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b i om l nvr t o c n ea dT c nlg ,H bi ih a ga 6 6 0 hn ) Hee N r a U iesy f i c n eh o y e e Q n u nd o0 6 0 ,C ia i S e o
( 河北科技 师 范学 院 ,河北 秦皇 岛 0 60 ) 660
摘 要 :为提高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 从课程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根据 自身的教
学实践和体会 ,提出了明确教学 目标 ,优 化教 学内容 ,多媒体 和板 书相结合 、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实验教学等教学改革建议 。
现 有 教 材 内容 通 常 包 含 了 环 境 化 学 学 科 领 域 的 多 个 分 支 学 科 ,包 括 环 境 污 染 化 学 、环 境 分 析 化 学 、环 境 生 物 化 学 、污 染 生 态 化 学 、环 境 毒 理 学 等 … 。 在有 限 的 课 时 条 件 下 尽 可 能 突 出
ta hn r ie e c i g we e gv n.
Ke r s:e vr n n a h mity;t a hng r fr ;p a t e y wo d n io me t lc e sr e c i eo m rci c
环境 化学 是一 门 研 究 有 害 化 学 物 质 在 环 境 介 质 中 的 存 在 、 化 学 特性 、行 为 和效 应 及 其 控 制 的 化 学 原 理 和 方 法 的 科 学 。它 是环 境科 学 的 核 心组 成 部 分 ,是 在 掌 握 污 染 来 源 ,消 除 和 控 制
《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中物质的运动、变化和转化,以及环境中物质的污染和控制。
因此,教学改革与实践是环境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实验、案例分析、讨论、报告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环境化学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实际应用,并能够熟练运用环境化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实地考察、技术讲座、技术报告、技术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环境化学的综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综合性,并能够熟练运用环境化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综合性实验、综合性报告、综合性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环境化学的科学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科学性,并能够熟练运用环境化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科
学实验、科学报告、科学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环境化学的实际应用、环境化学的综合性以及环境化学的科学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能够熟练运用环境化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为提高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当前环境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增设学生自主讨论课和最新研究成果专题报告,并就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经济建设项目的环境投入不断加大,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质量的环保人才刻不容缓。
环境化学是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环境科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是高校化学类专业经常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
教好该课程,注重课程改革与探索,对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教学改革经验,就高校环境化学课程改革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在于:1.培养学生环境科学方面的素养。
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使其不仅要有环境保护意识,还要有造福后代的历史责任感。
从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的联系性,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让学生牢固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
包括各种不同介质中污染物种类、存在形态、迁移规律、环境效应,以及污染问题的发生机制和防御、控制措施。
这些知识既是环境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
3.注重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认知能力是自我搜集信息,对知识进行加工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养成正确的思维角度和方式,学会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在遇到新情况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新方法和新思路去解决实际问题[2]。
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环境化学主要从化学角度探讨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变化规律和保护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起源、迁移、分布、效应和归宿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化学过程。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3],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环境化学教改实践论文

环境化学教改实践初探摘要:环境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介质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并提出控制和治理的化学方法和原理。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
但当前的教学仍存在一定缺陷,文章从教学观念、理论课堂、实验课堂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提高环境化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环境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环境介质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特性、行为和效应,并提出控制和治理的化学方法和原理。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环境问题从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化学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发展要选择一条可持续的道路,因此环境化学的主题必定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而高校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
因此,环境化学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能够提高大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增强污染防治的能力。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但是所获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政策仍然停留在理论观点阶段而没有在基础教育层次上切实落实。
作为较高层次的高校素质教育,环境化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深化改革来满足素质教育的特征。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三种观念:(1)教师的观念,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传授者,而在素质教育中应作为指导者;(2)学生的观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3)教学观念,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和灌输,而是学生主观的接受和习得。
为了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课本内容的精髓所在,掌握学习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需要精心设计环境化学的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1]。
能共成功学习一门学科的关键就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仅仅在学习上,更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因此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要传授给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锻炼其思维活跃性和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科内涵的科学精神,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励创新精神。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改革概念观点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作为全校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主张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具体而言,要求将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有形和无形的学习成果作为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
在OBE的教育模型中,课程是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设置的,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是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来实现的。
同时,OBE教育也注重个性和差异化,在教育目标和教学设计上尽可能地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
在《环境化学》的教学中,OBE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环境化学是一门针对环境问题而开展的化学学科,因此,环境化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应立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指导,设计那些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OBE教育理念进行《环境化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从而提高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的设定基于OBE理念,在设定《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设计那些有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传授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学生应当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管理措施,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化学知识。
2.传授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技能。
学生应掌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化学技能和实验技能,如净化水、净化大气、处理垃圾等方面的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价值观。
学生应该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形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将之视为人生目标和职业追求。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学生应历练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需掌握信息检索、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信息技能,并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化学作为解决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学科,在工程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化学专业技能,我们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
一、课程目标及内容我们重视“环境化学”课程在学生中的意义,因此为课程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
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梳理,将其划分为环境化学基础和应用两部分。
环境化学基础包括环境污染物的特性、环境分析方法、环境化学反应等;环境化学应用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修复技术、环境保护材料等。
通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环境化学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环境问题、掌握环境保护技能,为将来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好准备。
二、教学方法我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教授环境化学课程,其中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教学、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在理论讲授环节,我们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化学典范案例进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在实验教学环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化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我们还针对具体的环境化学技术和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实际应用。
三、课程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对环境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采取了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报告、论文撰写、项目策划和展示等。
通过多种评估方法的组合,我们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潜能。
我们也注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为了保证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扎实的环境化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基于能力培养的《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能力培养的《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与实践一、背景《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环境化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有必要对《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
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1. 引入实践性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笔试和实验报告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引入实践性评价,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且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2. 综合评价除了实践性评价外,还可以引入综合评价的方式。
综合评价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能力、实验记录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以上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已经在某大学的《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中得到了实践。
在实践中,学生被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系列的环境化学实验,每次实验后都要提交实验报告,并在实验报告中除了实验操作和结果外,还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相关讨论。
在实验报告评分时,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给予合理的评分。
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的实践,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他们不仅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还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这种实践反映了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的探讨

Ad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 2023, 13(9), 6859-686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e https:///10.12677/ae.2023.1391067《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的探讨余 浩1,桂和荣21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收稿日期:2023年8月8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8日摘要 本文以《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目前《环境化学》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环境类相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实验素养和学习兴趣,进而提出在今后实验教学中应优化实验内容、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的前后关系和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tus and Reform Direction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Hao Yu 1, Herong Gui 21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2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Anhui Received: Aug. 8th , 2023; accepted: Sep. 8th , 2023; published: Sep. 18th , 2023AbstractThis paper tak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s an exampl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experimental accomplishment and learning interest, it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 in environmental related majors,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余浩,桂和荣versific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future.KeywordsEnvironmental 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环境工程专业为2019年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新增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n 2 1 a .0 2
文章 编 号 : 1 7—9X(0 2 0 —170 6 26 1 2 1 ) 10 1-3
环境 化 学》 程 的教 学 改革 与 实践 课
王进喜 , 惠英 , 展 魏慧荣 , 李 乔
( 肃联合大学 化工学院 , 肃 兰州 700) 甘 甘 3 0 0 摘 要 : 文 分 析 了现 阶段 高 职 高 专 的 环 境 化 学 课 程 教 学 过程 中 的 一 些 问题 , 据 自身 的 教 学 实 践 。 合 国 内 本 根 结
“ 我做 ” 要 变为“ 我要 做” 由“ , 学会 ” 转化 为“ 做” 会 .
这一 理念 也可 以应 用 于 许 多 理工 科课 程 的教 改 , 特别 是 一 些 实践 性 较 强 的课 程 .例 如 , 习水 环 学
解、 任务 解决 、 能力 拓展 、 他材料 补充 . 其 最终 的模 块是 综合 实训 , 实 训 和实 践 揉 和 将 在 一起 , 主要 目的 是给 学 生 一个 具 体 的 还未 解 其
4 教学 做一体化
《 环境 化学 》 程 目前 的教 学模 式基本 以理论 课 讲解 为主 , 以一定 的实验 教学[ . 的 问题 是 辅 6 总 叫]
表 1 不 同教 学活 动 中学 生 获 得 的 知 识 与 技 能
教学 活动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i¨ a ' 也 儿 平 仕 四 雷 兕 厘 L 删 里 歪 厢 + - f 7米 争 什 ’ 牛
18 1
甘 肃联 合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 2 卷 6
3 教 材 内容 的改 革 与创 新
现在 高职 高专教育 所用 教材 主要分 为两个 方
面: 一是 沿 用本 科 教材 , 内容 多且 难 ; 是采 用 针 而
理论 教学 与实践 教 学 有些 脱 节 , 论 讲 授偏 重 于 理 让学 生理解 问题 , 重视 传授 知识 , 忽视学 生 自主学 习能 力 、 践能 力和创 新思 维能力 培养. 实 而实验 教
能 力和基本 技能 , 有 良好 的职 业 道 德 和敬 业 精 具
怎 么做 , 些都 是代 课教 师应该 提前考 虑好 的 , 这 课
程 的前期 教师 引 导 , 到后 面 主 要靠 学 生 的理 解 和
分 析解决 实 际问题 . 每节课 有一 个主 线 , 上课 方式 可 以多样 , 掌握 一定 知识 后 可 加入 实 操 实训 的内 容, 落脚点 还是 学生 工作 能力 的提高. 论上讲 就 理 是基 于工作 过 程 的教 学 方 式 , 具体 的操作 就 是 后 面 要详细 论述 的“ 学做一 体化 ” 教 .
内容 可以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列举 一 个具体且 危 害 比较 大 的重 金属进 行分 析实 验 监测 , 通过学 习最 后要 求 学 生解 决 一 个 虚 拟 的 水 污染 事件 , 生 自己通 过 查 资 料分 析 需 要检 测 学 分 析的重 金属 , 害及 监 测浓度 的变化 , 危 提交 分析 报 告及 实验过 程 ( 括 实验 药 品、 器 、 测 方法 包 仪 监 等等 ) 出解 决治 理 的方 案或建 议 , 提 报告通 过 的才 可进入 实验 室进行 分析 , 教师 做一些 必要 的指导 . 可作如 下表 格对 比学 习效 果见 表 1 .
… …
基识 金 积同对 引情 出的 翟 黧 嚣 础讲 及属 累时 之入 现 嚣 知解 重 的 ,要 前 热 给 实 羹 的 景 棼 翟
磁 羹 羹 囊 哭 如测 的 箨 妻翳 何 浓变 监度 萎霎 化
嚣 黼
这 种“ 教学做 ” 一体化 的教学模 式 对学生 能力
神[ . 2 目前许 多 高职高专 院校 教学 目的不 明 确 , ] 开设课 程 多而杂 , 导致课 程讲 授偏 向本科 教学 , 或
是 理论 知识 过 于深 奥 , 对学 生 基 本 能力 和 基 本 技
收 稿 E期 :0 1O 一8 t 2 1一9O .
作者 简 介 : 进 喜 (9 1)女 , 肃 会 宁 人 。 肃 联 合 大 学 讲 师 , 王 1 8一 。 甘 甘 主要 从 事 环 境 工 程 研 究 .
这种 教学方 法也可 应用在 其他 实践性 较强 的课 程
的教 改方面 .
做” 一体 化 目前 在 我 院处 于初 期试点 教学 , 中也 其 会有一 些不 完善 的 方 面 , 比如 部 分 学 生 习惯 满堂 灌, 收集资 料不 主动 , 级人 数过 多不 能很 好 的指 班 导 到每一 个学生 等 等 问题 , 接下 来 进 一步 的试 再 点 教改 中会 对 出现 的 问题 进行 进 一 步 的 修 正 改
学 生 获得 的知 识 或 技 能
教 师角 色 课 堂讲 授 , 合 多 种 配 教 学 手 段 ( 多 媒 如 体 、 闻报 道 ) 新 课 堂讲 授 , 合 多 种 配 教 学 手 段 ( 多 媒 如 体)
对 学 生 进 行 一 定 的 指 导 , 案 修 正 方
矗 莓 l 如 铅 件镉 毒 件 入 金 在 境 的 引 学 学 学 兴 境 ' 篡 血 事 、 中 事 引 重 属 环 中 转 起 生 生 习 趣
生养 成“ 照方抓 药” 的习惯 , 赖思 想严 重 , 乏 自 依 缺 主 和独立 思考 的能力 .“ 学” 去 做” 教学 模 去 、“ 的 式对 学生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提高有 限.
而“ 学做 一体化 ” 教 的教 学模 式可 以较好 的解
决 为什 么 学 , 什 么 、 什 么 、 么做 的 问题 , 学 做 怎 由
让学 生 看见 什 么 、 认识 到什 么 、 想 到 什么 、 后 联 最
1 教 学 目的 的定 位
高职 高专教 育是 我 国高 等教育 的重 要组成 部
分 , 生应 在具 备基 础 理论 知 识 和 专业 知 识 的 基 学 础上 , 重点 掌握 从事 本 专业 领 域 实 际 工作 的基 本
才. 对高 职高 专层次 的学生 , 针 结合 笔者 这几 年 的 教学 经验 , 对高 职高 专《 境 化学 》 程 的教 改 提 环 课
出几 点建议 .
于传 统 , 师上 面讲 学生下 面 听 , 老 教学方 式 的改变
不 仅仅 只是把黑 板 变成多媒 体 , 而是 观念的 改变 ,
的 提升有很 大 的帮助 , 也取 得 了一定 实际 的效果 .
稳 誊 舅 、 鑫 。 錾差 镞凿 裳蠢
实 最 悃 验 室 现 场 指 导 , 后 进 行 小结
这样 通过 虚拟 学习环 境 可是学 生获得初 步工
作经验 , 提高 学生 的职 业能 力 和 职 业素 养 , 教学 “
践 实训教 学相 结合 , 组织 教 师 编写 针 对 高 职高 专 学 生水平 的教 材 , 教材 内容进行 大胆 改革 , 对 分为 五 大模 块 , 别是 大气 环 境化 学 、 环境 化 学 、 分 水 土
壤 环境化 学 、 生物环境 化学及 综合 实训 , 每一模 块 内针对 不 同环境 事 件有 不 同 的学 习情境 , 结构 如 下 : 习 目标 、 务布 置 、 习 情境 、 础 知识 讲 学 任 学 基
完基 础知识 后凡 是 涉 及 现 实 问题 、 近发 展 及 实 最
境 类 专业 的专业 基 础课 , 又可 以作 为其 他 专 业 的
选 修课 . 甘 肃联 合大 学 目前 是 一所 专 科 学 校 , 中化 其
工 学 院培养 的学 生主要是 面 向实际工 作 的一线 技 术工人 , 因此所 开设 的课 程 必 须 根 据 岗位 和 岗位 群所 需能力 与 素质提炼. 、 整合 成专业 课程 体 系 , 培
学 中内容过 于 陈 旧 , 能 反 映分 析 新 技术 的应 用 不
对 高职高 专 的教材 , 教材 过于偏 理论化 , 践类 但 实
的内容较 少或 仅 限 于案 例 , 院将 理 论教 学 与 实 我
和相关 学科 的渗 透 , 多是一 些验证 性实验 , 综合 性
实验 少 , 计开 发性实 验基本 没有 开设. 设 这使得 学
成 部 分 , 是化学 学科 的一个 新 的重 要分 支[ . 也 1 ]
《 环境 化学 》 一 门综 合 性很 强 的课 程 , 有 是 具
分析 的能力 . 明确 了这个教 学 目的 , 相应 的教 学模
式、 教材都 要有 所改 进.
跨 学科 涉及化 学 、 物理 、 生物 学 、 微生物 学 、 生态 学 、 地 质学 等学 科 的知识 , 因此 这 门课 既 可 以作 为 环
2 教 学 方 式 的改 进
之前 笔者带 这 门 课 的 时候 , 其按 照 理 论 课 将 对待 , 重 于理 论 知 识 的讲 解 , 偏 加上 课 时有 限 , 讲
决 的环境 问题 , 求 学生 分 析该 问题 会 涉 及 到 的 要
境化 学这 一模块 时 , 针对 水 中重金 属 的 迁移 转 化 这一 课题 , 我们 可 以先 给 出学 习情 境 , 即广东 北江 水 污染 ( 0 5年 1 20 2月 ) 件 , 过 基 础 知 识 的讲 事 通
基 础上 发展起 来 的, 化学 物 质 在 环境 中 出现 而 以
能 的提 高毫无 帮助 , 巴巴的教学使 学生厌 学 , 干 学 习仅 仅只是 应 付差 事 而 已. 者认 为 高 职高 专 院 笔
校开设 这 门课程 的 目的就是 培养 学生掌 握环境 化 学基本 理论 和 实验 技 能 , 用 化学 的基础 理 论 分 应
解让 学 生理解 重 金属 在 水 中 的形 态 及危 害 , 之后
问题 , 用 在哪 些方 面 , 作 如何 验 证其 影 响 , 比前 对 后 的不 同 , 出解决 方 案 , 提 以报 告 的形 式上 交 , 报 告 的效果 可作为 期末 成 绩 的参 考. 材 的 整 体理 教 论难 度下 降 , 实训 内容相对 增加 , 教学 目的重 新定 位 , 符合 高职高 专教育 的 目的 , 时联系实 际 的 更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