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定稿)

合集下载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荷兰的油画大师,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闻名于世。

梵高的绘画风格独特而独特,流露出强烈的情感和个性化的表达。

本文将对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深入分析。

梵高的绘画风格鲜明地展现了他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狂热的色彩和粗糙的笔触。

他喜欢使用亮丽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情绪,例如鲜红的麦田、明亮的星空和闪烁的星星。

他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强调的对比,强化了作品的个性和内涵。

梵高的绘画风格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细节和纹理的关注。

他喜欢画细节,以至于有时过分注重细节,使画面显得疏松而紧凑。

他对颜料和画笔的运用非常独特,经常使用粗糙的笔触和厚重的颜料,使画面充满了质感和动感。

他的笔触独特而有力,有时几乎可以看到他的手在作品上移动的痕迹。

梵高的绘画风格还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物的热爱。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关注。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大自然的元素,如树木、麦田和星空。

他通过强烈的色彩和有力的笔触,将这些元素描绘得生动而有力,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赞美。

梵高的绘画风格还可见于他对光线和阴影的处理。

他善于捕捉光线的变化和阴影的层次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营造戏剧性的效果。

这种对光线和阴影的关注使他的作品更加丰富和饱满,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梵高的绘画风格独特而独特,充满了情感和个性化的表达。

他通过亮丽的色彩、粗糙的笔触、对细节和纹理的关注,对自然和人物的热爱,以及光线和阴影的处理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充满戏剧性和感染力的艺术风格。

梵高的作品尽管在他的生命中并未得到充分认可,却成为了油画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并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森特.梵高 美术鉴赏论文

文森特.梵高   美术鉴赏论文

文森特·威廉·梵高摘要:文森特·威廉·梵高生性善良,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

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

《向日葵》、《星夜》、《麦田群鸦》等代表作,大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梵高,更加理解画家的精神和思想。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家庭。

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

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

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

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

1886年梵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

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

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但后因两人意见不合,高更离去,梵高的精神也开始逐渐分裂。

梵高于1888年12月23日发病后,病情时好时坏,时重时轻,一次次住进医院。

1889年5月他被送进离阿尔一公里的圣雷米神经病院,成了彻头彻尾的精神病人。

但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梵高的绘画竟然突飞猛进,风格迅速形成。

论文:《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定稿)

论文:《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定稿)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学号姓名专业美术学指导教师论文工作起止年月 2012年11月—2013年5月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10日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5月20日宁夏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梵高的绘画风格,了解梵高苦行僧式的艺术求索道路,学习他桀骜不驯的创作个性和追求艺术的执着。

分析他的绘画风格,从而学习发扬他绘画作品中色彩鲜、笔触短促有力的特点,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他为艺术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印象派;色彩;装饰;笔触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n Gogh's style of painting, know Van Gogh stoic Art Quest, learning his wild and intractable creation individu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art. Analysis of his painting style,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color fresh strokes short and strong,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he made to the art world and his artistic value.Keywords: The Impressionism. color. decoration. stroke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梵高的生平简介 (2)二、梵高的绘画风格 (2)结语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0)梵高在孤独而又充满焦虑的一生总,在与偏见、贫穷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他向世人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杰作。

凡·高自画像的美学分析的论文-美术论文

凡·高自画像的美学分析的论文-美术论文

凡·高自画像的美学分析的论文美术论文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处在一个方法不断变革的文化语境中,一件艺术作品历久弥新,不但需要它自身具有艺术价值,也在于能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赋予它以丰富的意义差异。

这种差异彼此之间不是互相否定和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和参照,形成一个召唤思想的整体。

当然,艺术多元化特征自身性质也决定了这一点。

当代艺术史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对艺术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艺术史分析方法有:形式主义美学分析法、图像学方法、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分析法、新马克思主义分析法和精神分析学方法等等。

这些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

不过,方法论本身并不具有本体意义,人们是要通过新的方法抵达被遮蔽的艺术本体,揭示艺术本体的深层内涵,从而展示出人本然的处境和存在的意义。

诚然,要洞悉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本体,还需要创作者和观者拥有一定的独创性认识,这依赖于他们的学识和美学修养,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性的观念。

此外,观者观赏一件美术作品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解读一件艺术品的重要参照。

本文试图借助于一些艺术史分析方法,考察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自画像艺术本体的意义和解读无限的可能。

凡•高,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代表性画家,他从1886年至1890年艺术成熟期自画像作品多达四十几件,这在自画像艺术史上无疑是突出的,同时,也因凡•高对现代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受到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此选取这一题材作为参照具有一定的价值。

形式主义分析法形式主义分析者他们认为,形象出自线条、形态和色彩上观察到的一点,再进一步讲,是出自线条、形态和色彩排列的美学效果。

【图1:《戴草帽的自画像》,木版油画,40.5×32.5cm,1887年夏于巴黎,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藏。

self-portrait with straw hat,oil on cardboard 40.5×32.5cm paris summer 1887,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如图,是一张凡•高1887年《戴草帽的自画像》,用这种观念来分析凡•高的这幅自画像时,我们就能注意到:整幅画面都是明亮的黄色,纯色面积较大,无论人物和背景,黄色是基本的色调,画家用明确的红色线条勾勒出人像的轮廓,人像旁用粗略且不规则的蓝色短线条交代出背景。

梵高美术鉴赏论文

梵高美术鉴赏论文

梵高——一个纯粹的自我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美术课上总会有一个画家的名字频频出现,他就是梵高。

一开始看他的画作,我感受到的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癫狂,色彩明艳,表情夸张,尤其是那金灿灿的向日葵,似乎就像一个个闪耀的小太阳,硬是要把光亮深深刺进你的胸膛。

但慢慢的我发现即便看过许多名家作品,梵高依然是心头最爱。

不,应该是:越是对比,越是觉得梵高可贵,越是爱。

不可否认的,梵高是一个天才,是一个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他的画将情感和美感融入,偏偏特别动情,偏偏特别美。

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要结合艺术家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

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要看他对后人的启发。

梵高在1880年决定开始正式画画,那时候他27岁,他搬去乡下跟他的父母住。

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的单身狗,被爸妈嫌弃是必然的。

那时候的梵高,虽然在画画,但是日子过的很压抑,这可以从当时给弟弟提奥的信里看出,他自嘲自己过的连条狗都不如。

当时的作品普遍比较灰暗,颜色比较单一。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画出了《吃土豆的人》。

准确地说,这幅画是1885年画的,但在那之前,画家已经开始构思练习了。

吃土豆的人为什么是名作?蒋勋说,梵高当年画矿工画农民,是一种救赎,他想救赎自己,而他拿起画笔的时候是在画他无法救赎的人。

而我最感动的是,梵高在自己被人嫌弃无法救赎的时候,居然还有怜悯之心去同情他人。

吃土豆的人里,柔和的灯光,昏暗的房间,“我想传达的观点是,借着一个油灯的光线,吃马铃薯的人用他们同一双在土地上工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马铃薯——他们诚实地自食其力”。

梵高在1886年去巴黎,可以说,这家伙终于踏上了艺术这条不归路。

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莫奈,马奈,毕沙罗,罗丹等等艺术家在巴黎正以“先锋艺术”的形象大展头脚。

梵高就像一个小粉丝一样,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住进巴黎蒙马特。

那段时间,他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开始经常出门去画这个城市,画市郊,画静物。

这时候他的作品开始出现明媚的颜色。

对梵高来说,油画就跟文字一样,只是另一种表达方式。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一位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被誉为油画大师。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而又不拘一格,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令人震撼的作品,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对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浅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艺术魅力。

梵高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充满了浓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对比,明亮的色彩和快速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动感和张力。

梵高的画作中笔触粗犷,色彩鲜艳,构图大胆,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热情和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梵高更注重画面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达,他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通过画笔表现出来,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梵高的绘画风格受到了浓烈的个人体验和情感的影响,他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孤独,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他常常选择平凡的主题,例如农民、麦田、向日葵等,但通过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赋予了这些平凡的题材以非凡的生命力和情感。

梵高的画作中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和情感冲突,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梵高在色彩运用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手法。

他运用大胆的色彩对比和鲜艳的色彩搭配,创造出了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效果。

梵高喜欢运用纯净的原色,如红、黄、蓝等,通过鲜艳的配色和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他还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对自然的情感和情绪,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梵高的绘画风格还体现在其独特的构图和表现手法上。

他的作品常常呈现出一种夸张和变形的表现形式,通过强烈的线条和构图,营造出一种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

梵高喜欢运用扭曲的线条和错位的构图,创造出了一种非现实的视觉效果,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张力和动感。

梵高更注重捕捉人物和风景的内在情感和情绪,通过构图的手法和表现形式,表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关注和探索。

梵高的绘画风格独特而又富有个性,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和内在的张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是荷兰后印象派的杰出代表,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才华横溢的技艺成为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

梵高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表现力和情感,他的绘画风格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如今却成为了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本文中,将对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浅析,探讨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梵高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用明亮的色彩和激烈的笔触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夸张的形式和强烈的对比,例如天空的蓝色和麦田的金黄色交相呼应,形成了一种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梵高善于利用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共鸣。

在梵高的作品中,人物和风景常常是他的主要创作对象。

他喜欢描绘田园风光和城市景观,同时也描绘了大量的肖像作品。

梵高的人物画非常生动,他擅长捕捉人物的神情和情感,通过色彩和笔触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他的风景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梵高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梵高的绘画风格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影响,同时也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对20世纪的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艺术家都受到了他的启发。

梵高的绘画风格在当时被认为是另类和离经叛道的,但如今却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一,他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梵高的绘画风格是充满了活力和热情的,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融合了大量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梵高的作品如今被视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一,他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通过对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浅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艺术创作和他对艺术史的重要意义。

论梵高自画像的艺术特色

论梵高自画像的艺术特色

论梵高自画像的艺术特色1 注重构图,匠心独具梵高研究过浮世绘,在他大部分作品中都显示出这方面的痕迹。

他非常注重画面的构图,力求画面均衡变化,丰富又统一,借鉴东方艺术精华,造型果敢奔放。

这幅作品画面中采用人物四分之三侧面,两只眼睛一高一低,打破了人们已有的习惯画法,人物的草帽两边一高一低,富有变化,人物左边的帽沿下有一个转折,右边的帽沿则没有,突出左右的造型变化。

画面中的梵高右肩膀上略高,左肩膀略低,左脸前的空间面积略多一点,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梵高在此处画了一个烟斗,多么巧妙的安排,人物帽子上左右的空间安排也不一样,左边空间略小偏横向,右边的空间略大偏纵向,这样画面的安排使画面很丰富,充满变化。

为了避免人物胸前左右对称,人物的衣领被安排偏向右边。

把我们平时画画中不知如何处理的地方都巧妙的解决了。

如果我们在画人物头像也利用一下这些技巧,作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2 笔法肯定,变化丰富梵高的作品,历来注重笔法,每一笔都经过慎重考虑的,每一个笔触都是明确的,每一笔颜色也都是明确的,从不拖泥带水。

另一方面,用笔蓬松,一点也不死板。

笔触的使用也很有节奏,同他的素描一样,源自米开朗基罗的调子。

画笔间充满情绪,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笔触作为形式美的一种手段,梵高很有研究,他借鉴了东方的很多东西,用笔有书法的韵味。

大家注意到没有,画面帽子的笔触是横向的,而衣服的笔触则是纵向的,这种变化带有节奏感。

3 颜色主观,富有感染力这幅画使用的表现主义色彩,他的自画像很少有根据现实色彩写生的,主观颜色很容易带动人的情感。

他的用色很有分量,震撼人心。

画面中的头部和帽子用了最暖的桔橙色,大家知道橙色象征热烈温暖,充满生命的力量,是火焰的颜色,表达了画家心中的热情。

曾经有人问吴冠中,梵高的画到底好在哪里。

吴冠中说,梵高是太阳!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今天看来也许吴冠中是想表达对梵高的这种热情的赞颂。

如果色彩能构成音乐的话,那么这幅画就是隆重的交响乐,其中的橙色是最有力的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学号姓名专业美术学指导教师论文工作起止年月 2012年11月—2013年5月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10日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5月20日宁夏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梵高的绘画风格,了解梵高苦行僧式的艺术求索道路,学习他桀骜不驯的创作个性和追求艺术的执着。

分析他的绘画风格,从而学习发扬他绘画作品中色彩鲜、笔触短促有力的特点,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他为艺术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印象派;色彩;装饰;笔触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n Gogh's style of painting, know Van Gogh stoic Art Quest, learning his wild and intractable creation individu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art. Analysis of his painting style, to learn and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color fresh strokes short and strong, to let more people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he made to the art world and his artistic value.Keywords: The Impressionism. color. decoration. stroke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梵高的生平简介 (2)二、梵高的绘画风格 (2)结语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0)梵高在孤独而又充满焦虑的一生总,在与偏见、贫穷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他向世人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杰作。

梵高作品中鲜明的色彩和炫动笔触的绘画风格无疑是一代又一代绘画爱好者争相研究的热点,作品中独特的运用表现技巧,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梵高的生平简介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

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部一个名叫松特丹的小村,家中除了父母,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提奥。

梵高家族中有很多人从事过与绘画相关的工作,童年的梵高曾跟随富裕的伯父们住在豪华的别墅,那里有丰富的绘画收藏,身处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

相对良好的绘画环境,造就了他的善良和对自然界、对动物、对花鸟,甚至鸟巢的倾心关爱和敏感。

这些品质影响了他注定为爱情、友谊、艺术而献身的一生。

当梵高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二、梵高的绘画风格梵高27岁时依靠弟弟提奥的支持正式走上绘画道路。

在梵高十年艺术生涯中,曾辗转于海牙、德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

虽然有时不得不像流浪汉一样到处漂泊,但艰难的岁月里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

梵高绘画作品的许多特点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未来的画家就是尚未有过的色彩家”是梵高的一句不朽名言,不仅概括了梵高的创作理念,而且揭示出色彩这一重要的绘画语言,当成为艺术家激情甚至生命的有机体时,便具有了一种艺术精神意义的深刻道理。

在梵高之前,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有古典主义的固有色、印象主义的条件色,但没有一位像梵高那样将色彩提升到一种绝对的精神现象予以重视。

印象派画家们把色彩提升到审美的重要地位,也仅仅是一种表层的自然再现,缺乏艺术感染的精神内涵。

梵高对色彩的认识与创新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是在外部条件影响之下通过内在的动因而实现的。

他接受了鲁本斯、德拉克洛瓦等画家那种以热情而奔放的性情抒发和饱满富丽的色彩表现的创作方法,并受印象派画家的启示,梵高调色板上的颜色变得干净而明亮起来,也学会了面对自然直接观察和感受的创作方法,当梵高结识了高更等一批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画家时,他意识到艺术创新是艺术家的根本出路。

一个不能得到直觉充分推动的人,会像是一只进入赤道无风带的船一样,很难达到艺术表现的核心或极至境地,而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天生自然的推动力,一种直接的需要,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思想马上表现为艺术形象不可。

梵高自身具备了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在色彩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

他的色彩冲破了前期印象派对自然色彩真实反映的束缚,并开始大胆地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

尽管是面对自然写生,画面色彩已经带有抽象因素:不重视立体、空间和阴影的表现,只强调色彩的对比效果,这种抽象是主观情绪的表达,从而产生了装饰效果,他是通过使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大色块的对比和绝对的黑白来实现这种装饰的。

梵高用最大的热情接受色彩鲜明、色阶丰富的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并开始热衷于与这种方法最相适应的自然风景的描写,画面开始鲜亮起来,他用高纯度的颜色作画,创作出一种极具现代感的色彩装饰效果。

在梵高之前还没有画家能够像他那样,将原色红黄蓝和间色橙绿紫直接画到画布上,在一系列高纯度的色彩运用中,梵高更偏爱黄色,对他来说黄色就是太阳的颜色,是光和热的象征!他虽不喜欢日光,但却迷恋于太阳,黄色使他狂喜,黄色使他入迷。

这已不是调色板上的一种普通颜料,已经成为刺激他快感的力量。

我觉得梵高的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辟了用色彩表现艺术家主观情感世界的一条道路,这也是区别于同时代其他画家忠实于色服从于光的理念。

他的作品中色彩强烈到将要破坏空间和形象的地步,展示了一个为火热激情所灼烧的世界。

如《星空》色彩斑斓的笔触,飘逸的星云曲线与其说是自然的幻想不如说是画家灵感的飞舞。

在《夜咖啡馆》中虽然有宽大的空间,却同时有一种幽闭的效果,这种效果是由几大强烈色块的跳动造成的,墙壁的红色,地板的金黄,天花板和家具的绿色。

金灿灿的地板纵向驶入红色背景之中,红色以均等的实力与之抗衡。

色彩极度鲜明逼向透视空间,而透视空间却不肯让步,两者的冲突以膨胀的力量使人感到压迫。

如极端“自我表现”论者认为的那样“艺术活动只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活动。

”在梵高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大色块的堆积,挑战常理的对比色运用,情感化的笔触都使梵高和他的作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被人所接受。

梵高油画作品《星空》梵高油画作品《夜咖啡馆》梵高在绘画创作中充分运用色彩联想和象征。

在法国南部阳光强烈的阿尔,梵高的色彩灵感被大大激发。

他用色彩对阳光、阳光下的一切进行大胆、任性地表现,并且非常擅长运用黄色和蓝色,尤其是他所作的《向日葵》中,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很高,弱化光影,线条有力、简括,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素描。

他曾说:“据我所知,一幅水彩画的四分之三要依靠最初的素描稿,素描的质量几乎决定整幅水彩画,素描也是油画的基础。

”梵高也非常重视画面的调子,常常大面积使用对比色来构成画面。

如《夜晚的咖啡馆》。

懂得在调色板上调配出说不出名称,但却是每种东西的基础的颜色是多么重要。

他还不断思考着如何在色调方面进行创新的问题。

“比如利用两种颜色的互补与衬托,利用色调的深浅变化来表现一对情人之间的爱情;通过幽静背景烘托的浅淡色彩来表现思索的表情;通过星星来表现希翼;利用夕阳下的霞光来表现人的热情。

”…显然,这种创作方法区别于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在著名的《夜咖啡馆》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互补色,“试图表现咖啡屋是个使人堕落、发疯和犯罪的地方,试着用红色和绿色来表现人的疯狂”。

在谈到对农民画的见解时,他还提到了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联觉的效果。

对他而言,绘画就是要画出对象的本性和生活。

梵高还提出了“色彩联想”的问题。

在画自己的卧室时,他“以极简单的色调赋予物品以华丽的风格,色彩起了很大作用,使人想到休息或睡眠”。

在美丽得“使人惊讶”的阿尔,梵高本能地由色彩联想到音乐,觉得二者之间有许多相通的东西。

在注重写生观察的基础上,梵高还探索了在绘画中运用光线进行象征的问题,“想利用常见的光线作为象征,描绘男人和女人,通过色彩的放射和震动来表现某种永恒的东西”。

他还尝试用特定的色彩组合效果进行象征。

尽管梵高在生前一直不被社会承认,但是,在他的许多画中没有太多陈规陋俗的桎梏,没有太多的理性计量和肢解,涌现着一种质朴而又绚丽夺目的美——远比实物更深刻强烈的色彩之美、自由之美。

他喷涌的色彩里蕴藏着的前所未有的震颤人类心灵的强大力量。

在梵高作品中大块平整的颜色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作品与现代装饰画十分近似,如他的代表作品《向日葵》、《夜晚的咖啡馆》。

在装饰色彩中,色块的并置是一个基本法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方法。

梵高大块色彩的运用极具概括性和抽象性,像日本版画一样进行简化与概括,他从日本的套色木刻中认识了简化色彩的方法,即把一切自然物象的反光抽象掉,将一块又一块色彩并列在一起,并用坚实的线条围框起来。

他用的是错综的浓色笔触涂绘画面,增强了画面的厚重感,物体的结构也就显示出来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并没有削弱形象的结实有力的塑造。

梵高的色彩不是背向自然靠纯粹的想象画出来的,而是面对自然写生调动他想要的色彩,用夸张、简化、抽象等方法,将自然中的色彩抽取出来,并在画面中分配着色彩,找到色块并置所产生的对比与和谐的最佳效果,将色彩的审美价值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这种色彩并置的方法已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梵高油画作品《向日葵》梵高油画作品《夜晚的咖啡馆》结合梵高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没有受过专业院校的科班训练,梵高的画常随着心灵的飞翔在构图、色彩和线条上“随心所欲”。

他崇尚朴素的手法,而且从不拘泥于流俗,用画笔的放声歌唱使画面充满情感的张力。

他喜欢用纯色的点、线作画,通过高纯度色彩的并置、短促笔触的有序密集排列,达到了既粗犷放任又富于动感的效果。

尽管受到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但他用自己崭新的手法更抽象地表现着强烈的情感,尤其是在《星月夜》这幅名作中,天空中是奔涌着的、巨大的波浪形的云团,星星和月亮旋转着发出漩涡般漾开的黄色辉光。

大地上丝柏树冠火焰般不安地升腾、直插云霄,教堂的尖顶醒目地矗立。

梵高通过个性化的笔触的塑造,有力地传达出神秘、不安和极为惊惧的意味。

在他画的麦田等风景画中,也常有翻卷旋动的笔触,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情绪渲染力。

梵高始终按照自己的兴趣探索着自己独特的题材、技法和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