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ppt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管理》PPT课件

《非营利组织管理》PPT课件
欢迎关注:菜鸟社工号
(2)而自下而上的NGO中,“地球村”、 “北大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陕西省 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农家女百事通” 等一大批民间组织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媒体的宣传和国内外成功 NGO的示范作用是分不开的。
欢迎关注:菜鸟社工号
第二,由单独发展到策略联盟
欢迎关注:菜鸟社工号
(2)沙龙的形式。 例如,“绿色家园志愿者”每月举办一次环保方面的
沙龙;社会性别与发展协作者小组每月举办一次性别 与发展沙龙;一些在NGO工作的年轻人发起的NGO 沙龙等。
(3)网络的形式。 例如,“绿网”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全国各地的环保志
愿者有机联系起来;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网络和清华 大学的公益信息网为NGO提供了一个沟通与信息交流 的平台等。
麦克艾德姆在《概念的缘起,现在的问题,未 来的方向》
欢迎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菜鸟社工号
第二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8年的停滞期。 这一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已成立
的社团几乎停止了活动,也没有成立新的社团。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5年的恢复发展时
期。 这一阶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社会团体
欢迎关注:菜鸟社工号
第四,NGO的领导人由年老化到年轻化。 1995年之前,中国自下而上的NGO中,领导人年龄
普遍偏大,有的甚至在70岁左右,而30岁以下的领导 人几乎没有。 然而,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批非常年轻的NGO领导 人,他们大多大学毕业不久,年龄普遍在3O岁以下, 对NGO事业充满热清,富有创新与活力。这些新生代 领导人有的以往在学生社团工作过,并或多或少参与 过一些知名NGO的活动。掌握较多的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有的开始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的背景。

《非营利组织》课件

《非营利组织》课件

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
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 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
题或事件,因此具有公益性。
非营利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社 会捐赠、政府资助和部分经营性
收入,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特点
01
非营利组织的成员通常 具有公益心和志愿者精 神,积极参与组织的各 项活动。
创新与变革
数字化转型
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筹款效率和项目执行效果,例如通过在线平台 吸引更多捐赠者。
合作与联盟
与其他非营利组织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扩大影响力。
提高透明度
加强财务管理和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度。
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
01
非营利组织将更加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而非短期
可持续发展
定义与内涵
非营利组织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的过程中,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
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倡导公平、公正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注社区发展,为社区提供长期支持。
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实现长期目标,确保组织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 会福祉。
的成果。
技术驱动
02
随着科技的进步,非营利组织将更加依赖数字化工具和创新方
法来提高效率。
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03
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非营利组织将更加专注于解决这些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谢谢
THANKS
02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实 现社会公益,推动社会 进步和发展。
03
非营利组织通常具有自 主性和灵活性,能够快 速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 。

非营利组织管理通用课件

非营利组织管理通用课件
特点
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公 益性或互益性。
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社会团体
由会员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 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
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基金会
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 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照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民办非企业单位
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 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 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 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管理通 用课件
目 录
• 非营利组织概述 •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运营 •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 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与联盟 •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contents
01
非营利组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 益活动的非政府社会组织。
招募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招聘网站、学校和社区组织等途径招募志愿者, 确保来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选拔标准
制定明确的志愿者选拔标准,如服务热情、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 等,确保志愿者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
选拔流程
设立合理的选拔流程,包括简历筛选、面试、背景调查等环节,以 确保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
志愿者的培训与发展
志愿者的激励与保留
激励措施
01
设立合理的激励措施,如荣誉证书、服务时长记录、推荐信等,
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
情感关怀
02
关注志愿者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增强志
愿者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长期合作
03
与志愿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持续的发展机会和挑战,鼓

非营利组织.课件(1).ppt

非营利组织.课件(1).ppt
(2)研究与开发。 (3)医疗卫生: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牙 医;兽医。
(4)其他公众服务: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 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
(5)休闲与文化: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 博物馆、动物园;体育组织。
2024年11月23日星期
23

(三)免税团体分类体系 (NTEE体系)
育性、宗教性和科学性的事业,或者是为达到该税 法明文规定的其他目的。 第二,该组织的净收入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 第三,该组织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不是为了影响立法也 不干预公开的选举。
2024年11月23日星期
13

2.“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2)收入来源定义
联合国国民收入统计系统采用的是此种定义。
该系统将所有经济活动划分为五大类:金融机 构、非金融机构、政府、非营利组织、家庭。
《非营利组织营销(第二版)》吴冠之 人大出版社
《非营利组织营销》 冯炜 孟雷 科学出版社
《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 [美]菲利普·科特勒 人大出版社
2024年11月23日星期
4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1.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 突出 2.以往的管理着重于企业管理,不重 视非营利组织 3.应该有为非营利组织量身定做的管 理理论
该分类体系涵盖的是收入的一半以下来自收费的组织,而 将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收费或政府支持的组织排除在外,这 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多组织没有被 包括进来。
2024年11月23日星期
22

(二)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 体系(NACE体系)
该体系试图对ISIC体系加以改进。在该体系中, 非营利组织被划为5类,18项,具体内容是:(1) 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护理教 育。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件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件

社区型
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 非营利组织,如社区服务中心
、老年人协会等。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
提供公共服务
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医疗、文 化、体育等领域提供大量的公
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
促进社会公平
非营利组织通过各种公益和互 益活动,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 社会不公。
推动社会进步
非营利组织在环保、人权、公 益诉讼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社会进步。
非营利组织需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及 时公开财务报告、项目实施情况等信 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
06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非 营利组织在跨国合作、资源共享 和信息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多元化发展
国际非营利组织在地域、文化和领 域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 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样化需求 。
THANK YOU
技术驱动变革
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 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 组织效率和影响力。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规模与影响力扩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 府职能的转变,中国非营 利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逐 渐扩大。
法规政策环境
中国政府逐步完善非营利 组织的法规政策体系,规 范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资源与能力不足
部分非营利组织面临资金 、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挑 战,制约了其发展。
非营利组织的创新与未来展望
跨界合作与伙伴关系
非营利组织将加强与其他组织、企业、政府等的跨界合作,共同 解决社会问题。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组织运营和管理效率,扩大影响范围。

非营利组织管理.ppt

非营利组织管理.ppt
的權利義務關係 和效率
報酬和福利制度
招募員工十步驟:
「報酬」部分 「福利」部分 通技巧
效率管理 衝突管理
領導者是否能察覺和觀察到衝突的徵兆 機構中是否提供訴願、排解管道或意見箱等估、訓練和離職
1.績效評估 幫助員工發展、提高員工滿意度、促進
組織發展。 確定組織是否在最有效率之下達成最好
成果,同時檢視組織目標以確保組織的 存在與價值。
要保持色與系統
人、角色、系統是非營利組織的三要素 組織需要由領導者階層決定要設多少人、
做多少事。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表現,決 定了一個機構的績效潛能。 非營利組織的主管角色: 由督導者、基本工作
創造願景 架構組織中發展能源的管道 平衡變革與安定間的管理 資源的獲得與分配 展望未來論
明白告知員工權責範圍。雖然次序或 方法不同,只要所做的涯發展及訓練 為因應環境變遷以及各種可能的挑戰,
員工必須接受訓練和不斷學習。 (1)外派訓練:學位進修、專案訓練
(2)內訓:工作輪替、組織內安排訓練課 程 (3)自主學習、績效學習:員工主動學習、終止工作) 三大原則:公平、誠實、合理。 注意力集中於員工的長處,再立下嚴格
臺灣人傾向急難救助、宗W
發展的新趨勢
非營利部門取向和活動的區域化與全球化 非營利組間網絡的增加 非營利部門所產生之社會福利「民營化」現
象的出現 學術圈對非營利部門研究的興趣大增 企業界對非營利部門的支持穩定? 鼓勵民眾支持公共利益與慈善活動
向、晉升和多方面的經驗、意見被聽力资源1215A
志願工作者的角色 1.治理的志工:服務於董事會的領導者 2.服務的志工:協助組織達成方案目標 3.維護的志工:提作者的權責

五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ppt课件

五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ppt课件

五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22
5.3.4 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建立和发展行动的能力和机制,将战略构想转 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它是一个讲求效率、关注协调的行动 过程。 (1)明确实际目标与进展的指标; (2)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3)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是组织机构与战略相匹配; (4)建立和发展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5)促进变革,克服变革的阻力; (6)通过社会及政府营销,促进战略实施。
五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6
服务与有形产品的区别
有形产品 有形 同质
生产、传递与消费过程分离 一种物体
核心价值在工厂中生产
通常顾客不参与生产过程 可以存储
牵涉到所有权的转移
服务 无形 异质 生产、传递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 一种活动过程 核心价值在买与卖 的交互过程中实现 顾客参与生产过程 无法存储 不牵涉到所有权的转移
五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5
2. 阿索尼和杨(Anthony and Young)的观点 ①不存在利润指标; ②享有税收和法律上的特殊优待; ③一般属于服务性组织; ④目标和战略方面的制约 ⑤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⑥员工大多数是专业人员; ⑦权、责、利规定不明确; ⑧高级管理层的特殊性; ⑨长期存在管理不足问题。
世界心理卫生联盟:改善及促进人类心理健康;
我国残疾人联合会: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 残疾人的人权,是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均等的机会参与社 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五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
13
对使命的审视和修改: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生存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其在制 定组织使命时必须体现出组织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也就是说,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对主流的社会趋 势做出反应,非营利组织必须对其使命进行周期性地、规范 地审视和修改,在组织的使命跟随时代变迁的同时,实现组 织行为的更新和变革。

第五章非营利组织治理

第五章非营利组织治理

第五章⾮营利组织治理第五章⾮营利组织治理第⼀节⾮营利组织治理机制⼀、⾮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营利组织理事会制度理事会制度包括两个⽅⾯:制度规定和组织实体。

治理机构的⼀般形态是:⼤会构成最⾼权⼒机构,理事会构成最⾼领导机构,秘书处构成核⼼办事机构,理事长或会长、秘书长构成领导核⼼,专门职员构成组织运转的⽇常部件,会员是⾮营利组织的基础⼒量。

(⼆)理事会职能1、决定组织的宗旨和使命:宗旨和使命的确定,调整和变化2、选择和评估执⾏主席(会长):评估,更换,薪酬3、决定战略规划:长期发展战略,重⼤决策4、审核和监督:内部审核,重⼤筹款、财务、资产经营、服务,⽇常运营监督。

5、筹集资⾦:制定筹资战略、指导开展筹资计划、反馈筹资结果⼀直到对战略进⾏调整。

6、协调公众关系: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和双赢。

7、⾃我评估:对理事会的整体运作效率以及理事个⼈的评估考核,理事会成员的培训。

(三)理事会类型1.权威型理事会:制定战略,授权,监督⼲预,决策。

(掌控组织重⼤决策权并对组织发展负有不可推卸责任)2.咨询型理事会:规模增⼤和运营复杂性的提⾼,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顾问和⼈员来协助其制定和执⾏战略并进⾏相应的监督。

(不拥有组织重⼤决策权,只在决策时提供相应参考意见)3.管理型理事会:类似企业董事会和经营层合⼀。

决策与执⾏机构的重叠,适合中⼩型的(理事会成员中⼤多数也承担组织的⽇常运营⼯作)4.橡⽪章型理事会:(依法律要求⽽设,具有⼀定程度上的象征意义)名义上的权利都归属于⾮营利组织的发起⼈或执⾏机构,成员绝⼤多数属于社会知名⼈⼠等外部理事,没有⾜够的时间和精⼒投⼊组织的战略决策和监督管理,具有⼀定的象征意义。

(四)次级委员会的设置1、执⾏委员会(常务理事会)衔接理事会和管理层的衔接和纽带作⽤,理事会定期开或者⼀年⼀次,作为其特设机构,负责理事会闭会期间的重⼤决策2、审计委员会帮助理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更好地理解与会计审核相关的诸多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发展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咨询型理事会(不拥有组织重大决策权,只
在决策时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管理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中大多数也承担
组织的日常运营工作) 橡皮章型理事会(依法律要求而设,具有一
定程度上的象征意义)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美国联盟组织理事会规模
理事成员数量 10 或少于 11-20 21-30 31-40 41-50 50 以上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运作要素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
理事会职能
决定组织的宗旨 选择和评估执行主席(会长) 决定战略规划 审核和监督 筹集资金 协调公众关系 自我评估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
理事会类型 权威型理事会(掌控组织重大决策权并对组
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
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
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
低效率
“多头领导”弊端
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
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
身份错位
希望工程假信 胡曼丽事件 牙防组视频
非营利组织治理涵义的界定
机制角度: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 机制。
外部治理角度:社会公众扮演重要角色,治 理是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过程。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信息生成制度(规范NPO向利害相关者所公开信息而
产生的一系列制度要求)
信息复合制度(用以公开的信息产生后,要进行复核,
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途径、时间、格式等
制度要求)
信息使用制度(规范信息使用者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对
其加工整理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的行为的制度安排)
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
协调机制:非营利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中的诸多结点 存在着协同作用,无法依赖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实现 各类资源的供给,网络化程度更高
决策机制:指决策权在非营利组织利害相关者之间 的配置方式。所有者缺位现象凸显出理事会决策机 制的重要意义
监督机制:非营利组织的利害相关者针对组织经营 结果、行为或者决策所进行的一系列客观而及时的 审核、监察和督导的行为
违规惩罚制度(对组织和个人违反信息披露制度的行
为进行惩罚的制度要求)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法律层面的涉及非营利组织强制性信息
披露的规制;美国奉行的“公开原则”; 各类独立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和约束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接收者 理事会 监事会 出资人 受益人
发送源
非 营 利 组 织
信息披露接收者 政府
独立第三方 行业协会
媒体与公众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对非营利组织的意义
直接作用于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体现了诸 多利害相关者对内部信息要求的权力
是其他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非营利组织持续资金供给尤为重要 搭建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合作桥梁
第四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中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原则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将反映其运营状况 的主要信息,如所提供服务状况、筹资进展、 财务与投资报告、治理结构变动、年度重大 事项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 出资人、政府、受益人及其他利害相关者予 以公开的过程。见下图
内部治理角度:理事会成员和执行官发挥关 键作用的行动领域,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 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
治理者行为角度:治理包括大量责任和判断, 治理者对组织负责,保证组织依法履行自己 的义务。
非营利组织治理涵义的界定
决策角度:为组织提供战略领导的过程,它包括 决定方向、制定政策和战略抉择、监督和控制组 织绩效、确保整体问责制度有效等一系列职能。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 不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 • 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 非营利组织治理涵义的界定
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
商业化倾向 利用公共权力 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难以衡量 服务的间接性导致信息不对称 所有者缺位
组织数量 5 9 14 6 10 4
占组织的比例% 10 18 28 12 20 8
18人
社区文化部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次级委员会的设置 执行委员会(常务理事会) 审计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 筹资委员会 财务与投资委员会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运作要素
理事会的规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会会议 监督职能 独立理事 理事会与管理层关系
受益人
行业协会
监 事
战略联盟 合作伙伴
独立审计 机构
传媒 信息披露
使命
理事会




管理层




员工和志愿者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社区
信息披露
理事会构成 出资人代表、 独立理事、员 工理事等以及 相应的各个次 级委员会
其他非营 利组织和 社会组织
主要国家的NPO治理
美国:完善的第三部门;与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 规范的内部治理
激励机制:为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动力 问题的机制。薪酬激励作用的弱化是非营利组织成 员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和困境
第二节 不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 主要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治理 中国不同类型非营利组织治理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
出资人和捐赠者
环境 政府
问责
英国:简单而自由程度高 澳大利亚:与政府的良性合作;行业协会的监督 日本:政府主导型;法律法规限制多
中国不同类型NPO治理
社会团体治理:自愿、会员共同意愿 基金会治理:利用捐赠财产、从事公益事业 事业单位治理:国有资产举办、从事社会服务 民办非企业单位治理:非国有资产举办、从事
社会服务
王名:非营利组织为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按照效率、法治、责任的原则合作与互动的过程。
(P83)
李维安:非营利组织治理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制度 安排,来配置责权利,目的在于协调非营利组织 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各类主 体之间利益的有效平衡,最终实现组织宗旨。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
所有者缺位 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 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 治理环境千差万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