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钠及其化合物计算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要点一:钠单质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1.物理性质 颜色 熔点 硬度 密度导电导热性银白色低小比水的 ,比煤油的 。
良好2.化学性质从钠的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 与O 2反应⎪⎩⎪⎨⎧==+==+22222a a 2a 2a 4O N O N O N O N :加热时,化学方程式为:常温下,化学方程式为(2)与水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 ①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 浮:钠的密度比水要小;溶:钠的熔点较低,且反应是放热的; 游:生成的气体推动钠移动;响:氢气与水摩擦和氢气燃烧爆炸产生响动; 红:酚酞变红色,说明生成物为碱性。
要点诠释: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分析 过程 现象 反应原理 ① 变暗 4Na+O 2===2Na 2O ② 成液 Na 2O +H 2O===2NaOH③ 结块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④变成粉末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综上,把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Na2CO3粉末。
(3)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a.若酸过量,则只考虑钠与酸的反应。
b.若钠过量,钠首先与酸反应,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4)与盐的反应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a.与NaCl、Na2SO4、NaNO3溶液反应:实质是与水反应。
b.与CuSO4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
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工业制备与保存钠的制取及保存4.钠的重要用途典型例题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解:A、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A 错误;B、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B正确;C、根据4Na+O2=2Na2O,则1mol金属钠获得氧化钠的质量是31g,根据反应2Na+O2Na2O2,则1mol金属钠获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C错误;D、根据C的计算可以知道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D错误。
(完整版)钠及其化合物计算

苏教化学必修1备课资料1—— 钠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一.选择题1.将2。
3g 钠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C )A .等于2.3%B .等于4%C .大于2.3%小于4%D .大于4%2.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
4g,投入50g 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 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 A )A .2。
3gB .3.1gC .4.6gD .5.3g3.把2。
3g 钠放入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Na +离子,所需水的质量是( B )A .184gB .181。
8gC .180gD .183。
6g4.钠在干燥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0。
70g ,溶于水后,可被100g 质量分数为0。
73%的盐酸恰好中和,钠的氧化物的成分是( A )A .Na 2O 2和Na 2OB .Na 2OC .Na 2O 2D .无法确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1g 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B .1g 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C .1g 氧化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D .1g 过氧化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6.某容器中通入V LCO 2,再加入少量Na 2O 2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 L,则被吸收的CO 2的体积是(均为相同条件下)( B )A .(V-W )LB .2(V —W )LC .(2V —W )LD .2WL7.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加入1。
06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 B )A .等于1.06gB .大于2。
86gC .等于2.86gD .大于1.06g 小于2。
86g8.将质量比等于式量比的Na 、Na 2O 、Na 2O 2、NaOH,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C )A .NaB .Na 2OC .Na 2O 2D .NaOH9.金属钠与其在空气中燃烧产物x 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与水反应的金属钠与被氧化成x 的金属钠的质量比( A )A .1:1B .2:1C .23:78D .46:7810.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C )A .4.6g 钠投入45。
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钠点耀1、钠在氧气中燃烧:2Na + O2=—=Na2O2点耀2、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2NaCl3、钠常温条件下和氧气反应:4Na + O2=2Na2OA4、钠和硫共热:2Na+S^^=Na2s5、钠和水反应:2Na +2H2O^=2NaOH + H2f2Na + 2H2O^=2Na+ + 2OH- + H2 f6、钠和稀盐酸反应:2Na + 2HCl^=2NaCl + H2f2Na + 2H+^=2Na+ + H2 f7、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 + CuSO4+2H2O^=Na2so4+Cu(OH)2;+H2 f2Na+Cu2+ + 2H2O^=2Na+ + Cu(OH)2 ;+H2 f8、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钠:6Na + 2AlCl3+ 6H2O^=6NaCl + 2Al(OH)3;+3H2 f6Na +2Al3+ + 6H2O^=6Na++Al(OH)3;+3H2 f9、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钠:4Na+AlCl3+ 2H2O^=NaAlO2+3NaCl +2H2f4Na+Al3+ + 2H2O^=4Na++AlO2- + 2H2 f高温10、钠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氯化钛反应:4Na+TiCl4=^工4NaCl+Ti二、氧化钠1、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 + H2O=2NaOHNa2O + H2O^=2Na+ + 2OH-2、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2^=Na2CO33、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 + 2HCl^=2NaCl + H2ONa2O + 2H+^=2Na+ + H2O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氧化钠:Na2O + CuSO4+H2O^=Cu(OH)2J+Na2sO4Na2O + Cu2+ + H2O^=Cu(OH)2J+2Na+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钠:3Na2O + 2AlCl3+ 3H2O^=2Al(OH)3 J+6NaCl3Na2O + 2Al3+ + 3H2O===2Al(OH)3 J+6Na+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钠:2Na2O+AlCl3^=NaAlO2+3NaCl2Na2O+Al3+ ==AlO2-+4Na+三、过氧化钠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 + O2f2Na2O2+2H2O===4Na+ +4OH-+O2 f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f3、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4HCl^』NaCl +2H2O+O2f2Na2O2+4H+=^4Na+ + 2H2O + O2 f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2Na2O2+2CuSO4+2H2O==2Cu(OH)2;+2Na2SO4+O2 f2Na2O2+ 2Cu2+ + 2H2O^=2Cu(OH)2J+4Na++O2 f 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6Na2O2+4AlCl3+ 6H2O^^Al(OH)3J+12NaCl + 3O2 f6Na2O2+4Al3+ + 6H2O^=4Al(OH)3J+12Na++3O2 f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2Na2O2+AlCl3+ 2H2O^=NaAlO2+3NaCl + O2f2Na2O2+Al3+ + 2H2O^=AlO2-+4Na+ + O2f7、过氧化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4Na2O2+4FeSO4+6H2O^=4Fe(OH)3J+4Na2sO4+O2f4Na2O2+4Fe2+ + 6H2O^=4Fe(OH)3J+8Na+ + O2f四、氢氧化钠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2H2O^=2NaAlO2+3H2f2Al + 2OH- +2H2O^=2AlO2- + 3H2fC12+2OH-^=Cl- + ClQ- + H2OA3、氯气通入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3C12+6NaOH^^=5NaC1 + NaC1O3+ 3H2OA3c12+ 6OH-^^=5C1- + C1O3-+3H2OA4、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3S+6NaOH --------2Na2S+Na2sO3+3H2OA3S+6OH-^^=2s2-+SO32- + 3H2O5、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Si + 2NaOH + H2O^=Na2SiO3+ 2H2fSi + 2OH- + H2O^=SiO32- + 2H2f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12O3+ 2NaOH^=2NaA1O2+ H2OA12O3 + 2OH-^=2A1O2- + H2O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 + CO2^=Na2CO3+ H2O2OH- + CO2^=CO32- + H2O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 + CO2^=NaHCO3OH-+CO2^=HCO3-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 H2O2OH-+SO2^=SO32- + H2O1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NaOH+SO2^=NaHSO3OH-+SO2^=HSO3-11、五氧化二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P2O5+ 6NaOH^=2Na3PO4+3H2OP2O5 + 6OH- ^=2PO43- + 3H2O12、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2NaOH^=NaNO2+ NaNO3+ H2O2NO2 + 2OH-^=NO2- + NO3- + H2O1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O + NO2+ 2NaOH^=2NaNO2+ H2O14、将二氧化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2NaOH+SiO2^=Na2SiO3+H2O2OH-+SiO2^=SiO32- + H2O15、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2NaOH^=Na2SO4+H2OSO3+ 2OH-^=SO42- + H2O16、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l + NaOH^=NaCl + H2OH+ + OH-^=H2O17、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 + NaOH^=CH3COONa + H2OCH3COOH + OH-^=CH3COO- + H2O1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硫化氢:H2S+2NaOH^=Na2S+2H2OH2s+2OH- =S2- + 2H2O1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硫化氢:H2s+NaOH^=NaHS+H2OH2S + OH-^=HS- + H2O20、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H+ + OH-^=H2O21、磷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3PO4+3NaOH^=Na3PO4+3H2OH3PO4+3OH-^=PO43- + 3H2O22、将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NaOH^=NaAlO2+ 2H2OAl(OH)3 +OH- =AlO2- + 2H2O23、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AgNO3+ NaOH^=AgOH ;+NaNO3Ag+ + OH- =AgOH ;2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Na2sO4+Cu(OH)2;CU2+ + 2OH-^=Cu(OH)2 ;25、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Cl3+3NaOH^=Fe(OH)3;+3NaClFe3++3OH-^=Fe(OH)3 ;2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3NaOH^=Al(OH)3;+3NaClA13+ + 3OH- ==Al(OH)3 ;27、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4NaOH^=NaAlO2+3NaCl +2H2OAl3++4OH- =AlO2- + 2H2OA28、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NH4cl + NaOH^^=NaCl + NH3f+H2OANH4+ + OH;NH3f+H2O29、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ANH4HCO3+NaOH -------- N aHCO3 + NH3 f+H2OANH4++OH-二NH3T+H2O30、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ANH4HCO3+2NaOH ------- =Na2cO3+NH3f+2H2OANH4+ + HCO3- + OH-^^=CO32- + NH3f+2H2O31、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aHCO3+ NaOH^=Na2CO3+ H2OHCO3- + OH-^=CO32- + H2O32、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CaCO3 ;+NaHCO3 + H2OCa2+ + HCO3-+OH-^=CaCO3;+H2O33、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2NaOH^=CaCO3;+Na2CO3+ 2H2OCa2+ + 2HCO3- + 2OH-^=CaCO3 +CO32- + 2H2O34、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HCO3)2+2NaOH^=Mg(OH)2 ;+2NaHCO3Mg2+ + OH-^=Mg(OH)2 ;35、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HCO3)2+4NaOH^=Mg(OH)2 ;+Na2CO3+ 2H2OMg2+ + 2HCO32-+4OH-^=Mg(OH)2 ;+2CO32- + 2H2O五、氯化钠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NaCl+AgNO3^AgCl ;+NaNO3Cl-+Ag+=AgCl ;A2、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NaCl + H2sO4^^=Na2so4+2HCl T电解3、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2NaCl +2H2O 2NaOH + H2T+Cl2T电解2Cl- +2H2O = 2OH- + H2T+Cl2T电解4、电解氯化钠的熔融液:2NaCl 2Na + Cl2T六、碳酸钠1、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 Ca(OH)2 ^=CaCO3 ;+2NaOHCO32- + Ca2+^=CaCO3;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2CO3+ BaCl2^=BaCO3;+2NaClCO32- + Ba2+^=BaCO3 ;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Na2cO3+ H2O=NaHCO3+ NaOHCO32- + H2O^^ HCO3- + OH-4、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的盐酸:Na2cO3+ HCl^=NaHCO3+NaClCO32- + H+^=HCO3-5、碳酸钠溶液滴入足量的盐酸:Na2cO3+ 2HCl^=2NaCl + CO2T+H2OCO32- + 2H+^=CO2T+H2O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Na2cO3+ 2CH3COOH^=2CH3COONa + CO2T+H2OCO32- + 2CH3COOH^=2CH3COO- + CO2T+H2O 7、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 CO2+ H2O^=2NaHCO3CO32- + CO2+ H2O^=2HCO3-8、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 CO2+H2O^=2NaHCO32Na+ + CO32- + CO2+H2O^=2NaHCO3;9、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2CO3+ 2AlCl3+3H2O^=2Al(OH)3 ;+6NaCl + 3CO2 f3CO32- + 2Al3+ + 3H2O^=2Al(OH)3;+3CO2 f10、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3Na2cO3+ 2FeCl3+ 3H2O^=2Fe(OH)3;+6NaCl + 3CO2 f3CO32- + 2Fe3+ + 3H2O^=2Fe(OH)3;+3CO2 f七、碳酸氢钠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NaHCO3+ H2O=H2cO3+ NaOHHCO3-+H2O^^ H2c O3+OH-2、碳酸氢钠溶液滴入盐酸:NaHCO3+HCl^=NaCl + CO2f+H2OHCO3- + H+^=CO2f+H2O3、碳酸氢钠溶液滴入醋酸:NaHCO3+CH3COOH^=CH3COONa + CO2f+H2OHCO3-+CH3COOH^=CH3COO-+CO2 f+H2O4、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HCO3+AlCl3^=Al(OH)3 ;+3NaCl+3CO2 f3HCO3-+Al3+^=Al(OH)3 ;+3CO2f5、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3NaHCO3+ FeCl3^=Fe(OH)3 ;+3NaCl + 3CO2 f3HCO3- + Fe3+^=Fe(OH)3 ;+3CO2 f6、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aHCO3+ NaOH^=Na2CO3+H2OHCO3-+OH-^=CO32-+H2O7、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NaHCO3+Ca(OH)2 =CaCO3;+NaOH + H2OCa2+ + HCO3-+OH-^=CaCO3;+H2O8、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2NaHCO3 + Ca(OH)2 =CaCO3; +Na2CO3 + 2H2OCa2+ + 2HCO3- + 2OH-^=CaCO3; +CO32- + 2H2OA9、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 f +H20一、镁点燃1、镁在氧气中燃烧:2M g+O2==2M g O点燃2、镁在氯气中燃烧:Mg+CI2=^^MgCI2点物3、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点燃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 + CA5、镁与硫共热:Mg+S :MgSA6、镁与水共热:Mg+2H2O^^=Mg(OH)2十% f7、镁和盐酸反应:Mg + 2HCI^=MgCI2 + H2 fMg + 2H+^=Mg2+ + H2 f8、镁和醋酸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H2 fMg+2CH3COOH^=2CH3COO- + Mg2+ + H2 f9、镁和氯化镂溶液反应:Mg + 2NH4CI^MgCI2 + 2NH3 f +H2 fMg+2NH4+^=Mg2+ + 2NH3 f +H2 f 10、将少量的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Mg+2FeCI3^=2FeCI2 + MgCI2Mg+2Fe3+ Mg2+ + 2Fe2+ 11、将过量的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2FeCI3^=3MgCI2 + 2Fe3Mg+2Fe3+^=3Mg2+ + 2Fe 12、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Mg+CuSQ4^=MgSQ4+CuMg+Cu2+ Mg2+ + Cu13、镁和浓硫酸反应:Mg+2H2SQ4^=MgSQ4+SQ2f+2H2Q14、镁和浓硝酸反应:Mg+4HNQ3^=Mg(NQ3)2+2NQ2 f+2H2QMg+4H+ + 2NQ3-^=Mg2+ + 2NQ2 f+2H2Q15、镁和稀硝酸反应:3Mg+8HNQ3^=3Mg(NQ3)2+2NQ f+4H2Q3Mg+8H+ + 2NQ3-^=Mg2+ + 2NQ f+4H2Q二、氧化镁1、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Q + 2HCl^=MgCl2+ H2QMgQ + 2H+^=Mg2+ + H2Q2、氧化镁和醋酸反应:MgQ + 2CH3CQQH^=(CH3CQQ)2Mg+H2QMgQ + 2CH3CQQH^=Mg2+ + 2CH3CQQ- + H2Q3、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Q + 2NH4Cl^=MgCl2+ 2NH3 f+H2QMgQ + 2NH4+ ^=Mg2+ + 2NH3 f+H2Q4、氧化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Q + 2FeCl3+3H2Q^=3MgCl2+ 2Fe(QH)33MgQ + 2Fe3+ + 3H2Q^=3Mg2+ + 2Fe(QH)3三、氢氧化镁1、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Mg(QH)2+2HCl^=MgCl2+2H2QMg(QH)2+2H+^=Mg2+ + 2H2Q2、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Mg(QH)2+2CH3CQQH^=(CH3CQQ)2Mg+2H2QMg(QH)2+2CH3CQQH^=2CH3CQQ- + Mg2+ + 2H2Q 3、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QH)2+ 2NH4Cl^=MgCl2 + 2NH3f+2H2QMg(QH)2+2NH4+^=Mg2+ + 2NH3f+2H2Q 4、氢氧化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OH)2+2FeCl33MgCl2+2Fe(OH)33Mg(OH)2+2Fe3+^=3Mg2+ + 2Fe(OH)3一 A5、氢氧化镁受热分解:Mg(OH)2^^MgO + H2O四、氯化镁1、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MgCl2 + 2AgNO3^2AgCl ;+Mg(NO3)2Cl-+Ag+==AgCl ;2、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MgCl2+ 2NaOH=Mg(OH)2 ;+2NaClMg2+ + 2OH-^=Mg(OH)2 ;3、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 2NH3-H2O^=Mg(OH)2 ;+2NH4ClMg2+ + 2NH3-H2O^=Mg(OH)2;+2NH4+4、氯化镁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MgCl2+ 2NaAlO2+4H2O^=Mg(OH)2;+2Al(OH)3 ;+2NaClMg2+ + 2AlO2-+4H2O^=Mg(OH)2 ;+2Al(OH)3 ;电解5、电解氯化镁的熔融液:MgCl2 -------- Mg+Cl2f电解6、电解氯化镁的溶液:MgCl2+ 2H2O --------------Mg(OH)2 ;+H2 f+Cl2 f电解Mg2+ + 2Cl- +2H2O ,Mg(OH)2;+H2 f+Cl2 f五、碳酸镁1、碳酸镁与盐酸反应:MgCO3+ 2HCl===MgCl2+ CO2f+H2OMgCO3+ 2H+===Mg2+ + CO2f+H2O2、碳酸镁与醋酸溶液反应:MgCO3+ 2CH3COOH===CH3cOO)2Mg+CO2f+H2OMgCO3+ 2CH3COOH===2CH3COO- + Mg2+ + CO2f+H2O3、碳酸镁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MgCO3+CO2+ H2O===Mg(HCO3)2MgCO3+ CO2+H2O===Mg2+ + 2HCO3-4、碳酸镁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CO3+ 2FeCl3+3H2O===3MgCl2+ 2Fe(OH)31+3CO2f3MgCO3+ 2Fe3++3H2O===3Mg2+ + 2Fe(OH)3 "3CO2f5、碳酸镁加入氯化铵溶液中:MgCO3+ 2NH4Cl===MgCl2+ 2NH3f+CO2fMgCO3+ 2NH4+===Mg2+ + 2NH3f+CO2f6、碳酸镁高温煅烧:MgCO3高温MgO + CO2f六、碳酸氢镁1、碳酸氢镁与盐酸反应:Mg(HCO3)2+2HCl===MgCl2+ 2CO2f +2H2OHCO3- + H+==£O2T+H2O2、碳酸氢镁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HCO3)2+2NaOH===Mg(OH)J+2NaHCO3Mg2+ + 2OH-===Mg(OH)2;3、碳酸氢镁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HCO3)2+4NaOH===Mg(OH)2l+Na2cO3+2H2OMg2+ + 2HCO3-+4OH-===Mg(OH)2; +2CO32- + 2H2O4、碳酸氢镁与澄清石灰水反应:Mg(HCO3)2+ 2Ca(OH)2===Mg(OH)2l+2CaCO31+2H2OMg2+ + 2HCO3- + 2Ca2++4OH-===Mg(OH)2l +2CaCO3 1+2H2O5、碳酸氢镁受热分解:Mg(HCO3)2MgCO3l+CO2T+H2O一、铝点燃1、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Al2O3点燃2、铝在氯气中燃烧:2Al + 3Cl2r=^=2AlCl3A3、铝和硫共热:2Al + 3S^=A12s34、铝与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Al2(SO4)3+3H2 f2Al+6H+^=2Al3+ + 3H2 f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2H2O^=2NaAlO2+3H2f2Al + 2OH- +2H2O^=2AlO2- + 3H2fA6、铝和浓硫酸共热:2Al + 6H2sO4^^=Al2(SO4)3+3SO2 f+6H2OA7、铝和浓硝酸共热:Al + 6HNO3=Al(NO3)3+3NO2 f+3H2OAAl + 6H+ + 3NO3- Al3+ + 3NO2f+3H2O 8、铝和稀硝酸反应:Al+4HNO3^=Al(NO3)3+NO f+2H2OAl+4H+ + NO3- =Al3+ + NO f+2H2O8、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 + 3AgNO3^=Al(NO3)3 +3AgAl + 3Ag+^=Al3+ + 3Ag9、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2A1 + 3CU2+^=2Al3++3Cu高温10、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1 + Fe2O3一^A12O3+ 2Fe高温11、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8A1 + 3Fe3O4= 皿4A12O3+9Fe有温12、铝和氧化铜高温共热:2A1+3Cug^LA12O3+ 3Cu而温13、铝和二氧化镒高温共热:4A1+3MnO2= 皿2A12O3+ 3Mn二、氧化铝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A12O3+3H2SO4^=A12(SO4)3+3H2OA12O3 + 6H+^=2A13++3H2O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12O3+ 2NaOH^=2NaA1O2+ H2OA12O3 + 2OH-^=2A1O2- + H2O3、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2ALO_及生4A1 + 3O. f2 3冰晶石2三、氢氧化铝1、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A1(OH)3 +3H2sO4^A12(SO4)3+6H2OA1(OH)3 +3H + =A13+ + 3H2O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1(OH)3 +NaOH^=NaA1O2+ 2H2OA1(OH)3 +OH-^=A1O2- + 2H2OA3、加热氢氧化铝:2A1(OH)3 A12O3+3H2O四、硫酸铝1、硫酸铝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A12(SO4)3+3BaC12^=2A1C13+3BaSO4;SO42- + Ba2+ ^=BaSO4 ;2、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A12(SO4)3+ 6H2O^^2A1(OH)3+3H2SO4A13+ + 3H2O^^A1(OH)3 +3H +3、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12(SO4)3+6NaOH^=3Na2sO4+2A1(OH)3;A13+ + 3OH- =A1(OH)3 ;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8NaOH^=2NaAlO2+ 3Na2SO4+4H2OA13++4OH- =AlO2- + 2H2O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12(SO4)3+3Ba(OH)2 ^=2A1(OH)3 ;+3BaSO4 ;2A13++3SO42- + 3Ba2+ + 6OH-^=2A1(OH)3 ;+3BaSO4 ;6、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12(SO4)3+4Ba(OH)2 ^=Ba(A1O2)2 +3BaSO4 ;+4H2O2A13++3SO42- + 3Ba2+ + 8OH-^=2A1O2- + 3BaSO4 ;+4H2O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3Ba(OH)2 +2KA1(SO4)2 ^=2A1(OH)3 ;+3BaSO4 ;+K2SO43Ba2+ + 6OH- + 2A13++3SO42- ==3BaSO4 ;+2A1(OH)3 ;8、向明矶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KA1(SO4)2+2Ba(OH)2 ^=KA1O2 + 2BaSO4 ;+2H2OA13+ + 2SO42- + 2Ba2++4OH- =A1O2- + 2BaSO4;+2H2O9、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12(SO4)3+6NH3.H2O^=2A1(OH)3;+3(NH4)2SO4A13+ + 3NH3-H2O^=A1(OH)3;+3NH4+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A12(SO4)3+3Na2CO3+3H2O^=2A1(OH)3;+3Na2SO4+3CO2f2A13++3CO32- + 3H2O^=2A1(OH)3;+3CO2 f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A12(SO4)3+6NaHCO3^=2A1(OH)3;+3Na2SO4+6CO2 fA13+ + 3HCO3- =A1(OH)3;+3CO2f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A12(SO4)3+3Na2S+6H2O^=2A1(OH)3 "3Na2sO4+3H2s f2A13++3S2- + 6H2O^=2A1(OH)3;+3H2S f1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Al2(SO4)3+6NaHS+6H2O^=2Al(OH)3 "3Na2sO4+6H2s fAl3+ + 3HS- + 3H2O^=Al(OH)3 "3H2s f1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Al2(SO4)3+3Na2SiO3+ 6H2O^=2Al(OH)3 ;+3Na2SO4+3H2SiO3;2Al3++3SiO32- + 6H2O^=2Al(OH)3;+3H2SiO3 ;1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Al2(SO4)3+6NaAlO2+ 12H2O^=3Na2SO4+8Al(OH)3;Al3++AlO2- + 6H2O^=4Al(OH)3;五、偏铝酸钠1、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NaAlO2+ 2H2O=AI(OH)3+NaOHAlO2- + 2H2O^^Al(OH)3+OH-2、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NaAlO2+ HCl + H2O^=Al(OH)3;+NaClAlO2- + H+ + H2O^=Al(OH)3;3、向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NaAlO2+4HCl^=NaCl+AlCl3+2H2OAlO2-+4H+=Al3+ + 2H2O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 3H2O^=2Al(OH)3;+Na2CO32AlO2- + CO2+3H2O^=2Al(OH)3;+CO32-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 CO2+ 2H2O^=Al(OH)3+NaHCO3AlO2- + CO2+ 2H2O^=Al(OH)3+HCO3-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Al3++AlO2- + 6H2O^=4Al(OH)3;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2+ NH4Cl + H2O^=Al(OH)3;+NaCl + NH3 fAlO2- + NH4+ + H2O^=Al(OH)3;+NH3 f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3NaAlO2+ FeCl3+6H2O^=3Al(OH)3;+Fe(OH)3 ;+3NaCl3AlO2- + Fe3+ + 6H2O^=3Al(OH)3;+Fe(OH)3 ;。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习题

高中化学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1、(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质软、比水轻、熔点低(2)钠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 (白烟)2Na+S==Na2S与O2反应:缓慢氧化:4Na+O2== 2Na2O (白色固体)剧烈燃烧:2Na+O2== Na2O2(淡黄色固体)与H2O 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与酸反应:2Na+2H+==2Na++H2↑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作用生成NaOH,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Na+2H2O+CuSO4 ==Cu(O H)2↓+Na2SO4 +H2↑6Na+6H2O+2FeCl3==2F e(O H)3↓+6NaCl+3H2↑2Na+2NH4Cl===2NaCl+2NH3↑+H2↑与熔融盐:4Na+TiCl4△4NaCl+Ti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二、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三、铁及其化合物铁的氧化物二价铁与三价铁滴加顺序不同,得到的现象也不同:(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时无气体产生,达到一定量后才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Na2CO3溶液立即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只发生下列反应:2HCl+Na2CO3==2NaCl+CO2↑+H2O(2)稀AlCl3溶液与稀NaOH溶液间的反应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3OH―==A l(O H)3↓A l(O H)3+OH―==AlO2―+2H2O现象:白色沉淀逐渐增多,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4OH―==AlO2―+2H2O Al3++3AlO2―+6H2O ==4A l(O H)3↓现象:开始时无沉淀,接着产生沉淀,继续滴加AlCl3溶液,沉淀量不变。
1_钠的化合物计算

A.54.5%
B.40%
C.36%
D.33.3%
A
能力课时4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2
3
4
的有关计算和综合实验
探究要点·典例合作细解 学科素养·潜移默化养成 能力过关·随堂评估自测 能力课时落实
当组成满足COmHn 时,a gCOmHn 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 和 H2Og完全被 Na2O2 吸收时,Na2O2 增重 a g。
(4)反应的先后角度 一定量的 Na2O2 与一定量 CO2 和 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 为 Na2O2 先与 CO2 反应,待 CO2 反应完全后,Na2O2 再与 H2O(g)发 生反应。
能力课时4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2
3
4
的有关计算和综合实验
探究要点·典例合作细解 学科素养·潜移默化养成 能力过关·随堂评估自测 能力课时落实
B.Na2O2 和 Na2CO3 D.Na2O
C
1234
能力课时4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2
3
4
的有关计算和综合实验
探究要点·典例合作细解 学科素养·潜移默化养成 能力过关·随堂评估自测 能力课时落实
3.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 NaHCO3 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a 先通入 CO2,然后 b 通入 NH3,c 中放碱石灰 B.b 先通入 NH3,然后 a 通入 CO2,c 中放碱石灰 C.a 先通入 NH3,然后 b 通入 CO2,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 先通入 CO2,然后 a 通入 NH3,c 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1
2
3
4
的有关计算和综合实验
探究要点·典例合作细解 学科素养·潜移默化养成 能力过关·随堂评估自测 能力课时落实
专题—钠及其化合物 计算

专题——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技能方法1】过氧化钠与H2O、CO2反应的重要关系及计算2CO2+2 Na2O2=2 Na2CO3 +O22H2O+2 Na2O2=4 NaOH +O2(1)物质的量关系无论是H2O或CO2得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H2O或CO2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2)气体体积关系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时,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2,也等于生成氧气的量。
(3)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H2O、CO2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 H2O ∽ 2e-。
(4)固体质量关系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m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m g。
或者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上述条件。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①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②有机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5)先后顺序关系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 的混合物的反应,可看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技能方法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及图像1、盐酸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①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H+===HCO3-,无色气体放出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
2、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①现象: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
3、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的归纳总结①向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②向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③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④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HCl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NA的计算四大公式

NA的计算四大公式NA的计算四大公式如下:公式1:n=N/NA化学意义:n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表示的是物质的量。
N:没有单位,表示的是分子或者原子的个数,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一个固定的数,为6.02X10的23次方。
什么时候用这个公式呢?当已知N,求物质的量n时,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公式的变形:N=nNA,当已知n求N时,利用这个公式即可。
例题1:1mol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是多少?N=nNA=1x6.02x10的23次方=6.02x10的23次方。
公式2:n=m/M化学意义:n单位为mol,m:单位为g,M单位为g/mol,表示的是1mol的物质其质量为多少g。
公式变形:m=nM,对质量进行求解即可。
M为某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且其为常数。
什么时候使用这个公式呢?当已知m时,带入这个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例题2:求44g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利用公式n=m/M进行求解即可。
带入得:n=44/44=1,即44g 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
公式3:n=V/Vm该公式只能用于求气体的物质的量,Vm为常数,在标况下:0摄氏度,101kp下,Vm的大小为22.4L/mol,其化学意义为:lmol 的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
什么时候使用这个公式呢?当已知Vm和V,并且在该状况下该物体为气体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进行求解。
例题3:求22.4L的二氧化碳在标况下的物质的量。
解:n=V/Vm=22.4/22.4=1(mol)公式4:c=n/V化学含义:表示的是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是单位体积内含有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大小。
什么时候使用这个公式呢?当已知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时,代入求解即可。
且配置溶液的时候,物质的量前后是不变的。
因此还有一个诱导公式:c1v1=c2v2,即配置前后物质的量是不变的。
例题4:已知含有1mol Na2SO4的溶液体积为4L,求Na+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利用公式:c=n/v进行求解即可。
钠和钠的化合物方程式

《钠》和《钠的化合物》4Na+O2====Na2O2Na+O2====Na2O22Na+Cl2====2NaCl(常温下也反应)2Na+S====Na2S(可能爆炸)2Na+2H2O====2NaOH+H2↑2Na+2HCl====2NaCl+H2↑2NaOH+CuSO4====Na2SO4+Cu(OH)24Na+TiCl4====Ti+4NaClNa2O+H2O====2NaOHNa2O+2HCl====2NaCl+H2ONa2O+CO2====Na2CO3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Ca(OH)2+CO2(少量)====CaCO3↓+H2OCa(OH)2+2CO2(过量)====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2NaOH+CO2(少量)====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Na2CO3+H2O+CO2====2NaHCO3Na2CO3+2HCl====H2O+CO2+2NaClNaHCO3+HCl====H2O+CO2+NaCl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CaCO3↓+2NaCl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少量)====Na2CO3+CaCO3↓+H2ONaHCO3+Ca(OH)2(过量)====NaOH+CaCO3↓+H2O2NaHCO3====Na2CO3+H2O+CO21、钠在空气中放置4Na + O2 = 2 Na2O2、钠在空气中点燃2Na +O2 ===== Na2O23、钠和硫反应2Na + S =Na2S4、钠和水反应2Na + 2H2O =2NaOH +H2↑5、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Na + CuSO4 + 2H2O = Cu(OH)2↓+Na2SO4 +H2↑6、钠和乙醇反应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H2↑7、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8、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Na2O + CO2 = Na2CO39、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2O + 2HCl = 2NaCl + H2O1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1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2、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1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 CO2↑+ H2O1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 CO2↑ +H2ONa2CO3 +HCl = NaCl + NaHCO315、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16、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2CO3 +Ca(OH)2 = CaCO3↓+ 2NaOH17、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18、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反应2NaHCO3 + Ca(OH)2 = CaCO3↓+ Na2CO3 + 2H2ONaHCO3 + Ca(OH)2 = CaCO3↓+ NaOH + H2O化学复习:元素化合物主要方程式总结来源:环球网校时间:2009-4-28 10:11:00 所属频道:高考元素化合物主要方程式说明:1、想学好元素化合物,请熟练掌握以上基本方程式,注意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化学必修1备课资料1—— 钠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一.选择题1.将2.3g 钠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C )A .等于2.3%B .等于4%C .大于2.3%小于4%D .大于4%2.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 ,投入50g 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 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 A )A .2.3gB .3.1gC .4.6gD .5.3g3.把2.3g 钠放入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Na +离子,所需水的质量是( B )A .184gB .181.8gC .180gD .183.6g4.钠在干燥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0.70g ,溶于水后,可被100g 质量分数为0.73%的盐酸恰好中和,钠的氧化物的成分是( A )A .Na 2O 2和Na 2OB .Na 2OC .Na 2O 2D .无法确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1g 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B .1g 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C .1g 氧化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D .1g 过氧化钠投入100g 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6.某容器中通入V LCO 2,再加入少量Na 2O 2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 L ,则被吸收的CO 2的体积是(均为相同条件下)( B )A .(V —W )LB .2(V —W )LC .(2V —W )LD .2WL7.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加入1.06g 无水Na 2CO 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 B )A .等于1.06gB .大于2.86gC .等于2.86gD .大于1.06g 小于2.86g8.将质量比等于式量比的Na 、Na 2O 、Na 2O 2、NaOH ,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C )A .NaB .Na 2OC .Na 2O 2D .NaOH9.金属钠与其在空气中燃烧产物x 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与水反应的金属钠与被氧化成x 的金属钠的质量比( A )A .1:1B .2:1C .23:78D .46:7810.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C )A .4.6g 钠投入45.4g 水中B .6.2g 氧化钠投入42.2g 水中C .7.8g 过氧化钠投入42.2g 水中D .8g 烧碱投入42g 水中11.100g 质量分数为3.75%的盐酸与11.6gNa 2CO 3·xH 2O 刚好完全反应,则x 值是( C )A .1B .3C .7D .912.2.1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的CO 与H 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 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 )A .2.1gB .3.6gC .7.2gD .不可求13.将a g 钠投入b g 水中(足量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D )A .%100⨯+b a aB .%10040⨯+b a aC .%10020⨯+b a aD .%100232240⨯+ba a 14.将钠、钾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稀H 2SO 4中,反应结束后,二种溶液的质量仍相等而金属均无剩余,则投入的钠、钾的质量比为( D )A .3938:2223 B .3938:2322 C .391:231 D .3839:222315.将15.6g 金属K 投入到100g 不同浓度的下列盐溶液中:(1)0.365%(2)3.65%(3)36.5%则放出的H 2( D )A .(1)最少B .(3)最多C .(1)(2)一样多D .都一样多16.有KOH 和KHCO 3混合物26.2g ,在250℃下煅烧,冷却后称量,质量减少4.65g ,则原混合物中KOH 和KHCO 3的关系是( B )A .KOH >KHCO 3B .KOH <KHCO 3C .KOH = KHCO 3D .任意比混合17.如图:在密封容器中,一部分装入4.6克金属钠,另一部分装入HgO 同时加热两部分,若加热后容器内的空气成分未变,那么装入容器中的HgO 是( C )A .21.66克B .20.06克C .43.32克D .10.83克18.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10.8g ,投入100g 水中,最多能产生0.2g 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C )A .2.3gB .3.1gC .4.6gD .6.2g`19.在100g 3.65%的盐酸和100g 0.365%的盐酸中分别加入2.3gNa,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 )A .前者多B .后者多 C. 一样多 D. 均无氢气产生20.两份质量相等但混和比例不同的由NaOH 和NaHCO 3组成的混和物A 和B ,分别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A>B ,则下列关于NaOH 含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B )A .B 中的含量大 B .A 中的含量大 C. 一样大 D .不能判断大小21.mg 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ng ,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B )A .%1007)(39⨯-m m nB .%10014)(39⨯-mm n C .%1007)(39⨯-m n m D . %10014)(39⨯-mn m 22.超氧化钾用于急救供氧 4KO 2+2CO 2 2K 2CO 3+3O 2,若用156g K 与O 2完全反应生成超氧化钾,用此超氧化钾和CO 2完全反应可放出氧气的体积是( A )(O 2的密度此时为1.428g/L )A .67.2LB .22.4LC .44.8LD .11.2L23.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钾放入236g t ℃的水中,得到t ℃的氢氧化钾饱和溶液312g ,则t ℃时KOH 的溶解度是( B )A .112gB .56gC .28gD .76g24.现有2.8g 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形成3.58g 碱,则该金属为( B )A .NaB .KC .LiD .Rb25.某碱金属元素A 的硫化物中,A 和硫的质量比为7:16,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A .7B .14C .23D .3926.铷和另一种金属的合金4.6g 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0.2g ,则合金中另一金属一定是( A )A .锂B .钠C .钾D .铯二.填空题27.用11.5g 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 g 。
(90.9g )28.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在状况下产生氢气的质量比是 ,若过量的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与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231:121:91,钠)29.将a g 钠溶于b g 水中,a 1 gNa 2O 溶于b 1 g 水中,a 2 gNa 2O 2溶于b 2 g 水中,均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
(1)若a 1:a 2=31:39,则b 1:b 2= 。
(2)若a 为4.6,则b= 。
[.(1)1:1 (2)95.6]30. 将a mol Na 2O 2和b mol NaHCO 3混合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300℃,使其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1)当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气体只有氧气时,a 和b 的关系式是(2)当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固体只有Na 2CO 3时,a 和b 的关系式是(3)当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固体为Na 2CO 3他NaOH 时,a 和b 的关系式是31、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而设计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包括火)的总质量为ag ,将质量为bg (不足量)的碱金属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
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
则:(1)列出计算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示式_ _____。
(2)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 _____。
(3)如果不用CaCl 2,求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偏大还是偏小?__ _____,理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
31、(1)cb a b -+ (2)吸收H 2带出的水蒸气 (3)偏小 理由是反应后的总质量C 减小了三、计算题32. 有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粉末14.8克,投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气体3.36升(标准状况时),求Na 2CO 3的质量百分含量。
(精确到0.1)(71.6%)33.有一块表面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总质量为5.22g ,投入到94.98g 水中,待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氢气0.2g 求(1)其中含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g ?(2)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3.(1)0.62g (2)8.8%34.将7.8gNa 2O 2投入到100g10%的苛性钠溶液中充分反应。
求:(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2)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 2,然后小心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干燥,称重为58.8g ,通过计算推出该固体物体的组成和质量。
34.(1)17% (2)NaHCO 3 12.6g Na 2CO 3 15.9g35.加热一定量的小苏打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A 发现比原来少了 3.1g 。
若加热同质量的小苏打及一定量的Na 2CO 3·xH 2O 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称量乘余物B ,发现比原来减少12.1g 。
又知剩余物的质量比是B:A=2:1。
求x 的值。
( 28.x=10)36.将Na 2CO 3、NaHCO 3的混合物1.9g ,强热至无气体出现为止,恢复至原来状态,称量剩余物的质量减轻了0.31g ,求原混合物中NaHCO 3质量分数。
(21.44.2%)37、把Na 2CO 3·10H 2O ·NaHCO 3的混合物5.38g ,测得含有Na +0.05mol 。
(1)若将混合物加热至恒温,则固体混合物减轻多少克?(2)若将5.38g 混合物中加入含HCl0.05mol 的盐酸,可得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多少升?37、解:(1)最后剩余固体是Na 2CO 3即mol 205.0 固体混合物减轻 5.38g -mol 205.0×106g/mol =2.73g(2)混合物中Na 2CO 3·10H 2O. NaCO 3各含x. y 。
286x+84y=5.38g x=0.01mol2x+y = 0.5mol y=0.03mol(CO 2)=(0.01mol+0.03mol)×22.4L/mol=0.896L38.取5.4g 由碱金属R 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蒸发反应后溶液得到8.0g 无水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