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历史)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历史)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历史)教学设计

工农武装割据(历史)教学设计

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难点: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由此,引入新课。

一工农武装起义学生阅读课文工农武装起义一目,了解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填写下面的表格:起义时间领导人特点意义以及教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通过展示有关八七会议三大起义的历史图片以及动画《秋收起义》,加深学生对此四个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

并引导学生总结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二井冈山的星火演示动画《秋收起义军进军井冈山》,引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讲解。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以及扩大的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存在?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反革命势力在农村较薄弱,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发生发展;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南方的革命群众基础有较好;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利于红色政权的发展;三大起义后,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在分析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

读本目的小字部分,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分析国情,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

这一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

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通过演示动画《-年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学生在直观上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状况。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粉碎三次围剿的作战方针,和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即可。

四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引导学生从中国民主革命的目的革命对象分析土地革命路线的正确性。

出示材料: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什么是正确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同盟

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变革土地制度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基本任务。

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才能充分发动农民,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才能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小结由学生概况本课的中心内容。

三年科学上册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科学上册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看到了什么》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上教材的第一课。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大树为观察对象,以一个初学科学观察学生的一般发展过程为线,通过几个依次递进的结构活动,让学生经历并体验一次科学观察活动方法及其意义的过程,为后续科学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本课也是植物单元的起始课。植物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事物,大树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体。对大树的观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关于这棵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方面的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树看做一个生命体。教科书表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看照片只能获取有限的信息;回忆看到过的事实,能够丰富我们的信息;实地观察能够获取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希望学生在与看图片的对比过程中,体会到实地观察与从图片上看对信息的获得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大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简单了解树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4、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从图片中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2、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各种科学方法观察这棵树 教学难点:尝试用感观感知树 四、教学准备 1、物色校园中或校园周围可供学生观察的大树,教师课前实地看一下,考虑活动中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加以预防。 2、准备一些观察活动中学生可能需要使用到的观察工具。 3、教学PPT,人体器官图(或者是课前简笔画)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看到了什么(图片上的大树) 1、谈话:同学们,在校园里、在路上、在公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大树,你有没有仔细地去看过它们?有没有想过要去仔细地看看大树? 2、(PPT展示),仔细看看图上的大树,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比比谁看得仔细说得多。 学生看教师投影图,说说所看到的相关信息,比比谁说得多。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最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学设计说明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专制迈向顶峰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时期,明朝君权的加强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描述明朝君权加强的种种措施,并引导学生探究出现的原因。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比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考模式。课标精解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明朝加强君权的原因。 教材分析 知识与能力: 明朝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设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通过对“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权的权力”的探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编排历史剧,加深学生对八股取士危害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开始。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而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朝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设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通过对“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权的权力”的探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编排历史剧,加深学生对八股取士危害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教学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概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教学过程】 导入:引用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化了一个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又一个“春天”,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板书)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时间:1978年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内容和影响)(板书) 这次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实行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板书) (1)对内----改革: ①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的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②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外----开放:(板书) ①开放的历程: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②对外开放(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作用):(板书) 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 ————“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生活用品的变化”、“休闲方式的变化” 4、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意义(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学力自测】 一、选择题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步入春天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改革开放b.经济建设c.发展农业d.发展民主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的伟大创造有() a.民主法制建设加速发展b.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案 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 1-1什么叫机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机械: 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 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 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 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三、拓展活动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完整word版)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民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之一.docx

民国时期的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 17 课民国时期的文化(二) ——文学和艺术 张家口市一中高级教师杨润平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把课本内容与旧有知识联系起来,了解民国时期文学和艺术 发展的概貌。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文学艺术革命不断发展,涌现出一些著名文学家、艺术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 2.了解无产阶级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伟大成就。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指明了文艺为人民,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历史文献。 3.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有:(1) 文艺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翼作家联盟。(2)人物和作品:鲁迅杂文、郭沫若历史剧、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样子》和《四世同堂》。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赵树理、丁玲、周立波。 (3)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延安文艺座谈会。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效果分析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分辨和鉴赏能力。 教学建议 1.以文学为重点,其中又侧重鲁迅杂文和郭沫若的历史剧。 2.难点是如何使学生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要内容和伟大历史作用。 3.文学部分设计为谈话法,边讲边忆边讨论,在和谐气氛中施教。音乐与美术调动 直观教学手段,课上欣赏。补充京剧和解放区文艺。 4,准备: (1) 鲁迅像; (2)《屈原》、《子夜》、《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录像片段,总计不超过10 分钟。或准备原书。(3)准备《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录音带。(4)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作品各一幅。(5)如有条件,可将(3) 、(4) 都编入录像。 板书设计 民国时期的文化(二)——文学和艺术 一、文艺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 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小刀1把,回形针10 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

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 改为 “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 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 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 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 行“预测”、“理”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 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顾建英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是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前必需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相对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特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有以下问题:1.随意性:在教学之前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历史教师不理解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认为讲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达到了教学目标。2.虚假性:教学目标仅作为教案中的一种备查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操作,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形同虚设。3.单一性:制定了基础知识目标和基本技能目标,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错误性:主要指目标的表述。以教育目的代替教学目标,如“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行为主体以教师代替学生等。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5.超越性:制定了很多教学目标,但有些目标超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实际上无法达到。6.机械性:指在具体的教学中执行教学目标过死,教学就是机械展开教案,忽视了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因素。 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使得教学目标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教学失去了明确的标准,导致了教学的肤浅、低效和失控,也给教学的测量和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能训练的历史能力体系。 1、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 从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上看,《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高度统一和关联的。前者都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后者按模块先综述其课程目标,然后通过“内容标准——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史论共享”四个栏目,具体解读和阐释每个专题的内容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这一“标”和“本”,唯有如此,新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以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三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9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大全

教学计划 1 2 一、教材分析: 3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 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4 5 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 6 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7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 8 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 9 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 的心理基础。 10 11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 12 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 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 13 14 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15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 16 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 17 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 18 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 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19 20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 21 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 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 22 23 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

历史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南票区金星中学谷宏亮 课程标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要求同学们能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包括五节必讲课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列强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深渊的侵略史;仁人志士一次次奋起救国,上下求索的抗争史。 《五四爱国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继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的斗争相继失败之后的一只新兴力量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进行的不屈的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同时,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使五四运动成为了一场具有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的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维能力。 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使学生感知五四运功的情景,理解当时的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五四运动的意义。 采用情景导入法,教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的历史运用联想比较法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五四运动的爆发的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爱国青年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本课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为什么上海能取代北京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通过了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影视资料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授本科过程中要使学

历史教学设计

《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王春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和影响,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为立足点,以史导论,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通过深人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教学难点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正确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影响。【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 二、讲授新课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 学习这一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北宋形势图》讲清,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

的五代十国范围,并未统一全国,当时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讲述此节内容时要注意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首先,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扩大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再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两者都由皇帝直接管辖。保证了军权从属于皇帝。同时让统兵的将帅定期调动,互换防区,避免将帅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小的集团。 (2)中央:削弱相权,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项措施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利:进一步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使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弊: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之间互不了解情况,运转不灵,故制定政策时往往脱离实际,政府效率低下。 (3)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项措施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利: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弊:造成地方贫困。 3.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教师设问: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央集权制度)回顾已学过的内容归纳我国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史。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第5课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新课程培训Ls0744025) 第一部分: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本课属于高中历史必修三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单元(章节):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5.学时数:45 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 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了解了伯利克里鼎盛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状况,知道了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高一必修一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学习中,认识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些都为学生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生通过高一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素养,但本课涉及哲学问题,较为抽象,就必需要将学习内容通俗化、形象化,并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与现实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热情,感受历史科的魅力。 2.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把“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不断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等列入此次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学习,逐渐“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目标内容 1.基础性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并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2.发展性目标 一方面通过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对比,儒家和智者学派的对比等学习,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学生不仅养成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加深对今天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尤其是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的准备及课件的制作 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为主,兼采岳麓版教科书之长;收集关于“诡辩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有趣故事等。 2.其他 结合设计制作PPT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内容 本课的重点是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是本课的难点。 2.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讲故事、思考和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异同点和苏格拉底与孔子异同点的比较,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并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知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人的发现教学设计和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人的发现》教学设计和反思 集体备课资料《人的发现》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镇中学叶晓红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教研室吴金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阅读教材,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成就; 2.对比中世纪的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类精神觉醒的意义; 3.阅读文字材料,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学会分析与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知道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对比中世纪的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鉴赏

《蒙娜丽莎》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3.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鉴赏,阅读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与文字材料,感受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观念。 2.品读图文资料,感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并尝试发扬这一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难点:人文主义的内涵,文艺复兴的实质。 三、教学策略 以学为主,注重结构化、生活化和人文化、地图化,史料化、趣味化、个别化和协作化、方法化和情感化

集体备课资料《人的发现》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船寮镇中学叶晓红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教研室吴金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阅读教材,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成就; 2.对比中世纪的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类精神觉醒的意义; 3.阅读文字材料,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学会分析与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学会自主学习,知道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对比中世纪的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鉴赏《蒙娜丽莎》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此来完善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只有真正喜欢上了历史,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再辅以必要的方法,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关键词:教学实践初中历史课堂设计反思 一、课堂教学设计时的四点〃应该〃 1.1应该明确初屮历史教学的目的 首先,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感知历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综合等丿力史思维能力的关系。 其次,在教学中耍重视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等之间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丿力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系,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趋势。 1?2应该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

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天朝田亩制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编写活动剧本一三个农民谈《天朝H1亩制度》, 把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余产品的无奈用活动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其直观感受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平铺直述。 1?3应该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堂课中,无论设计多完善,也会有疏漏,无论教学多么成功,也难免有失误之举。如果每节课后,教师都能对自己 或别人的课认真进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多 种形式进行补救,取长补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1.4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 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怎样让学生学好历史 2. 1合理使用课本,掌握重难点知识

【K12学习】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纸》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纸》教 学设计及反思 《纸》一课教学设计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课,通过组织学生研究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透明度的性质,认识纸的各种用途,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和发展历史。按照教材的编写内容,教学核心内容的引入是从了解纸的广泛用途着手,在介绍纸的发展历史之后再让学生观察研究纸的性质,认识到现代造纸术给环境和资源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环保和节能教育。但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因为对纸的常规认识已经很普遍,而冲淡他们进一步研究纸的性质这一教学重点的兴趣,所以我这样设计了探究实验前的导入情境——我事先将课上能用到的学习资料分别用普通牛皮纸和带有塑料薄膜的牛皮纸分别包好,在上课前就把他们放在有明显水痕的桌角,并保证普通牛皮纸包装的纸包被水浸透。 师: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共同进行一项科学探究活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学习资料带给你们。哎?这纸包怎么都湿成这样啦!请前面这组同学快帮我把它们擦干净。 有几个同学分别用报纸、餐巾纸、卫生纸、普通纸、皱纹纸等帮忙擦拭。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乐于助人、遇事敢于表现自己的年龄阶段,当这个“意外”事件出现的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怎样解决问题的思考中,我再以朋友的身份请求帮助,他们立刻全力以赴,积极行动,而他们课前准备的纸制品也正在这时派上了用场、发挥了作用。此时,孩子们已经在自觉行为中开始了探索身边科学的研究活动,这个过程也是检验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评价点,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能得到被认可的满足和快乐,所以更能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学成果上体现出一举多得的功效。下面的思考和相关问题的提出就会越发显得顺理成章。 师:谢谢几位同学。刚才大家看到他们是用什么擦水的?怎么不用橡皮呀? 生:他们是用各种纸擦水的。因为纸能吸水,而橡皮不能。 师:这说明这些纸有什么性质呢? 生:说明纸有吸水性。 此处的提问进一步凝聚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在有效的教学语言中不露痕迹地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也让没有机会参与前一活动的同学继续关注下面的教学活动。当同学们听到老师用“橡皮和纸”进行吸水性比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可笑,甚至有些幼稚。但正是这样简单的问题才更

教师招聘-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复习题

《新课程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复习 一、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简答等 1、教学设计(P3) 答: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相关理论 ..,对参与教学活动的 ..和系统方法 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 ....。 .....的过程。简言之,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2、教学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P1) 答:一句话,它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由此而言,教学设计既是为教师服务,更是为学生服务的。 3、教学设计应当树立哪些基本理念?(P1-3) 答:一、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设计;二、使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彰显;三、努力增强学习者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四、有效地提高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效率。 4、如何理解“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P3) 答: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习者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强调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内部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它注重学习个别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习者的指导作用。 5、如何理解“教学设计强调关注对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P3) 答: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的,所以,它是以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换言之,教学设计不是以方法设问题,而应当是以问题设方法。 6、教学设计应具备哪些基本前提?(P4) 答:一、对学习需要的分析;二、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三、对学生的分析 7、学习需要(P4) 答:所谓“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业成就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也可以把它看做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8、对学习内容的分析(P4) 答:所谓“学习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确定应当“教什么”和“学什么”;同时,要分析和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确定“如何教”和“如何学”。概言之,也就是为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9、以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P5-6) 答:以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在这种情境支持下,师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模式。 10、以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P5) 答:以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一般包括:创设情境――问题生成――主动探究――成果交流――反馈延伸。 11、以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和适用(P5) 答:教师可以设计阶梯型、发散型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师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共同围绕有关问题进行辨析,交流,行动整合,探究反思。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有一定争议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教学内容。 12、以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P6)

圆周率的历史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周率的历史》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4-15页“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通过简单试验初步体验了圆周率和利用圆周率计算圆的周长之后安排了这个数学阅读内容,为学生展示了圆周率的研究简史,介绍了相关的圆周率的研究方法,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窥视数学文化发展史的窗户,为进一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今后中学的相关数学学习,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教材罗列了在圆周率研究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及方法,从古至今,涵盖中外,以圆周率的探索过程为主线,以体现圆周率的文化价值为主格调,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阅读来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在接触这部分内容之前,在“圆的周长”部分进行了简单的圆周率的测量试验研究时,部分同学已经了解了祖冲之的相关成就,然而对阿基米德和刘徽的成就知之甚少,对“投针试验”基本上没有听说过;另外,学生的了解一般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常识上,对于圆周率的计算研究方法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很少涉及。(经过简单调查,知道“祖冲之及其对圆周率的贡献的大约占90%,然而直到刘徽的割圆术的只有大约8%,听说过“投针试验”的人数为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圆周率的发展简史,感受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圆周率的研究史上的相关知识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和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搜集圆周率的相关资料、交流体验,培养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提高质疑、理解的能力。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体验数学研究方法发展的过程、极限思想、圆周率精确位数的现代价值等,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圆周率的历史”,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在阅读刘徽、祖冲之的相关成就时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让我们来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师:回忆一下,怎样计算一个圆的周长? 师:在计算圆的周长的时候,需要用到圆周率。说到圆周率,我们知道它是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固定的倍数关系,这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么复杂的一个数,它是怎么来的呢?是一个人研究的结果吗?都有哪些研究方法呢?人们什么时候就发现了圆周率?圆周率发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2013年2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5 观察、描述矿物(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电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