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课件

合集下载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
血雨腥风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星火燎原
一、血雨腥风
钱兆鹏,金华人,中共 党员,1927年6月被国民党 反动派逮捕,8月惨遭枪杀, 年仅20岁。
党员由6万多人减至1万 多人;党领导的工农运动 也受到严重摧残,全国有 组织的工人由300万下降到 3万。
阅读课文P46-47内容,小组合作绘出下列事件的年代尺。
提出什么思想?
四、星火燎原
鄂豫皖革命 根据地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
命根据地
思考课文P47
图2—37第一个问题?
湘赣革命 根据地
第一个
左右江革命 根据地
闽浙赣革 命根据地
赣南闽西 中央革命 根据地
最大
彭湃 海陆丰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罗咳
……
正式凭借这种“红米饭,南瓜粥”酿造的井冈山精神,
中国革命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的定气信势念,走、向艰胜苦利奋。 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五、课堂小结
政治上:制定正确方针 军事上:独立领导武装起义 实践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Bibliotek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1927.8.7
二、山重水复
1927,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武装起义
两次武装起义共同点? 怎么办?
三、柳岸花明 (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完成问题)
为何选择农 村?
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为什么要开 展土地革命?
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分了 土地的农民义无反顾地把自己 的子弟送上战场。据统计,江 西兴国县当时共21万人,参军 作战的就有5万人。

精选 《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历史图表完整教学课件PPT

精选 《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历史图表完整教学课件PPT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长征
知识点图表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敌我

10万 4万
一 1930年 20万 3万
至 四
至1933年
30万 3万

50万 7万


50万 8万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避敌主力 〔前三次〕 诱敌深入 成
周恩来
集中优势 功
朱德
各个击破
〔第四次〕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知识点图表
路线 会师 意义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 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 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短暂休整后,红军继续北 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了高耸人云、白雪皑 皑的大雪山,走过了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突 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 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 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 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失 利
知识点图表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
原因 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
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战略 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冲破 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只剩下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 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 的新局面

微课——《工农武装割据》(微课) 课件

微课——《工农武装割据》(微课) 课件

2.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 的土地分给农民;在分配时,实行抽多补 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版权所有
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土地,生活得到保证。
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版权所有
星火燎原: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创建
鄂豫皖革命 根据地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 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 命根据地 赣南闽西 中央革命 根据地 最大 彭湃 海陆丰
分布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南方→ 大革命的影响主要集中 在南方,南方有着良好 的群众基础 ②几省的交界处→ 便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 而且能扩大自身影响 ③主要在偏僻山区→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有地形优势
湘赣边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 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 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 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 在文家市对起义军讲话) 版权所有 ——摘自《秋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版权所有
一、血雨腥风—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 大的摧残。中国共产党组织上遭到 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及其领袖 被杀害。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 退党甚至叛变自首,党员由大革命 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多人,党 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领导的工 农运动也受到严重摧残,全国有组 织的工人由300万下降到3万,各 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 落。 ——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
湘赣革命 根据地
第一个 左右江革命 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ppt(微课) 岳麓版

工农武装割据ppt(微课) 岳麓版
1930李立三《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 的条件》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 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 的观念。”
一场关于革命道路的争论
坚持“农村中心论”
1927瞿秋白认为,革命不应该进攻敌人的 中心城市,而应该在各省农村发动武装 斗争。 1930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 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 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 要以乡村为中心。”
再探:为何选择农村?
1、经济方面:
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物产丰富,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力更生 2、政治方面: 农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革命性强
农村里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北伐后群众基础好,有利于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3、思想方面: 革命思想得到一定传播
选择农村的“后续”
• 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 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 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 胜仗。”
为何选择井冈山?
客观方面: 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地处湘赣边界,敌人力量薄弱
“井冈双雄”
袁文才
王佐
两人皆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客籍人。受到当地豪 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被迫上井冈,多次反 “进剿” 成功,成为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 首领。
毛泽东在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在 1927年2月来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当地的妇女 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受国民党追 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 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 月,知道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 王”——土匪盘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朱本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5 人教版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5 人教版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 成
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 惨痛教训是什么?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 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一、工农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为什么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 ①时间: 1927年8月1日 军队的的建军纪念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 ②领导人: 朱德、刘伯承
④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 群众基础好。
八七会议旧址内景
瞿 秋 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概况:
④意义:打响第一枪,诞生人民军队
2、“八七”会议
时间地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的报告》 ②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内容: ③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④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 ⑤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 想
思考:为什么说“八七”会议给党指明了 意义: 给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 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 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献?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的的建立 (1931. 瑞金 )
思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 政权?
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
为什么要开展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的路线是什么? 土地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PPT课件
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直接原因是(A )
A.毛泽东的井冈山星火已发展为燎原之势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立 C.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 D.土地革命的开展
7.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中共处于幼
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缺乏群众支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南 昌 起 义
贺龙
刘伯承
叶挺
周恩来
朱 德
用南 的昌 迫起 击义 炮部

南昌起义部队用的重机枪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七会议旧址
瞿秋白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1927年的毛泽东
安源部署秋收起义旧址
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
长沙
修水 铜鼓
文家市
毛 进攻泽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
安源

三湾改编
收 起
三湾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
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 个革命根据地的因素。 ①位于湘赣边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④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群众基础好。
四、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 毅率领南昌起义军的一部 分和湘南农军,历尽艰险, 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 军胜利会师。
大都建在南方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 够在这些地方存在?
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 益,实行正确政策(土 地革命) 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漫画透 析
同学们,这幅漫画反映了 怎样的一种社会情况呢?
六、土地革命
(1)背景: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目的: (3)内容: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 正确的道路,点燃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 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 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 识,从地理位置、自然 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 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 共同特点。 各省交界处(远离城市), 地势险要处;
一、南昌起义
1、起义时间和地点: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2、领导人: 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刘伯承 3、历史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 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瞿秋白主持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精选)共27页PPT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精选)共27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训:(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 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 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一 个革命根据地的因素。 ①位于湘赣边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④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群众基础好。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 毅率领南昌起义军的一部 分和湘南农军,历尽艰险, 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 军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的精神是什么?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包括什么内容?
A、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和主 要内容)
B、武装斗争(是进行AC的最强有力工具) C、革命根据地(是进行AB的基础和依托)
仔细观察书P59,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地图,结合所学 知识,从地理位置、自 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 些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 的共同特点。 2.想一想,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 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
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1、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有何突出特点?
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
1、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必须开展武装起义
2、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1927年8、1 (1)南昌起义:时间 意义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内容:
打响了武 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 周恩来、贺龙、 派的第一 领导 人 枪;中共 叶挺、朱德、 领导的人 刘伯承 民军队诞 生
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交界地带的农村地区,远离大城市。
自然环境:山区(崇山峻岭)易守难攻
2、能在这些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原因? ⑴、这些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深受革命洗礼,群众基础比较好,有 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⑵、这些根据地多处于几省交界地带,国民党的防统治因交界的特 殊环境而相对薄弱,便于革命力量站稳脚跟并与国民党势力周旋, 同时也有利于革命力量筹粮筹款。 ⑶、山区或湖、河地形,便利于革命力量灵活机动进行政治、军事 斗争。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 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江月》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3)湘赣边秋收起义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秋收起义之后的教训??
领导秋收起义的
毛泽东
秋收起义总指挥 卢德铭
秋收起义:
(1)时间: 1927年9月 (2)领导人:毛泽东 (3)地点: 湘赣边界
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文家市决策(改向山区) 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改向敌人防守薄弱 (4)结果: 的山区进军。 (5)影响: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 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3)内容: (4)影响:
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小结
南昌打响第一枪; 朱德率领队伍走, 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 闹的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
工农武装割据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快速浏览课本P58-60 思考: 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背 景是什么? 2. 是怎样建立与发展革命根据地的 ?
1927年4月12日,蒋介 石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 中国共产党。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 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 国共产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