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限温电伴热带企业标准
自限温电伴热带企业标准

自限温电伴热带企业标准企业标准自限温电伴热带Self-Temperature-Regulating Heating Belt发布前言自限温电伴热带又称自动控温伴热电缆或自动限温电热带,是一种能随被伴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时温度的一种带状自控温热带。
其主要发热原件是又导电高分子材料构成,具有电阻率正温度系数的特征。
该类自控温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类工艺管线、管器储罐的防冻、保温控温化霜雪等,特别是在容器内的材料易冻结、析晶、凝聚、粘堵的伴热保温、降粘防堵等。
自限温电伴热电缆目前尚无国家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公司历年来研究实验的经验总结,在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产品的安全运用及样板工程的历年安全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起草。
自限温电伴热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自限温电伴热带(以下简称伴热电缆)的结构分类、型号规格、及伴热电缆结构的一般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测规范、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导电高分子材料(PTC)制成的其输出功率能随伴热体系温度自动调节的伴热电缆。
2.引用的标准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该修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改,鼓励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最新版本亦适用于本标准。
GB 2900.10 电工名词术语电线电缆GB/T 2951.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机械性能实验GB/T 2951.2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2951.4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B/T 2951.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热延伸试验GB/T 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实验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实验GB/T 3048.6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实验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实验GB/T 3048.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线芯工频火花实验GB/T 18380.1 电缆燃烧试验GB/T 240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 4910 镀锡圆铜线IEC1423/1995 工业用加热电缆GB19518.1 爆炸性的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电阻式伴热器试验和通用要求GB19518.2 爆炸性的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电阻式伴热设计。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电伴热相关物资采购技术规范书【模板】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电伴热相关物资采购技术规范书编制:目录一、总则 (3)二、供货清单 (3)三、技术要求 (3)四、质量标准 (5)五、技术资料与交货进度 (5)一、总则1. 本技术协议对供货方提供的整套电伴热提出了主要功能、结构、性能、及安装工作量等技术和相关方面的要求。
2. 供货方须保证所提供的电伴热是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高质量的产品。
供货方所提供的电伴热及附件具备必须是成熟可靠产品,不得使用实验性产品。
3. 供货方提供的电伴热必须具有相关资质机构出具的合格证书,确保电伴热自安装之日起工作五年内正常,不出现任何非人为故障。
4. 供货方必须提供相关电伴热、温控箱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安装所需的工器具及配件,如金属软管、扳手等由供货方自行提供。
敷设电伴热涉及高空作业,部分为塔釜上作业,供货方须提供施工人员的健康及保险证明,并自行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工作中涉及的脚手架由供货方负责搭设。
电伴热敷设完成后保温、铁皮由供货方负责完成施工。
5. 招标方仅负责提供供电电源到温控箱,供货方负责提供温控箱及之后的所有设备的安装附件(包含穿线管、电缆桥架、温度元件等)及整体安装调试工作。
6. 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货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7. 供货方须完全保证所提供的电伴热的安全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和优良性。
供货方必须保证工作现场整洁、美观,完工后无裸露在外面的线缆。
供货方须无条件对设备中的缺陷、不足和与技术要求不符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或更换,而不增加任何费用。
8. 供货方对所提供的电伴热均为符合国标的可靠性产品。
供货方保证电伴热配件提供的连续性。
9. 供货方提供电伴热及附件必须为防暴电气设备,防暴等级达到ExeIICT4或更高等级。
二、供货清单(需同一供货商供货,并包括安装)三、技术要求1.电伴热电阻值公差:不能大于±10%,2.电伴热绝缘电阻:保证成品测试100MΩ500VDC。
恒功率电伴热标准

恒功率电伴热标准随着我国工业加热领域的技术不断发展,恒功率电伴热带已成为电伴热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电伴热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恒功率电伴热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恒功率电伴热标准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电伴热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恒功率电伴热带技术要求1.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应采用电阻丝或发热合金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保证使用寿命长。
2.绝缘层:绝缘层应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确保电伴热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出现短路、漏电等现象。
3.终端头:终端头的设计应便于连接和拆卸,同时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确保使用安全。
4.金属护套:金属护套应选用不锈钢或铜等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能抵抗外部环境的影响。
5.外部绝缘层:外部绝缘层应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抗磨损性能,保护金属护套和整个伴热带。
二、恒功率电伴热带安装要求1.安装位置:电伴热带应紧贴管线表面敷设,确保加热效果良好。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电伴热带的平整,避免打折、扭曲等现象。
2.切割方式:根据使用长度,可任意切割电伴热带。
切割面应平整,无毛刺和焊渣。
3.连接方式:电伴热带与电源、终端头等设备的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器,确保连接可靠。
4.警示标志:安装完毕后,应悬挂或黏贴警示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和便于日后的检查维护。
三、恒功率电伴热带运行与管理1.启动与停止:根据实际需要,可实现电伴热带的自动启动和停止,以保证加热效果和节约能源。
2.温度控制:电伴热带的温度控制应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加热温度恒定,避免过热现象。
3.故障检测与保护:电伴热带应配备完善的故障检测与保护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定期维护:为确保电伴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总之,制定恒功率电伴热标准对于确保电伴热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防爆恒功率串联式电伴热带企业标准

ICSQ/xxxxx x x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xxx002—2014 防爆恒功率串联式电伴热带xxxxx电器有限公司发布前言电伴热带是近几年开发的填补我国电伴热空白,替代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
它属于电气装备用加热电缆的范畴,是介于电线电缆、电加热器和防爆电器之间的产品。
电伴热带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船舶和机械行业的管道、泵体、阀门、槽池、罐体的伴热保温、防冻、和防凝。
本标准按GB19518.1-200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电阻式伴热器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对应IEC62086--1:200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电阻式伴热器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与IEC62086-1: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等效。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的规定本标准由xxx省xxx xxxxxxxx电器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与2014年06月01日第一次发布本标准与2014年06月30日实施本标准批准人:防爆恒功率串联式电伴热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防爆恒功率串联式电伴热带的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660V以下,以氟聚合物塑料为绝缘层和护套层,以绝缘铜绞线芯线(即电源母线)为发热元体的,xxxx防爆串联型电热带(以下简称电热带),该电热带不能单独在炸危险场所使用,必须与相应防爆等级并取得防爆合格证的防爆电器产品或部件组成整机系统方能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19518.1-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电阻式伴热器通用和试验要求IEC62086-1:200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电阻式伴热器通用和试验要求GB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4910-2009 镀锡圆铜线JB/T3135-2011 镀银软圆铜线GB/T259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259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验方法GB5023.5-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电线)屏蔽电线GB/T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3 型号基本参数3.1 产品型号□ C □□ - □芯线截面积: mm2型号:J-表示“加强型”、“普通型”不标芯线结构:(1—单芯、2—二芯、3—三芯)串联式氟塑料恒功率电热带绝缘层材料:(F--F46、FP--PFA)示例:FC1J-3.0mm2 意为芯线截面积为3.0mm2加强型单芯串联式恒功率电热带绝缘层材料。
伴热带技术规范书

伴热带技术规范书2. 伴热电缆工作条件:最低环境气温:- 10°C最高环境气温:+ 40°C管道材质:不锈钢,管径Φ14 或Φ16管道内介质:水或蒸汽维持温度:防冻(按10°C考虑)保温材料:石棉保温厚度:20-30mm供电电压:AC220V,频率50Hz主要仪表管道内介质温度:按高温>200℃和中温≤200℃两种考虑3. 技术要求3.1 伴热电缆及其配件按MI矿物绝缘铠装耐高温(最高承受温度为615℃) 伴热电缆和中温(最高承受温度为200℃) 自调控伴热电缆两种类型采购, 要求投标厂家在投标书中明确两种伴热电缆的具体型号。
3.2 MI矿物绝缘耐高温伴热电缆在有高温蒸汽吹扫仪表管道时管道内介质温度为200-600℃,要求这部分伴热电缆能承受最高至600℃的介质温度而不会受损并正常工作。
220V AC供电,外套为825合金。
3.3 中温自调控伴热电缆在有高温水汽吹扫仪表管道时管道内介质温度可达200℃,要求这部分伴热电缆能承受最高至200℃的介质温度而不会受损并正常工作。
这部分伴热电缆选用中温自调控伴热电缆。
3.4 自调控伴热电缆输出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降低而增加,自动调节,用于仪表取样管路的伴热、保温。
可在工作电压AC 220V (+25%,-15%),50Hz 下长期连续工作,投标方应详细说明在不同的电压下伴热电缆的输出功率变化特性。
3.5 伴热电缆维持温度范围:电伴热系统的设计和选型以冬季仪表管不发生结冻为原则,投标厂家应对此部分做详细说明。
3.6 自调控伴热电缆由母线、PTC发热材料、绝缘层、屏蔽层、护套层等组成。
母线:要求选用抗高温、抗腐蚀的多股镀镍(不能镀锡)铜丝绞合而成,投标方应详细说明母线的截面。
PTC 材料:为电子辐射交联型,具有正电阻温度系数,紧包在母线上,扁平状,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电特性,使用寿命大于30年;有良好的电热特性,投标方应详细说明在不同的温度下伴热电缆的发热量变化特性;绝缘层:为耐热氟塑料或聚氯乙烯热塑弹性体,绝缘材料有良好机械物理特性,投标方应详细说明投标型号的伴热电缆在不同温度下的挠曲半径。
浅析自限温电伴热带的原理与应用

浅析自限温电伴热带的原理与应用摘要:电伴热是指用电热来补偿被伴热体(容器、管道等)在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以维持最合适的介质工艺温度,发热形式是沿长度方向或最大面积均匀放热、温度梯度小、温度稳定,适合长期使用,是传统的热水伴热、蒸汽伴热的取代品。
本文主要围绕自限温电伴热带讲述。
关键词:自限温电伴热带;编织密度;选型自限温电伴热带是工艺站场中常用的伴热保温设备,但由于其存在较大的启动电流,使之不能按常规设备考虑配电。
本文主要介绍自限温伴热带一些重要参数和安装要求进行阐述。
1.自限温伴热带:1.1工作原理:电伴热带由纳米导电碳粒和两根平行母线外加绝缘层构成,由于这种平行结构,所有自限温电伴热线均可以在现场被切割成任何长度,采用两通或三通接线盒连接。
在每根伴热线内,母线之间的电路数随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当伴热带周围的温度变冷时,导电塑料产生微分子的收缩而使碳粒连接形成电路,电流经过这些电路,使伴热带发热。
当温度升高时,导电塑料产生微分子的膨胀,碳粒渐渐分开,引起电路中断,电阻上升,伴热带会自动减少功率输出。
当温度变冷时,塑料又恢复到微分子收缩状态,碳粒相应连接起来,形成电路,伴热带发热功率又自动上升。
自限温伴热带具有其他伴热设备所没有的好处,它控制的温度不会过高亦不会过低,因为温度是自动调节的。
1.1.主要技术参数:•额定电压,V;•标称功率, W/m;•伴热带宽度和厚度,mm;•最高承受温度,˚C;•最小弯曲半径,mm;1.1.产品结构示意图图片1图片21.4主要构成部分:导体:导体由多根绞合或编织的镀锡或镀镍铜线组成,目前Danfoss 生产的这款产品,导体使用的是镀锡铜丝,同时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芯带:由导体和发热材料挤压而成,断面形状成扁圆形,包覆导体的材料厚度不得小于0.2mm.绝缘层:绝缘层材料一般使用改性聚烯烃交连工艺处理,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一种是三层共挤的模式,另外一种是逐层加工;前者整体性能会更好一些,间隙更小,整体性更强;,绝缘层的厚度0.4-1.2mm之间,目前厚度为0.8mm,规格使用较多,挤压绝缘时参考GB/T 3048.9-2007 规定5KV火花试验不被击穿;金属护套/屏蔽层:金属护套/屏蔽层应使用镀锡铜丝或其他金属丝编织,编织层应均匀平整地覆盖于伴热带绝缘层外面,单根金属丝的直径在0.12-0.2mm,编织层覆盖率不小于70%。
DB34T 1497-2011恒功率电伴热带地方标准

DB34/T1497-20112011-10-25发布2011-11-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恒功率电热带地方标准(DB34/T1497-20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恒功率电热带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380V及以下的恒功率电热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高电阻电热合金GB/T2406.1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GB/T2406.2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GB/T2951.1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B/T2951.2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GB/T2951.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GB/T3048.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3048.9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T3956电缆的导体GB/T4910镀锡圆铜线JB/T8137.1电线电缆交货盘第1部分:一般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伴热施工技术要求

电伴热安装工程技术要求技术要求3.1完成电解液项目附表各储罐、管道电伴热系统设计;附表已完成电伴热初步方案设计及主材清单;各供应商需联系专业电伴热厂家进行核算,并完善材料清单。
3.2电伴热系统用材料电热带、热电阻、控制箱、供电电缆、控制电缆、接线盒、保温棉、铝皮等施工材料均由供应商提供并完成施工。
3.3电热带、电伴热控制箱等电伴热材料要求品牌包括: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亚泰龙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恒鑫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或同等品牌;电伴热控制箱采用触摸屏+PLC控制,PLC应具备通讯功能,可实现各温度状态中控室集中显示。
3.4电伴热带选型要求:(1)自限温电伴热带(低温),最高维持温度65℃,最高承受温度≥90℃;(2)电压:220V,标称发热功率:15W/m,绝缘电阻≥50MΩ;(3)母线:19*0.32,材质:镀锌圆铜绞线;发热芯带:阻燃PTC;绝缘层:F46;屏蔽层:镀锡铜丝编制(编制密度大于80%);护套层:F46;(4)防爆等级:Exe II T4;单向使用长度≥100m。
3.5电伴热电气材料应选择知名品牌。
3.6电伴热工程所有电气材料需满足II C T4 防爆(需提供防爆认证书);现场施工需满足GB5052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规范;3.7电箱、电气线路安装需标示明确,便与检维修;3.8工程施工需在4个月之内完成,完成后需提供质保,质保期两年。
3.9 电保温生产厂家应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以及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机电安装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提供高质量的设备和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实现整个项目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3.10 电伴热带及电气辅材须符合中国和国际相关防爆标准,CE、ATEX等并提供证书。
3.11 电保温提供明细,电伴热带及辅材必须是同一品牌产品以保证整体性能(控制部分可以集成一线品牌产品)。
3.12 所采用的产品设计,必须是技术和工艺先进,产品应在相应工程或相似条件下有2台以上运行并经过两年已证明安全可靠,对于未经过实践和鉴定的设计不予采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自限温电伴热带Self-Temperature-Regulating Heating Belt发布页脚.前言自限温电伴热带又称自动控温伴热电缆或自动限温电热带,是一种能随被伴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时温度的一种带状自控温热带。
其主要发热原件是又导电高分子材料构成,具有电阻率正温度系数的特征。
该类自控温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类工艺管线、管器储罐的防冻、保温控温化霜雪等,特别是在容器的材料易冻结、析晶、凝聚、粘堵的伴热保温、降粘防堵等。
自限温电伴热电缆目前尚无国家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公司历年来研究实验的经验总结,在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产品的安全运用及样板工程的历年安全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起草。
自限温电伴热带1.围本标准规定了自限温电伴热带(以下简称伴热电缆)的结构分类、型号规格、及伴热电缆结构的一般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测规、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导电高分子材料(PTC)制成的其输出功率能随伴热体系温度自动调节的伴热电缆。
2.引用的标准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该修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改,鼓励适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最新版本亦适用于本标准。
GB 2900.10 电工名词术语电线电缆GB/T 2951.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机械性能实验GB/T 2951.2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2951.4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B/T 2951.5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热延伸试验GB/T 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实验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实验GB/T 3048.6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实验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实验GB/T 3048.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线芯工频火花实验GB/T 18380.1 电缆燃烧试验GB/T 240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 4910 镀锡圆铜线IEC1423/1995 工业用加热电缆GB19518.1 爆炸性的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电阻式伴热器试验和通用要求GB19518.2 爆炸性的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电阻式伴热设计。
安装和维护指南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3.定义和术语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 导电高分子材料(简称PTC材料:Pos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m):是具有电阻正温度系数性能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3.2 发热芯带:将导电高分子材料PTC均匀地挤包在两根平行导电金属线芯之间形成的电伴热器件,简称“芯带”。
3.3 自限温电伴热带:由发热芯带及恰当的绝缘和护套制成的用于伴热保温的电伴热带称为自限温电伴热带。
3.4 额定输出功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系统温度为10℃时,每米自限温电伴热带的消耗功率,用W/m表示,也称“标称功率”。
3.5 启动电流:在额定工作下电压下自限温电伴热带通电的瞬时最大电流,用IS 表示。
3.6最大使用长度:电伴热带在单一电源的额定工作电压下,允许使用的最大发热长度。
3.7 热稳定性:在额定电压及室温时,电伴热带通断电1000次后其标称功率与温度占试验前的百分比。
3.8 有关温度的术语3.8.1 环境温度:当电伴热带被保温材料包裹时,保温材料外部的温度。
3.8.2 最低安装温度:电伴热带能正常工作且能根据规定的要求正常运行的最低环境温度,可称为最低安装温度。
3.8.3工作温度:电伴热带在额定电压下伴热某一体系,单位时间向体系传递的热量与体系向环境传递的热量相等,体系的温度维持不变时所达到的温度,称之工作温度。
3.8.4 最高维持温度:电伴热带在体系工作时能使体系维持到最高温度,称为最高维持温度。
工作温度的高低与体系的热损失、电伴热带的功率、选型设计有关。
3.8.5 最高表面温度:电伴热带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工作时表面所能达到最高温度,称之为最高表面温度。
3.8.6 最高承受温度在一定的体系环境下,能使电伴热带在整个系统正常工作而不破坏其功能的最高容许温度。
3.9 实验的分类3.9..1型式试验(符号T)型式试验是指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标准规定的一种型号电伴热带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伴热带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
型式试验的本质是一旦进行这些实验后,不必重复进行。
如果改变电伴热带材料或设计会影响电伴热带的性能时,则必须重复进行。
3.9.2 抽样试验(符号S)抽样试验是指制造厂按制造批量抽取完整的电伴热带并取样,在成品电伴热带试样上进行的实验,以证明成品电伴热带产品符合规。
3.9.3 例行试验(符号R)例行试验是制造厂对全部电伴热带进行的实验。
4. 产品的分类4.1 按自限温电伴热带的温度等级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用D、Z、G表示。
4.2 按产品的结构分类4.2.1 通用普通型:a:基本型(J)b:屏蔽型(P)c:加强型(P/J)具体外形结构如下图表示:1----平行导电金属线芯2---发热芯带3---绝缘层4---屏蔽层5----护套层4.2.2 由于绝缘层与外护层的材料是阻燃的或为含氟材料,又衍生下列结构:a:Jz、Jf 阻燃基本型、氟材料绝缘基本型;b:Pz、Pf 阻燃屏蔽防爆型氟材料绝缘屏蔽防爆型c:Pz/J、P/Jf 加强阻燃屏蔽型氟材料加强型屏蔽型d:P/Jz 屏蔽加强型阻燃e: Pz/Jz、Pf/Jf 双阻燃加强型双氟加强型4.3产品的型号规格表示方法4.3.1 产品的代号表示法例:DBR-JF-25-220表示为:低温含氟绝缘基本型自限温电伴热带,功率25W/m.10℃,额定电压200V。
4.3.2 具体型号规格,见下表1表1:|型号名称额定电压V标称功率W/m最高维持温度℃最高表面温度℃最高承受温度℃最低安装温度℃最大使用长度M防爆标志DBR 低温自限温系列12-380 15-30 70±5 80 105 -50 120 EXIIT6ZBR 中温自限温系列110-380 35-60 105 130 145 -30 100 EXIIT4GBR 高温自限温系列220、380 50-80 135 155 165 -20 100 EXIIT35.自限温电伴热带的一般要求5.1 导电线芯5.1.1 材料导体中的单线应为镀锡退火铜线,镀锡铜线应符合GB 4910 规定。
5.12 结构II5.1.2.1 线芯要求a.导电线芯为同芯绞合,相邻层可以同向绞合,外层必须为左向。
b.线芯中只允许单线焊接,在同一层任一绞合节距长度只允许有一个焊点。
c.焊点及修复处外径不能超过最大外径尺寸。
d.线芯结构应符合GB 3956标准中的第二绞合导体。
e.线芯表面应圆整光洁、无油污、无毛刺现象。
5.2.1 材料、断面结构、等效电路发热芯带是由PTC材料和两根平行导电线芯构成;其断面可以使哑铃形或扁圆形;其部电路可以等效为N个单个电阻并联,构成并联电路。
5.2.2 芯带的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可参考小表:5.2.3 阻值芯带发热可看作是并联电路,由于芯带发热时阻值变化,功率也变化;芯带在稳态时必须有一个定型阻值状态作为电压选择的依据。
阻值的大小事确定成品电压的依据,可参考下表:5.3.1 材料及外观5.3.1.1 自限温电伴热带的绝缘应为符合电伴热带的最高温度等级的改性绝缘聚烯烃及其他绝缘材料。
5.3.1.2 绝缘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应紧密挤包在芯带上,且不得与芯带粘连。
5.3.3 绝缘材料应能承受GB/T 3048.9绝缘线芯工频火花实验方法,火花实验电压值为4-6KV,进行中间检查。
5.3.4 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5.4 屏蔽5.4.1 材料和密度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镀锡铜线应符合GB 4910规定。
屏蔽作为产品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工序,编织覆盖率为70%以上;屏蔽作为产品的最后工序,编织覆盖率应为85%以上。
5.4.2 应用公式K f=(2K f-K f2)*100%m:锭数a:屏蔽线宽度K f:单向覆盖度n:单线根数b:屏蔽线厚度K:编织覆盖率d:单线直径L:编织节距5.5 护套5.5.1 材料及外观5.5.1.1护套应单层挤包,表面平整、色泽均匀,且应容易剥离不损伤绝缘和编织层。
5.5.2 厚度见下表5表5电压等级用普通聚烯烃护套厚度(mm)用阻燃护套厚度(mm)用含氟护套厚度(mm)220V 0.60±0.10 0.60±0.10 0.50±0.10 380V 0.70±0.10 0.70±0.10 0.55±0.10 护套厚度的任何一点可小于规定值,但是要不小于规定值的85%-0.1mm。
5.5.3 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绝缘、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试验要求序号试验项目单位绝缘标准要求护套标准要求1 1.1 1.2老化前机械性能抗强度,最小断裂伸长率,最小MPA%12.520012.52002 2.1 2.2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处理条件:温度持续时间抗强度变化率,最大断裂伸长变化率,最大℃d%%135±37±25±25135±310±25±253 3.1 3.2热延伸试验处理条件:空气温度载荷时间机械负荷负荷下伸长率,最大冷却后永久伸长率,最大℃MinMpa%%200±3150.2175156.成品电伴热带的性能要求6.1 耐高压性能成品电伴热带能承受4-6KV工频火花耐压试验,无击穿。
6.2 绝缘性能用高阻仪,测试每米电伴热带的绝缘电压不低于2000MΩ(dc2.5KV).6.3标称功率在额定工作电压及伴热保温系统为10℃时,电伴热带的标称功率见表1。
6.4 最高表面温度见表1。
6.5 最高维持温度见表1。
6.6上限温度见表1.6.7 启动电流在额定工作电压及伴热保温系统为10℃时,低温伴热带的启动电流为I S≤1.0A/m,中温电伴热带的启动电流IS≤1.2A/m,高温电伴热带的启动电流IS≤1.8A/m。
6.8 热稳定性在额定工作电压及室温时,电伴热带通断电1000次(通和断各30分钟算一次)后其标称功率与温度不低于试验前的90%。
6.9 阻燃性能绝缘层或外护层材料的氧指数不低于28,不延燃。