势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立 C.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 D.土地革命的开展
7.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中共处于幼
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缺乏群众支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南 昌 起 义
贺龙
刘伯承
叶挺
周恩来
朱 德
用南 的昌 迫起 击义 炮部

南昌起义部队用的重机枪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七会议旧址
瞿秋白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1927年的毛泽东
安源部署秋收起义旧址
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
长沙
修水 铜鼓
文家市
毛 进攻泽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
安源

三湾改编
收 起
三湾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 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 工农红军第四军。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
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 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
2.实践:
各地共产党人纷纷领导武装起义,并先后走上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 十多块革命根据地。
思考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中国执行了一条怎 样的革命道路?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俄国人的道路)
思考2:这条道路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为什么? 不适合中国国情 思考3: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井冈出会师
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①背景: 秋收起义中,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 大,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 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北 伐 战 争
1926
主 要 吴佩孚、孙传芳 对 张作霖三派军阀 象 分 兵 主战场:湖南、湖北 三 先锋:叶挺独立团 路 胜 利 从珠江流域推进 进 到长江流域 军
蒋介石 建立 “四一二” 南京 政变 国民 政府 国民 结果 革命 失败 1927
标志国 民党专 制统治 的建立
宁汉 合流
1927
掌握 武汉 汪精卫 “七一五” 国民 政府 政变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 些地方存在? 它们大多位于地势险要处,易守难攻;这些地区一般 物产都较为丰富,便于筹粮筹款;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 益,并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如土地革命),因而得到了农 民的广泛支持,使得革命政权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并稳固 下来。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6 人教版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6 人教版
争,根据地得到巩固。
革命根据地宣传土地革命的宣传标语
苏 维 埃 政 府 发 给 农 民 的 土 地 证 书
贺龙 周恩来
叶挺
朱德Leabharlann 刘伯承领导秋收起义的 秋收起义总指挥
毛泽东 卢德铭
张太雷
叶挺
叶剑英
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朱德
方志敏 邵式平
吴光浩、潘忠汝、许继慎、徐向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贺龙 周逸群 彭德怀 滕代远 黄公略
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广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 张运逸 韦拔群
彭湃
中193华1年苏11维月埃,第在瑞一金次召全开国了中代华表苏大维会埃正全 在进行选举 国代表大会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工农武装割据 PPT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 PPT课件

为何选择井冈山?
客观方面: 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地处湘赣边界,敌人力量薄弱
“井冈双雄”
袁文才
王佐
两人皆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客籍人。受到当地豪 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被迫上井冈,多次反 “进剿” 成功,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 首领。
毛泽东在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在 1927年2月来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当地的妇女 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 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 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 月,知道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 王”——土匪盘踞。”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朱本良
《毛泽东年谱》(上卷)记载,
• 1927年7月,毛泽东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第34次会议,在讨论湖南问题时,他在发言中, 就主张“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 基础”。
• 8月,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在讨 论湖南秋收暴动时,毛泽东提出:“要在湘南形 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 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 应上山。”

工农武装割据PPT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PPT课件
新课引入
工农武装割据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 乱,屠杀中国共产党。
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乱, 屠杀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给共产党人什么教训?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①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北伐军共有8个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长李济深,各军军长均为国民党人。
4.结果:土地革命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
活上得到了保证,为了保证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 生产。
结合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得到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成果,积极参加革命
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为他们谋利益,革命积极性高涨。这使红军在于国民党的 斗争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2.井冈山会师:
①背景:
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的革命军在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损失惨重,朱德、陈毅 率领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
②会师:
1928年春,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湘南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 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③作用:
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壮大。
井冈山会师
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七会议 1.目的: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时间、地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3.内容: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4.意义: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秋收起义
背景:八七会议上决定进行秋 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ppt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ppt课件

中农
20%
15%
贫农
60%
5%
雇农、手工业者 13%
0%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 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1、毛泽东这一认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深受剥 削和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革命最忠实、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国各地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反动势力在城市比较强大,在 农村相对薄弱,使革命力量可以在农村立足。
张太雷
叶挺
叶剑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人物:朱德、陈毅、毛泽东 军队组成:
工农革命军、中南国昌起工义农的红部军分军第队四、军湘南的部分武装
为建立根据地进 行了那些活动?
开展游击战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
6%
80%
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 大革命失败
课堂小结
召开八七会议,确 定了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总方针
发动武装起义,反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 屠杀政策
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把革命力量转 向农村,开辟 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
毛泽东提出 “工农武装 割据”的理 论
消灭……,变……为……
1、土地革命
2、内容:打……,分……,废除……
3、作用:A、满足了……,调动了……,保 证了……。
B、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经济上……
2、经济建设
生活上……。为了……而…… 1、目的: 2、内容: 3、作用:
贺龙 周恩来
叶挺
朱德

2.5.2工农武装割据课件(16张PPT)

2.5.2工农武装割据课件(16张PPT)

大都建在南方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 够在这些地方存在?
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 益,实行正确政策(土 地革命) 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漫画透 析
同学们,这幅漫画反映了 怎样的一种社会情况呢?
六、土地革命
(1)背景: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目的: (3)内容: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一、南昌起义
1、起义时间和地点: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2、领导人: 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刘伯承 3、历史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 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瞿秋白主持
目的: 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内容: A、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 正确的道路,点燃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 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 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 识,从地理位置、自然 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 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 共同特点。 各省交界处(远离城市), 地势险要处;
工农武装割 据
“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指的是什么?
“孵出小鸡”又是指的是什么?
1927年4月12日,蒋介 石发动反革命叛变,屠杀 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 发动反革命叛变,屠杀中 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国民革命运动宣告失败!
共产党的革命该往哪里去? “孵出小鸡”指的又是什么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
2.八七会议
①目的 ②时间地点
③主要内容
a思想转变
A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 起义的方针。 B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 政权”的重要论断。 ④意义
A总结失败教训,结束陈独秀错误 路线,确定……的方针。给中共指 明了新出路。 B中国革命由……
版权所有
②群众基础较好,敌人力量薄弱。
版权所有
③农产品丰富,便于筹措给养。 “天时”指什么?
革命军南下广东,损 ①背景 失惨重。说明什么? ②会师 1928年春
南昌起义余部 湘南农民武装
井冈山工农革命军
③意义
版权所有
c割据力量壮大
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①时间人物
d思想提出
②含义
③内容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 ④发展 各地共产党人……
e割据扩大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 色革命道路。
版权所有
阅读课本P59页材料,回答课本问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 地理位置:分布在各省交界处,远离大城市。 自然环境:山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能在这些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原因? ①军阀割据分裂,混战不断。 ②群众基础比较好。 ③中共掌握武装力量--红军。 ④共产党的组织和正确领导。 ⑤地势险要,物产丰富。
版权所有
2.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政治)
①时间、地点 1931年,江西瑞金 ②名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③性质 工农民主政权
④产生方式 民主选举意义:提高了工农群众参政积极性, 为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是 以后新中国国体、政体的雏形。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版权所有
大革命失败给共产党人什么教 训?
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 入国民党。 ①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北伐军共有8个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长 李济深,各军军长均为国民党人。 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北伐战争中,中共开展的主要工作是领导工 农运动,支持北伐。 ③必须开展武装起义。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1.南昌起义
①时间地点 (为什么选择南昌?)
1.军事:南昌当时敌人力量不强,更容易成功。 2.地理:位于宁汉之间,起义后可直接南下广东。
②领导人 (主要是黄埔军人,主力是国民革命军)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③起义目的 唤醒广大人民。 武装反抗…第一枪 ④意义 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 建军节
版权所有
思考:根据地主要 活动有哪些?
经济:土地改革 政治:建立苏维埃政府 军事:反围剿斗争
1.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经济)
①背景 农民….,地主和富农 ②目的 ③措施 废除…,没收…,分配 原则:
版权所有
④意义 阅读P60页材料,回答问题。 土改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版权所有
中国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 破坏,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 党员由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 减至1万人,党的活动被迫转 入地下。 ——摘自《中国共产 党战略策略》 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 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秋收起义
①时间地点
②领导人
(主力是工人、 农民) 毛泽东:“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 动。” ③重大转向 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④意义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版权所有
b尝试实践
思考:选择井冈山作为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原因?
①四县交界,地势险要。
版权所有
土改前:农民没有土地或少量贫瘠土地,依 靠租地生活,由于苛捐杂税沉重,农民生活 异常困苦。土改后:分田分地满足了农民要 求,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生活得到保障,重 新获得生活的尊严。 意义 百姓踊跃参军告诉我们:
农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为他们谋利益, 革命积极性高涨。这使红军在与国民党斗争 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